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的穆斯林民族有几个?
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有10个,即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其中前7个民族是新疆的世居民族,后3个是新中国成立后从内地陆续迁过去的。伊斯兰教有各种教派,传到新疆的主要是逊尼派中的大伊玛目哈乃斐派、什叶派中的伊斯玛伊勒派以及苏非派。新疆的维吾尔、哈萨克、回、乌孜别克、塔塔尔等民族的大多数人信仰逊尼派;维吾尔、乌孜别克等民族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人信仰苏非派;塔吉克、柯尔克孜等民族基本上都信仰什叶派中的伊斯玛伊勒派。新疆是我国清真寺最多的地区,各地均有分布,比较著名的有喀什的艾提尕尔清真寺、库车大寺,莎车的加玛清真寺和阿孜那清真寺,乌鲁木齐的陕西大寺和南门寺等。
二:中国穆斯林有哪些民族
穆斯林是“伊斯兰”一词的派生名词,意为“顺从真主者”,“实现和平者”。
“伊斯兰”的意思是顺从真主,实现和平,那么信仰伊斯兰宗教的人,就要成为“顺从真主的人”、“实现和平的人”。
伊斯兰教分逊尼派和什叶派两大教派,中国主要是逊尼派。在回族、维吾尔族、塔塔尔、柯尔克孜族、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等少数民族2000多万人口(2006年)中,大多数信仰伊斯兰教,在其他的汉、满、蒙古、藏、傣等民族中也有信仰者。中国穆斯林大多数聚居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青海、河南、云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省和自治区,其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有分布。
三:中国有多少个民族是穆斯林?
斯兰教在中国经过1300多年的传播和发展,穆斯林人口目前已达两千多万。在我国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有:
1.回族 回族的先民是唐宋年间来华经商的中亚西亚的穆斯林,十三世纪初,蒙古军西征他们征服了中亚、西亚的穆斯林国家之后,回师时迁移了大量的穆斯林人口。他们以驻军的形式,或以工匠、商人、学者的身份散居全国各地,被当时社会称为“回回人"。他们与唐宋时期来学的阿拉伯人,波斯人的后裔共同成为回回民族的先民。到了元末明初,回回民族在多种民族成分融合的情况下形成了。居住在农村的回族以经营农业为主,兼营商业和小手工业;居住在城镇的小商小贩居多,兼营饮食、珠宝玉器、皮毛加工。
回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分布最广的民族。人口约860余万,全国多数省、市、自治区都有回族居住,西北地区的宁夏、青海、甘肃、新疆、陕西和西南地区的云南,以及河北、河南、山东、内蒙等省区,回族分布较多。全国有一个回族自治区,两个回族自治州,十一个回族自治县。
2.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的族源,它是生活在我国境内的一个古老民族。维吾尔族人认为“团结”“联合"。他们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量居住在湖南、河南等地。维吾尔族人口约720万。十世纪伊斯兰教传入新疆,喀什的艾提卡尔清真寺、阿帕克和卓麻扎、哈密回王墓和吐鲁番苏公塔清真寺都是早期的伊斯兰建筑。维吾尔族穆斯林热情好客,能歌善舞,有叙事长诗《福乐智能》、音乐舞蹈套曲《十二木卡姆》等优秀民间艺术作品流传至今。历史上维吾尔族曾经涌现出过许多杰出人物,如:玉素甫·哈斯·哈吉甫、穆罕麦德·喀什噶尔、艾合买特·尤格纳克、阿卜杜热衣木·那扎尔、诺比提等,他们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维吾尔文化遗产。维吾尔族主要经营农业,对植棉、园艺有丰富的经验,他们还擅长编织地毯、制作丝绸、绣小花帽、打制小刀等。
3.哈萨克族。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的伊犁萨克族自治州和阿尔泰地区,人口约120万。伊斯兰教传入哈萨克草原较早,11世纪得到广泛传播,历史上曾出现过一批通晓伊斯兰教和阿拉伯语的哈萨克族毛拉、学者。哈萨克族的民间文字十分丰富,著名的叙事诗有《阿勒帕米斯》、《阔布兰德》、《萨里哈与萨曼》等,哈萨克族的主要代表乐器是二弦弹拔琴“冬不拉”。他们以经营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也有人从事工业和商业活动。
