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曹沫和曹刿是同一个人吗???
为什么说曹刿和曹沫是同一人----为读者释疑.兼谈兵法与刺客的关系 我在《读〈剑桥战争史〉》和《大营子娃娃小营子狗》两篇小文(见《读书》)二○○二年八至十期,二○○三年一期)中都提到一位古人,即《左传》庄公十年讲齐鲁长勺之战时提到的鲁庄公的谋臣曹刿,而且是把他和司马迁笔下的第一刺客,即他在《刺客列传》中讲鲁庄公十三年柯之盟,用匕首劫齐桓公,求返鲁地的曹沫直视为一人。这是杂文中的插叙,本不必说明。想不到,此言一出,竟令某些读者大惑不解。曹刿者,因毛泽东的军事著作和他的“卑贱者最聪明”说大出其名,但大家对他与汉代刺客“曹沫”的关系却不甚了然。他们说,“曹刿”和“曹沫”,分明写法不同,两人的表现也不一样,一个是足智多谋的军事家,一个是恐怖分子亡命徒,两人怎么会是一人。他们怀疑,我是一时糊涂,记忆有误,犯了实在不该犯的常识性错误(即学界称为“硬伤”,很多人都乐此不疲的错误)。我承认,自己的记忆力已大不如前,犯糊涂的事也时有发生,但说到此事,却并不如此。为什么呢?因为这是前人成说,早有定论,我并没有任何发明。比如,随手翻一下吧:
一、唐司马贞《史记索隐》解释《史记·刺客列传》“曹沫”即《左传》、《谷梁传》“曹刿”、《公羊传》“曹子”说:“沫音亡葛反。《左传》、《谷梁》并作曹刿,然则沫宜音刿,沫、刿声相近而字异耳。此作曹沫,事约《公羊》为说,然彼无其名。直云曹子而已。且《左传》鲁庄十年,战于长勺,用曹刿谋败齐,而无劫桓公之事。十三年盟于柯,《公羊》始论曹子。《谷梁》此年惟云‘曹刿之盟,信齐侯也’,又记不具行事之时。”
二、清梁玉绳《人表考》卷三解释《汉书·古今人表》“鲁曹刿”,而列举异名说:“曹刿始见《左》庄十、《谷梁》十三、(《鲁语上》、《管子·大匡》。刿又作翱(注:《吕览·贵信》),又作沫(注:《战国齐、燕策》、《史齐、鲁世家》、《刺客传》),又作昧(注:《史鲁仲连传》索隐),亦曰曹子(《公羊》庄十三、《齐策》)。”
三、今人杨伯峻《春秋左传注》解释《左传》庄公十年“曹刿”即《史记·刺客列传》“曹沫”说:“刿音桂。《史记·刺客列传》:‘曹沫者,鲁人也。’沫、刿音近。关于曹沫事,古代传说不一,详十三年‘盟于柯’《传》、《注》。”(中华书局一九九○年,第一册,182页)
四、日本学者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解释《史记·刺客列传》“曹沫”即《左传》“曹刿”、《吕氏春秋·贵信》“曹翔”说:“张照曰:‘按沫、刿声近而字异,犹申包胥之为芬冒勃苏耳。’必音沫为减,反涉牵混,三传不一其说,传疑可也。苏子《古史》据《左传》问战事,谓沫盖知义者,安肯身为刺客,则直以沫为刿未免武断。《吕氏春秋·贵信篇》曰:‘柯之会,庄公与曹翱皆怀剑至于坛上,庄公左搏桓公,右抽剑以自承,管仲、鲍叔进,曹霭按剑当两陛之间,曰二君将改图,毋或进者。桓公许之,封于汶南,乃盟而归。’按此则以沫为刿之证,而字又小异。《韩非子》:‘曹刿匹夫之士,一怒而劫桓公万乘之主、反鲁侵地。’亦以为曹刿。梁玉绳曰:‘曹子之名,《左》、《谷》及《人表》、《管子·大匡》皆作刿,《吕览·贵信》作翔,《齐策》、《燕策》与《史》俱作沫,盖声近而字异耳。《索隐》于《鲁仲连传》作昧,疑讹。”(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六年影印本,上册,1550页)[案:梁说见该氏所著《史记志疑》]
五、今人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解释《吕氏春秋·贵信》“曹翔”即《左传》庄公十年“曹刿”、《史记·刺客列传》“曹沫”说:“案期、刿、沫三字同音通假。”(学林出版社一九八四年,第三册,1308页)
这个问题本来可以不必讨......余下全文>>
二:历史上曹沫和曹刿有区别吗
