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项目管理体系

一: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体系是什么?

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体系是由企业项目管理现状为出发点,依据项目管理体系化建设理论,从项目管理本质着手,对企业项目管理整体运行进行研究,保证体系的完整性、可执行性和持续改进性特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项目管理组织机构体系

二:工程项目管理基本理论体系是什么

一、 目标的系统管理

目标的系统管理就是把整个项目的工作任务和目标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加以统筹、控制。目标的系统管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首先确定工程项目总目标,采用工作分解结构(WorkBreakdownStructure,WBS)方法将总目标层层分解成若干个子目标和可执行目标,将它们落实到工程项目建设周期的各个阶段和各个责任人,并建立由上而下,由整体到局部的目标控制系统。另一方面,要做好整个系统中各类目标(如质量目标、进度目标和费用目标)的协调平衡和各分项目标的衔接和协作工作,使整个系统步调一致、有序进行,从而保证总目标的实现。

(一)工程项目目标

L工程项目目标的确定

工程项目目标必须明确、可行、具体和可以度量,并须在投资方与业主、承包商之间达成一致。确定了工程项目目标,实际上也就明确了业主努力的方向。通常不允许在工程项目实施中仍存在不确定的目标和对目标做过多、过大的修改。如果必须改动项目目标,则工程项目的各个参与方必须就项目的全部变动内容达成一致意见。因此项目的投资者和执行者,都必须重视并加强对工程项目目标的探索和目标系统的建立。

2.工程项目目标确定应满足的条件

工程项目目标的确定应满足如下条件:

(1)目标应是具体的,具有可评估性和可量化性,不应含混模糊;

(2)目标应与上级组织目标一致;

(3)在可能时,以可交付成果的形式对目标进行说明,如评估报告、设计图纸等;

(4)目标是可理解的,即必须让其他人知道你正努力去达到什么;

(5)目标是现实的,即是你应该去做的事情;

(6)目标应具有时间性,如果目标没有时间限制,可能永远无法达到;

(7)目标是可达到的,但需要努力和承担一定的风险;

(8)目标的可授权性,即每个目标都可授权给具体的人来负责。

3.工程项目目标的特点

(1)多目标性。工程项目是一个多目标系统,而且不同目标之间可能相互冲突,因此必须在多个目标之间找到平衡点。实现工程项目的过程就是多个目标协调一致的过程,这种协调包括同一层次的多个目标之间的横向协调,总目标与子目标之间的纵向协调,以及工程项目目标与组织目标之间的协调等。工程项目目标可以表现为:时间、费用、质量、环保、安全等。就是要充分利用可获得的资源,在规定的时间和费用内,按照一定的质量完成工程项目。

费用、时间和质量三大目标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如图1—3所示。一方面,如果工程项目的功能和质量要求较高,则需要

较好的工程设备和材料,还需要精工细作,需要较长的建设周期,投入较多的资金;如果要加快进度、缩短工期,则需要增加作业班次,增加人力和设备,导致施工效率下降,增加单位产品费用,最终增加工程总投资;如果要降低投资,则需考虑降低功能和质量要求,需要按费用最低的原则安排进度计划,则整个工程的建设周期将较长,三大目标之间存在对立关系。另一方面,加快进度、缩短工期尽管需要增加一定的投资,但由于整个工程提前投产使用,可提早回收投资,提早产生收益。从理论上讲,当提前投产得到的收益高于因工期缩短而增加的投资时,则加快进度就是正确的决策。又如,提高功能和质量要求,虽然增加一次性投入,但降低了生产运营和维护费用,从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费用分析可能还是节约了投资,三大目标之间又存在统一关系。因此,三大目标之间需要作为一个系统统筹考虑,反复协调和平衡,力求以资源的最优配置实现工程项目目标。

(2)优先性。工程项目的多目标性......余下全文>>

三:施工项目管理的分为哪三个层次?

(1)企业管理层,即建设公司,包括建设公司领导层和建设公司各管理部门。它具有三个主体特点:市场竞争主体、合同履约主体、企业利益主体。

项目管理处为建设公司施工项目管理业务主管机构。

(2)项目管理层,即项目经理部。它具有三个“一次性”特点:企业法人一次性授权管理机构、一次性临时组织、一次性成本中心。

(3)施工作业层,即内部专业公司作业层或外部分承包商,包括内部专业公司派出的施工作业队和参与项目施工的合格分承包商、劳务队伍。

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

(1)项目管理层服从于企业管理层,企业管理层服务于项目管理层,施工作业层与项目管理层是经济合同(或内部协议)关系。

(2)企业管理层与项目管理层是授权委托关系,项目经理是建设公司法定代表人在工程项目上的委托代理人。项目管理层与内部专业公司作业队是责任承包经济关系;与分承包商和供应商之间是经济合同关系。

