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案例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待教学的结果--某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应和教师的感受,解决了哪些问题,未解决哪些问题,有何遗憾、打算、设想等。以“问题”为主线,有矛盾、冲突甚至“悬念”,能引起读者兴趣和深入思考。
二: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算器是什么样的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课标中明确指出: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在这节课中我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力求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二、教学背景分析
1、 学习内容分析:
《计算器的应用》这节课利用计算器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键,并会使用一些特殊功能键:如M+和M-键;利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熟练使用计算器。依据以上的知识,我主要把教学重点放在了计算器中M+键和MR键的介绍和引导学生探索规律、总结规律。
2、学生情况分析
(1)知识上
学生基本认识计算器的基本功能键,如ON/C、+、-、×、÷
(2)经验上
生活中已经见过许多样式的计算器,并在日常生活中,尝试过自己利用计算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能力上
学生基本会使用计算器的基本功能键,如ON/C、+、-、×、÷ 对计算器有一定的操作经验
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我以问卷的形式进行了课前调研,调研中发现,95%以上的学生会使用计算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但30%的学生对于利用计算器解决混合运算方面认识模糊,所以我把本课的教学难点定位为:计算器中M+键和MR键的介绍,引导学生探索规律,总结规律。
三、教学内容:
北京课改教材 第七册 P26—P27 计算器的应用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实践、交流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并通过计算探索与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借助计算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学生通过自主探究 ,感受到使用计算器计算的便利,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和方法。
3、在应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探索规律,掌握由繁化简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计算器的功能,能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计算器中M+键和MR键的介绍,引导学生探索规律,发现并总结规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计算器
1.同学们,上课之前先请你们来听个笑话吧:学校组织数学考试,允许学生使用计算器,在考场上,学生们都奋笔疾书,用计算器演算着各种各样的试题,这时,突然从考场的角落里传来了一声惊呼:天哪,我怎么把家里的遥控器带来了!
今天,同学们都带计算器了吗?
2.同学们,平时你们都在哪里见到过计算器?
3.看来计算器已经深入到了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来,请仔细观察计算器,你看到了什么?你又知道计算器有哪些功能键?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介绍?
学生介绍(强调开机键和关机键)
[设计意图:笑话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在生活中对计算器已有了初步的认识,我从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找准学生知识的生长点,让学生介绍自己了解的计算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二)、探究新知,学习功能键
1.出示发票
2.李明那有一张没有填完整的发票,我们来帮他一起填完整好吗?
①.从这张发票上你能找到哪些有用的数学信息?
预设:学生在介绍主要信息时会发现有两个问题
(缺少合计和单价)
A、合计:28195﹢5016=33211
谁最先用计算器算完请举手示意
实物投影:学生演示
B、单价:5016÷66=76
学生计算后直接说出结果
【设计意图:生活中计算器的应用非常广泛,我选取生活中发票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问题,在解决......余下全文>>
三: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简单的计算 例7用13元正好可以买下面哪两种杂志教案
教案和教学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学措施的简要说明;教学案例则是对已经发生的教学过程的反映。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一个是结果。
案例与教学实录的体例比较接近,它们都是对教学情景的描述,但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而案例则是有所选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