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失业

一:通货膨胀为什么会导致失业

一般来说较轻微的通涨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比如投资资本推动的物价上涨),严重通货膨胀导致原材料价格上涨过快,生产成本上涨过快,然后消费领域并没有紧跟的话,利润下降必然导致生产者的积极性下降,于是缩小生产规模或者裁员降低成本.....然后就是失业呗

二:通货膨胀和失业率

一楼的,这不是微观的内容,是宏观的.....禒...

二楼的,明显抄袭别人的答案,不过是正确的.........

总结一下:通货膨胀会导致物价上涨,生产者剩余增加,生产者就愿意多生产点东西,既然要多生产东西就要多雇员工,这样就创造了就业岗位,失业率就降低了.

三: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的关系 为什么

当失业率较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高;反之,当失业率较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低,甚至是负数。根据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货币工资可以表示通货膨胀率。因此,这条曲线就可以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交替关系。即失业率高表明经济处于萧条阶段,这时工资与物价水都较低,从而通货膨胀率也就低;反之失业率低,表明经济处于繁荣阶段,这时工资与物价水平都较高,从而通货膨胀率也就高。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1958年,菲利浦斯根据英国1867-1957年间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的经验统计资料,提出了一条用以表示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菲利浦斯曲线(Phillips Curve)。此后,经济学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理论解释,尤其是萨缪尔森和索洛将原来表示失业率与货币工资率之间交替关系的菲利浦斯曲线发展成为用来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四:当通货膨胀率上升时,一般会导致失业率上升还是下降?怎么办呢?

当通货膨胀率上升时,一般会导致失业率下降!

通货膨胀最直接的原因是货币供给加大,当较多货币追逐较少的物资时,物价指数上升。比如2008年的四万亿。

物价的上升使固定收益者(拿工资的劳动者)实际收入下降,但是对以利润为主要收入者(掌握资本的生产者)实际收入是上升的。比如四万亿后房市中的房奴及开发商。

在这种情况下生产者会选择扩大生产,因此失业率下降。比如四万亿投资后的基建民工潮,广东用工荒。

但是,急剧的或者长期的通货膨胀会造成生产过剩,因而引发经济危机(失业率大幅上升),这就是经济周期(请百度经济周期曲线)。如90年代亚洲四小龙经济危机。

所以,为了保障就业(最重要是避免经济周期中的经济危机)政府就需要控制通货膨胀率:通过保持通货膨胀来延长经济上涨的曲线(08年四万亿保持了GDP增长,增加了就业,躲避了次贷危机),通过控制通货膨胀率平缓经济下降的曲线(四万亿之后实施经济软着路,保障就业)。

PS:你现在感觉到高物价是以11年CPI上涨指数(104-106)最高峰时涨起来的,现在其实CPI上涨指数(101-103)没那么高了。

五:通货膨胀为什么会导致失业率下降?

首先通货膨胀不一定会导致失业率下降

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短期权衡取舍:当政府增加经济中的货币量时,一个结果是通货膨胀,另一个结果是至少在短期内降低失业水平。以下是推导逻辑: a) 货币量增加,提升支出水平,从而刺激物品与劳务需求 b) 长期的高需求引起高物价,继而引起企业更多的生产,更多的雇佣 c) 更多的雇佣则意味着更少的失业。经济学家仍对菲利普斯曲线有所争议,但大多数经济学家2014年之前接受了这样一种思想: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存在短期权衡取舍。这就简单地意味着,在一两年的时期中,许多经济政策在相反的方向推动通货膨胀与失业。

然而有一种情况叫滞胀

滞胀产生的原因的一种解释是总供给(Aggregate Supply)的减少,这是一种短期宏观经济波动,可以用宏观经济学总需求-总供给(AS-AD)模型解释。

举例来说,由于中东石油输出国家政治不稳定因素引起的世界油价整体上升 ,会引起某石油进口国总供给的减少。对于石油进口国来说,这会增加几乎各个产业的生产成本;该国家各个企业生产成本上升,那么该国家的总供给减少。油价上涨这件事情就是一个供给震荡。菲利普斯曲线表示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的一种替代,而当供给震荡发生时,通货膨胀-失业率的表现不是在原有菲利普斯曲线上进行替代交换,而是菲利普斯曲线的向上向右移动(恶化),换言之,该国的通货膨胀-失业率可以仍然有替代效应,但是,它们将会在一个更高(更差)的水平上进行替代。

滞胀产生的另一原因是通货膨胀预期的变化。

另一个例子,某国政府考虑到短期通货膨胀-失业率的替代效应,他们认为该国可以容忍以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为代价降低失业率。于是他们使用增发货币的手段,提高了总需求(AD),从而刺激了商品服务的产出,增加了劳动力需求,增加了就业。然而,时间推移,人们逐渐适应了较高的通货膨胀率,对未来的通货膨胀产生较高预期。这种较高预期使得企业和工人在制定/要求名义工资时,考虑更高的通货膨胀调整,即制定/要求更高的名义工资,从而失业率上升。

因此,用提高通货膨胀率手段来减小失业率的结果不会在同一条菲利普斯曲线上长期保持,而是最终会使得菲利普斯曲线向上向右移动(恶化)。

新凯恩斯主义指出了至少三种通货膨胀的形式:

