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训练

一: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

【内容提要】语文作为一种社会交际工具,其核心功能在于能够熟练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参与社会交际。这也就要求我们的阅读教学要从单纯的指导阅读转变为读写并重、读写结合,使学生在阅读教学中不断积累语言,逐步学习运用语言。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呢?笔者结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文的特点,来谈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四个策略:一、抓住重点词、句,适时训练,培养遣词造句的能力。二、抓住文本空白点,发挥想象,培养创意表达的能力。三、抓住拓展延伸点,因势利导,培养表达。四、抓住读书笔记,反思自我,拉近文本和切身实际的联系。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语文作为一种社会交际工具,其核心功能在于能够熟练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参与社会交际。现阶段我国小学语文课程将大量时间消耗在文本解读上,文本解读式的课程形态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社会交际能力的要求是不对称的。语文课程应该对接现代社会对本课程的要求,建构理解和运用并重,并且朝向运用的课程形态。吴忠豪教授在国家骨干教师培训中明确指出:“对小学生来说,学语文首先就是学语言——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今后在课程目标设置上,应变‘阅读核心’为‘读写并重’并朝向‘表达’;在教材编写上,应变阅读本位的‘阅读教材’为听说读写并重的‘语文教材’;在教学时间分配上,应变‘阅读主导’为‘表达主导’;在教学内容上,应变‘理解课文’为注重‘读写结合’的实践活动。”这也就要求我们的阅读教学要从单纯的指导阅读转变为读写并重、读写结合,使学生在阅读教学中不断积累语言,逐步学习运用语言。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呢?教学中,教师抓住有效的训练点,适时适当地组织学生随文练笔,不但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活跃课堂气氛,使课堂丰富多彩,熠熠生辉。笔者结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文的特点,对读写结合策略做了初步探索。

一、抓住重点词、句,适时训练,培养遣词造句的能力

语文教学要有语文味,看一堂课是不是语文课,重点就是看教师是在教课文还是教语言。在阅读教学中,教学内容少而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准则。如果上课东抓一下,西摸一把,看起来什么都有了,结果却什么也没有教会。就会犯 “面面俱到,面面不到”的错误。在一篇课文中选择一个或几个语段重点教学。在语段教学时,要抓住重点词句培养遣词造句的能力,让孩子在对比、模仿中领悟语言,习得语言。

比如在教《麻雀》一课中的这一句:“突然,一只老麻雀从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跟前”

1. 出示投影:

“突然,一只老麻雀从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跟前”

“突然,一只老麻雀从树上飞下来,像一根羽毛似的落在猎狗跟前”

2.说说从两个句子的对比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生:(速度快、心情急切)

3.能不能用“像……似的”写一句话,形容某种心情?

生:上体育课了,我像离弦的箭似的向操场跑去。

生:他做事情像一只蜗牛似的,慢死了。

……

再如在教《火烧云》颜色变化的一段时,我曾经学习着这样设计:

1、火烧云有哪些颜色?列出来并归归类。

2、你为什么分成这几类?这些写色彩的词在结构上各有什么特点?

(一种水果名+颜色、一种事物名+颜色、ABB、半A半B)

3、你能再写几个这几种结构的描写颜色的词语吗?

梨黄、葡萄灰 ;

茄子紫 ;

红通通、金灿灿 ;

半灰半百合色 。

4、把你自己写的词语代入课文读一读,你有什么感受?

再比如在执教《猫》一课中,引领学生在读中品味语言、在品味语言中进行模仿写作的教学片断:

师:刚才我们......余下全文>>

二:如何对学生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

如何对学生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

在听了周老师讲《搭石》的第二课后,就会发现周老师从课时目标到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孙老师的课有了很大的不同,周老师的教学重点和思路非常的清晰,那就是带领学生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后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因此周老师在这一课时确立的教学目标是:1、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2、感受作者在选材,遣词造句等方面的精妙,并学会运用。3、积累好词佳句。我认为这样的课时目标准确、清晰,训练点突出。