曹沫,鲁国人氏,以力大勇敢著称。鲁公对他很欣赏,任命他为将军,同齐国交战。未料三战皆败,鲁公心怯,赶紧商议割地求和。但是并未责怪曹沫,仍用他为将。 齐桓公答应和鲁在柯地会盟。正当鲁公与桓公即将达成屈辱协议之时,曹沫手执匕首冲上前去,劫持了齐桓公。桓公左右恐伤到主公,不敢动作。桓公问:“你想怎样?”曹沫说:“齐强鲁弱,您恃强凌弱太过分了。大王您认为该怎么办呢?”桓公被迫答应尽数归还侵夺鲁国的土地。得到承诺后,曹沫扔下匕首重新站在群臣之中,面不改色,辞令如故。桓公恼羞成怒,想毁约食言,被管仲劝止。于是,不费吹灰之力,曹沫三战所失的土地又都被全数归还。 曹沫以其忠诚勇气和不烂之舌,既要回了土地,又保全了性命,可谓绩效显著。 一说曹沫和曹刿是同一个人. 生平 当时鲁庄公喜爱力士,曹沫便因勇猛有力在鲁国任职。后曹沫担任将军,与齐国交战,三战三败。鲁庄公惧怕齐国,便割让遂邑求和。但仍以曹沫为将,而齐桓公便决定与鲁庄公在柯设坛结盟。 当日,齐桓公与鲁庄公在坛上进行仪式,曹沫突然手持匕首挟持桓公,齐桓公左右无人敢动,管仲问曹沫:「君何求?」曹沫说:「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於是答应还回侵略鲁国得到之地。曹沫扔掉匕首,走下坛并面向北面,回到就群臣之中,面色不变,辞令如常。 齐桓公非常愤怒,想反口不还。管仲劝说:「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於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於是,齐桓公割还侵鲁所得之地,曹沫三战所失去之地,又回到鲁庄公手中。
麻烦采纳,谢谢!
三:为什么说曹刿和曹沫是同一人
曹刿和曹沬
曹刿和曹沬是否为同一人?为此,大多史料沿袭旧说,语焉不详.李零先生的文章——《为什么说曹刿和曹沬是同一人——为读者释疑,兼谈兵法与刺客的关系》(此文曾在《读书》2004年第9期刊载)则认为两者实为同一人.
《左传》中“曹刿”这一人物共出现两次:一是庄公十年春“长勺之战”,一是庄公二十三年“曹刿谏庄公如齐观社”.
《左传》叙长勺之战前原文:“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据此可以断定,此时曹刿的身份不是“肉食者”.按《左传·昭公四年》:“食肉之禄”,杜预注:“食肉之禄,谓在朝廷治其职事,就官食者也.”孔颖达疏:“在官治事,官皆给事,大夫以上,食乃有肉,故鲁人谓曹刿曰,肉食者谋之.”(关于“肉食者”的问题,具体参见“中国经济史论坛”发布的李根蟠先生的《“肉食者”解》一文)按照春秋时期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奴隶等社会阶层分类,以及曹刿有晋见鲁君的资格并为之出谋划策等情况来看,曹刿当时的身份应该属于“士”阶层.在“长勺之战”后,曹刿取得鲁庄公信任,可能被任以大夫以上官位,之后才可能有庄公二十三年谏庄公“如齐观社”事.
《史记·刺客列传》载:“曹沬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沬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之后,叙曹刿在“柯地之盟”劫持齐桓公.
根据行文逻辑,“三败北”当在“柯地之盟”(庄公十三年)前.“春秋三传”中所有鲁隐公元年至庄公十三年齐鲁两国的战事资料,共有五次,分别发生在桓公十年冬、桓公十三年春、桓公十七年夏、庄公九年秋、庄公十年春;又通过《史记》发现庄公十三年还有一次(“柯地之盟”前发生).其中鲁国战败的有四次:桓公十年、桓公十七年、庄公九年、庄公十三年.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在庄公十年“长勺之战”前鲁国至少两次“败北”(并割地与齐),也就是说,假如曹刿即曹沬是同一人,那么,在“长勺之战”前,曹沬就已经是“将”.由于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并无专门之“将”,而是由各诸侯国的“卿”在战时临时“将”兵,而“卿”为“肉食者”.这显然与曹刿所言“肉食者鄙”的事实抵牾.