(3)项目经理部行政上受建设公司直接领导,业务上接受建设公司各专业职能部门的指导、监督管理和考核;经营管理上受《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的约束,对建设公司和参建的施工单位负责。

(4)施工作业层必须服从于项目经理部的统一指挥、协调。凡不服从项目经理部管理的,征得企业法定代表人同意,项目经理部有权予以清退。

三个层次的职能

(1)建设公司:主要负责参与市场竞争,公司项目管理政策的制定,负责项目的宏观管理。制定和健全施工项目管理制度,规范项目管理;加强计划管理,保持资源的合理分布和有序流动,并为项目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动态管理服务;对项目管理层的工作进行全过程指导、监督和检查。建设公司是项目的决策中心、利润中心。

(2)项目经理部:负责履行施工合同,是建设公司面向市场为业主提供服务的直接责任层,执行和服从企业管理层对项目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和宏观调控。项目经理部是项目的成本控制中心。

(3)施工作业层:与项目管理层共同履行工程分包合同或内部协议。

四:工程项目管理的几种模式

与此相适应,建设项目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发展,目前主要有七种项目管理模式。

一、DBB模式

即设计-招标-建造(Design-Bid-Build)模式,这是最传统的一种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该管理模式在国际上最为通用,世行、亚行贷款项目及以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FIDIC)合同条件为依据的项目多采用这种模式。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强调工程项目的实施必须按照设计-招标-建造的顺序方式进行,只有一个阶段结束后另一个阶段才能开始。我国第一个利用世行贷款项目——

鲁布革水电站工程实行的就是这种模式。

该模式的优点是通用性强,可自由选择咨询、设计、监理方,各方均熟悉使用标准的合同文本,有利于合同管理、风险管理和减少投资。缺点是工程项目要经过规划、设计、施工三个环节之后才移交给业主,项目周期长;业主管理费用较高,前期投入大;变更时容易引起较多索赔。

二、CM模式即建设-管理(

Construction-Management

)模式,又称阶段发包方式,就是在采用快速路径法进行施工时,从开始阶段就雇用具有施工经验的CM单位参与到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来,以便为设计人员提供施工方面的建议且随后负责管理施工过程。这种模式改变了过去那种设计完成后才进行招标的传统模式,采取分阶段发包,由业主、CM单位和设计单位组成一个联合小组,共同负责组织和管理工程的规划、设计和施工,CM单位负责工程的监督、协调及管理工作,在施工阶段定期与承包商会晤,对成本、质量和进度进行监督,并预测和监控成本和进度的变化。CM模式,于20世纪60年代发源于美国,进入80年代以来,在国外广泛流行,它的最大优点就是可以缩短工程从规划、设计到竣工的周期,节约建设投资,减少投资风险,可以比较早地取得收益。

三、DBM模式

即设计-建造模式(

Design-Build Method

),就是在项目原则确定后,业主只选定唯一的实体负责项目的设计与施工,设计─建造承包商不但对设计阶段的成本负责,而且可用竞争性招标的方式选择分包商或使用本公司的专业人员自行完成工程,包括设计和施工等。唯一的实体负责项目的设计与施工,设计─建造承包商不但对设计阶段的成本负责,而且可用竞争性招标的方式选择分包商或使用本公司的专业人员自行完成工程,包括设计和施工等。在这种方式下,业主首先选择一家专业咨询机构代替业主研究、拟定拟建项目的基本要求,授权一个具有足够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的人作为业主代表,与设计─建造承包商联系。

四、BOT模式

即建造-运营-移交(

Build-Operate-Transfer

)模式。BOT模式是上世纪80年代在国外兴起的一种将政府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依靠私人资本的一种融资、建造的项目管理方式,或者说是基础设施国有项目民营化。政府开放本国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市场,授权项目公司负责筹资和组织建设,建成后负责运营及偿还贷款,协议期满后,再无偿移交给政府。BOT方式不增加东道主国家外债负担,又可解决基础设施不足和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项目发起人必须具备很强的经济实力(大财团),资格预审及招投标程序复杂。

五、PMC模式

即项目承包(

Project Management Contractor

)模式,就是业主聘请专业的项目管理公司,代表业主对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进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管理和服务。由于PMC承包商在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调试等阶段的参与程度和职责范围不同,因此PMC模式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总体而言,PMC有三种基本应用模式:1、业主选择设计单位、施工承包商、供货商,并与之签订设计合同、施工合同和供货合同,委托PM......余下全文>>

五:施工项目管理人的管理权限 5分

一、项目负责人(项目经理)岗位职责 1.在公司经理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ISO9002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2.项目经理是公司在该工程项目的代理人,代表公司对工程项目全面负责。 3.遵守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法规,执行公司的规章制度和指令。在该...

