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主义存在的问题

一:形式主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哪些

1.学风不正,学用脱节。有的领导干部忽视理论武装,不认真学习党的理论和做好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学了也是为应付场面,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不求甚解,学而不思、学而不信,学而不用、学而不行。有的学用严重脱节,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还是老一套,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无心也无力在实践中认真运用,碰到具体问题无所适从,遇到突发事件束手无策。

2.文山会海,空话套话。有的抓工作只靠开会发文件,会议过多过长,“会议干部”越来越多。有的领导讲话不在琢磨事上下功夫,专在琢磨词上下功夫,故弄玄虚、故作高深,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有的地方和单位文件、简报“满天飞”,没有实质内容,只注重形式和数量,成了华而不实的“党八股”。

3.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有的虚报浮夸,不说实情、不讲真话,报喜不报忧,掩盖矛盾和问题。有的明知报上来的是假情况、假数字、假典型,也听之任之,甚至通过挖空心思造假来粉饰太平。有的底数不清、情况不明,不顾客观条件提过高目标,还层层加码,逼得下面造假应付。有的做戏做秀不做事,热衷于做表面文章,把口号当成绩,把准备做的说成已经做了,把布置的说成落实的。

4.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有的下基层习惯于“被调研”,走的路线、看的点、见的人、听的话都是事先安排的。有的调研走马观花,下去就是为了出镜头、露露脸,身下心不下、隔靴搔痒,坐在车上转、隔着玻璃看,只看“门面”和“窗口”,不看“后院”和“角落”,群众说是“调查研究隔层纸,政策执行隔座山”。有的调研先入为主、主观臆想,只听自己想听的,只看自己想看的。有的名为调研、实为扰民,一日调研、三日观光。

5.不切实际,不求实效。有的想问题、作决策、抓工作不认真领会中央精神,不了解基层实际,不研究情况、不解决问题。有的追求轰动效应,哗众取宠,挖空心思编造“新思路”、杜撰“新经验”,热衷于造声势、出风头,把安排领导出场讲话、组织发新闻、上电视作为头等大事,最后工作却不了了之。有的该开的会开了、该走的程序走了,但不该提的干部照样提、不合理的决策照样实施。有的搞各种形式的检查评比,把开了多少会、下去多少次、建了多少联系点折算成分值,进行所谓的“量化考核”。有的热衷于抓“典型”、做“盆景”,点上热闹、面上冷清。有的抓工作不讲实效,不下功夫解决存在的矛盾和问题,难以给领导留下印象的事不做,形不成多大影响的事不做,工作汇报或年终总结看上去不漂亮的事不做,仪式一场接着一场,总结一份接一份,评奖一个接着一个,最后都是“客里空”。

6.落实不力,工作疲沓。有的习惯于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以讲话落实讲话,会开了、文件发了,事情就没有人再管了,几年过去了实际状况没有什么变化,会议和文件就是工作成效和成果。有的不能“一张蓝图绘到底”,前任栽桃后任栽杏,思路年年变、口号时时新。有的抓落实搞“上下一般粗”,基层难落实、难见效。有的“打埋伏”遮掩“不落实”,甚至搞移花接木。有的抓工作始终慢半拍,不催不办、不推不动,办起事来也拖拖拉拉。

二:在形式主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意见和建议

要实事求是

三:如何解决形式主义方面存在的问题

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和“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牢记肩上的重担和使命,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不断强化责任意识,切实把主要精力和心思集中到干事创业上,兢兢业业地把工作完成好。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四:如何解决形式主义方面存在的问题

形式主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就华而不实,做表面文章,不求实效,解决意见就是要实事求是办事,以求实效。

五:官僚主义方面突出问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存在哪些问题形式主

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是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最容易犯的政治疑难病,是当前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是我党多年来着力铲除的一个毒瘤。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命。要全面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建设……当前,特别要注意克服不思进取、无所作为