周老师一上课就配着音乐,用优美的语言讲到: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作者刘章爷爷的家乡有一道美丽的风景。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在我们看来普普通通的搭石,在作者眼里却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节课咱们就来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并试着运用。教师情景语言的创设,使学生很快地进入文本,知道了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学生带着任务进行学习,较好的做到了有的放矢。接着周老师就以“一行人走搭石”的片段为例带领学生品读好词佳句,让学生体会作者在用词遣句上的精妙,并指导学生背诵,积累好词佳句。接下来周老师又就带领学生欣赏文章选材上的精妙:即用平常的小事来表现美。最后,让学生进行“发现美、书写美”的练笔,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为本单元的习作打好基础。在这节课中,教师安排学生写作的时间几乎占到了整堂课的三分之一。我最大的疑惑就是在第二课时中,如果我们在引领学生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后进行写作训练的话,时间如何分配?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如何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呢?

其实,在课后的评课中,陈晓梅老师也提出了“读写结合”这个问题。小学语文课本的每一篇课文,都是学生学习写作的范例。除了结合每个单元重点训练项目或结合习作例文教学写作外,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还要善于挖掘教材的潜力,寻找读写结合的生成点,设计各种形式的片断练习,进行读写基本功训练,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在周老师的课堂中,就很好的落实了“读写结合”的训练。如:好词好句的积累背诵,提醒学生在习作中运用这些好词;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和写作特点后,进行练笔。在练笔时,教师还为学生提供了仿写的片段,起到了激起兴趣,降低难度的目的。读和写是个互补的过程,它们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着。读是理解吸收,写是理解表达。有理解的吸收,才有理解的表达。经验告诉我们,在一篇课文的教学中,有重点地读,边读边理解,其效果远远胜于全文漫无目的地翻来复去地读。在今后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以读为本,以写学法,把“读写结合”落实好,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实践、总结呀!

三: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主要有哪些途径

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主要有哪些途径?

答:(一)在阅读中夯实写作的基础点。

(二) 在教材中选准“读写”结合点。

(三)、在教学中抓准“读写”契合点。1、品词析句,抓准契合点以读悟写。2、赏析段落,抓准契合点以读悟写。3、随文练笔,抓准契合点以写促读。

(四)、在写作训练中锤炼“读写”融合点。

总之,读写结合是阅读教学中最自然的语言实践方式,智慧的语文教学,应寻求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发展的生长点,努力给学生创设读写的机会,加强读写结合训练。使他们的语言在读书的过程中变得丰厚,情感在探究的过程中变得丰富,思想在碰撞的过程中变得深邃,智慧在对话的过程中变得灵动,能力在训练的过程中变得扎实。

四:如何提高“读写结合”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摆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善用文本资源,以随文练笔的形式紧抓读写结合,是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科学之路。

读与写的“结合”究竟在哪里?就在那些文质兼美的文章里。阅读文本的过程,不能仅仅关注写了什么,更要关注文章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么写?假如要我写还可以怎样写?如此,就将阅读的目光聚集在“写”上了。在领悟到了文章那点点滴滴的写作方法和表达特点的基础上,学会迁移、学会运用,做到读写结合,从读中学写。

最近几年我一直从事高段语文教学,我就以五六年级语文教材为例,谈谈自己是如何来提高读写结合的有效性。

一、品味文本语言,感受人物形象,学习写作方法

众所周知,刻画人物的方法是多样的,其中对动作描写的偏好,可以说是任何一个作家皆不能例外的。在动作群的刻画描写中可使人物形象站立起来。例如在《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一文中,作者对小嘎子摔跤时的动作描写极为细致。作者用了“站、围、蹦、转、揪、推、拉、拽、顶、扳”等表示动作的词语,从不同的方面对小嘎子的的摔跤动作进行了细致描绘。而且,在具体的动作描写中:两人“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掐架似的对起阵来”,小嘎子一开始“围着”胖墩儿“猴儿似的”蹦来蹦去,两个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这又是多么形象的比喻!在教学这一段时,我让学生细细地品读,然后按课文内容进行动词填空”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 )着胖墩儿猴儿似的( )。小胖墩儿呢,( )着腰,( )了档,( )着眼珠儿,不露一点儿破绽。( )了三四圈后,他们( )在了一起,不管小嘎子怎样( ),可就是( )不动他。小嘎子刚想用脚腕去( )他的腿,不料反被他把脚( )住了,接着一( ),小嘎子( )了个仰面朝天。”在这当中,还夹杂着对小嘎子心理活动的描写,比如,“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势巧招,下冷绊子”,这种心理描写属于内心自白法,这种写法最能清楚地表明人物的心迹,也从另一个侧面丰富了人物性格。因此,我让学生以第一人称的形式写一写小嘎子的心理活动。从而真正体会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二、结合文本精彩片段,指导学生写作

