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学生的养成教育应该怎样进行? 5分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习惯是忘不掉的,它是一种稳定的甚至是自动化的行为,比如,有些男生原来睡前洗脚是一定要爸爸妈妈提醒的,不提醒就不洗,在中学生活了一段时间以后,即使回到家没人提醒也会洗,因为已经养成了睡前洗脚的良好习惯。 可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和有效地掌握文化知识,因为它使我们自觉地去做有价值的事情。一般地说,优秀学生都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不论何时何地都能自觉地做该做的事,远离不该做的事。 那么哪些是良好的生活习惯呢?比如,穿戴整洁,物归原处,学会倾听,按时就寝等等,都是我们应该养成的好习惯。只有养成了这些良好的生活习惯,才是真正优秀的学生。
2.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们先一起来听一个真实的故事:北京有一家外资企业高薪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对学历、外语的要求都很高。应聘的大学生过五关斩六将,到了最后一关:总经理面试。一见面,总经理说:“很抱歉,年轻人,我有点急事,要出去10分钟,你们能不能等我?”这仅剩的几位大学生们都说:“没问题,您去吧,我们等您。”经理走了,大学生们闲着没事,围着经理的大写字台看,只见上面文件一叠,信一叠,资料一叠。都是些什么呢?他们你看这一叠,我看这一叠,看完了还交换:哎哟,这个好看,哎哟,那个好看。
10分钟后,总经理回来了,他说:“面试已经结束,你们全都没有被录用。”大学生们个个瞪大了眼睛,“这是怎么回事,面试还没开始呢?”总经理说:“我不在的这一段时间,你们的表现就是面试。很遗憾,本公司从来不录用那些乱翻别人东西的人。”
故事听完了,大家想一想,能够最后参加总经理面试的这几位学生,是从千军万马中挑选出来的,难道他们还不够优秀吗?这家公司为什么不录用他们呢?是的,真正优秀的学生是养成了良好习惯的学生,而这几位大学生没有养成尊重他人,未经允许不乱翻他人东西的好习惯。
今天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知道了不经过他人的允许不能翻看他人的东西,相信今天不会有同学去随意乱翻他人的东西,是吗?可是,明天,后天,一星期以后,一个月以后呢?是不是大家都还能做到这一点呢?可能已经忘了这个故事,又会不经意翻别人的东西了吧?但是,一旦我们养成了不乱翻别人东西的良好习惯,不要说一个月,就是一年一辈子也不会再乱翻别人的东西了。
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进入初中后,无论是学习内容、学习范围,还是学习方式方法,与小学比较起来,都有很大的不同,具有新的特点。很多学生进入初中后,不能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学习上出现了困难。小学和初中在学习上的主要差别在于:小学课程门类集中,主要学习语、数两科;内容简单,反复性强;进入初中后则学科门类大大分化,从语、数两科变化为语、数、英、史、地、生、政七科,初二还要学物理,初三要学化学;就初中每门学科的内容体系看,都已接近科学体系,是每学科的基础知识;就内容范围看,概念反映不仅是一般常识知识,而是每门学科中最基本的原理及规律。由于学科的分化,课程要求的不同等,进入初中学习必须具有更大的独立性及自觉性,学习方法也必须具有灵活多样性,特别是寻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尽快地适应初中学习生活,顺利完成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同时,初中阶段是各种习惯诸如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尤其是学习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在初中阶段,要特别注意培养认真学习、善于思考、勤于动脑动手动口的习惯,培养独立学习、主动探索、积极进取的习惯。学习上一定要注意:先预习后上课,先复习后作业;上课专心听讲课后认真复习;定期整理听课笔记,不断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要科学安排好时间,选择最佳学习时间和方法,合理分......余下全文>>
二:如何抓好中学生习惯养成教育课题
一、科研课题的指出;
1、来源依据:
农村中学生有一部分是独生子女,家庭教育跟不上去,学校教育时间又有限,好习惯需要长时间培养。基于这种情况下,在教科研活动中开展了这一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以《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礼仪规范》和《中学学生在校一日常规》为行为习惯培养为教材,以养成教育为主狠抓学生行为规范训练,以开展文明班级评比为主线来强化德育管理。对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以养成教育夯实学校德育,进而提高学生素质的成为有效之路。把它作为课题研究大有必要
2、意义价值:
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是大有必要的。