的思想状况,克服种种严重脱离群众的现象,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歪风。”但在一些地方、一些领导机关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仍然屡禁不止,一些领导干部还乐此不疲,这个现象很值得我们深思。

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是一种只图虚名、不务实效,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做官当老爷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它的表现形态主要有:

一是文山会海,公文旅行。很多时候,习惯于以文件贯彻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工作就是开会,会议越开越滥,文件越发越多,实际问题一个也解决不了。不管大事小事,不分轻重缓急,都要层层请示,照抄照转,天塌下来与我无关。

二是高高在上,不深入群众,不深入基层,不深入调查研究。即使下去,也是下级人员跟着一大堆,报社电视台记者一大帮,迎送宴请,参观题词,领导精力分散,接待单位忙于应酬,群众不能讲真话,导致调查不深,研究不透,走马观花,浮光掠影。更有甚者,名为调查,实为扰民,一天调查,三天游览;有的下乡前已写好调查后的讲话稿,主观想象,隔靴搔痒。

三是工作不落实。有的领导干部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只当官,不做事;只讲话,不督查。规章制度制定了一个又一个,红头文件发了一号又一号,但常常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就是落实不到行动上,在一个地方、一个部门工作多年,面貌依旧,毫无建树。

四是作风粗暴。阿谀之词百听不厌,逆耳之言一听就炸,顺我者上,逆我者下。对群众不做说服教育工作,强迫命令,简单粗暴,甚至滥用职权,欺压群众,等等。

五是弄虚作假浮夸。有的领导干部为追求政绩、求升迁,热衷于搞“形象工程”、“参观工程”,往往以点“代”面,甚至弄虚作假,搞数字游戏,向上报假数字,向下压高指标,压出了一个地方的浮夸风,造成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最终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

六是不负责任,遇事推诿。只图一时之利,一己之利,视法律法规、党纪政纪为儿戏,管理松弛,恶性事故接连不断,制假售假屡禁不止,决策失误频繁发生,只交“学费”不长见识。今天“研究研究”,明天“考虑考虑”,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

透过种种表现,我们不难发现,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与“三个代表”的要求水火不容,危害是极其严重的。我们党来自人民,代表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各级领导干部,无论职务高低,都是人民的公仆和勤务员,没有任何高居于群众之上的理由。我们所掌握的权力都是人民授予的,只能用来管理国家和社会,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受人民群众监督。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上,不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增加群众负担,引起群众反感,伤害群众感情,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腐蚀干部队伍,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领导干部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得不到有效制止,必然会诱发干部的懒惰思想和投机心理,助长党内和社会上的弄虚作假行为和浮夸之风,挫伤真抓实干者的积极性,妨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和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推进,贻误发展时机,影响改革进程,危害社会稳定。

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危害,决不能小视,必须坚决加以克服。之所以屡禁不止,主要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从客观方面看......余下全文>>

六:在形式主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意见和建议

应该是不分的,灶台是分的。燃气灶分,没听说烟机分。

七:领导班子在形式主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哪些

1、学风不正、知行不一。有的不愿学,缺乏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拿起书本就发困,提起笔来就头疼。有的不勤学,心浮气躁,人坐不住,心静不下,半年读不完一本书。有的不真学,用来装点门面、摆摆样子、敷衍了事、浅尝辄止,满足于一知半解。有的学用“两张皮”,学而不思、学而不行,说一套做一套,学一套用一套,遇到矛盾困难就无所适从、束手无策。

2、文来文往、文山会海。有的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照本宣科、层层开会。有的习惯发文件,不管有用没用都发,上下一般粗、交叉重复、照猫画虎。有的作报告写文章八股习气浓重,说大话、套话、空话。有的今天会、明天会、会连会,层层开会、重复开会、层层陪会,“大会中会小会,会会有我,你说我说他说,重复也要说”。

3、花拳绣腿、不求实效。有的热衷搞花架子,追求表面轰轰烈烈,实际工作没做多少,汇报起来头头是道,经验一套一套。有的热衷“抓典型”、“做盆景”,挖空心思换个“新提法”、喊个“新口号”,点上热闹、面上冷清。

