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题一 落实总目标,看工作履职还有哪些短板
一、落实总目标,看思想认识上存在哪些差距。
重点查找在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斗争上立场不坚定、旗帜不鲜明,既讨好组织又讨好极端势力的“两面人”的问题;没有把总目标作为工作的总纲,核心意识不强,工作着眼点、着力点不实的问题;总目标意识不强,没有把维稳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存在局外地区、局外单位、局外人意识的问题;落实维稳“组合拳”不到位,存在“盲区、缝隙、空白”以及麻痹松懈、盲目乐观思想和消极厌战侥幸心理的问题,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坚持抓早抓小抓快抓好,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扎实的作风、更加有效的举措,推动形成聚焦总目标、盯住总目标、落实总目标的强大合力。
二、落实总目标,看“四风”“四气”是否纠治到位。
重点查找对党不忠诚,作风漂浮、工作不实,贪图虚名的问题;喜欢做表面文章,华而不实、左右逢源、层层应付的“官油子”之气的问题;党员干部队伍中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以口号落实口号,对自治区党委的安排部署和地委工作要求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的问题;饱食终日、不思进取、不求上进,“混日子”不作为之气的问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吃拿卡要贪”、以权谋私、乱作为,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切实形成有令必行、有禁必止,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善作善成、务求实效的新风正气,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始终把心思和精力放在落实总目标上。
三、落实总目标,看工作履职还有哪些短板。
重点查找工作中存在不敢担当、不愿担当,不作为、慢作为的问题;党的惠民政策宣传不到位、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只说不干、说多干少,不深入、不落实,措施棚架的问题;工作不深不实不细,调查研究蜻蜓点水,解决问题虎头蛇尾的问题;弄虚作假、造假数字,谎报、瞒报工作实情的问题;工作中存在的无组织、无纪律,不务工作、不在状态,出工不出力、自由散漫的问题,真正使广大党员干部养成少说多干、真抓实干,干就干好、干就干成的习惯,用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过硬作风,推动总目标落地生根。
二:机关“三门”干部有什么特征、劣势,危害和自我改进的办法?
一、“三门干部”缺什么
为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中央近期推出新政策,其中一项与公务员考录相关。这项政策规定,从2006年开始,省级以上党政机关考录公务员,考录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的比例不得低于1/3,以后逐年提高。同时,要求有计划地安排招录到省级以上党政机关、没有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到县以下基层单位工作一两年;还规定,今后在选拔县处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时,要注意从有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中物色人选。
这项政策,应当看作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国家公务员基本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引导有志于成为公务员的高校毕业生加强基层工作实践,从而使自己具备相应的条件。这对高校毕业生了解社情民意,增强群众观念,提高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极为重要。由此也可以说,加强基层工作实践,是培养执政人才的必由之路。进入公务员队伍的人员必须具备基层工作经历、经验,是增强执政能力、提高执政水平的内在要求。这样的想法,是有现实依据的。近年来,各级党政机关通过公开招聘考试,陆续为公务员队伍充实了力量,由于不少岗位都把应届毕业作为报考条件,所以,从“家门”到“校门”再进“机关门”,是不少新公务员的成长路线图,这样的干部常被称为“三门干部”。“三门干部”逐年增加,从总体上改善了公务员队伍的知识结构。新公务员们头脑敏捷,少有保守思想,遇事决策讲科学……这些,都是有益于科学、高效行政的良好素质。然而,“三门干部”也有难以避免的“缺门”,这就是较少了解国情、不大熟悉基层、基本不懂群众。这些弱点,又从根本上影响了行政水平。比如,有些“三门干部”不了解也不理解基层工作的酸甜苦辣,做方案、提要求不切实际,虽然工作辛辛苦苦,但在基层看来却又是衙门作风。“三门干部”最大的“缺门”,还是基本不懂群众。特别是随着最早的独生子女大学毕业走进党政机关,别说是群众了,可能连自己的父母也知之不多。不久前,习近平批评有些领导干部不善于开展群众工作,甚至不知道怎样同群众说话。这样的问题,恐怕也是新公务员的通病。而中国农大学子自发编写的“乡土乡亲”科普丛书特别受欢迎,则反衬出了解、理解广大人民群众所想、所需是多么重要。一个公务员要是不懂群众,就谈不上为人民服务。
目前担任着一定领导职务的干部,差不多都有过长期基层工作的经历,这为他们今天的作为打下了坚实基础。再过一二十年,今天的新公务员也要陆续走上领导岗位。承领重任之前,中央政策从制度上创造了基层工作的环境,意义深远。
二、要辩证看待“三门”干部
