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实践研修成果

一:研修成果怎么写

主题研修活动的要求与流程

(一)根据需要,选好研修主题

学员结合学习内容、教学的进度和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专家发布的研修主题中任选一个开展研修活动。

(二)行为跟进,推动研修活动

围绕“主题要求”按研修方案进行,要注意与网上同伴的交流和校本的交流,以提高研修课例的质量。

开展主题研修活动的流程如下:

1.每个学员围绕培训课程中的“思考与活动”,在论坛中与同伴和辅导教师进行交流讨论。

2.根据学情和自身教学特点备课,完成自己的教学设计(按研修主题确定的一节课,但要有一个简单说明,说明这一节课在单元中的位置)。

3.积极参与论坛中或线下的研讨交流活动。

4.在所教班级内按照教学设计,实施教学活动。

5.每位学员都要把实施教学活动中的点滴感悟、心得、收获及学生的反应记录在“研修工作室”内的“研修**志”中,为形成研修成果积累素材。

6.学员在网上收集相应的资料,作为自己研修活动的支持。这些资料可放置在“研修工作室”的“研修**志”中,特别重要的可放置在“我的收藏”中。

7.形成研修成果——“我的教学故事”,并发布在“研修工作室”的“我的主题研修成果”中。

三、其它注意事项

1.在写作“我的教学故事”中,要充分发掘和提升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要注意文章的叙事性和个性特色,切忌抄袭现象。

2.可将教案、学案等做为“我的研修成果”的附件一同提交

附件2:主题研修成果(教育叙事故事)范文

随文舞蹈的荷花

(小学语文)

作者:王银花 文章来源:摘自麻城附小网站

《荷花》这篇课文是小学语文第六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的重点是要求学生通过朗读感受荷花的美,并让学生投入到那种神奇的美景中。

课上,气氛一直很活跃。当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时,学生各个深情并貌,摇头晃脑。

读到“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一句时,突然,一个学生猛地站了起来,说:“我冒出来了。”其他学生也读起了这一句,也猛地站起来。我问:“你是怎么冒出来的?”“挺直了身体。”“很用力的。”“很快的。”“我很想看到外面的世界,很急切的。”“不顾一切的。”

我追问:“这么急切地要出来干什么呀?”

“看看外面美丽的世界。”

“我想快点儿开花。”

“因为我很美,我要让大家早点看到。”

……

“多么有生命力的‘荷花’啊!”我不禁赞叹到。

当讲到“你看到了怎么样的荷花?”学生们读着他们找到的句子。读着,读着,一只小手高高举起,嘴里说“我有好方法。”我和学生们都想看看这好方法是怎样的,于是就请她读。只见她站起来,双手合拢,食指、无名指微曲着往外翘开,念到:“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接着,所有的手指都翘开了,非常高兴地念到:“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马上又双手合拢,手指向外凸出,很用力地念到:“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当我看完她的表演,心中激动不已:多么精彩的朗读!这是一朵舞蹈着的‘荷花’。学生们看完了,纷纷模仿。这时,我看到了一池舞动的‘荷花。’

……

通过前面的学习,对于“变荷花”已水到渠成了。我轻轻地读着“看着,看着,……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学生中,有的轻轻摇晃着身体,有的轻摇着手臂,还有的站起来转圈。我想,这时的他们真的成了荷花,在微风中舞蹈着的荷花。那么文中省略号的补充也就丰富多彩了。“小鸟飞过来,停在我的肩膀上,唱着清脆的歌。”“小青蛙蹲在菏叶上,呱呱地对我说:“你真美。我要是白色的,那该有多好啊!”“一群小朋友跑过来,高兴地叫着:“多美的荷花啊!”……

......余下全文>>

二:小学语文教研活动如何开展

确定教研课题,共同备课,共同探讨,落实方案后让每位老师参与其中。

采用同课异构的方式研讨,或者采用现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哪盯效果好就大力推广。

三:浅谈在实际教学中是怎样融入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

随着信息技术在中小学课堂中的广泛应用,对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如何有效地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有效的整合则是教育实践中面临的一个新的挑战。许多教师对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只存在表面的认识,以为在课上只要运用了信息技术就是在进行整合,于是为了整合而整合,生硬的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中,从而使整合在实施过程中偏离了正确的方向。教师不能合理应用信息技术,不能处理好技术与内容的关系,反而影响到正常的教学,有“画蛇添足”之嫌,因此,改变这些教师的教学理念,增强他们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认识是十分必要的。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不是搞花架子,不是生搬硬套,而是要把信息技术从学习对象转变为工具对象,将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日常的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把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之中。

