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5中国宏观经济现状和发展趋势
2015年前两个季度各关键经济指标增速均低于去年同期水平,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经济继续处在“三期叠加”的关键阶段,内部需求疲弱。其中,截至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增长10.4%,较去年同期平均下降1.7个百分点,累计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速下降11.4%,较去年同期水平下降5.9个百分点。贸易方面,前六个月出口累计同比增长1.0%,而进口累计同比减少15.5%,虽然较上个月有所改善,但依然处于历史低位。
二:2015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
很困难,已经感觉出来了,工资减发了。越发不敢花钱了。
三:如何认识当前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
如何正确认识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 一个由计划经济国家逐步向市场经济国家转轨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市场经济体制还远远没有建立起来,转型期需要持续相当长的时间,用物价指数等经济指标这套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成熟市场经济理论来衡量和评价中国经济的宏观形势,并以此为依据对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判断,虽然也可以说明一些问题,但却很容易产生误导和偏差。这也是国内学术界和理论界分歧巨大的原因所在。中国尝试运用货币政策和货币手段来干预宏观经济发展态势,屡屡收效甚微和近乎失灵,最终都不得不以来行政手段解决问题,其原因就在于完全市场化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学理论,由于中国的具体国情不同,经济学理论的基本前提条件和假设条件不一样,照本宣科的结果,不仅说明和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而将问题更加复杂化,陷入迷茫和争论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对于这一点的感性认识,在国际油价近年来处于高价位运行,并不断创出新高的时候,对中国经济宏观形势的影响就看得十分明显。 中国如果完全放开油价,与国际油价接轨,运用经济学理论和模型,很容易得出将使中国的物价指数上涨2至3个百分点的结论,现实的反应也会很快体现出来,那么自然就是一种通货膨胀的态势,远远不是如今有许多经济学家所担心的通缩阴影。所以说,中国的物价指数并非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情况,加上中国国内经济发展的区域状况的严重不均衡,统计数字的误差就将放大到失真的程度。 中国无论是在客观上还是主观上,都不存在经济发展拐点和通缩的问题。城乡的巨大差别,以及中国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都使得中国高速发展的势头难以扭转。即使一时的有可能出现的通缩情形,也是由于社会基础公共消费品(水、电、油等)的政府管制所掩盖下出现的问题,并非投资下降所导致。中国在宏观经济领域出现一些所谓的?论,虽难以理喻但却不难理解。由于社会基础公共消费品的政府严格管制,使得这些特殊商品的生产和流通环节,以及相关管理部门的市场化程度很低,企业和相关部门的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十分缓慢,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无法通过市场机制产生作用,依然是计划经济模式下的管理方式,所以才会出现非供求关系真实状况反映下的“油荒”,煤电油运的瓶颈。 政府和经济学家们的分析十分谨密与客观,从局部和细节问题的解决上,方法和措施也是十分到位,但对于宏观经济态势的把握总觉得有些力不从心,原因就在于改革的全局观在现实中得不到充分的体现和发挥,对于世界经济的发展状况缺少经验和深刻理解,对于中国宏观经济的未来发展缺少底气和科学的指导。加息和人民币升值,只不过是一种局部和细节的经济关系调整,构建和谐社会,以及社会的均衡发展,需要的是统筹兼顾。油价的上涨,消费者自然不会满意,但炼油企业亏损四百多亿难道就是合理的吗?方方面面都不满意,实质上就是中国社会的社会生产关系没有完全理顺的现实反映,还没有完全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宏观调控看到和抓住这一点,才是真正找到了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症结。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不加快,力度不加大,行政管理宏观经济的方式和现状就无法改变,市场经济体制就很难建立。经济学家们一方面不希望政府过多地干预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又担心市场经济发展的失控,需要依赖政府的管制。就经济说经济,割裂了经济与政治的辨证关系,以及相互作用和影响。 分析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不能简简单单地就事论事,依赖某个经济指标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政治因素,地域环境,国际经济形势的发展与走向,中国的社会结构等诸多方面的因素都会对于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同作用。 中国的奋斗目标和理想是民族......余下全文>>
四:谈谈你对中国经济发展现状的看法?