学校发展的需要: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改进学生的道德教育,帮助广大中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
二、科研课题的界定与概述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指中学生在做人、做事和学习三大方面良好习惯养成的研究。将这几方面让他们形成一系列习惯,并通过他们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实践来进行培养。为他们走向社会成为有用人才提供可靠的保证,这是教师必备的责任。
三、研究原则:
1、科学性原则。坚持中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科学性,遵循中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一般规律,注重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接受能力。
2、主体性原则。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主体日常行为形成规律,着重培养中学生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和良好日常行为习惯。
3、有效性原则。针对新时期中学生日常行为的不良习惯,制定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
4、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相结合原则。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学生的
四、研究目标:
一)理论目标
开展这项研究,有利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基本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促进学生健康人格发展。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校德育以及家庭教育提供新观念和新思想,提供相应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措施。
二)育人目标:
1、活动育人:开展文体艺活动、重大节日活动、系列专题教育活动。
2、阵地育人:黑板报、升旗仪式、监督岗,校外德育基地,校报等培养他们的好习惯,
三)工作目标
1、教师言行育人:发挥榜样的激励作用。
2、课堂育人:发挥学科的育人功能,知识传授与德育结合。
五、课题研究内容、方法
内容:培养学生基本的良好行为习惯,指良好的做人基本习惯、做事基本习惯和学习基本习惯,促进学生健康人格发展。
方法:
1、文献资料法:
2、跟踪调查法:
3、经验总结法
4、对比研究法
研究措施:
我们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当务之急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那么,怎样开展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呢?
1、榜样示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首先,在学生心中,最具威望、最可效仿的就是教师。“以身作则”向来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教师以身作则,以规范的言行和高尚的人格习惯直接熏陶学生。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就会形成习惯养成教育的良好氛围。其次,注重名人效应。定期给学生讲中外名人习惯故事,告诉学生,成功来自好的习惯,只有养成了好的习惯,才能走向成功。再次,在学生中间,也可定期选举“个人日常行为习惯优秀个人”,树立良好榜样,让其他学生可时常参照对比,时刻纠正自己的一言一行。现身说法,介绍自己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打破学习成功的神秘感,让每一个学生都意识到:学习靠聪明,也靠勤奋,但最主要的是靠养成好习惯。
2、活动教育
主要利用每周主题班会、校园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各种实践活动在老师的精心设计指导下,集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可操作性......余下全文>>
三:践行“养成教育”的初中校有哪些
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兴建而提出的。
在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中,特别把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作为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美国的这一举动引起了世界各国的积极反。
四:如何强化学生的养成教育,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
先从把问题改成,如何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开始。
五:中学生如何养成良好习惯?