1、教师应主动的积极的提高参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识与态度。面对信息时代教育的发展,教育者应深刻意识到,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驾御信息技术,才能够享有信息时代、数字化世界所带来的机遇;只有具备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运送能力,才能够使学生理解信息带来的知识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知识结构,并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和数字化教育。

2、教师应具备的信息技术基本能力主要包括三项:

①对计算机软硬件的使用和维护能力及对网络知识的应用能力。

②信息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能力,即对信息内容的理解能力和批判能力,包括在学科教学中对教学软件的选用与评估。

在信息处理和利用的所有阶段,批判性地处理信息是十分必要的,在接受信息之前,认真思考信息的有效性、信息陈述的准确性,识别信息推理中的逻辑矛盾或谬误,识别信息中有根据或无根据的论断,确定论点的充分性。

③运用信息,具有融入信息社会的态度和能力。

这是指信息使用者要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具备与他人良好合作共事的精神,使信息技术的应用能推动社会进步,并为社会做出贡献。

(二)分析理解教材内容,课件的使用要有利于教材内容的充实和提升。

教师在教学中要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同时补充教材中的不足。多媒体课件这时就要发挥作用了,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信息量大的优势,夯实基础知识并补充与所学知识的相关内容。这样既充实了教材知识又提升了教材知识。

例如,在语文课《盘古开天辟地》的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图文声情并茂的特点,播放《盘古开天辟地》的动画和课文解读,形象生动的动感画面,悦耳动听的背景音乐,仿佛把学生带进了真实的盘古时期,感受着神话故事带来的欢乐,从而为课堂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以此拨动学生的心弦,擦出思想的火花,使学生以最佳状态投入本课的学习。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充实提升了教材内容。

(三)满足学生需求,最大限度的唤起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和潜能。

每一个人处于生活当中,都有一定的生活学习经验,所以我们应最大限度地唤起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和潜能。以多媒体与网络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提供了最为有效的途径,图形、图像、声音、视频等媒体信息,给学生的多重感官刺激和直观教学提供了可能,可有效改善学习方式,加快学生的理解进程,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

例如,在讲授综合实践课《学写毕业赠言》时,燕老师播放了《好大一棵树》的视频资料,学生们深深感受着歌曲里的主人公对老师的感激和思念之情。从而想到了自己马上也要毕业了,快要离开自己的母校、老师和同学,有太多太多的不舍,而最好的情感表达就是给老师、同学写毕业赠言;接着老师给出一系列的思考和提问,展开了写毕业赠言的学习。

(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探索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只要让学生对所......余下全文>>

四:小课题研究提高初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探究实践成果有哪些

1、中学政治探究学习方法运用的研究;

2、将研究性学习引入中学政治教学初探

3、范例教学法在政治课堂中运用的研究

4、中学政治学科反思教学促进教师成长的研究

5、中学政治情景---体验教学法

6、初高中政治学科衔接的研究

7、初中政治活动课的研究

8、中学政治课堂情景教学模式的运用研究

9、常规教学中如何发挥好自学指导的教学功能

10、政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信息技术整合

11、校本课程、地方课程的研发与应用;12、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验;

13、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指导与效果检测研究;

14、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效果的方法、途径研究;

15、教学环节的高效创新研究;

16、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途径研究;

五:高效课堂小学语文教学教研主题有哪些

现结合主题式校本教研的过程,梳理如下。

主题式校本教研的五大环节:确立主题,集体学习,集体备课,课堂教学,课后研讨。

一定要真正地扎实地,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进行主题式校本教研,坚决杜绝临时找个主题,临时准备节课,应付检查。应付检查与真实的按五大环节进行是明显不同的,是应付不来的。