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一些进步同时也显现出一些突出矛盾和冲突。
首先,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积极面:
(1)、经济总量同比上升。我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占全球经济比重超过10%。当前,在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之后,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经济低迷甚至衰退,它们的经济总量在全球的排位、占全球的比重和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正在下降。
(2)增长速度总体平稳。2013年,消费、出口、工业等都出现回升。据统计数字显示,一方面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增速基本在逐月提高,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幅度在逐步减缓;另一方面,经济效益仍维持较高水平,企业活力增强,面对外部环境趋紧和成本上升,一大批企业主动转型,靠深化改革、加强管理、增强创新意识、优化产品结构应对危机,谋求发展,竞争力日益提高,市场适应力更强。 (3)、结构调整积极推进。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现在处于小康社会决胜的阶段,中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阶段的转换时期,表面上看是增长速度的调整或下降,但是本质上来说是增长动力的转换。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来自于消费的持续扩张,中国经济发展应该更多地依靠科技创新、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管理创新,培育出在高附加值和高科技含量产品的生产上形成我们新的优势。 其次,显现出的矛盾与问题:
(1)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原有产业迅速发展等
对资源与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过去中国经济发展一直都是靠消耗自然资源,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拉动经济增长,尽管后来政府采取了相关措施来缓解发展与环境的问题,但成效并不是很大,杯水车薪;由于技术还不够成熟,资源还未得到很充分的利用,造成资源浪费的现象普遍存在。现如今工厂乱排放废弃物导致环境污染严重,如北京等地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又如云南就有一个小村庄就因为当地工厂乱排放工业废弃物而污染当地水源,导致全村大部分居民里患癌症,成为“癌症村”。中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注重节约资源、保护自然环境,以便稳定持续发展,同时为子孙后代的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2) 自2008年10月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并对我国
出口贸易型企业造成严重冲击,企业的用工需求急剧下滑、现有的就业岗位流失严重,失业数量骤增,致使我国的就业和失业问题进一步恶化。再加上近年来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也正成为社会讨论的热点,求职者供过于求的现象也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作为大学生的我马上也快毕业了,工作问题是个很头疼的问题。
(3) 区域发展不平衡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问题,城乡发展差异
化、东中西部发展差距、城市经济发展中的贫富差距问题仍很严重
一是表现在资本存量方面:由于沿海地区由于开放得比较早,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民营经济迅速增长, 资本大量积累; 同时改革开放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实施, 成功地吸引了大量的国外资本的输入, 为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提供了充足的资本投入。而中西部由于地理位置和政策的影响资本存量都不及东部,而且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二是科技投入方面东部地区仍然占据优势
我们不仅要注重中国经济的发展,还需要注重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想出解决办法,克服经济发展中的缺点,促使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五:中国经济结构现状
中国经济目前是贫富差距太大,经济重心过度弧赖房地产及出口,房产严重高估,房产泡沫已接近极限,一旦破裂,将比美国次贷危机严重的多。以目前的情形来看,房产泡沫一旦破裂,首先冲击的是中低收入的城市居民(失业率开始攀升);房价开始下滑,手中拥有多套房产的投资人群由于房价下滑,资产缩水直接造成还不起房贷,银行坏账开始攀升,城市务工人员大批返乡造成城市房屋出租率及租金大幅下降;由于观望情绪严重,无人买房,开发商资金开始发生断裂,无法维持公司正常运作从而倒闭,银行坏账开始大幅攀升直接危及实体经济。由于失业率大幅攀升,市场萎缩,各行业公司大量倒闭,危机加深;国外炒家闻风而动,资金出逃,政府资金严重短缺,无法控制全局。人民币加速贬值,国际炒家趁势抛空人民币,国家资产严重缩水。待人民币大幅度贬值以后炒家们在购买廉价人民币用于购买国内资产,之后的命运......