制订学习计划
1、全面分析,正确认识自己。
准确找出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以便明确自己学习的特点、发展的方向,发现自己在学习中可以发挥的最佳才能。
2、结合实际,确定目标。
订计划时,不要脱离学习的实际,目标不能定得太高或过低,要依据:(1)知识、能力的实际;(2)“缺欠”的实际;(3)时间的实际;(4)教学进度的实际,确定目标,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达到为宜。
3、长计划,短安排。
要在时间上确定学习的远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近期目标。在内容上确定各门功课和各项学习活动的具体目标。学习目标可分为:(1)掌握知识目标;(2)培养能力目标;(3)掌握方法目标;(4)达到成绩(分数)目标。
长计划是指明确学习目标,确定学习的内容、专题,大致规划投入的时间;短安排是指具体的行动计划,即每周每天的具体安排和行动落实。
4、突出重点,不要平均使用力量。
所谓重点:一是指自己学习中的弱科或成绩不理想的课程或某些薄弱点;二是指知识体系中的重点内容。订计划时,一定要集中时间,集中精力保证重点。
5、计划要全面,还要与班级计划相配合。
计划里除了有学习的时间外,还要有进行社会工作、为集体服务的时间;有保证睡眠的时间;有文体活动的时间。时间安排上不能和班级、家庭的正常活动、生活相冲突。
6、安排好常规学习时间和自由学习时间。
常规学习时间(即基本学习时间):指的是用来完成老师当天布置的学习任务,“消化”当天所学知识的时间。
自由学习时间:指的是完成了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之后,所剩下的归自己支配的学习时间。在自由学习时间内一般可做两件事:补课和提高。补课是指弥补自己学习上的缺欠;提高是指深入钻研,发展自己的学习优势或特长。不管是补课还是提高,最好要围绕一个专题进行,这样做,学习比较容易见效果。
自由学习时间内所取得的学习效果,对改变学习现状具有重大的作用,因此这一时间的安排,应当成为制订学习计划的重点之一。
7、脑体结合,学习和其他活动应合理安排。
在安排计划时,不要长时间地从事单一活动。(1)学习和体育活动要交替安排。比如,学习了一下午,就应当去锻炼一会儿,再回来学习;(2)安排科目时,文科、理科的学习要错开,相近的学习内容不要集中在一起学习;(3)同一学科的材料,用不同的方法学习。
8、提高学习时间的利用率
时间是宝贵的,自觉提高时间利用效率,是每个中学生学习上进行自我修养的重要内容。(1)早晨或晚上,一天学习的开头和结尾时间,可安排着重记忆的科目,如英语科等;(2)心情比较愉快,注意力比较集中,时间较完整时,可安排比较枯燥的内容或自己不太喜欢的科目;(3)零星的或注意力不易集中的时间,可安排学习自己最感兴趣的学科或做习题。这样可以提高时间的利用率。
9、计划要留有余地。
10、注意效果,定期检查,及时调整。
检查内容:(1)计划中的学习任务是否完成?(2)是否基本按计划去做?(3)学习效果如何?(4)总结得失,找出偏差,分析原因,以利改进。从而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激励、自我调整
很多学习好的都是自己的自制力强,坚持努力的结果...其实随便想一点事例,都会想到...就像名人的那些故事呀......余下全文>>
六:关于学生十大习惯养成教育的心得体会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养成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内容,是形成良好校风、学风的关键。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是学生从事其他活动的重要前提,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则是优良品德形成的标志。因此,在中学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要教给学生做人的基本道德,不仅是要让他们明理,而且要重在导行,引导学生从尊师爱幼、乐于助人、刻苦学习、不怕困难、勤俭节约等做起,要让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学会做人,在学中做,在做中学,边学边做,达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优秀品质。今天我们认真学习了市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我心颇动,久久不能平静,乱谈几句心得体会,请同流指导…… 养成教育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通过训练、严格管理等种种教育手段,全面提高人的"知、情、意、行"等素质,最终养成自觉遵守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等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 我们知道:"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命运决定人生!"习惯的力量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习惯一旦形成之后,没有十倍百倍力量,很难加以改变。许多人的习惯,终其身也无法改变。 方案中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培养良好的习惯不只是为了学生成才,更重要是为了孩子成人,在一定意义上说成人更为重要。" 良好的习惯是可以养成的,习惯养成之后看上去如自然,但是养成的过程却并不是自然的。我们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一个良好的习惯会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命运。