4.柯尔克孜族。柯尔克孜族也是生活在新疆境内的一个古老民族,他们主要居住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人口14万,他们以经营畜牧,兼管农业。柯尔克孜人民历史上具有热爱祖国,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传统,为保卫边疆作出了贡献。著名史诗《玛纳斯》是柯尔克孜的民间艺术精品。柯尔克孜族妇女擅长绣花,制作花毯、壁挂等手工艺品。
5.乌孜别克族。乌孜别克族散居于乌鲁木齐、喀什、伊宁和塔城等地。乌孜别克族属于游牧民族,约于15世纪前后在中国定居。乌孜别克语是以阿拉伯语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由于语言相通,使他们易于接受伊斯兰教。乌孜别克族人口约15万。他们绝大多数以事商业,在南疆的乌孜别克人的丝织技术很娴熟,北疆的乌孜别克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和牧业。
6.塔塔尔族 塔塔尔族是我国唐代北方突厥汗国统治下几个使用突厥语的游牧部落的后裔,约于19世纪20-30年代陆续由中俄边境地区迁到新疆。他们中多数是商人,也有一些是宗教人士,他们还在伊宁、塔城等地开办伊斯兰教育。塔塔尔族人口约5-6千人。在城市里的塔塔尔人多经商或从事医务和文化教育工作,居住在农牧区的则经营农牧业,他们喜欢养蜂。塔塔尔人的文化素质较高,知识分子按人口比例在全国各族中居于前列。他们擅长歌舞和烹饪......余下全文>>
四:穆斯林民族的中国分布
中国共有十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他们是: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柯尔克孜族、撒拉族、东乡族、保安族。 回族 人口860.2978万人(1990年统计),通用汉语,其先祖是来华的阿拉伯人、波斯人、中亚各穆斯林民族、回鹘人,与信奉了伊斯兰教的汉、蒙、藏等民族长期共同生息、发展融合而形成的。接受了一些儒家传统文化与习俗,并接受汉语为自己的民族语言,但保持了伊斯兰的基本教义与教法。绝大多数属逊尼派,教法上属哈乃裴派。人口分布为大分散,小集中。维吾尔族人口721.4431万人(1990),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其中大多数聚居在南疆。使用维吾尔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其先祖是定居在中亚、新疆的回鹘人、突厥各部族及生活在中亚、新疆的其他部族长期共同生息、发展、融合而形成的。属逊尼派中的哈乃裴派。哈萨克族人口111.1718万人(1990),主要分布在新疆北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有3个自治县:新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及甘肃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使用哈萨克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由汉朝时期的匈奴、乌孙、阿兰、康居和中世纪的突骑施、葛逻禄、乃蛮等诸多部族长期共同生活、发展融合而形成的。属逊尼派—哈乃斐派。柯尔克孜族亦称吉尔吉斯族,人口14.1549万人(1990),80%聚居在南疆克孜勒柯尔克孜自治州境内,其余聚居在南疆西部和北疆西部的其他县城。使用柯尔克孜语,属突厥语族,同时也使用维吾尔语。柯尔克孜—词是从“柯尔”与“克孜”两个词组成,“柯尔”意为40,“克孜”意为姑娘,即40个姑娘。传说古代柯族先民居住在今南西伯利亚叶塞河上游。公元2世纪建立了一个王国。40个姑娘因违犯了国王法度,10个人迁居于平川,后与其他部族繁衍生息,发展融合成近代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人口3.3538万人(1990),60%分布在帕米尔高原东部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族自治县境内,40%散居在莎东、泽普、叶城、皮山等县。