这一切是否会发生取决于政府的应对措施,房地产泡沫破裂已成定局,我们现在的优势也许是美国国债,还有就是我们的国情——中央集权制。
六:2015分析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采用哪些措施
”稳增长、乘势而上 在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我国将不再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激发企业活力,预计2015年我国在设定经济发展目标时,将进一步淡化经济增长速度、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宏观背景下:一方面短期内通过稳增长为深化改革和结构调整打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另一方面长期内围绕促进发展这一根本推进重大改革,宏观经济将面临三大风险和六大挑战。在中央提出“新常态”的判断后,中央提出要“再接再厉、趁热打铁、促改革之间的关系进一步面临考验,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取得新成效、调结构。为此,其政策要点在于两方面,换之以弹性目标和发展区间进行管理,2015年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和难点就在于如何实现稳增长与促改革、调结构之间的平衡,预计2015年我国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增大、微调等宏观调控手段予以应对。2015年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关键是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平衡”,采取预调
七:如何看待2015年的中国经济形势 请分析2016年中国经济走势
2015年中国经济增速约在6.9%,从物价走势看处于比东亚危机和次贷危机之后更为严峻的通货紧缩中,其间还有股市异常动荡,以及外围局势不稳的困扰。前瞻2016年,中国经济可能出现怎样的趋势?我们的猜测如下:
1.经济下行压力可能略有缓解。
在2015年9~10月份,CPI和PPI之间的差异达到7.2个百分点以上,这显示了2011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加深的不景气状况。目前,令CPI下行的因素在于农产品价格和食品价格,令CPI回升的因素在于基数效应和服务业用工成本的推升。令PPI下行的因素在于美元指数的持续走强,令PPI有所改善的因素在于基数效应。
综合权衡,从2015年11月份开始,中国CPI和PPI之间的差异可能温和缩小。从物价的搭配看,可能暗示2016年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会略有缓解。同时,在2015年余下的两个月时间内,央行降准和降息的可能性也会减弱。
2.投资增速将跌破10%。
2014年和2015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为20%和17%,预期2016年中国投资增速可能跌破10%。支持投资的三大因素中,工业投资有好转的可能性很弱,房地产投资增速将仅在0~3%之间,关键因素在于政府主导的基建投资。2015年基建投资规模可能在13.5万亿元,即便要维持12%的基建投资增速,也意味着2016年基建投资规模要维持在15万亿元以上,这极具挑战。即便财政政策将赤字率放松到3%甚至3.5%,也难以支撑基建投资持续膨胀,更何况财政发力的主要方式可能是供给侧政策的减税,而非基建。
3.实体经济利润率会有轻微改善。
2016年,从工业投资、增加值和利润总额这些总量指标看,要观察到中国实体经济的改善是比较困难的。但也许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的税后净利润率会有所改善,这个净利润率在2014和2015年分别在5.5%和5.2%,到2016年工业企业利润率也许会轻微回升到2014年的水平。原因有二:一是市场利率保持在稳定低位,改善了企业财务成本,并且企业债务成本的重置定价可能持续3年以上;二是PPI也许存在改善的可能。因此对2016年实体经济的状况可能会出现判断分歧,关注总量指标者倾向于认为实体经济仍在恶化,关注边际指标者也许会认为出现改善的迹象。
4.中国银行业利润增速将进入零时代。
这并不令人奇怪,利率市场化接近完成,影子银行重新萎缩,实体贷款需求不振,中间业务收入渠道枯竭,这些都迫使中国银行业从2016年开始进入利润零增长时代。2015年银行业可能出现约3%的账面利润增速,之后2~3年中银行业的大致格局是,整体利润零增速,业绩分化加剧,不良资产双升,资本补充困难,行业并购重组提速,银行控股渐成主流。如果说产能过剩行业大多属于政府干预下在次贷危机后三年扩张过快的行业,那么符合政府干预和急剧扩张的银行,主要是中小城商行。
5.人民币汇率日趋灵活。
目前看来,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的可能性很大,2016年也许是人民币国际化逐渐加速发力的一年,央行的可能姿态是减少汇市干预,扩大汇率波幅,引导人民币汇率走上均衡可持续的水平。因此2016年即便美元保持强势,人民币汇率的最大特点也并非贬值,而是波动区间的灵活扩大,市场自我调节能力持续增强。如果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最终围绕6.35上下波幅达到4%左右,也并不令人意外。
6.消费增速可能提升至11%甚至更高。
导致消费持续较强的因素有二:一是涉房。存量住宅和商品住宅交易活跃,目前中国房地产已不太具备对钢材水泥等投资端的拉动能力,但仍具备对家居家电等消费端的拉动能力,201......余下全文>>
八:谈谈当前宏观经济形势?