我们以前的教育重视认知、忽视行为,很多时候有些假、大、空,导致学生总讲大道理,言行不一。其实学生时期是养成好习惯的黄金时期,为此,国家在深化教育体质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指出,按照德育总体目标和学生成长规律,确定不同年龄段的德育内容和要求,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方面,要形成一定的目标递进层次。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更是明确提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四项主要任务之一是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还提出,对学生重点是规范其基本言行,培养良好习惯。" 多年来学校只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而忽视了道德品质、行为规范的培养,在教育方式上课堂上的满堂灌代替了社会实践活动,学校、社会"两张皮",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脱节,致使学生道德水平有所下降。生活上,睡懒觉、不叠被子、抽烟喝酒、攀木折花、随地乱扔垃圾;物质上,穿名牌、搞攀比、高消费等,思想空虚,意志脆弱。所有这些都是中学生超越其自身角色和实际能力的表现。一些家长平时不严格要求自己的孩子,教师找家长理论时家长经常说:"树大自然直",并不符合自然的规律。更不符合人的成长规律。有些人确实在长大成人之后变"直"了,改掉了幼时的某些恶习,但是这要经过多少痛苦的磨练,碰了多少次钉子之后的结果,决不是"自然"的。现在对于青少年的教育,有种流行的偏向是只重视智育而忽视德育。把德育也紧紧看作是有关知识传授的过程。德育却是离不开社会科学知识的传授。但是他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道德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实际上离不开行为习惯的养成。现代教育的长处是学科各有分工,而我们教育的任务正是培养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我们每一位教师、每一堂课都各有分工,任务是很明确的。但是人的全面成长,特别是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实际上这只能渗透而且必须渗透到各种教育之......余下全文>>
七:中学生应养成什么好生活习惯
中学生应养成什么好生活习惯
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实际是在学习“做人”。我给同学们提几个问题:在座的各位,说过谎话吗?讥笑讽刺过别人吗?骑车闯过红灯吗?排队加过“塞儿”吗?说过粗话吗?自己的书包是自己收拾吗? 如果你养成了比较好的行为习惯,就可以说,你在按照现代人标准培养自己。
怎么才能养成好的习惯呢?
第一是从小事做起,注意细节。
一个人的习惯好不好,素质高不高,往往反映在小事上。要明辨是非,随时提醒自己。比如,注意自己的站相、坐相、走相、吃相,注意每一次作业或考试书写的工整,注意待人接物的礼仪,等等。一开始可能有点儿“累”,但用不了多久,你就习惯了,而且让你一辈子受益。
第二是开好头不开坏头。
习惯是通过过程养成的,而过程都有开头。只要是想好了准备做的事,就要果断地开头,不要拖,不要等。比如:我打算背单词了,好!开始背。我打算写日记了,好!开始写。一段时间以后,你觉得它已经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了,甚至没有什么觉得不觉得,到时候就自然而然地去做了,好习惯就养成了。相反,坏事千万别开头。因为开了头就会对自己放纵了。 对于电脑游戏,什么RPG、FIFA、星际、CS,我也接触过,好玩,爽!可它真耽误事。你要被它抓住了,陷在里面了,一时“爽”了,一辈子可能就不“爽”了。还有一种东西叫“万智牌”,千万别迷上它。我们可以玩,学习效率越高,玩的时间就越多。可一定要玩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东西,而且一定要能管住自己。人是一种很奇怪的东西。有些事是他该干的,有些事是他想干的。要命的是,该干的往往不想干,想干的又往往不该干。怎么办?只能管住自己,想办法把想干的纳入该干的范围,把该干的有兴趣地干好。能比较自觉地这样做了,就是成熟了。现在,我和我的一些同学已经能够在学习的成功中享受巨大的快乐,那是任何游戏都不能相比的。
第三是咬牙坚持。
开了好头就要持之以恒,遇到困难要咬牙坚持,千万不能松劲。我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写日记,到现在一天都没有间断过。3000多天,有累得实在不想动的时候,有病得起不来床的时候,怎么办?咬牙顶住。把日记本放在枕头上,写一句也要写。事后,你甚至会被自己的精神所感动,进而特别珍惜自己的成果,越来越不忍心放弃,于是就成了好的习惯。
第四是创造好环境。
可以几个人约定,也可以班级倡议,大家互相督促,把某些好的东西坚持下来,杜绝和克服那些坏的东西。这样做很有好处,不仅有利于养成好习惯,而且,好朋友有了,好的集体风气有了。
第五是不找借口。
据说美国西点军校有一条规矩,就是:不许找借口!这对于养成好习惯非常有帮助。人最容易原谅自己,事情没做好,想办法找一些原因,让自己心安理得,这是一种坏习惯。它会让你软弱,会让你偷懒,会让你逃避,结果你丧失了勇气。
第六是要利用一切机会来锻炼自己,习惯于为他人服务。
建议大家有机会的话要乐于担任一些社会工作,如:班干部,科代表等等。它不仅不耽误学习,反而是锻炼自己责任意识、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和工作能力的好机会。这些东西形成了,也是一种好习惯!