4、隔靴搔痒、走马观花。有的下基层习惯于“隔着玻璃看一看、围着村子转一转、摄像机前站一站”,走“固定线路”,听“标准答案”,看“示范样板”,摸不到真实情况,听不到群众呼声,接不到基层“地气”。有的把下基层当作休闲,专拣好的地方,车上睡睡觉,景区散散步,点上讲讲话,不解难题、不办实事。

5、贪图虚名、华而不实。有的热衷于追逐头衔和光环,社长会长理事长,事干得不多,名头倒不少。有的不在实际工作上创先争优,却在个人排序上处处“争先”,班子争排名,开会讲位次,吃饭重座席。有的热衷于造声势、出风头,对如何抓工作落实不问不究。有的不把功夫花在解决矛盾问题上,而是花在虚名上,对难以给领导留下印象的事不做,形不成多大影响的事不做,工作汇报或年终总结看上去不漂亮的事不做。

6、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有的听汇报听喜则笑、听忧则跳,搞得下面报喜不报忧,不敢讲真话、不敢说实话。有的认为“不说假话不成事,不吹不夸是傻瓜”,回避矛盾和问题。有的下任务不切实际,不顾基层,考核评比过多过滥、过于繁琐。有的底数不清、情况不明,不顾客观条件提过高目标,层层加码,逼着下面造假应付。

八:如何改进形式主义

要想整治形式主义,要从期根源入手: 反对形式主义,最根本的是要端正思想路线。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实事求是,形式主义与实事求是是背道而驰的。我们一定要把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路线统一起来,把实事求是的精神内核和外在要求注入和贯彻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全过程,不能把教育实践活动变为另一种“形式主义”。要做到讲实话、鼓实劲、办实事、求实效,真正把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好;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这样,形式主义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反对形式主义,关键在领导。解铃还需系铃人。形式主义的始作俑者就是部分领导干部,因此,铲除形式主义关键在领导。反对形式主义,必须从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做起,上级要为下级做出样子。一方面对自己分管的工作,对下级布置任务、检查工作,都要考虑到切实可行,坚持摒弃华而不实的东西。另一方面,对下面形式主义的东西要有所警觉,千万不能光听听汇报、看看典型,要到群众中去,作一番艰苦的实际的调查和了解,以获取真实的情况,从而不致被“形”所遮,为“表”所感。尤其是,不能与下面搞形式主义的行为同化,防止形式主义越过领导关。 反对形式主义,最有效的办法是充分发扬民主,走群众路线。形式主义者的一个共同特征,是眼睛向上。他们做样子,是给上级看的,心中根本没有群众。谁搞形式主义,群众看得最清,感受最深,也最痛恨。因此,反对形式主义,必须依靠群众来进行。要把评议权真正交给群众,把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活动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工作孰优孰劣,让群众来评判。

反对形式主义,治本之策是深化干部制度改革。形式主义屡禁不绝,最深层的原因是干部制度不健全,或者说现行干部制度的某些弊端必然产生和助长形式主义。要从根本上克服和杜绝形式主义,就必须深化改革,从干部制度上解决问题。深化干部制度改革,是反对形式主义的治本之策,只有解决了制度问题,形式主义才能得到根治。选人用人,是一种无声的导向。要以问题为导向、以务实为追求选拔干部,才能把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务实效的干部选拔出来。对那些热衷于搞形式主义的人,不仅不能提拔重用,还要严厉批评,造成严重后果的,要给予党纪政纪处分,以此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有效遏制形式主义的滋生蔓延。

九:当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方面存在哪些突出问题和具体表现

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是一种只图虚名、不务实效,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做官当老爷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具体表现形态主要有:一是流于文件、流于会议,落实不到位。二是脱离群众、脱离实际、高高在上。职能部门审批权限并没有真正下放,审批签字盖章等不能一次性办结;立项的手续、环节多、时间长,部门之间扯皮、推诿现象仍然存在。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