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我们的传统节日
1、我们要充分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营养,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使民族精神世世代代得以继承和发扬,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充分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做到古为今用。 2、我们要坚持与时俱进,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不断进行文化创新,努力繁荣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
二:人们对待洋节与中国传统节日的态度
越来越多的国人受外国文化影响,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过上了外国的节日。中国的外资企业也越来越多,不免带过来外国的风俗。人们每天都在追求新的花样,新的刺激。
其实过外国节日对很多方面都有影响,从经济上讲,过外国节日的人多了,比如说情人节、圣诞节,商家的营业额就会剧增,生产节日礼物的公司也多了商品得销售途径。对经济还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的。从这点看,我们可以而且应该支持过国外节日。
另一方面崇洋的过程中往往丢掉了我们传统的节日,这是很不应该的,我们应该在追求时尚的道路上不忘了中国原本就有的文化。这是很让人痛心的。
不过现在国家把这些传统节日定为法定节假日,让我们有时间去过这个节日,是很不错的,不会丢了传统节日。 补充: 西方——西方的文化,尤其以美国的为代表,注重真正以人为中心,发掘生活中的快乐、自由,以这为本,虽然大家享受了自由和快感,但于“道”有损,从而引出的大量社会问题让政府头痛非常:社会治安混乱,犯罪率居高不下等等,甚至“杀人容易偿命难”…… 东方——克己复礼,以修“道”为上,几千年来的文化均不以“人”为中心,一方面对人性有压抑之嫌,另一方面确对人性、对社会有稳定之功。所以,现代的年轻人当然接受西方的东西快些,但这尤如提倡了享乐,忽视了责任。这反映了当代年轻人的盲目和茫然,需要引导。 这并不是他们接受新事物快,而是他们接近诱惑的事物快——人之常情,不是能力而是本能。
三:怎么对待建国之后传统节日的兴衰
现在,我们越来越漠视传统节日里的精神内容,它残存的外壳——庆祝形式也屡屡成为一些人指责的对象:“除了吃,我们还有没有别的事可以做?”
错误也许并不在传统节日,而在于我们自己。当代人把极具文化气韵的中秋节简单归纳为吃,这说明当代人已泯灭了追求精神享受的心情与兴趣。我们当代大学生热衷于过洋节,因为它比传统节日往往更多地存在着娱乐性。喜欢圣诞节的我们并非出于宗教信仰,我们的理由往往是“因为罗曼蒂克”,“是一个HAppY的借口”,等等。
现代化的步伐迈得再坚定、再迅速,也不会有人愿意去接受一个失去祖先和传说的民族。在传统节日日益被遗忘的今天,人们应该从源头上深刻反思:为什么自近代以来,我们缺乏文化内在的驱动力?我们要考虑,如何妥善处理传统文化的延伸与丰富,并以此为基点,找到一个新方案打开出路,合理地构建良性的、崭新的民族文化心态与内涵,为民族素质的提升提供健康的土壤。
节日是各民族特定文化传统的集中表现,我认为其盛衰有内外古今多种社会原因。
观念与意识。中国传统节日活动中至少半数以上带有祭祀、祈祷、求福、辟邪色彩:腊月送灶;正月迎喜神,祭祖;二月百花生日,观音诞;三月清明扫墓;四月浴佛,立夏享先;五月端午采百药、饮雄黄酒、除病消灾;六月谢灶曝经;七夕乞巧,中元祭鬼;八月初三灶君生日,中秋拜月;重阳佩茱英登高;十月祭祖烧化寒衣;十一月冬至,祭祖迎喜神。很长一段时间里,上述节日和习俗被贴上迷信和封建标签,在“反封建主义”的旗帜下,中国历史上的各种传统节日屡屡遭到破坏,逐步出现了断裂和冷寂,特别是在“文革”时期成长起来的父辈们,有许多人已经对中国传统节日极端冷漠了。
缺少深入人心的立法与教化。传承民俗文化并不是一时一刻的事情,如果没有一种深入结合的信念进行引导,那么我们就有必要建立一种较为刚性的机制来保证这种热情的持续。日本、韩国分别于1950年和1960年就通过了专门的《文化财产保护法》,而直到目前我国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建议稿)》才进人到立法计划。在日本和韩国,在对青少年进行教育时,他们会将民俗文化内容写进课本,甚至连课外活动都穿插民俗内容,我们在这方面却做得很少。
当 代的社会生活习惯。许多传统节日与农事和社群娱乐有关,如端午龙舟竞渡、元宵闹花灯等,在农业文明的社会,大家手中的农活儿再忙,都会腾出过“节”的时间。以前,我国的三大传统节日除春节外,端午和中秋都没有列人国家法定假日,人们依然是“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过节没有时间,也是个实际情况。但随着新的放假制度的出台,这一现象有望得到改观,新的假期制度将清明、端午、中秋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且各放假1天,这对传统节日的再次兴盛会不会起到一定作用,还需我们在以后的实践中进行调查和研究,仅对于刚过去的清明节来说,就表层上面讲,我们欣喜的看到了传统节日的回暖现象。
此外,传统节日所组织的娱乐活动太少,由政府或单位举办文娱演出,又普遍缺乏群众的认同感和参与感。从前的春节游艺、端午竞渡、中秋拜月都是娱乐性强、参与者众的民间民俗活动;而现在春节看“电视晚会”,中秋购买月饼,端午节吃粽子—这一家一户的闭门过节,能好玩儿到哪去?
