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红军长征的目的与作用是什么?_? 20分
第一,战略转移,跳出国民党中央军及其他派系军队的联合包围圈,成功地将中共中央从江西瑞金转移到了陕北延安,保住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圣火,为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打下了先决条件;
第二,确立领导核心,长征过程中,基本纠正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上的影响,从根本上确立并巩固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第一代领导核心的领导地位;
第三,指导思想得到升华,长征使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在中国军事上得到了充分的实践验证,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第四,锻炼了革命队伍,长征为后来的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提供了大批优秀的指战员,为无产阶级革命在军事上取得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红军长征的目的地为什么是陕北?
红军长征到陕北延安的历史原因有7条。
1、当时渭南一带有刘志丹的部队,陕北延安有谢子长的部队。这两支红军已经在当地建立起非常稳固的革命根据地,红军北上就能与刘志丹、谢子长的部队会师。从而占领整个陕中和陕北地区。
2、红军开始是没有打算去陕西的,后来被国民党反动派追赶,在南方很难立足,因为南方是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重点地区,红军到达甘肃后,应刘志丹同志和谢子长同志主动的联系,决定向国民党统治的薄弱地区进军。
3、国民党反动派实质上是南方政权,陕中、陕北是国民党统治的薄弱地区,蒋介石政权在陕中、陕北不存在。
4、从地理环境来看,陕西关中平原以北地区,到处是穷山恶水,高山大岭,沟豁纵横,连绵千里,易守难攻,谁也进不来,极其易于武装割据。
5、陕北靠进苏联,便于取得苏联援助。
6、红军高举北上抗日的旗帜,而抗日的前线在北方。在南方还算抗日吗?
7、延安南靠西安,东靠北京,而日本又不可能攻打延安,延安就成了安乐窝,北方历来是中国的政治、军事中心,得北方者得天下,北方战胜南方,这是中国5000年的历史规律。是铁的规律。
毛主席率领红军挺进陕北,具有伟大的战略眼光,是英明的历史决策。
三:红军长征的目的及时间,要详细点
长征是指中国共产党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央苏区的红军(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二军团和红六军团会合后组成)和红四方面军,主要是指红一方面军和党中央从中央苏区向陕甘撤退和转移的历史事件,因为路程有两万五千里,又称为二万五千里长征。 中国共产党及中国大陆称之为长征;中国国民党与台湾早期历史教科书称之为流窜,但近年的课本已使用二万五千里“长征”。 背景 1933年10月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动员近100万人攻打各中国共产党控制的农村根据地,并以50万兵力重点进攻中央苏区。 当时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秦邦宪决定采纳军事顾问李德的建议,将这场战争定性为国共之间的决战,决定在国民党之前抢先行动,发动所有红军展开全面进攻。但中央苏区只有10万左右的正规军和数万游击队,在抢先进攻后不久即遭到巨大损失。这时共产党方面决定进行阵地防御,辅以“短促突击”,意图抵挡国民革命军的前进。但这个行动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不久,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首府瑞金的北大门广昌陷落,红军死伤一万余人。标志着共产党第五次反围剿战斗的失败。 红一方面军 1934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作出决定,命令红六军团撤离湘赣苏区南下,将中央红军的主力及党中央机构进行战略转移,仅留下项英、陈毅等人率领部分红军和民兵展开游击战争。 突破封锁线 在长征开始的时候,中央红军实际上并没有非常明确的转移目标,在出发后部分红军将士甚至不知军队将前往何处,仅仅是盲目的逃跑。10月21日中央红军在赣县至信丰县一带突破国民革命军的第一道封锁线,并沿粤赣、湘粤湘桂边西行。至11月15日突破了第二、第三道封锁线。并于12月1日渡过湘江后,仅剩下3万余人。不久,中共中央作出决定,拟将部队开赴湖南西部,与红二、六军团和当地武装力量汇合。但这个计划被蒋介石所洞悉,在红军前往湘西的必经之路上安排了大量兵力。 同年12月28日,当时尚未恢复权力的毛泽东在黎平会议上力主放弃原有的汇合计划,提议向四川、贵州边界进军,建立以遵义为中心的新苏区。这个计划得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的批准。1935年1月,中央红军攻克遵义,进行了10余天的休整。在这段时间,中共中央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旨在研判今后的军事、政治方针。 这次的政治局会议上博古、李德的提议没能取得政治局大部分成员的认同,毛泽东在这次会议上被重新提拔到政治局常委的领导地位上,并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之一,但其实际影响力依然没有明显扩张。博古的领导人地位被张闻天取代,军事上则由周恩来进行总指挥,不久军事领导转变为三人团(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负总责,并于17日会议结束后不久,命令红军西进,渡过赤水河前往川西,与张国焘领导的红四方面军会合
四:红军长征的目的地 5分
红军长征原本就根本没有什么目的地,只是为了冲出蒋介石的封锁包围,摆脱围追堵截,保留革命火种而采取的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撤退办法,当时红军也不叫长征也不知撤向何方。经过千难万险九死一生后,当摆脱了蒋介石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后,方知陕北还有个刘志丹并且在北方还创建了一个根据地,此时红军的(撤退)长征才有了目的地陕北延安。
五:长征的原因,目的是什么?
长征的原因: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红一方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长征的目的:
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七百多座县城,红军牺牲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无人烟的草地,翻过连绵起伏的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与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六:红军长征的目的地在哪里
长征开始时没有目的地,因为江西的根据地不保了,不得已进行撤退、转移。当时的红军高层管理混乱,既未做动员也没拟定目的,所以撤退相当盲目,抱的是走到哪儿算哪儿走一步看一步的心理。只是西线敌方防御较为薄弱所以先向西撤退
随着斗争的继续,红军领导层发生了变动,而此时突然发现红军在陕甘宁竟然还有一块根据地,于是果断决定北上陕北,并且打出了北上抗日的口号,到此时方才有明确的目的和响亮的口号。这个时候,红军突破敌五道封锁线已经损兵折将非常严重了
七:纪念红军长征80周年的目的
1、加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不忘历史,要牢记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应该月月讲、年年讲,忘记历史就
意味着背叛。
3、长征精神,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要继承发扬长征精神,深入
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定人们
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要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用革命文化传播和滋
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弘扬独立自主、改革创新精神,主动适应和引领新常
态,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严守
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使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
领发展进步。
八:谁给我讲一讲红军长征的目的地是哪里
原本只是为了能够保命,摆脱国军的追剿,但是大体方向是南下和北上,南下是为了绕过北部东部的国军,不敢往亥走,因为被赶到大海里就玩完了,于是迂回向西,绕开国军,意欲通各地红军会和,而北上的最初目的是为了逃往苏联,因为此时在中国的共产革命相当的前途渺茫,共产党的共产革命不同于国民党的民主革命,他们只不过是为了实现中国的赤化而已,本来到了腊子口的时候还是要往苏联去的,可是后来在陕北发现了一支刘志丹领导的红军力量,于是毛泽东就跟大伙讲,“我们不跑了,就在这里领导全国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