一、确立主题。

主题,按要求,应该是从实践中来,实际工作当中,我们发现了什么问题,哪个问题是我们近阶段迫切需要解决的,把它确立为本轮教研活动的主题。但是,这样操作可能遇到的现实困难是,有的主题确立后,很难找到与之对应的学习材料。学习材料不当、不精,会导致后续环节质量低下。怎么办?我们可以由学习材料确定主题。我们手头现有或能够收集的学习材料中,精选出有水平、与修订版课标理念一致、能指导教学的材料,从这个学习材料中筛选出一个主题。这样,就能解决理论水平的问题。

主题还要具体,针对性强,忌大而空。九个单位的主题分别为:

1、“以读促悟,提高语文素养”(张市小学)。“语文素养”,概念太大,内涵太丰富,它包含了语文的知识、技能、能力、方法、习惯、积累、态度……不是一节课、一种方法、一次活动能够解决的。可改为“以读促悟,悟情(感情)悟形(人物形象)”——适合文学作品阅读。

2、“低年级朗读指导”(大南头小学)。这个主题很具体,操作性很强。如果改为“低年级的朗读指导策略”会更好。

3、“读写结合,构建高效课堂”(容城小学)。很实际,容易出点成果。

4、“依托文本,展开想象”(四庄小学)。实际,具体。

5、“抓语段,悟全篇”(仇小王小学)。“段”,主要对结构而非内容思想产生作用。可改为“抓关键词句,感受人物形象”。

6、“咀嚼语言,共鸣情感”(王村小学)。非常好。

7、“读写结合,提高教学有效性”(段庄小学)。很好。

8、“以训练点为抓手,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博奥小学部)。“训练点”,什么的训练点?指向不明。可改为“语言训练点”。

9、某个单位没有主题。

二、集体学习

现实中的“集体学习”,很成问题,有的没学,有的流于形式。要找个时间,集中人员,真正学一学。组长念一念,组员记一记、议一议。切忌把学习材料复印后发给老师们自由誊抄,那样很难有什么收获。

学习内容有两部分组成:修订版课标中的相关表述;收集来的学习材料。学习材料,一定要精心选择,学习材料的质量,决定了整轮教研活动的质量。不学习,无论怎样教研,只能是原地踏步;只有学习,才能提高。

三、集体备课

可能是工作任务繁重的原因,也许是其他原因,很多集体备课变成了独角戏。这样做,就降低了活动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而且,不利于同伴互助时的发言。要人人参与,发挥集体智慧。

四、课堂教学

观察我们的课堂,有两点突出的问题。

1、略读与精读不分。

有两节课讲的是略读课文,四上《火烧云》和六上《中华少年》。《火烧云》成了精读的浓缩版;《中华少年》则需要两课时,彻底的精读教学。虽然,我们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但尽量还是要尊重教材编者的意图,精读是精读,略读是略读。把略读上成精读,真正的原因,我想,还是不明白二者的区别。

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学生从精读方面得到种种经验,应用这些经验,自己去读长篇巨著以及其他的单篇短什,不再需要教师的详细指导,这就是‘略读’。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其弊害是想象得到的,学生遇到需要阅读的书籍文章,也许会因没有教师在旁作精读那样的详细指导,而致无所措手。现在一般学校,忽略了略读的似乎不少,这是必须改正的。…......余下全文>>

六:小学语文课题,这道应该怎么填写啊?

要看你写研究的什么材料了。课题研究的中会涉及到很多需要写的材料。比如立项报告、实施报告、阶段成果报告、小的研究反思等。做为普通老师, 一般会写小课题研究反思报告。这种报告首先标明你研究的课题名称、牵头人、立项单位、参研人员、研究...