需求拉动型:由于经济发展,总需求(AD)升高而导致的价格水平上升、总产出也上升(失业率下降)。

成本推进型:如上述第一种原因解释,大多数产业的生产成本都突然上涨了。总供给(AS)受到震荡,价格水平上升,总产出下降(失业率上升)。

残留型:持续的通涨增加了人们的通货膨胀预期,从而制定\要求更高的名义工资,导致企业的工资成本进一步上升,价格水平进一步上升,而总产出下降(失业率上升)。

后两种通货膨胀形式用一条菲利普斯曲线的经典替代理论解释都是不甚恰当的。

六: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经济学家们在上世纪50年代末发现,当失业率低时通货膨胀率会趋于上扬,而当失业率高时通货膨胀率又会趋于下降。他们总结说,当失业率低时,企业会提高工资以吸引供应紧张的劳动力,而增加的工资成本将通过产品提价来消化。这一相互关系可以在一个名为菲利普曲线(phillips curve)的图表上得到反映,该图表是以第一个发现这种关系的经济学家阿尔班•威廉•菲利普(alban william phillips)的名字命名的。

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总统和fed官员们都曾有意使通货膨胀率小幅上扬以降低失业率,他们这一做法的理论基础就是菲利普曲线。但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和埃德蒙德•菲尔普斯(edmund phelps)却在60年代末各自独立地得出结论说,通过推高通货膨胀率只能暂时降低失业率。这两位经济学家后来都获得了诺贝尔奖。

当失业者开始预见到通货膨胀率将会上扬时,他们就会要求提高工资。经济学家们因而认为,长期而言,无论通货膨胀率是高还是低,失业率都将回归到某种“中性”水平。

虽然经济学家们认为,长期而言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不存在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但他们认为这种关系短期内是会存在的。从1979至2003年期间, fed主席保罗•沃尔克(paul volcker)及其继任者阿兰•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正是依据这一理论,不时运用利率手段将失业率推高,以达到持久降低通货膨胀率的目的。”

由此可见,通货膨胀与失业率的关系在现在经常被怀疑,但是“失业率的上升可能导致通货膨胀率下降”仍然是联储官员的习惯认识。greenspan也是喜欢用这种方法的老头。

简单的用模型说:失业率上升--国内消费放缓-- 企业为卖出商品必须减价--通货膨胀率下降。因此,从某种角度说,控制经济过热的方法并不仅仅是加息,政府可以推高失业率、因为加息所带来的后果似乎比失业率更复杂。

加息--人民币升值--国外资金流入--汇价、股价被炒高 (第一种可能)

---国内银行回收贷款--热钱减少、股市下跌 (第二种可能)

--企业贷款困难--减慢投资速度从而使经济增长放慢--工作岗位减少--失业率上升

七:失业和通货膨胀的类型和治理措施

根据失业产生的原因,可以把失业区分为:

1.自愿失业与非自愿失业

失业有很多种类,根据主观是否愿意就业,分为自愿失业与非自愿失业。

2.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

非自愿失业又可以分成这样几种类型: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

(一)通货膨胀分类

按照价格上涨速度通货膨胀可以分为:

(1)爬行式通货膨胀。

(2)温和通货膨胀。

(3)奔腾的通货膨胀,也称加速的通货膨胀。

(4)恶性通货膨胀。

按照市场机制作用程度,通货膨胀分为:(1)公开型通货膨胀,或称为显性通货膨胀,指物价总水平发生明显、直接的上涨。(2)抑制性通货膨胀。政府进行价格管制,物价上涨被抑制,商品短缺,出现强迫储蓄。

通货膨胀的治理措施:

1.紧缩政策

实行紧缩政策主要有两种基本方法:一是“渐进主义”方法,即逐渐地实行萎缩经济,在失业率缓慢上升的压力下,使通货膨胀逐渐得到抑制;二是“冷火鸡”方法,又称激进主义的方针,即大幅度地实行经济紧缩,失业率迅速上升,使通货膨胀得到较快抑制。紧缩政策包括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1)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主要包括以下措施:

①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②提高利率。

③公开市场业务。

(2)紧缩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主要是指增加税收、压缩支出、缩小财政赤字。

2.收入政策

政府为了减低一般价格水平上升的速度而采取的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限制货币工资和价格的政策。其目的在于影响或控制价格、货币工资和其他收入的增长率。主要措施包括控制工资、控制企业哄抬物价、降低关税等。

3.指数化

指数化是指以条文规定的形式把工资和某种物价指数联系起来,当物价上升时,工资也随之上升。这样可部分地消除通货膨胀对收入分配造成的影响。其目的是减少物价上涨的影响,而非追求物价的稳定。指数化的类型有债券或储蓄指数化、税收指数化、工资指数化等。

4.实施供应政策

治理通货膨胀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增加有效商品供给,即运用刺激生产增长的方法来增加供应。主要手段有降低成本,减少消耗,提高经济效益,提高投入产出比例,同时,调整产业产品结构,支持短缺商品的生产。这样,一方面可以解决总供需方面的不平衡,以平抑物价;另一方面也不致引起失业率的增加。

5.其他方法

除以上几种对策外,治理通货膨胀还包括其他一些措施,如进行道德劝说、结构改革、货币改革、发行国债等。

八:为什么通货膨胀同严重的失业可以并存

因为滞胀的发生,导致了通货膨胀同严重的失业同时存在

滞涨的原因可能是:

由于政府长期对经济滥加干预造成的

当政府反复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干预经济时,在短期内会带来降低失业率和提高通货膨胀率的效果。但是,在价格水平上升以后,工会会相应提高工资,因而实际工资率并没有下降,厂商不会增加劳动的雇用量。结果,政府扩张性的经济政策从长期来看不但没有降低失业率,反而提高了通货膨胀率,使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存。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