再者,两人的性格反差太大,一为足智多谋、沉稳持重、重礼知义的政治家、军事家(“曹刿论战”、“谏庄公如齐观社”),一为好勇尚力、大胆莽撞的猛将、刺客,性格上的巨大反差很难让人接受二人合而为一的说法.根据《左传》对曹刿在军事“论战”和政治上劝谏庄公“如齐观社”这两件事情上看,曹刿显然不是靠《史记》中说的“以勇力”取信于鲁庄公,他靠的是政治远见和军事韬略.
《左传》叙事中,一人异名而称的情况并不避讳,而曹刿在《左传》中两次出现,也并无“曹沬”之异名,更没有提到曹刿劫持齐桓公这一轰轰烈烈的壮举;《史记》只载曹沬劫持齐桓公一事,却不记载“长勺之战”这个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这恐怕不是以两书分别突出了同一人的不同性格特点来解释得通的.由此,我们只能认为,《左传》作者与司马迁并不认为曹刿、曹沬为一人.
李零认为曹刿和曹沬为同一人,主要依据是:1、训诂学中“刿”、“沬”、“翱”等字发音相近(或“同音通假”),可以通假;2、前人著述中记“劫持齐桓公”一事,有分别记作“曹刿”、“曹沬”、“曹翱”者;3、最近出土的上博楚简(李零所说的《曹沬之阵》)中有庄公谋臣“散蔑”者,劝谏庄公勤俭,又与鲁庄公谈论军事,并且“沬”、“蔑”、“刿”字音近通假.
秦汉以前,由于文字不能规范统一,致使各诸侯国在文献记载上存在文字......余下全文>>
四:曹刿和曹沫是一个人吗?
我很负责的告诉大家,其实是一个人!齐鲁会盟,曹沫劫桓公事,又见于《管子》、《吕氏春秋》、《战国策》、《鹖冠子》诸书,《管子》作“曹刿”,《吕氏春秋》作“曹翙”,《战国策》、《鹖冠子》作“曹沫”。但于鲁庄公十二年,《左传》仅记“冬,盟于柯,始及齐平也”,《谷梁传》记“冬,公会齐侯盟于柯,曹刿之盟也,信齐侯也”,皆未明记劫桓公事。《公羊传》明记此事,然称“曹子”,未著其名。且《管子》、《吕氏春秋》、《公羊传》及《史记》所记亦有与史实抵悟者,故学者颇疑其事。“刿”,音guì.注意啊!按照《曹刿论战》一文,曹刿似乎是个平民: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而史记的记载是: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 ,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上引的《史记·刺客列传·曹沫传》,在《左传》庄公十年里有曹刿,《左传》的疏云,即《史记》之曹沫!由此可见,绝对是一个人!你看,就是这样的!
五:谈谈你对曹刿和曹沫这两个人形象的认识
引言:
曹刿,春秋时期鲁国人,《左传》中叫曹刿,《史记》中被称为曹沫。生卒年不详,主要活跃在鲁庄公时期。因在长勺之战中大败鲍叔牙率领的齐军,又在柯地会盟中劫持齐桓公而闻名天下。
春秋战国时期的知名刺客不少,名将也很多。但即是刺客又是名将的人却少之又少。
曹刿和曹沫是不是一个人
在鲁庄公时代鲁国有两个姓曹之人,一个是曹沫,一个则是曹刿。而历史上这两个人名究竟是指的一个人,还是两个人,至今都有着极大的争议,持不同看法的人都有着自己的支持论据,但是又没有完全驳倒对方的论据资料。
认为曹刿和曹沫不是一个人的理由主要有两点:
第一,人物性格和形象反差太大。前者是足智多谋、沉稳持重、重礼知义的政治家、军事家,在长勺之战前夕通过自荐进入鲁国政坛;后者是好勇尚力、大胆莽撞,典型的刺客形象。
第二,《史记·刺客列传》中有这样的记载:“曹沬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沬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既然曹沫做为鲁将,曾经在和齐国作战中三次失利(详见《齐桓公称霸第一战—乾时之战》一文),有怎么会是在长勺之战中获胜的曹刿呢?
