一: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方面
约半数以上患病前1~3周有呼吸道或肠道感染病史。急性起病、起病后病情进展迅速。四肢无力,进行性加重。两侧对称。出现四肢瘫痪。严重者肋间肌和膈肌瘫痪,而出现呼吸肌麻痹,出现呼吸困难。四肢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病理反射阴性。感觉障碍 主诉较多,但客观检查相对较轻。四肢有麻木、刺痛或感觉过敏,但肢体的手套、袜子型感觉减退较轻。常有小腿的腓肠肌压痛。30~40%以上有脑神经损害表现。双侧面神经周围性麻痹为常见。也有舌咽和迷走神经受损表现,出现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呼吸困难。大小便一般正常。80%以上患者可以完全恢复。但也有一定的死亡率。少数病例因急性呼吸衰竭、肺部感染或心力衰竭而死亡。脑脊液检查发现蛋白升高而细胞数正常或接近正常(此为蛋白一细胞分离现象)。这种现象在起病后1~2周开始出现,第3周最明显。
肌电图检查:早期肢体远端神经传导速度正常,但F波潜伏期延长。数周后严重脱髓壳以使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减慢,远端潜伏期延长,波幅轻度异常。
二: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有那些症状
主要表现为肢体远端对称性感觉、运动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1.肢体远端对称性感觉
感觉异常(疼痛、麻木、过敏、减退)常呈手套、袜套式。
2.运动障碍
肌力减退、肌张力低下、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晚期有以肢体远端为主的肌肉萎缩。
3.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肢端皮肤发凉、苍白、发绀或出汗障碍,皮肤可粗糙变薄等。
三:性多发性神经炎 为什么会致死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又称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炎或格林--巴利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病变是在脊神经根和脊神经,常累及颅神经。临床表现为急性、对称性、弛缓性肢体瘫痪,有时可伴有周围性感觉障碍。服脊液中以蛋白--细胞分离为其特征,病情严重者可使呼吸肌麻痹而危及生命。
本病发病年龄以儿童及青壮年居多,男性较女性多见。全年均可发病,但以春秋两季为多。
1、病因
迄今仍不十分清楚,但多数病例起病前可有感染症状,如流行性感冒、麻疹、腮腺炎、水豆、带状疱疹等,但大多数感染的病因不明。一般认为本病与感染特别是病毒感染有关。但由于很多不同的病毒或细菌感染及疫苗接种后均可引起,似乎并非由于微生物对神经细胞的直接感染,很可能是通过免疫反应对周围神经组织的间接作用。
2、临床表现
起病前数天至数周,约半数患者有上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的症状。首发症状常为四肢对称性无力,无力可自远端向近端发展或相反,或远近端同时受累,并可波及躯干,严重病例可因累及肋间肌及膈肌而致呼吸麻痹。瘫痪为弛缓性,腱反射减低或消失,病理反射阴性。因主要病变为节段性脱髓鞘,轴索及运动终板可正常而初期肌肉萎缩可不明显,病变严重者因继发轴索变性运动终极丧失可出现肌内萎缩,一般以肢体远端较明显。感染障碍一般比运动障碍为轻,表现为肢体远端感觉异常及手套、袜子型感觉减退,有的病例疼痛可很明显,也有不少病例可无感觉障碍。脑神经损害以面瘫常见,其次为吞咽和迷走神经麻痹,表现为构音障碍、吞咽困难等延髓麻痹症状。也可有动眼、外展、三叉神经的损害,偶可见视乳头水肿。植物神经损害的症状以肢体远端较常见,包括出汗、皮肤潮红、手足肿胀及营养障碍,严重病例可出现心动过速,偶可出现直立性低血压。括约肌功能一般不受影响,由于腹肌无力,偶可发生暂时性的排尿困难甚至尿潴留。
多数病例脑脊液蛋白增高而红细胞数正常,称为蛋白--细胞分离现象,乃此病之特征。蛋白增高程度不一,可自50-100mg%至200mg%以上,甚至超过1000mg%。蛋白量增高在起病第三周最明显,以后逐渐下降,部分病人脑脊液可正常。
约有2/3病例,其肢体远端运动传导速度低于正常的60%,肌电图的肌肉动作电位波幅可正常,而近端的肌肉动作电位可减低。1/3病例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在远端正常,近端则减慢。
3、诊断
(1)病前1-3周有感染史,急性或亚急性起病。
(2)四肢对称性弛缓性瘫痪,肌张力低下,腱反射消失。多数由下肢开始,少数发展为上升性麻痹。
(3)可伴有颅神经损害,以运动性颅神经(7、9、10、11)障碍为主,且常呈双侧性。
(4)脑脊液多呈蛋白-细胞分离现象。
4、鉴别诊断
(1)急性脊髓灰质炎:为急性起病的肢体弛缓性瘫痪,小儿多见,起病时多有发热、肌肉瘫痪多为节段性,可不对称,无感觉障碍,脑脊液蛋白及细胞均增多。
(2)全射型重症肌无力:呈四肢弛缓性瘫痪,但一般起病较慢,症状有波动,疲劳试验及新斯的明试验阳性,脑脊液正常。
(3)周期性麻痹:发作时亦为肢体呈弛缓性瘫痪,但过去有发作史,无感觉障碍及脑神经损害,脑脊液正常,发作时多有血钾降低和低钾心电图改变,补钾后症状迅速缓解。
