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京师同文馆创办的意义
书上有,是培养外交人才
二:成立京师同文馆的时间
京师同文馆成立于1862年8月24号,具体如下:
京师同文馆,是清末自强运动期间中国政府官办的外语人才学校,以教授西方语言为主的官办教育机构,也是中国近代最早成立的新式教育机构,于1862年8月24日成立于北京。该校的倡始者是洋务派领袖恭亲王奕䜣、桂良和文祥的奏请下成立的,其主要目的之一是为回应《天津条约》中未来条约需以英语、法语为正本的规定,因此必须培育足够的外语人才来应付外交事务。同文馆除了教授西方语言之外,亦供西方人学习汉语。同文馆于1900年因庚子事变被迫停办,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而结束。
三:京师同文馆创办宗旨是什么
京师同文馆
简称同文馆。同治元年(1862)七月二十九日,恭亲王奕䜣、李鸿章、曾国藩奏准在北京设立同文馆,附属于总理衙门。 该馆创办宗旨为办成培养翻译人员的“洋务学堂”。
最初只设英文、法文、俄文三班,后陆续增加德文、日文及天文、算学等班。
1902年1月(光绪二十七年十二月)年并入1898年创建的中国第一所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京师大学堂。
四:京师同文馆创办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京师同文馆的创办背景 由于大清国当时在甲午战争中败给日本 觉得太丢人 在一个成立总理事务衙门的时候,因为咱们西北边界经常遭俄罗斯骚扰 所以同文馆先有的俄语 后来输日本加入了日语( 英法于是最初的)
五:“京师同文馆”是谁建立的
京师同文馆 亦称同文馆。清末洋务派创办用以培养“译员”、“通事”的外国语学校。1862年6月11日在北京成立,附设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初设英文馆,学生10人,皆13、14岁的八旗子弟,聘英教士包尔腾任英文教习,候补八旗官学教习徐树琳任汉文教习。1863年,添设法文馆和俄文馆,学生各10名,仍从八旗子弟中挑选。这时的同文馆,各馆分立,分馆教习。1866年12月,恭亲王奕?等奏请增设天文算学馆,招取30岁以下的满汉举人,恩、拔、岁、副、优贡生,及五品以下的京外官员,聘西人任教习。1867年,天文算学馆开始招生,自此京师同文馆不再是初级的外国语学校,而具有中学或中等专科学校的性质。课程逐年增加,开设了不少自然科学实用技术的学科,有些课程也已分化得相当细、相当专门,例如算学就分成数理启蒙、代数、几何原本、平三角、弧三角、微积分等。1868年,聘李善兰为算学总教习。1869年,聘美教士丁韪良为总教习,同文馆才有了总管校务的人员。1871年,京师同文馆又添设德文馆,开始时由俄文教习C.韦贝兼任德文教习,1873年起由N.第图晋、W.N.夏干相继任德文教习。至此,同文馆学生增加到120人左右。伺年,同文馆设立医学、生理学讲座,由英人J.H.德贞任讲席。1872年,总教习会同各馆教习,拟订了“八年课程计划”。从此,同文馆开始有了统一的课程设置和章程。1896年,因受甲午战争失败的刺激,御史陈其樟奏请整顿同文馆,重新修订了八年课程计划:前五年的课程近似中学程度,后三年的课程相当于大专程度;前三年的课程侧重学习外语,后五年则偏重学习科学技术知识。这份崭新的八年课程计划,反映了正在萌芽中资本主义生产的要求,在计划中没有列入“四书五经”、“章句帖括”一类的传统科目。1896年,增设了日文馆。1902年,同文馆并入京师大学堂。同文馆前后存在了40年之久。
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教育的主要标本,也是洋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途径是依靠洋人办学。就本质上说,同文馆依然是属于封建学校。京师同文馆在中国最早采用了班级授课制,所以被视为中国近代新式学校的发端。馆内还附设印刷所,译印西方近代科技、世界历史和外国法典等书籍。京师同文馆的创办,是第一次改革旧传统教育的尝试,也培养了一批外国语人才。