中学生必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阅读自学习惯。
自学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阅读是自学的一种主要形式,通过阅读教科书可以独立领会知识,把握概念本质内涵,分析前后联系,反复推敲,理解教材,深化知识,形成能力。总结归纳的习惯。每学完一个专题,要把分散在各章的知识点连成线、铺成面、结成网,使学到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这样运用起来才能联想畅通、思想活跃。
观察思考的习惯。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是获取知识最基本的途径,也是认识客......余下全文>>
八:如何汇报养成教育工作规划制定情况
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规划
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他一言中的,道出了教育的本质。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内容,要通过切实有效的训练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习惯,让学生得到主动、活泼、健康、全面的发展。为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有效性,我校对学生养成教育进行了全面规划。
一、法规依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21世纪教育的使命是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共处。”
2、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五个方面需养成的公民素养要求: “自尊自爱、注重仪表;真诚友爱、礼貌待人;遵规守纪、勤奋学习;勤劳俭朴、孝敬父母;严于律己、遵守公德”;
3、《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学生仪容标准、行为要求、课堂纪律等方面提出严格具体的要求。
4、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养成教育课题组经过8年的研究,建议学校养成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和学习三大方面的良好习惯,并归结为12项重点内容,即:(1)做人:真诚待人、诚实守信、认真负责、自信自强;(2)做事:遵守规则、讲究效率、友善合作、合理消费;(3)学习: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学用结合、总结反思。
二、具体要求
根据相关法规,我校把学生养成教育的总体目标定位为“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全面奠基”。通过养成教育帮助树立正确的善恶观、是非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主要有:
生活习惯——不挑食的习惯、按时作息的习惯、衣着整洁讲卫生的习惯(3个);
行为习惯——不乱丢乱扔的习惯、不逗闹追逐的习惯、语言文明不骂人的习惯、自我整理做家务的习惯、与父母交流的习惯、右行礼让守交规的习惯(6个);
学习习惯——预习的习惯、整理错题集的习惯、及时复习的习惯、独立作业的习惯、课外阅读的习惯、参与课堂的习惯(6个)。
三、联动网络
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离开了家庭、学校、社会的三方协和是不可能完成的。因此在养成教育过程中,我们主张“二导一联动”,即学校指导、家庭督导、社会联动。
(一)学校指导
养成教育的实施主体是学校,学校指导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指导家长运用科学的方式、方法进行家庭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指导班集体的养成教育;指导学生培养良好习惯。
1、家庭教育指导。教育家福泽谕吉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教师。” 因此我校在养成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尤其注重争取家长的配合,注重家庭教育的指导,让家长自觉主动地承担起习惯养成教育“教师”的职责。学校成立了“家庭教育委员会”组织家长配合学校养成教育工作,每学期举办两期家长培训会,由学校政教处主持,聘请德高望重的专家、教子成功的家长、经验丰富的学校教师分别为家长们授课,共同解决困惑家长的疑难问题。学校定期编辑《家长报》、发放“家长信”, 向家长推荐教育方法,通报学校某阶段内教育的主要内容、重点工作,以取得家长的配合。同时制定家校联系制度,利用家校联系卡,及时互通养成教育信息。
2、班级建设指导。学校每学年举办两期班主任培训会,并坚持每月召开一次班主任工作例会,指导班主任工作;定期对班干部进行培训,提高其管理能力。在管理管理方面提出以下5个基本要求:
(1)各班级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文明礼貌公约、班规、使本班有章可循。
(2)各班级实行岗位责任制,班干部、值日生、课代表职责分明,思想方面、学习方面、纪律方面、体育卫生方面都有专项责任人。
(3)桌椅、门窗、花盆、窗帘、扫除用品、灯具开关等物品管理责任到人。
(4)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制作激励卡(或者确定座右铭),粘贴课桌上激励自己。
(5)制定个人目标(克短......余下全文>>