例如六年级课文《少年闰土》的人物描写极富典范性,在授课时教师抓住其中人物描写的示范点,对学生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十分有效。首先,我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少年闰土外貌的句子。读一读,然后进行讨论:”闰土的外貌有什么特点?””紫色的圆脸 头戴小毡帽 颈套银项圈”学生马上能回答。“从闰土的外貌特点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少年?”学生不知怎样回答。我引导学生做了一个小游戏:拿铅笔将”圆脸”的”圆”,”小毡帽”的”小”和”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一句话轻轻划掉,进行对比阅读,有什么发现?学生就能发现从”小””圆”看出他的年少、天真。我再让学生把”紫色的”划掉,换上”苍白的、蜡黄的”,读后说说有什么体会?学生可以体会出少年闰土是一个十分健康、可爱的农村孩子。这时,我再点拨学生懂得我们对少年闰土的形象身份的认识和概括都是从他的外貌描写中体会出来,是因为作者抓住了他的外貌特点。这时,我出示了几个语段,让学生读一读,找出人物与众不同的外貌特点。

例1 倩倩不到两岁,胖墩墩的。红朴朴的脸蛋上,有一双水灵灵的眼睛。小辫子朝天翘着,粉红色的发带在头上一颠一颠的,像两只飞舞的彩蝶。尤其逗人喜爱的,是她那张伶俐的小嘴。

例2 院子里走出一个外国小女孩,她披着一肩金黄色的头发,碧蓝碧蓝的大眼睛,长长的睫毛,苹果似的小脸,身穿一条浅蓝色......余下全文>>

五: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

我们还会围绕这个单元的主题让学生把一个单元的优美词语、句段整理并背诵积累,初步学习运用.比如:学了“络绎不绝、喜出望外、载歌载舞”等词语后,很多学生在作文描写家乡的街道、集市或学校举行的各项活动中都用上了该词,使文章更加具体.

六: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落实读写结合训练点

抓住重点词、句,适时训练,培养遣词造句的能力

语文教学要有语文味,看一堂课是不是语文课,重点就是看教师是在教课文还是教语言。在阅读教学中,教学内容少而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准则。如果上课东抓一下,西摸一把,看起来什么都有了,结果却什么也没有教会。就会犯 “面面俱到,面面不到”的错误。在一篇课文中选择一个或几个语段重点教学。在语段教学时,要抓住重点词句培养遣词造句的能力,让孩子在对比、模仿中领悟语言,习得语言。

七:怎样有效指导学生读写结合

如何对学生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

在听了周老师讲《搭石》的第二课后,就会发现周老师从课时目标到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孙老师的课有了很大的不同,周老师的教学重点和思路非常的清晰,那就是带领学生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后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因此周老师在这一课时确立的教学目标是:1、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2、感受作者在选材,遣词造句等方面的精妙,并学会运用。3、积累好词佳句。我认为这样的课时目标准确、清晰,训练点突出。

周老师一上课就配着音乐,用优美的语言讲到: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作者刘章爷爷的家乡有一道美丽的风景。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在我们看来普普通通的搭石,在作者眼里却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节课咱们就来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并试着运用。教师情景语言的创设,使学生很快地进入文本,知道了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学生带着任务进行学习,较好的做到了有的放矢。接着周老师就以“一行人走搭石”的片段为例带领学生品读好词佳句,让学生体会作者在用词遣句上的精妙,并指导学生背诵,积累好词佳句。接下来周老师又就带领学生欣赏文章选材上的精妙:即用平常的小事来表现美。最后,让学生进行“发现美、书写美”的练笔,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为本单元的习作打好基础。在这节课中,教师安排学生写作的时间几乎占到了整堂课的三分之一。我最大的疑惑就是在第二课时中,如果我们在引领学生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后进行写作训练的话,时间如何分配?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如何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呢?