塔吉克族属欧罗巴人种,塔吉克语属印欧语系伊朗语族,操东伊朗语。其祖先可追溯到公元前生活在帕米尔高原东部操东伊朗语的粟特、吐火罗、巴克特里亚等古老部族。公元1世纪初,生活在塔什库尔干一带操东伊朗语的上述居民建立过王国。乌孜别克族人口1.4502万人(1990),散居在新疆乌鲁木齐、伊宁、塔城、莎东、喀什等城市,使用乌孜别克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族名源自14世纪蒙古钦察汗国乌孜别克汗(1312—1340)。成吉思汗长子术赤在其封地里海、咸海周围建立了钦察汗国,其第三代可汗乌孜别克归信了伊斯兰教,在汗国推行伊斯兰化,乌孜别克逐渐成为汗国和居民的名称。15世纪钦察汗国瓦解,部分居民东迁中亚,占领了布哈拉、撒马尔汗、塔什干等城市,和当地操突厥语的居民融合形成了中亚的乌孜别克族。自14世纪以来成批的乌孜别克商人、传教师从费尔干纳来到新疆定居。塔塔尔族人口4873人,散居在新疆伊宁、塔城、乌鲁木齐等城市,使用塔塔尔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与维吾尔、哈萨克族杂居,也通用这两个民族的语言。“塔塔尔”、“鞑靼”是同一名称的不同译音,是中国唐代北方突厥汗国统治下的一个游牧部落,蒙古人兴起后并吞了塔塔尔,遂称为蒙古部落的一支。13世纪蒙古人西征时西方人、阿拉伯人把蒙古人统称为塔塔尔。15世纪伏尔加河中游及卡玛河流域的居民建立了喀山汗国,汗国的统治者自称是蒙古人的后代塔塔尔人,塔塔尔遂逐渐成为喀山汗国居民的族称。实际上,这一时期的塔塔尔人是钦察人,蒙古人、保加尔人等许多说突厥语的部族融合发展而形成的。16世纪信仰伊斯兰的喀山汗国被沙俄并吞......余下全文>>
五:中国的穆斯林是什叶派还是逊尼派
复制中穆网一篇文章:
中国穆斯林是逊尼派还是什叶派
一、中国伊斯兰教派是流不是源
中国伊斯兰教的各种教派,追根溯源,绝大多数都是阿拉伯和中亚地区各种伊斯兰教派影响的结果。它们或是由外国传教士传入,或是由中国穆斯林从国外引进,而不是中国穆斯林独创的。
格底木、西道堂、新疆维吾尔等族的逊尼派,都源于阿拉伯地区的逊尼派,而且都遵循大伊玛目哈乃斐学派。
伊合瓦尼、新疆维吾尔等族的圣训派,提倡“尊经革俗”,“凭经立教”,被称作“尊经派”,显然是受18世纪中叶兴起于阿拉伯半岛的瓦哈比派及本世纪初期该半岛的伊赫万运动的影响。伊合瓦尼的创始人马万福(1849-1934),又称“果园哈吉”,清光绪十四年(1888)赴麦加朝觐,曾受教于沙特阿拉伯的“海里夕巴氏学堂”,归国时带回一批瓦哈比派的教律经典及其批判“异端”的经籍。正是在研读这批经典的基础上,他提出了著名的十大纲领枣“果园十条”,创立了中国伊合瓦尼教派。
门宦教派和伊禅教派都源于阿拉伯和中亚地区的神秘主义修道派别苏非派。
新疆维吾尔等族的伊禅教派也都来自中亚地区。
塔吉克族信奉伊斯兰教大约在10世纪,在历史上曾受过不同伊斯兰教派的多种影响。在16世纪末17世纪初,他们又改奉了什叶派的伊斯玛仪派。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中国伊斯兰教各教派,基本上都受国外影响形成的,他们的源头都在国外。这进一步说明,中国的伊斯兰教确系世界伊斯兰教的一部分,伊斯兰世界发生的教派分化,对中国伊斯兰教是有影响的。
二、中国伊斯兰教派分化的历史不长
据中外史家对历史文献资料的分析和考证,很久以前即有不同教派的穆斯林在中国的土地上栖身与活动。
远在公元8世纪初期,许多什叶派教徒及阿里的后裔,为逃避倭马亚王朝(661-750)在压迫和迫害,从呼罗珊向东方移动,一直逃到中国西北地区,隐姓埋名,定居下来。11世纪到过远东的阿拉伯施行家夏乐夫·阿利沙门·泰显·马尔瓦则,记述了这些阿里派穆斯林的后裔在北宋王朝进口贸易中做牙客的事实。日本著名的历史学家桑原骘藏在其《隋唐时代来居中国的西域人》一文中,对此也做了有力的论证。
11世纪以后,中国已有苏非派教徒当无疑问。喀喇汗王朝时期中国杰出的维吾尔族古典文学名著《福乐智慧》中,那位潜隐山林、遁世苦修的苦行者觉醒就是苏非派教徒,他决心以理性抑制情欲,用智慧克服欲念;他完全否认今世生活的价值,身边只有一钵一杖,都却声称自己“心头有真主作伴。”
到了元代,苏非派教徒的数量有所增加。中世纪伟大的穆斯林旅游家伊本·白图泰(1304-1377),在他著名的《游记》中记述了刺桐城(泉州)、隋尼克兰城(广州)建有伊斯兰教的清真大寺和道堂,他还亲自拜访过隋尼克兰城外山洞里奇异的老修道士。《元典章》中多处提到的“迭里威士”一词,是波斯语Dervish的音译,原意为“沿门乞讨”,意译为“托钵僧”或“苦行僧”,专指那些按照苏非派学说完成了修炼功课的修道士,是苏非派中的高级成员。《元典章》中多处提到他们,可知他们当时的数量不会很少。