最近,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发布《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国家公务员考试再次向有基层工作经验的考生倾斜,除部分特殊职位外,录用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人员的比例将从2010年度的70%提高到85%以上。
国家公务员考试重视 “基层工作经历”,在我看来,实际上是降低“三门干部”在公务员队伍中占大比例的措施。三门干部是指从家门到校门,毕业后进了机关门的新公务员。有人认为,这当中有些干部缺少基层历练,工作能力不强。我认为不应该完全否定,应该辩证的看待三门干部,尤其对已加入或者今后以其他方式(主要是选调)加入机关的“三门”干部,更要扬长避短。
“三门”干部有自己的优势。刚走出校门的年轻干部,相当博学,经过严格的公务员考试和选拔,过关斩将进入大机关,多是名牌大学毕业,学历高,读书多,为机关增添了新鲜血液,机关公务员的知识结构、整体素质都相应得到了提升。另外,他们没有过多的欲望,往往能够洁身自好,清正自守;相比较拉帮结派的官油子而言,没有复杂的社会......余下全文>>
三:如何让领导喜欢“不巴结领导”的人
不得不承认,中国是个“人情”社会,无论从政、经商还是其他职业,都离不开各种亲情、友情、乡情等的“干扰”。在推荐后备领导干部等选人用人工作中,受到各种“情”的干扰和拉拢往往被认为是“人之常情”。这是一些地方客观存在的一种不良现象,一旦蔓延开来,会严重损害基层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影响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不让少数擅长“巴结逢迎”拉关系的“官油子”和围着领导转的“大红人”得势又得利,是摆在各级组织部门面前的难题。选人用人,责任重于泰山。如何让领导喜欢“不在领导身边”、“不巴结领导”的人,是个令人头痛的问题。笔者认为不妨从以下五个方面开展“综合治理”:
一是完善选人用人制度,让制度选人管人。对“初始提名”、“差额选举”、“民主评议”、“结果公示”等环节,要创新,要落实,让想任人“唯亲”、“唯近”的领导感受到制度的“硬约束”,让少数“包藏私心”的领导不敢触摸“违规操作”的“高压线”。同时让跑官要官,“围着领导转”的 “亲近”们,看到“无利可图”,“无帐可算”,自觉退出。对基层来说,扩大乡镇党委书记“公推直选”,选谁用谁,让群众说了算,是根治某些领导“任人唯亲”的“治本之策”。
二是树立重视基层一线,重视“老实人”的正确用人导向。加大从基层一线提拔干部力度,把能干事、肯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老实人”选上来,让“围着领导转”、“巴结逢迎”的“官油子”吃亏,让勤勤恳恳默默无闻干事的“老实人”得利。给想干出一番业绩的人指一条得到干部群众公认的“阳光大道”,走“羊肠小道”的人就会减少。
三是营造正气浩然的选人用人氛围。从氛围上、舆论上给想“任人唯亲”的少数领导以压力,让其畏惧“众怒”、畏惧“众人悠悠之口”,起到匡扶正气,约束领导选人用人的作用。对想“巴结领导”、投机钻营、权钱交易的人,也是一种震慑。
四是狠抓领导干部素质。加大对领导干部的培训力度,提高领导干部素质、修养、境界,打造高素质的“一把手”队伍。毕竟,触发领导干部内心的自我约束“装置”,让领导干部做好“慎独”文章,也是一道非常有效有用的“闸门”。唯物主义辩证法认为,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发生作用。一个领导干部放弃原则,甚至堕落腐化,最终都是个人对理想、信念、党性操守的放弃,外因只是起“催化”的作用。所以,提高领导干部的整体素质是效果明显的软性措施,领导修养、境界达不到,就不能凡事出以公心,没法去真正喜欢“不巴结”自己的人。
何时领导不爱“小兄弟”和“身边人”而爱贤良之才了;想进取的人不爱“领导身边”而爱广大的“基层一线”了,那选人用人就风清气正了,这个看似矛盾的“难题”也就不再存在了。
四:详解"学转促"怎么学,怎么转,怎么促
2月7日下午,自治区党委召开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开展“学讲话、转作风、促落实”专项活动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自治区党委书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第一书记、第一政委陈全国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开展“学讲话、转作风、促落实”专项活动,是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重要举措和有力抓手,要精心组织、扎实推进,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断深化、干部作风持续转变,确保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治疆方略落地生根。
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雪克来提·扎克尔主持会议。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乃依木·亚森,自治区政协主席努尔兰·阿不都满金,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孙金龙、朱海仑、李鹏新和自治区领导肖开提·依明、李学军、艾尔肯·吐尼亚孜、马学军、彭家瑞、田文出席会议。自治区党委常委、纪委书记徐海荣就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开展“学转促”活动作了具体部署。