六: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

工程项目管理具有以下特点:

1.项目管理是复杂的任务

(1)建设工程项目时间跨度长、外界影响因素多,受到投资、时间、质量等多种约束条件的严格限制,并且由多个阶段和部分有机组合而成,其中任何一个阶段或部分出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项目目标的实现,增加项目管理的不确定因素。

(2)项目管理需要各方面的人员临时组织成一个团队,要求全体人员能够综合运用包括专业技术、经济、法律等多种学科知识,步调一致地进行工作,随时解决工程实际中发生的问题。

2.项目管理具有创造性

建设项目具有一次性的特点。项目管理者在项目决策和实施过程中,必须从实际出发,结合项目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处理和解决工程项目实际问题。因此,项目管理就是将前人总结的建设知识和经验,创造性地运用于工程管理实践。

3.项目管理应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

工程建设项目管理需对资金互人员、材料、设备等多种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合理使用,并需要在不同阶段及时进行调整。对于项目决策和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相关部门都应迅速地做出协调一致的反应,以适应项目时间目标的要求。同时,因各种建设项目在资金来源、规模大小、专业领域等方面都存在较大不同,项目管理组织的结构形式、部门设立、人员配备必然不同,不可能采用单一的模式,而必须按照弹性原则围绕具体任务建立一次性的专门组织机构。

4.项目管理方法具有完备的理论体系

现代项目管理方法的理论体系是多学科知识的集成,可以分为哲学方法、逻辑方法和学科方法。哲学方法是辨证地分析事物的两面性、正面效应和反面效应;逻辑方法使用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方式,对问题进行归纳、演绎、综合,如逻辑框架法等;专业方法是利用各种学科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如文献法、问卷法、蒙特卡罗模拟法、价值工程法、网络技术法等。这些方法在项目周期中的项目的策划与立项、目标控制、后评价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为项目的科学管理起到关键性作用。

5.项目管理的标准是客户的满意度

一个项目能否成功关键在项目管理,项目成功的标准是客户的满意度。项目的客户是项目的利益相关者,是那些参与该项目或其利益受到该项目影响的个人和组织。项目管理就是要充分考虑相关客户的利益,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要求。

(三)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容

1.项目范围管理 应以确定并完成项目目标为根本目的,通过明确项目参与各方的职责界限,以保证项目管理工作的充分性和有效性。项目范围管理应包括项目范围的确定、项目结构分析和项目范围控制等过程。项目范围管理应作为项目管理的基础工作,并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

2.项目采购管理 从项目主办机构之外获得工程、货物和服务采取的一系列方法和步骤,包括采购计划、采购准备、评审比较、谈判与签约等。管理组织应设置采购部门、制定采购管理制度、采购计划和工作程序,并依照相关的法律法规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管。

3.项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通过对项目实施过程中致力于满足职业健康和安全生产所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包括安全制度、技术措施、安全教育、安全检查、制定项目职业健康及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安全事故处理等。管理组织应遵照《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管理体系》(GB/T28000)要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防止结合的方针,建立并持续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管理体系。

4.项目合同管理 项目合同管理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为保证项目合同的合理签订和顺利实施,旨在实现项目预期目标而采取的必要管理活动。合同管理的程序:合同的订立、实施计划、实施控制、合同的终止和评价。