其实,在课后的评课中,陈晓梅老师也提出了“读写结合”这个问题。小学语文课本的每一篇课文,都是学生学习写作的范例。除了结合每个单元重点训练项目或结合习作例文教学写作外,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还要善于挖掘教材的潜力,寻找读写结合的生成点,设计各种形式的片断练习,进行读写基本功训练,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在周老师的课堂中,就很好的落实了“读写结合”的训练。如:好词好句的积累背诵,提醒学生在习作中运用这些好词;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和写作特点后,进行练笔。在练笔时,教师还为学生提供了仿写的片段,起到了激起兴趣,降低难度的目的。读和写是个互补的过程,它们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着。读是理解吸收,写是理解表达。有理解的吸收,才有理解的表达。经验告诉我们,在一篇课文的教学中,有重点地读,边读边理解,其效果远远胜于全文漫无目的地翻来复去地读。在今后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以读为本,以写学法,把“读写结合”落实好,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实践、总结呀!

八:如何利用语文主题学习进行读写训练

一、教师要有“读写结合”的理念 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以前的语文课,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只需让学生知道课文写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要求背诵的背下来就行了。但是,随着课改的深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成为语文教师追求的目标。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写的训练。这就要求教师在钻研教材时能够关注每篇课文的写作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指导孩子学习作者的观察、写作的方法,诸如怎样选材、组材,怎样确定中心,怎样遣词造句等,要在读的同时读明白:这篇文章好在哪里,我以后写这类文章要怎样才能写好。这样,读文章就仔细认真多了。平时,我还经常提醒孩子们,你看到一篇文章,自己先想一想:这个题目的中心词是什么?也就是学习审题。如果让你来写,应从何入手?读文章的过程中,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立意谋篇的。读完后再想想,这篇文章好在哪里?鼓励孩子养成一边读一边提笔在手,养成读书做笔记的好习惯。这样琢磨咀嚼,会收到心领神会、潜移默化的效果,从而逐步解决“怎样写”的问题。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要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 读与写要实现两者之间有效的结合,首先要利用好语文课本这个最好的载体,在语文课堂中结合教材的设计,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为孩子写话实践提供仿写借鉴的对象,达到读写结合的目的,进而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 1.读写结合,先从课文的仿写做起 仿写是写作的一个单项训练,扎扎实实地练好写作基本功,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如遣词造句,小的片段练习等,这是写好一篇文章的基础。如我教学《学会合作》这一课时,让同学们学习作者在第二自然段中运用总分总的写法,围绕一个意思,从不同方面来写,并用上“总之”一词。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的思维活跃,有的结合季节写花儿盛开的情景,有的联系品德课上学到的知识,从不同方面写了祖国的变化……效果相当好。 2.读写结合,还应为孩子们张开想象的翅膀 在阅读中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是必然的。只有让孩子在阅读中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融入课文情感,习作中才可能会有可写之处,更有可看之处。巴金老人曾说:“我会写作,不是因为我有才华,而是因为我更有感情。”阅读时孩子们融入了情感,在脑海里产生了作品中所描写的景象,产生了不同的阅读体会、感受。孩子把阅读的体会感受迁移到自己的作文中,产生了写作的情感,这样的作文才会别具匠心裁,独树一帜。如我教《渔歌子》一词时,针对这首词美好的意境,引导学生抓住词中描写到的景物及色彩,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想一想还会有怎样的美景,然后把自己想象中的情景写下来,注意动静结合。时值春节,学生有了亲身体验,再加上平时的积累,很快,一篇篇如诗般的美景从学生笔下流淌出来。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想象,不仅发展了语言,而且在不知不觉中,教师也检测到了学生对这首词的理解情况。 三、及时地评讲必不可少 读写结合,如果仅仅满足于学生写了,还差得很多。要想真正提高效率,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还要注重及时评讲。评讲宜及时。在学生动笔习作的时候,教师要在巡视过程中寻找写得好的、有代表性的练笔作为范例。当大部分学生完成时,开始交流、点评。除了学生积极主动交流、点评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精心挑选出来的“作品”进行细致评讲,让学生在评讲中或开阔思路,或积累语言,或学会修改…… 总之,只有教师心中有“读写结合”的理念,定能够想出更多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高招,学生的读写能力也定能在逐日的训练中得到提升。