陈全国指出,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开展“学讲话、转作风、促落实”专项活动,是贯彻党中央部署、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重要载体,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具体实践,是贯彻党的治疆方略、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有力保障,是落实管党治党责任、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有效平台,是顺应各族群众期盼、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迫切需要,是推进新疆各项事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疆的内在要求。全区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开展“学转促”活动的重大意义 ,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以高的标准、严的要求,推动活动扎实深入开展。
陈全国强调,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开展“学转促”活动,基础在“学”、关键在“转”、目的在“促”,要紧紧围绕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牢牢把握三个关键环节。一要在深入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下功夫。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六中全会和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原原本本学、反复深入学、联系实际学,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学深学透、把握真谛,自觉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转化为落实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强大动力。二要在转变工作作风上求突破。严厉整顿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坚决破除“官油子”之气、不作为之气、漂浮之气、“两面人”之气。要广泛听取意见、了解群众呼声,坚持开门搞活动,倾听各族群众的意见建议;要深入查找问题、找准问题根源,着力查找“四风”“四气”方面的突出问题,逐一列出存在问题的具体表现,深刻剖析问题的危害和根源;要坚持对症下药、认真抓好整改,对存在的问题一条一条地列出整改措施,一项一项地抓好整改落实,立知立行、立知立改;要查处顶风违纪、形成震慑之势,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高悬利剑、高举戒尺,以 “零容忍”的态度查处“四风”“四气”问题;要大力弘扬正气、树好先进典型,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从正面典型中学习经验、汲取力量。三要在促进工作落实上见实效。促进“两手抓”机制的落实,切实健全党政军警兵民协调联动机制,强化两套工作班子,一套班子全力以赴保稳定、一套班子集中精力抓发展。促进反恐维稳措施的落实,打好反恐维稳的“组合拳”,做到“六个抓好”“五个管住”“四个全覆盖”。促进改革发展措施的落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促进民生改善措施的落实,着力实施九项惠民工程,不......余下全文>>
五:如何让领导喜欢“不巴结领导”的人?
不得不承认,中国是个“人情”社会,无论从政、经商还是其他职业,都离不开各种亲情、友情、乡情等的“干扰”。在推荐后备领导干部等选人用人工作中,受到各种“情”的干扰和拉拢往往被认为是“人之常情”。这是一些地方客观存在的一种不良现象,一旦蔓延开来,会严重损害基层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影响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不让少数擅长“巴结逢迎”拉关系的“官油子”和围着领导转的“大红人”得势又得利,是摆在各级组织部门面前的难题。选人用人,责任重于泰山。如何让领导喜欢“不在领导身边”、“不巴结领导”的人,是个令人头痛的问题。笔者认为不妨从以下五个方面开展“综合治理”:
一是完善选人用人制度,让制度选人管人。对“初始提名”、“差额选举”、“民主评议”、“结果公示”等环节,要创新,要落实,让想任人“唯亲”、“唯近”的领导感受到制度的“硬约束”,让少数“包藏私心”的领导不敢触摸“违规操作”的“高压线”。同时让跑官要官,“围着领导转”的 “亲近”们,看到“无利可图”,“无帐可算”,自觉退出。对基层来说,扩大乡镇党委书记“公推直选”,选谁用谁,让群众说了算,是根治某些领导“任人唯亲”的“治本之策”。
二是树立重视基层一线,重视“老实人”的正确用人导向。加大从基层一线提拔干部力度,把能干事、肯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老实人”选上来,让“围着领导转”、“巴结逢迎”的“官油子”吃亏,让勤勤恳恳默默无闻干事的“老实人”得利。给想干出一番业绩的人指一条得到干部群众公认的“阳光大道”,走“羊肠小道”的人就会减少。
三是营造正气浩然的选人用人氛围。从氛围上、舆论上给想“任人唯亲”的少数领导以压力,让其畏惧“众怒”、畏惧“众人悠悠之口”,起到匡扶正气,约束领导选人用人的作用。对想“巴结领导”、投机钻营、权钱交易的人,也是一种震慑。
四是狠抓领导干部素质。加大对领导干部的培训力度,提高领导干部素质、修养、境界,打造高素质的“一把手”队伍。毕竟,触发领导干部内心的自我约束“装置”,让领导干部做好“慎独”文章,也是一道非常有效有用的“闸门”。唯物主义辩证法认为,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发生作用。一个领导干部放弃原则,甚至堕落腐化,最终都是个人对理想、信念、党性操守的放弃,外因只是起“催化”的作用。所以,提高领导干部的整体素质是效果明显的软性措施,领导修养、境界达不到,就不能凡事出以公心,没法去真正喜欢“不巴结”自己的人。
何时领导不爱“小兄弟”和“身边人”而爱贤良之才了;想进取的人不爱“领导身边”而爱广大的“基层一线”了,那选人用人就风清气正了,这个看似矛盾的“难题”也就不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