5、治疗
(1)急性期治疗:
①激素治疗:轻症口服强的松,每次10-20mg,每日3-4次。重症以地塞米松10-15mg或氢化可的松100-30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持续应用10-14天,视病情好转逐渐减量,改为口服强的松维持量。激素治疗的期限一般为1个月左右。激素治疗期间注意补钾盐......余下全文>>
四:周围神经炎和多发性神经炎有什么区别吗
建议:你好,周围神经炎和多发性神经炎的区别,周围神经炎在多数情况下并非感染或炎症,又被称之为周围神经病。该病系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包括颅神经及脊神经),表现为受损神经支配范围内的感觉、运动及植物神经功能异常,多发性或单一性,对称性或非对称性,是神经系统较常见的疾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多发性神经炎又称多发性周围神经炎,属中医痿证、痹证范畴。可由中毒、营养代谢障碍、感染、过敏、变态反应等多种原因引起,损害多数周围神经末梢,从而引起肢体远端对称性或非对称性的运动、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的疾病。祝早日康复。
五:多发性神经炎疾病都有哪些症状出现
现在很多人都不太了解多发性神经炎,现在这种疾病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所以大家应该清楚多发性神经炎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只有了解了这方面的内容,才能及时的检查并治疗,早日恢复健康。 多发性神经炎主要表现为四肢远端对称性分布的感觉、运动和营养功能障碍。 多发性神经炎感觉障碍多为手指、足趾的刺痛、蚁行、烧灼样等异常,典型的感觉障碍分布区呈对称性手套、短袜型。 运动障碍多为手、足力量减弱;手、足肌肉萎缩、压痛;手、足下垂及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营养障碍多为手、足出汗过多或无汗、发冷;皮肤光滑菲薄或干燥起裂;指(趾)甲松脆、角化过度。 中医辩证地认为多发性神经炎: 外感寒湿侵袭,患者可出现气血瘀阻、手足麻木、疼痛、汗出、对称性的手套样或短袜样感觉减退、肢冷,手或足无力,甚至四肢无力,四肢末端皮肤变嫩,红紫血肿,纳呆便溏等。 湿热侵淫,筋脉弛缓,可致肢体远端不完全性瘫痪、麻木不仁,手足肿胀汗出,倦怠无力,腹胀便溏,小便短赤等。 气血亏虚的患者可出现四肢无力,远端较重,麻木不仁,手足肿胀,出汗苍白,心悸气短,头晕眼花。 多发性神经炎体内瘀血凝滞得患者可出现肢体作痛,不能入睡,肢端麻木不仁,手足无力,肿胀汗出,皮肤色暗或有瘀斑。 通过上述的一些介绍之后,对于多发性神经炎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应该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吧,那么一定要及时的发现并进行检查治疗,不能延误治疗。
六:如何诊断患了多发性神经炎
多发性神经炎的诊断是要通过正规的检查来决定的。内分泌异常及感染性病灶的致敏都可能成为发病因素。所见脑电图改变均无特异性,属功能性改变,且与临床上伴发的神经、精神症状相一致。说明大脑皮层功能失调在神经性皮炎的发病机理中确实起着重要的作用。有的病人是在长期消化不良或便秘的情况下发病的,因此本病的发生可能与胃肠道功能障碍或自体中毒有关。
七:神经炎是什么病?严重吗
你好。 神经炎是指神经或神经群发炎衰退或变质,一般症状是疼痛触痛刺痛,受感染的神经痒痛和丧失知觉,感染部分红肿以及严重的痉挛.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多发性末梢神经损害的总称,表现为肢体远端对称性感觉、运动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故亦称多发性神经炎或多发性周围神经炎。 常见有以下几种病因: 一、中毒:如铅、砷、汞、磷等重金属,呋喃西林类、异烟肼、链霉素、苯妥英钠、卡马西平、长春新碱等药物以及有机磷农药等有机化合物。 二、营养代谢障碍:如B族维生素缺乏、糖尿病、尿毒症、慢性消化道疾病、妊娠等。 三、感染:常伴发或继发于各种急性和慢性感染,如痢疾、结核、传染性肝炎、伤寒、腮腺炎等,少数可因病原体直接侵犯周围神经所致,如麻风神经炎等。 四、过敏、变态反应:如血清治疗或疫苗接种后神经炎等。 五、其它:如结缔组织疾病,遗传性疾病如腓骨肌萎缩症、遗传性共济失调性周围神经炎、遗传性感觉性神经根神经病等。此外,躯体各种癌症也可引起多发性神经炎,且可在原发病灶出现临床症状之前数月发生,应引起警惕。 症状: 1.感觉障碍:四肢末端呈“手套、袜套”型感觉减退或过敏,可有肢端疼痛、烧灼或麻木感。 2.运动障碍:四肢远端肌力减退,引起垂腕、垂足,久病者肌肉萎缩。 3.反射障碍:四肢腱反射减低或消失。 4.植物神经障碍:肢体远端皮肤发凉、乾燥、脱屑、变薄光亮、指(趾)甲松脆、多汗或无汗等。 5.各种致病原因的原发性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所见(如:营养代谢障碍,感染性疾病,中毒,变态反应,物理性创伤,胶原疾病,癌性及遗传性疾病等)。 由于本病比较复杂,建议楼主到医院的神经科接收系统的治疗。
希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