九:说明文怎样选择群文读写结合训练议题

【内容提要】语文作为一种社会交际工具,其核心功能在于能够熟练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参与社会交际。这也就要求我们的阅读教学要从单纯的指导阅读转变为读写并重、读写结合,使学生在阅读教学中不断积累语言,逐步学习运用语言。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呢?笔者结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文的特点,来谈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四个策略:一、抓住重点词、句,适时训练,培养遣词造句的能力。二、抓住文本空白点,发挥想象,培养创意表达的能力。三、抓住拓展延伸点,因势利导,培养表达。四、抓住读书笔记,反思自我,拉近文本和切身实际的联系。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语文作为一种社会交际工具,其核心功能在于能够熟练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参与社会交际。现阶段我国小学语文课程将大量时间消耗在文本解读上,文本解读式的课程形态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社会交际能力的要求是不对称的。语文课程应该对接现代社会对本课程的要求,建构理解和运用并重,并且朝向运用的课程形态。吴忠豪教授在国家骨干教师培训中明确指出:“对小学生来说,学语文首先就是学语言——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今后在课程目标设置上,应变‘阅读核心’为‘读写并重’并朝向‘表达’;在教材编写上,应变阅读本位的‘阅读教材’为听说读写并重的‘语文教材’;在教学时间分配上,应变‘阅读主导’为‘表达主导’;在教学内容上,应变‘理解课文’为注重‘读写结合’的实践活动。”这也就要求我们的阅读教学要从单纯的指导阅读转变为读写并重、读写结合,使学生在阅读教学中不断积累语言,逐步学习运用语言。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呢?教学中,教师抓住有效的训练点,适时适当地组织学生随文练笔,不但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活跃课堂气氛,使课堂丰富多彩,熠熠生辉。笔者结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文的特点,对读写结合策略做了初步探索。

一、抓住重点词、句,适时训练,培养遣词造句的能力

语文教学要有语文味,看一堂课是不是语文课,重点就是看教师是在教课文还是教语言。在阅读教学中,教学内容少而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准则。如果上课东抓一下,西摸一把,看起来什么都有了,结果却什么也没有教会。就会犯 “面面俱到,面面不到”的错误。在一篇课文中选择一个或几个语段重点教学。在语段教学时,要抓住重点词句培养遣词造句的能力,让孩子在对比、模仿中领悟语言,习得语言。

比如在教《麻雀》一课中的这一句:“突然,一只老麻雀从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跟前”

1. 出示投影:

“突然,一只老麻雀从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跟前”

“突然,一只老麻雀从树上飞下来,像一根羽毛似的落在猎狗跟前”

2.说说从两个句子的对比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生:(速度快、心情急切)

3.能不能用“像……似的”写一句话,形容某种心情?

生:上体育课了,我像离弦的箭似的向操场跑去。

生:他做事情像一只蜗牛似的,慢死了。

……

再如在教《火烧云》颜色变化的一段时,我曾经学习着这样设计:

1、火烧云有哪些颜色?列出来并归归类。

2、你为什么分成这几类?这些写色彩的词在结构上各有什么特点?

(一种水果名+颜色、一种事物名+颜色、ABB、半A半B)

3、你能再写几个这几种结构的描写颜色的词语吗?

梨黄、葡萄灰 ;

茄子紫 ;

红通通、金灿灿 ;

半灰半百合色 。

4、把你自己写的词语代入课文读一读,你有什么感受?

再比如在执教《猫》一课中,引领学生在读中品味语言、在品味语言中进行模仿写作的教学......余下全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