尽管如此,上述什叶派、苏百非派教徒的存在并不是我们这里强调的中国伊斯兰教教派分化,因为他们毕竟是直接从国外进入中国的不同教派穆斯林,并非是中国伊斯兰教本身的教派分化。中国穆斯林的这种教派分化历史,其实是很短的,迄今不过300多年的时间。
内地回回等族的教派分化大约始于17世纪末18世纪初。造成这种分化的原因很多,但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其一,康熙二十三年(1684)海禁松弛,对外贸易开放,苏......余下全文>>
六:中国为什么把穆斯林划成民族
因为伊斯兰教在中国历史上作恶太多,如果不披上少数民族的外衣,恐怕要打仗。伊斯兰教属于天启宗教,认为不信教的人都要下火狱,这种思想下如果没有少数民族的身份来保护,基本线路就是,受到歧视,产生仇恨,发生暴乱,被镇压,受到歧视……死循环。
七:中国穆斯林多少人口?
应该不多。只有回族人才是穆斯林
八:中国到底有多少穆斯林
ttyd1314
[智者] 中国的少数民族语言中国境内的语言非常丰富,这在世界上是罕见的。据统计,中国的语言正在使用的就有80多种,已经消亡的古代语言更是不计其数。中国有55个少数民族。回族和满族一般使用汉语,其他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语言,有的民族还有两种以上,如裕固族分别使用东部裕固语和西部裕固语,瑶族分别使用勉语、布努语和拉珈语。中国的全部少数民族语言分属五个语系。1.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语、侗语、傣语、布依语、水语、仫佬语、毛南语、拉珈语、仡佬语、黎语等。藏缅语族——藏语、嘉戎语、门巴语、珞巴语、土家语、羌语、普米语、独龙语、怒语、彝语、僳僳语、纳西语、哈尼语、拉祜语、白语、基诺语、景颇语、载瓦语、阿昌语等。苗瑶语族——苗语、布努语、勉语、畲语等。2.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维吾尔语、哈萨克语、柯尔克孜语、乌孜别克语、塔塔尔语、撒拉语、图瓦语、西部裕固语。蒙古语族——蒙古语、达斡尔语、东乡语、东部裕固语、土族语、保安语。满—通古斯语族——满语、锡伯语、赫哲语、鄂温克语、鄂伦春语。3.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语、崩龙语、布朗语。4.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排湾语、布嫩语、阿眉斯语等。5.印欧语系:伊朗语族——塔吉克语。斯拉夫语族——俄罗斯语。此外还有朝鲜语和京语,它们究竟属于哪个语系,现在还不清楚
中国究竟有多少语言?这还是一个尚未弄清,实际上也很难弄清的问题。根据现有资料,一般认为有80多种,其中61种暂时已被确认为主要语言。这61种语言分属五大语系、9个语族、14个语支(表14)。其中属于汉藏语系的有31个民族,其人口占全国绝大部分;属于阿尔泰语系的有17个民族;属于南亚、印欧和南岛3语系的分别有3个、2个和1个民族;此外,还有2个民族语言系属未定。
以上61种语言中,有方言土语区别的约占85%。如壮族、侗语、土族语、哈萨克语等有2种方言,藏语、苗语、蒙古语、维吾尔语、佤语等有3种方言,黎语有5种方言,彝语、朝鲜语有6种方言。作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语言的汉语,源远流长,分布广泛,其方言当然更多,目前一般把它们组合成七大方言区:
(1)北方方言区。为汉语的主流。以北京话为代表。分布范围除长江以北各地外,还包括镇江至九江的江南沿江地带,湖北省西南部,湖南省西北部,以及四川、贵州、云南3省。操此方言者约占汉族总人口71%。
(2)吴方言区。以上海话为代表。包括镇江以东地区及浙江省大部,占汉族人口的比重约8%。
(3)赣方言区。以南昌话为代表。包括江西省大部及湖北省东南部,比重接近3%。
(4)湘方言区。以长沙话为代表。包括湖南省大部地区,比重约5%。
(5)闽方言区。以福州话和厦门话为代表。包括福建全省和广东东部,在台湾、海南两省也有分市,比重约占4%。
(6)客家方言区。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包括广东、广西、江西、福建、海南等省、区部分地区;此外,湖南、四川两省也有少数居民操此方言。比重约占4%。
(7)粤方言区。以广州话为代表。包括广东省大部,广西一部,比重约5%。港、澳地区也以此方言为主。