对于第一条理由,笔者懒得辩驳,《史记》、《左传》不仅是史书,还都是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尤其是《史记》,体现出司马迁鲜明的个人倾向性。所以用人物形象去判断乃孩童之见也。
至于长勺之战中大胜齐国,而后却数次败于齐军是否矛盾呢?本人觉得也不矛盾,长勺之战发生于鲁庄公十年,柯地会盟发生在鲁庄公十三年。在这三年中发生的战争未必都能记录在史书之中,曹刿先胜而后败,恰恰体现了齐桓公和管仲的改革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在先秦时期最优秀的政治家齐桓公和管仲治理下的泱泱大国,岂能是曹刿看看车轮印记就被打得一蹶不振?
一个优秀的军事家往往能够在一时取得战术上的胜利,以弱胜强,曹刿在长勺之战就是个典型的例子;但是两个国家之间的兼并战争靠的是综合实力,个人能力不可能改变两个国家的战略上的优劣,所以齐鲁之战最终鲁国战败求和是必然的,不是曹刿一个人能改变的。
关于曹刿,还在《管子》、《吕氏春秋》、《战国策》等典籍中出现过,《管子》中叫曹刿,《吕氏春秋》中叫曹翙,《战国策》中叫曹沫。因为按照当时鲁国的发音,“刿”和“沫”很相近,所以就是一个人,这是可信的。
主动请缨,长勺破齐
鲁庄公十年,急于称霸的齐桓公在管仲(关于管子的更多事迹可参见《成就齐桓公霸业的名相—管仲》一文)的反对下,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就派鲍叔牙率领齐军伐鲁。正在鲁庄公束手无策之际,当时籍籍无名的曹刿主动请缨出战。
长勺之战发生前,鲁庄公和曹刿还就战争的目的和手段等做过一番论述,每次看《左传》看到这里,笔者都产生一个疑问,大战在即,不考虑怎么取胜以解燃眉之急,反而去讨论战争观,令人疑惑。所以《左传》中的长勺之战有作者的艺术加工成分。
而后战争爆发,曹刿率领鲁军一鼓作气击败齐军(成语一鼓作气就出自这里),从此,鲁庄公对曹刿佩服的五体投地(详见《公元前685年—齐鲁长勺之战》一文)。
挟持齐桓公
公元前681年,这一年是鲁庄公十三年、齐桓公五年,为了达成停战和平协议,鲁庄公主动提出割让遂邑给齐国,以还来和平停战的建议。齐桓公欣然接受了鲁庄公的建议,相约在一个叫做柯(今山东阳谷县东北五十里阿城镇)的地方见面会谈。
鲁庄公出发前问众臣:“谁可以陪寡人一起前往?”曹刿请缨一同前往,鲁庄公说:“前往齐国求和,寡人是生不如死啊,如果真有办法雪耻,日后都听你的了。”曹刿说:“大王放心,臣已经有了安排。”鲁庄公不解问道:“那如何雪耻呢?”曹刿说:“带上兵器,我自有办......余下全文>>
六:曹刿和曹沫是同一个人吗
(生卒年不详)春秋时鲁国大夫。著名的军事理论家。但我却认为曹刿和曹沫并不是同一人。而是二个不同的人。 我所知道的曹刿是从《左传》中认知的。以那一段三鼓而胜的《曹刿论战》闻名。 《曹刿论战》选自《左传》鲁庄公十年 十年春,齐帅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间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从中我们则读出一个机智和勇敢的曹刿。 而曹沫则出现在《史记*刺客列传》中。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於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桓公怒,欲倍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於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於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 从中可以看出:第一点,作战水平。这里的曹沫军事水平低下,几乎是个不会作战的庸才,与左传中的曹刿相去甚远。第二点,官职不同。沫作鲁将,早已经是鲁国官员,而刿则因谋以弱胜强拜为大夫,之前是隐士。第三点,左传成书早于史记,若是同一人,相信史记作者会有所表示。
七:曹刿和曹沫是同一个人吗?
二人并不是同一形象。曹刿是鲁庄公十年时,帮助庄公抵御齐师的一位普通百姓。而曹沫则是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在打败鲁国后,持匕首挟持桓公要回土地的人。 查看一下,可以发现,齐桓公在工期间时鲁国君王是鲁闵公,而非庄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