浅析当前宏观经济形势
摘要:众所周知当前国际及国内经济形势异常复杂。从国际上来看,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国际贸易增速回落,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各类风险明显增,欧洲债危机不断加剧、美国经济复苏乏力。从国内来看,2012年将是中国经济“在持续回落中逐步趋稳”的一年,也是十分复杂的一年。政府实施“稳经济、调结构、控通胀 ”的经济发展思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国内经济总体保持稳健增长的态势,但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隐忧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经济发展依然面临众多挑战,经济发展还有很多不确定性。
关键词:形势、贷款、债务、政府 一、国内经济现状
首先当前仍处于08年经济危机的阴影之下而欧洲债务危机使全球经济正走向二次探底,经济危机的持续即调节恢复期一般是3-5年而我们当前正处于危机的尾声阶段,这一时期是消化库存,平复心态,等产业升级或变革的时期。而要走出危机最主要的是需要产业变革或升级。当前2012年应该是危机末期,目前从各种经济数据来看国内商品库存依然严重,房地产悬而未跌,外贸出口正在减速,物价上涨通货膨胀以及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等现象。
第一,房地产泡沫破裂风险。经过限购、紧缩货币等一系列的房地产调控,房地产价格终于出现了拐点,但根据国家统计数据来看,央行公布的房地产领域的贷款占新增贷款的20%左右,国内银行50多万亿元的贷款中,有30%以上的贷款是流向政府融资平台和房地产领域。如果房地产泡沫破裂的话,会对银行体系产生重大冲击,因此房地产调控的最理想的结果是实现房地产的软着陆。中国社科院学术委员、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李培林教授在2012《社会蓝皮书》暨社会形势报告会上表示:“整个房地产业若出现崩盘情况,会对经济造成
致命的影响,如何处理新形势下这一“两难”问题成为推动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阶段。”
第二,关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2008年、2009年发放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银行贷款集中到期,同时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金减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还款来源减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应当值得关注。
第三,经济增速放缓。2011年到现在为止,经济增长9%,那如果跟前十年,我们平均两位数以上的增长率来比较的话,从数字上来说,中国经济在放缓。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主要表现有三,一是房地产市场的恶化。其次是,中国净出口的减少会逐步体现。原因之三是,宏观调控政策将有一定控制的逐步放松过程,因此对经济的影响会在2012年下半年表现出来。 经济增长放缓跟我们经济发展阶段,跟我们目前我们面对的方方面面的新的约束条件有关系。中国经济30年的快速增长,每个经济崛起的时候都有高速的增长期,中国经历了30年的高速增长,确实带来了很长足的发展,但是中国经济确实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个发展阶段很重要的标志性的东西,劳动力红利逐渐开始消失。其实很多发达经济体,当经历了高速增长以后,劳动力红利消失的时候,他经济增长都在发生变化,他的潜在增长率都在发生变化,中国这个标志性的东西非常明显,劳动力红利开始消失,劳动力工资不断上涨,而且劳动力的供给总是不够,这是很重要的标志。
第四,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国内企业因全球经济疲软等因素导致出口增长缓慢,国内投资因房地产调控和政府融资平台资金紧张而放缓,扩大内需艰难,通货膨胀也没有完全消除,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有待改善,垄断行业挤压中小企业利润空间等问题对2012年的经济发展均将产生很大影响。
九:简要分析中国宏观经济现状与形势
当前,美国经济受次贷危机拖累,中国经济增速开始放缓。“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成为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之一.