九:第二小学第一学期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实跟计划(9月一2016年1月)生活礼仪,劳动趣
一、指导思想
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习惯不是一般
的行为,是经过反复训练而养成的语言、行为、思维等生活方式,它
是人头脑中所建立起来的一系列条件反射。
从心理上说,
行为一旦变
成了习惯,就会成为人的一种需要。小学阶段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期,
也是最佳期。
二、实施途径
利用每周的主题班队会和每天晨会及大型专题教育活动时间,
有
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三、总体目标
本学期开始,各班每周利用班队会、晨会及大型主题教育活动,
培养
学生文明礼仪、自主学习、阅读思考、书写日记、坚持锻炼、讲究卫
生、勤俭朴素、
热爱劳动八大良好习惯,
并以此建立我校养成教育的
长效机制。
四、统一要求
1
、进入校门不拥挤,缓步慢行,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拥挤,互
相谦让。
2
、课间在规定的地点玩耍做游戏,不在楼道内追跑打闹。
3
、重大集会时、升旗仪式时要穿校服、佩戴红领巾,遵守纪律
十:计划培养的好惯内容有哪十条
篇一: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计划
一、指导思想
学生,还处于较原始的感知阶段,必须靠家长和老师的引导来认知世界。我们坚持从实践出发的原则,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等作为确立养成教育内容的主要依据。经过大家集思广益,初步归纳出了适合一年级学生特点需要的XX种道德行为习惯,像爱国、守纪、待人、劳动、爱护公物、关心集体、助人、勤俭、刻苦奋发、团结友爱等,以及良好的心理品质,诸如诚实、虚心、正直、宽容、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等,这些都是道德教育范围以内的,也是小学生力所能及的。
二、活动开展目的意义:
习惯的养成是行为日积月累的结果,孩子从某种行为中获得成功感,自然就会重复这种行为,从而改变他的习惯。播种一个信念,收获一个行动;播种一个行动,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收获一个品格;播种一个品格,收获一个命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真接影响到学生的一生,为此,我们一年级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组织开展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学生的健康成长铺平道路。
三、活动内容:
1、热爱祖国,关心时事,收听收看新闻,了解国内外大事。
2、自觉参加学校的升旗仪式,尊敬国旗、国徽,唱国歌声音洪亮;
3、热爱班集体,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爱护公物,热心为集体服务;
4、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互相帮助;
5、尊敬师长,有礼貌。见老师能主动问好;对家长称呼“您”;不顶撞老师和家长;
6、使用文明用语:“谢谢”、“对不起”、“你好”等已成学生口头语;
7、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不骂街,不打逗,不欺负弱小;
8、遵守公共秩序,遵守交通法规,走人行横道,不乱穿马路。
四、教育计划
(一)构建“教师——学生——家长”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确保学生尽快并保质保量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学校里,老师严格要求学生;学生回到家后,家长对孩子也要严格要求,不断督促和强化他们防止坏习惯的滋长,以便于继续深化养成教育,并让教育在实际的生活中得以运用。例如,在家长的监督下要学生完成“十个一”活动,在家里做一项力所能及的家务、看一本好书、看一部好电影等等,并制定“自评——师评——家长评”的评价制度,这样,家长和教师在养成教育方面,就能达成一个共识,目标一致,共同完成教育孩子的目的,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充分利用班队会及晨会的时间学习《一日常规》,《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在班级内设立"小小监督岗",专门负责监督检查学生的日常行为,并在班会时间进行一周总结,通过监督岗的汇报,评出"最佳拇指奖"“文明礼仪之星”等,对表现不够好的学生,及时进行点拨,指导,加强教育.
(三)合理利用升旗仪式,重大节日,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这学期利用劳动节,六一儿童节,少先队建队日等重大活动举行一些有意义的主题班队会,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感,同时,让学生在各种活动和劳动中学会合作,学会生活.。
(四)、充分发挥各项活动中的教育阵地的作用,增强学生的荣誉感,使学生心中有他人,有集体。比如:可以利用小公民道德教育室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通过故事会和流动红旗的评比等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另外,还要充分发挥教室内外的刊版的教育作用,采用"自理小屋","卫生小天使"和"礼仪花园"等栏目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