包括汉族在内的27个民族共有40种文字。这说明并不是所有语言都有文字。这40种文字的使用情况是:汉、回、满3个民族通用汉文;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朝鲜、彝、傣、拉祜、景颇、锡伯、俄罗斯这12个民族使用的文字共有16种;在僳僳族、滇东北回族、佤族、壮族、白族、瑶族这6个民族中的部分地区使用7种文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以拉丁字母为基础,为壮、布依、苗、侗、哈尼、僳僳、佤、黎、纳西、白、土、瑶这1......余下全文>>
九:中国现在有多少穆斯林
浅论中国穆斯林人口 该书又说:“回回民族是中国境内的一个具有约四百万人的民族。”尽管这里说的仅仅是回回一个民族,但回民人口通常要占全国穆斯林人口近半。按此比例,如果在1941年说中国有八、九百万穆斯林是言之成理的。 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中国通常是把回、维、哈、柯、塔(吉克)、塔(塔尔)、乌、东、撒、保等,说成是中国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的10个少数民族。严格说来,这当然不够准确。但这也是一种勉为其难的办法。因为正确的数据来源于精确的统计,而对穆斯林人数的精确统计,又必须依靠每个人真实的(口头或书面)表白。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穆斯林将自己的宗教信仰作为“隐秘”的情况屡见不鲜。如果我们稍加回顾一下中国穆斯林的历史,这个问题就清楚了。 中国穆斯林经过唐、宋、元、明四个朝代,他们一直在华夏大地劳动、生息。作为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历史上各族穆斯林对祖国的贡献斑斑可考。但到了清代,他们开始进入逆境。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对倍受压迫的穆斯林寄予极大同情。但是,国民党政府从不实行孙先生的民族政策,他们“否认中国有多民族存在,而把汉族以外的各少数民族称之为‘宗族’。他们对于各少数民族,完全继承清朝政府和北洋军阀的反动政策,压迫剥削,无所不至”[9]。好在富有光荣斗争传统的中国穆斯林,从自己的切身体会中认识到,要摆脱政治上受压迫的地位,就必须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投入人民民主革命的洪流中去。就这样,穆斯林为祖国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回族穆斯林与其他民族的穆斯林一样,开始享有民族平等、信教自由的民主权利。经过十年动乱,尽管后来落实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但许多穆斯林仍以自己的民族成分作为宗教信仰的保护伞,只承认是某某民族,而不承认是穆斯林。在这种情况下,精确地统计穆斯林人口当然是不可能的。这就是以民族的人数代表穆斯林的人数的原因所在。不过有谁能说这些民族中没有丧失宗教信仰者呢!然而,又有谁能说汉、蒙、藏、傣、苗等其他民族中就没有穆斯林呢?!笔者认为,去掉上述10个民族中失去宗教意识者,加上其他民族中的穆斯林,这样加减相抵,把这10个民族的人口数说成是中国穆斯林的人口数,应该是八九不离十的。当然,这绝对不是10个信仰伊斯兰教少数民族当今人口的数字。但在2000年进行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前,只能以此表为准。 第5表 中国信仰伊斯兰教少数民族概况表(1992)(*) 民族 人口 主要分布地区 语言文字 回族8602978 宁夏、甘肃、青海 汉语、文 、河南、河北、 山东、云南、新 疆、北京、天津 、上海、内蒙古 、以及东北、西 南、华南等广大 地区 维吾尔族 7214431 新疆 维吾尔语、 文 哈萨克族 1111718 新疆、甘肃、青 哈萨克语、 海文 东乡族 373872 甘肃 东乡语、汉文 柯尔克孜族 141549 新疆 柯尔克孜语、 维文 撒拉族 87697 青海、甘肃 撒拉语、汉 文 塔吉克族 33538 新疆 塔吉克语、 维文 乌孜别克族 14502 新疆 乌孜别克语 、维文 保安族 12212 甘肃 保安语、汉 文 塔塔尔族 4873 新疆 塔塔尔语、 参考资料:网上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