中国投资实际增长率正在回落,出口面临困难局面,需求总水平偏低,经济增长遭遇比较严格的约束。
纺织业以外需为主,目前世界经济不景气,纺织业出口受冲击;钢铁行业过去快速增长主要是因为建材用钢需求量非常大,现在房地产市场发生变化,钢铁行业增速自然回落;轿车产量下降是受持续高油价影响。纺织、钢铁、汽车等的回落非常突出。今年8月份,纺织业增速为8.9%,而去年同期是14.4%;钢铁业增长8.1%,而去年同期为19.0%;轿车产量下降6.0%,而去年同期增长17.1%。
“未来几个月,影响这些行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不会发生大的变化,这些行业乃至整个工业增长会持续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要适度恢复和增加需求。特别是汽车和住房是这轮增长的源头,国家应给予一定的支持。
针对当前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尽快出台一些扶持措施。比如,改善企业融资环境、减轻企业税费负担、支持企业技术改造等。目前,国家已经出台了扶持企业发展的措施。部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11%提高到13%;全国性商业银行在原有信贷规模基础上调增5%,地方性商业银行调增10%……这些政策措施的效应将逐渐显现。
“从长远看,中国工业需要转型,走信息化、高技术之路,更多依靠内需而不是出口。在这一过程中,会有阵痛。”
十: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
经济矢量的合成和资源的有效配置
王见定 李颖伯
{摘要} 按照传统的经济学理论,经济变量是以标量的形式出现的。本文提出:经济变量实质上是一种矢量。但又不同于物理学中的矢量,有其自身的合成规律。资源的有效配置其实是经济矢量合成的一种形式。本文以一些实例对经济矢量合成的法则进行说明,并进一步阐述这一理论在经济活动中的指导意义。(内容简介:经济学新理论)
4吨混凝土和1吨盘钢构成一个5吨的混恁土构件;一个缸的发动机、一个底盘、一个车身构成一辆轿车;一个显像管、一个复杂的线路和一个壳体构成一个精美的电视机;一个美容师半个小时的劳务加上对各种美容美发器械及化妆品的使用,产生了一个时髦的发型;一位外科大夫4个小时的手术以及四个同事的合作、医疗器械和各种药物的使用完成了一个心脏手术....这些都是经济矢量合成的事例。
混凝土4吨和1吨盘钢是两种不同的经济变量,像这样既有大小又有一定流向的经济变量,我们定义为经济矢量。4吨混凝土和1吨盘钢构成了一个5吨的混凝土构件,可以看成两种经济矢量的合成。它们之间的比例是一定的,是由构件的用途决定的,而且这种比例将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变化(当然在一段时间内是相对稳定的)。如果现在有5吨混凝土和1吨盘钢,也只能构成5吨的混凝土构件,多生产的1吨混凝土在这一组合中是无用的。这就是经济矢量的合成法则。这个法则对于不同的经济矢量之间是不同的。这种经经济矢量的合成可以在多个经济矢量中进行。例如一个发动机、二个车身、二个底盘也只能构成一辆轿车,其中的一个车身、一个底盘是多余的。以上例子已说明了经济矢量概念是客观的,也说明经济矢量是按一定法则合成而产生社会的综合效益。这种法则在一定时期具有相对稳定性,它取决于合成商品和劳务的质量要求,也取决于届时的生产水平。
通常,我们在经济学教科书中见到的资源的有效配置,实际上也可看成是一种经济矢量合成的实例,有效的含义就在于不进行多余的生产。当然一种商品和劳务是否是有效的,还取决于价格和周围的环境。例如:一辆奔驰轿车,就它的发动机、底盘、车身以及其他一切配套设施都是可以说是一种资源的有效配置,但其10万美元的价格,相对一般市民来说,就不能说是完全有效的。而对于中产阶级来说却可以看成是一种有效的配置。或者就环境而言,在经济发达国家的美国、西欧它可能是一种资源的有效配置(当然也不能超过一定的数量)。而在那些经济正处在发展中乃至落后的地区,它就不能算是一种资源的有效配置。
世界上,任何国家,不管它是发达的国家,还是发展中的国家,都面临着对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对资源的有效配置。资源不同程度的无效开发和无效配置,将造成有效资源的大量浪费、环境的严重污染乃至经济危机。
近20年来,社会主义国家都面临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就实质而言,就是对各种资源进行更有效的开发,对各种资源进行更有效的配置。目前我国进行的下岗再就业工程实质上就是全国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资源的有效配置活动。所谓新的经济增长点,就是某些地区、某企业、某产品基本上达到了某些资源的有效配置。我们认为,当这种有效配置的覆盖面达到50%的时候,由于经济活动的惯性,全国经济将出现全面好转,展示强大的生命力。就一个地区而言,整个经济活动达到80%的有效将是非常理想的,100%的有效是不存在的,既使是在发达国家美国也至少有20%的无效生产,它需要通过调整,甚至破产来达到有效。
参考文献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