七:请教师总结梳理自己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实践情况,提交一份实践反思

在科学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现代信息技术走进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尤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作用日趋重要。信息技术走进了日常教学中,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小学信息课程与语文教学相整合,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工具,寓教于乐,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已经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它将成为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成为学生学习、研究、探索知识的有力工具。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资源备课,为课堂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备课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要熟悉教材、钻研教材、考虑教法、学法,提高教学实效的基础。由于农村小学条件比较差,与教材有关的资料比较少。再加上农村孩子见得少。这就要求教师课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多准备与课文有关的资料,选择适合农村学生的教学方法。可是,现在的农村小学教师教好几个学科,工作量大。备课手写麻烦,于是把好多有用的内容省略了。有的教师纯粹就是照抄以前的教案。备课流于形式,根本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我认为电子教案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备课前先熟悉钻研教材,再上网查阅优秀教师的备课。网上的备课各式各样,一节课有多种,而且资料多。教师可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加上自己的见解,有选择性的拿来运用到自己的备课中。比如:我在备人教版第八册语文《生命的壮歌》这课时,就参考利用网上的六种教学设计,备出了适合自己学生的教案。导入用插图, 学文用投影, 朗读用录音, 在学生基本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借助课件, 让学生体会老羚羊怎样以自己的身躯搭建了生命桥。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我一直坚持电子备课,既提高了备课的水平,又为课堂教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师生的双边活动,它不仅需要教师、学生来完成,更要借组其他媒体才能提高信息传递的有效性。教师在发送信息时,不仅通过语言和手势,还要借助录音、录像计算机等媒体,尽可能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多渠道获取信息,并且相应地多渠道反馈信息。同时,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延长了信息在头脑中停留的时间,增强了学习的有效性,使学生掌握得更牢。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 注意力的稳定程度和对象本身的特点有关, 如果注意对象新颖、丰富而又富于变化, 注意力和兴趣就比较稳定和持久。 因此, 在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对象不但有所变化, 而且比较新颖、丰富。这样就会对学生的各种感官形成刺激, 始终处于积极的情绪中, 激起学生的情感, 让学生全身心投到特定的意境中。

1、有效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一切有成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两千多年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指出了学习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小学生天真、稚气, 好奇心强, 喜爱艳丽、动态的景物。在教学新知识时,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 选用适当课件, 配以教师得当的体态、语言,激发学习兴趣。比如我在教学《人类的老师》一课时,学生对于仿生学的探知欲是十分浓厚的,但极为有限的课本文字、插图,激不起学生过高的学习兴趣,注意力难以集中。导入时我问学生:“你们见过雷达吗?雷达是什么样的?”有的学生说雷达就像铁锅,有的说电视天线……我利用形、声、色俱备的教学课件,展示有关银河雷达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欣赏。在极短的时间内,激发了学......余下全文>>

八:什么是语文,什么是语文教学,语文教学的本质是什么

伴随语文教学改革,小学语文出现了不同风格的教学流派。老师们在教学中容易跟风,失去了自我,出现“种别人地,荒自己田”的后果。

近期随“乐山教育名师团”赴北京研修,听取原江苏教科所所长成尚荣老先生对教学本质的讲解后备受启迪。正如尚老所言:教学改革千变万化,最终还是需要回到教学的基本问题上去。以儿童为本,从教堂走向学堂,从知识到素养,立德树人。“特色、多样、选择、合适”才是语文学习之道。

解读到语文课堂改革上就是以下几点主张:

一、容量大一点。如何容量大一些呢?其一是主题阅读,围绕一个主题,教一篇带几篇,突出主题理解。如清华附小的“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实践研究”获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其教学效果及学术价值就获得专家们认同。其二,文体阅读,围绕某一文体,突出文体特色。其三,指向写作的阅读,围绕写作技法,教一篇带几篇,突出写作方法。

二、教学直接一点。教学中朝着目标直线行进,不人为设置不必要的障碍,让学生在学习的路途上走得自然顺畅。其一,开门见山。有专家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这就告诉我们,语文教学中的导入要开门见山,简洁明快,富有实效。其二,有的放矢。“思维都是由问题而起的。”一个好的问题势必成为沟通教师、教材和学生的桥梁,成为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创新精神的催化剂。其三,基于文本,回归学习本位。在自然、真实的课堂上,扎扎实实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简约是智慧的灵魂。指向学生学习目标的教学方式越简单,学生体验越深刻。真理是朴素的,好课是简单的。

三、课堂轻松有趣一点。从学生的认知原点出发,运用他们喜欢的方式,给他们一个宽松的学习场所,让他们在循序渐进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情趣。“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在学习上有情感共鸣,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去引领阅读,让课堂富有情趣,学生定在兴趣盎然中获得成长。

四、积累厚一点。“厚积薄发”,厚积的是语文经典。积累分成两类,一类是熟读成诵,比如唐诗宋词,历代美文,国学经典。“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是质的积累,是语文的童子功。另一类是开卷有益,博览群书。“学愈博,则思愈广”,这是量的积累,是思想的积累。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