与往年不同,国人在经历了“端午节申遗风波”以后,一些人从“传统节日集体失忆症”中警醒过来,多多少少地意识到该为传统文化做些什么了。
复兴中国的传统节日,更应该从文化内涵人手,而不能仅仅停留在吃喝玩乐等商品消费层次和一些表面花哨的过节形式。重新倡导“内在的立法”,无论对保护民族文化传统,还是开拓民族文化......余下全文>>
四:人们对传统节日的看法
现在是市场经济了,人们对节日,尤其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过节的气氛远远比不上过去了,现在人们都想着怎么多赚钱,改善生活了,谁有时间过节啊。现在农村过传统节日的观念也越来越淡了,说不定再过几十年就拉倒没戏了,反倒是洋鬼子的节日(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什么的)越来越火。我就纳闷了,现在的什么80后、90后是不是疯了,中国什么节日没有,偏偏洋鬼子的东西是个宝?洋节日这几年过的比欧美的还热闹,唉......
国家把传统节日定位法定假日是有一定道理的。传统节日进校园,我很赞成。传统节日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代表一种文化,大学生代表了一个国家自然科学、社会文化的一种继承。我认为现在很少有大学生有时间去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或一知半解或是一问三不知。你若问他洋鬼子的情人节,他比谁都清楚。传统的是民族的,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传统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在我们手里,虽说不一定能发扬光大,但也在我们手里没落了,那可就成历史的罪人了。
五:传统节日的对于我们的意义
中华传统节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千百年来经久不衰,历久弥新。它以一种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形式,来展示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表达着对美好的理想、智慧与伦理道德的追求和向往,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载体。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并存、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形势下,我们用现代社会的理念和视角,揭示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发挥、拓展和强化其功能,对于保持民族特色,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大意义。
一、对传统节日主题的提炼
中华传统节日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这些节日依托自然规律的变化,连接起来就是一幅丰富而浪漫的历史文化长卷,多姿多彩、令人陶醉。当我们以感恩、平和、虔诚的心态来解读这幅画卷的时候,会发现其中有取之不尽的惊喜与愉悦。因为,所有的节日都被赋予无限的内涵,无一例外地充满着诗情画意,表现出趋利避害的自然本能,表现出智慧、聪明与机敏,并将其发挥得淋漓尽致,将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等民族感情给予了鲜活的展示和充分的表达,表明中华民族是一个极富责任感、极富想象力和极浪漫的民族,这就是传统节日得以传承千百年的内在动力和永恒的魅力所在。
对各节日的主题作以简要的分析:
春节——传统节日的开篇之作,是我们全世界华人心中最重要、最隆重的节日。从过小年开始到大年三十除夕夜,从初一到初七再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每一天都有它独特的内涵。在这个过程中,春节有开始、有尾声,有思想、有仪式,有对遥远过去的追忆,也有对美好愿景的展望,通过无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谱写了合家团圆、辞旧迎新的篇章。这样的节日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它揭示着中华民族的传统和传统的力量。
清明节——具有独特的人文景观。它是一个庄重的日子,祭祖扫墓,一家人、一族人乃至整个民族,追贤思孝、认祖归宗。在天空清、大地明的清明时节,站立在墓前,是无尽的怀念。面对祖先的坟墓,在离祖先最近的地方,与自己的亲人、祖先、先民对话:告慰故人、也告慰自己,求得内心的宁静与平和。将心灵得到释放,同时,收获一种寄托,是中国人特有的精神生活。从祭奠亲人的扫墓活动、祭祀祖先和民族始祖的祭祖活动,发展扩及缅怀英杰,包括民族英雄、杰出历史人物、革命先烈。我们经常说,清明到,儿尽孝。我们要孝顺父母,懂得感恩,不能忘本,内在是孝道的传递、弘扬,以及亲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这表现了强烈的道德感,首先是爱惜自己的身体,这是孝的表现,进而是孝敬祖先、忠于民族等等。我们民族忠与孝的传统就得以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同时,它又是一个欢快的节日。春游踏青,播种希望。“风光烟火清明日,歌哭悲欢城市间”。在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特定时空中,慎终追远、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由此,增强人们对生命过程、生命意义的认识,这也是对青少年认识人生、思考人生的教育。人有生有死,人死了,活着的人要纪念他,更要很好地活下去。这就是中华民族极为豁达、乐观的生死观。我们要把这些仪式与传统坚持下去,成为一种自觉,最终会成为一种可歌可泣的传统文化。
端午节——最具有内涵和活力的节日。它本质上蕴含着屈原强烈的爱国主义和忧国忧民的情怀,包含着人们对屈原所代表的民族品格的一种追求。包含着人们对屈原所代表的民族品格的追求。端午吃粽子是其节日的象征物,而龙舟竞渡则是其最具活力的体现,展示的是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记忆。
七夕节——一个象征着美好爱情的节日。我们都熟悉牛郎织女鹊桥相见的故事,这一传诵千年的佳话,将中华民族的爱情理念给予了最完美的诠释。“在天愿作比翼鸟饥丁观股攥噶......余下全文>>
六: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有什么意义
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它浓缩着一个民族的精神,标志着一个民族的风格,凸显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展示着一个民族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