六:“京师同文馆”是谁建立的求大神帮助
1859年,时任翰林院编修的郭嵩焘奏请咸丰皇帝设立外国语学校。这一建议受到咸丰皇帝的高度重视,遂下令筹备建校的各种事宜。1862年,洋务运动代表机构总理衙门聘请英国传教士包尔腾为英文教习。同年6月,学馆在北京东堂子胡同的总理衙门正式上课,定名为“京师同文馆”。这里的洋教习当中,最引人瞩目的两个大腕是包尔腾和美国人丁韪良。 学馆的外语教习,原拟从广东、上海两地商人中遴选,但均未如愿:广东回话说无人可派,上海则称虽有其人而艺不甚精,又要价过高,只好作罢。其实,这两个开放地区不乏会说英、法语言之人,只是地方官员们虑其都不是正途出身的士子,怕到了京城惹是生非,而不愿意推荐罢了。当时江苏巡抚李鸿章向朝廷报告上海通事(翻译)行迹一折中,曾述及这种情况,说“通事一途,其人不外两种”:一是游手好闲的广东、宁波商伙子弟,二是英法等国所设义学中的本地贫苦童稚。在他看来,从买办等渠道自发形成的外语通事们不仅身份可疑,与洋人关系密切,兼有为侵略者服务之嫌,当然不能信任,更不敢随意利用。但西方公使驻京后,国家正式外交即将开始,以后与洋人交涉、通商,事事需要翻译,那么外文学馆的师资从何而来?对此,总理衙门的大臣们一时束手无策。事情拖延到同治元年(1862年)夏天,新桃换了旧符,才终于有了着落。此时,恭亲王奕??不仅掌管军机处,又任新成立的总理衙门带班大臣,对于西洋事务十分留心。他支持地方实力派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兴办军事工业,开展中西文化交流,成为清廷中枢主持洋务运动的首脑人物。当总理衙门原议培养外语人才一事,他也时时过问,并未淡忘。在总理衙门休息的几位大臣。就在三个月前,按照《北京条约》中规定,新任法国公使布尔布隆、英国公使普鲁斯已捷足先登,相继进驻东交民巷内的法、英使馆,常来总理衙门办理交涉。但是每逢会议或与外国人当面商议事情时,由于对方多懂中国话,在洋人翻译官照例转达的当儿,总有预先思索的机会,回答言词往往斟酌较妥;而自己一班人马不懂洋话,又须立刻作答,没有考虑的余地,于是交涉事件,往往因此吃亏。这么一来,中国人不懂洋话就不再是显示自己尊严的意思,反而有令堂堂大清蒙羞之虞了。眼见得一年过去,外文学馆计划迟迟不能落定,奕??着急起来,把目光投到了在京的洋人身上。他接受了刚到北京接任驻华公使的英国人威妥玛建议,既然找不到国人任教,不妨聘请一名洋鬼子——英国传教士包尔腾(J.S.Burdon)为英文教习,挑选若干名学生入馆,先把课开起来再说。史载在此之前,这包尔腾与奕??已经有了一段交往。奕??在总理衙门任职后,因经常与洋人交往,感到不懂一些洋文颇为不便,就请了一位洋人来府中教习,又让其子载征跟着一起学说洋话,洋文先生就是包尔腾。据说载征连汉话说得都不精通,哪有工夫学说洋话呢,边学边忘,最后凡遇到洋人,不管对方说什么,他只管回答“噎死”(yes)了事。包尔腾早在1853年来华传教,是英国圣公会在中国的拓荒者。1861《天津条约》签订之前,朝廷一直禁止传教士进入内地游历;包尔腾来华不久,就曾到宁波、绍兴一带筹建基督教内地会,停留时间虽然短暂,但达到了探路目的,足见其胆识之高。1858年,他又与宁波长老会传教使团的传教士倪维思(J.L.Nevius)夫妇潜入当时城墙高筑的浙江省会杭州,探察了这个人间天堂的奥秘,并成功地在那儿建立起了布道点和基督教堂。《天津条约》签订后,外国传教士准入北京,包尔腾是首批来京的传教士,他对从事翻译圣经十分热心,1861年曾与艾约瑟(JesephEdkins)、丁韪良(WilliamParsonsMartin)、施约瑟(SamuelIsaacSc......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