5.项目进度管理 为确保项目按时完成所需要的一系......余下全文>>

七: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公司管理体系有哪些

ISO 9001 IDT GB/T 19001和

GB/T 50430

两个

八:施工企业如何加强工程项目管理

摘要:工程项目是施工企业的“窗口”、生产和管理的基点、经济效益的源泉。以工程项目管理为中心,提高项目的运作质量,是施工企业生存和发展永恒的主题。当前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本文结合近些年来公司总经理及工程项目管理的实践,就加强工程项目管理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共同探讨。 关键词:施工企业;项目管理 工程项目是施工企业的“窗口”,生产和管理的基点,经济效益的源泉。以工程项目管理为中心,提高项目的运作质量,是施工企业生存和发展永恒的主题。本文结合近些年来工程项目管理的实践,就加强工程项目管理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共同探讨。 1、要把选准项目经理,建好项目管理层,作为加强工程项目管理的“龙头” 近几年来,我公司每年承建的大小工程项目都在30个以上。在工程项目规模基本相同的情况下,为什么有的原本微利的项目的效益却获得较高,有的本应盈利的反而亏损,看来关键取决于项目管理,取决于项目经理和项目管理层的素质。 首先,要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公开选拔,竞聘上岗,做到不拘一格,唯才是举,量德而用。 其次,要实行项目经理职业化管理。项目经理应从受过正规培训、具有项目经理资格证书的人员中选拔。要制定项目经理任用制度,健全项目经理管理制度,明确项目经理的责、权、利、险,遏制不良现象。同时要加强项目经理后备人选的培养和作风建设,让他们有机会在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经理助理或见习项目经理岗位上锻炼,并不断提高其思想政治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提高业务素质。 第三,要坚持精干高效,结构合理、“一岗多责、一专多能”的原则,做到对项目机构的设置和人员编制弹性化,对项目部管理层人员要根据项目的不同特点和不同阶段的要求,在各项目之间合理组合和有效流动,实行派遣与聘用相结合的机制,根据项目大小和管理人员性格、特长、管理技能等因素合理组合。 2、要把项目评估、合同签订,作为加强工程项目管理的基础 实行项目评估、项目经理负责制是堵塞项目效益流失的第一道关口。 为解决好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必须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提高认识。在思想上切实把项目评估、测算作为加强项目管理的基础,堵塞效益流失的第一道关口来认识,自觉地搞好评估和测算。二要加强评估、测算的组织领导,要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有专人负责,有科学的评估、测算指标体系。三要依法签订承包经营合同,上缴风险保证金、委派主办会计。四要认真进行项目运行中的监督、检查、指导和考核。帮助项目经理及时纠正经营管理偏差,确保项目目标实现。 3、要把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作为加强工程项目管理的重点 施工企业要根据工程项目对劳动力的需求情况,在各项目之间,对现实的和潜在的劳动力进行周密计划,有效流动,合理调配,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劳动效率。项目经理部要按照动态平衡、统筹优化的原则,建立劳动力整体优化、实现劳动力供给与项目需求最佳组合的人力资源管理运行机制,对劳动力的分配和流向做出总体安排,保证劳动力与项目需求的总体平衡,并定期跟踪检查,进行有效监控和及时调整,使劳动力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4、要把加强外带劳务管理,作为向项目管理要效益的重要途径 外部劳务工的使用与管理是施工企业适度规模扩张和追求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要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和不同特点,在用工高峰期适当补充外部劳务工,做到养在社会、用在企业。因此,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加强外部劳务工的管理: 规范使用制度。坚持“以我为主,为我使用,合理有序,考核业绩,注重实力”的方针,坚持劳务使用“基地化、弹性化”的制度和关键、重点岗位禁用......余下全文>>

九:施工项目管理计划的原则是什么

施工项目管理计划的原则如下:  1、目的性的原则:

施工项目组织机构设置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产生组织功能,实现施工项目管理的总目标。从这一根本目标出发,就会因目标设事、因事设机构定编制,按编制设岗位定人员,以职责定制度授权力。

2、精干高效原则:

施工项目组织机构的人员设置,以能实现施工项目所要求的工作任务(事)为原则,尽量简化机构,作到精干高效。人员配置要从严控制二三线人员,力求一专多能,一人多职。同时还要增加项目管理班子人员的知识含量,着眼于使用和学习锻炼相结合,以提高人员素质。

3、管理跨度和分层统一的原则:

管理跨度亦称管理幅度,是指一个主管人员直接管理的下属人员数量。跨度大,管理人员的接触关系增多,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数量随之增大。跨度(N)与工作接触关系数(c)的关系公式是有名的邱格纳斯公式,是个几何级数,当N=10时,C=5210.故跨度太大时,领导者及下属常会出现应接不暇之烦。组织机构设计时,必须使管理跨度适当。然而跨度大小又与分层多少有关。不难理解,层次多,跨度会小;层次少,跨度会大。这就要根据领导者的能力和施工项目的大小进行权衡。美国管理学家戴尔曾调查41家大企业,管理跨度的中位数是6-7人之间。对施工项目管理层来说,管理跨度更应尽量少些,以集中精力于施工管理。在鲁布格工程中,项目经理下属33人,分成了所长、课长、系长、工长四个层次,项目经理的跨度是5.项目经理在组建组织机构时,必须认真设计切实可行的跨度和层次, 画出机构系统图,以便讨论、修正、按设计组建。

4、业务系统化管理原则:

由于施工项目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由众多子系统组成一个大系统,各子系统之间,子系统内部各单位工程之间,不同组织、工种、工序之间,存在着大量结合部,这就要求项目组织也必须是一个完整的组织结构系统,恰当分层和设置部门,以便在结合部上能形成一个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防止产生职能分工、权限划分和信息沟通上相互矛盾或重叠。要求在设计组织机构时以业务工作系统化原则作指导,周密考虑层间关系、分层与跨度关系、部门划分、授权范围、人员配备及信息沟通等;使组织机构自身成为一个严密的、封闭的组织系统,能够为完成项目管理总目标而实行合理分工及协作。

5、弹性和流动性原则:

工程建设项目的单件性、阶段性、露天性和流动性是施工项目生产活动的主要特点,必然带来生产对象数量、质量和地点的变化,带来资源配置的品种和数量变化。于是要求管理工作和组织机构随之进行调整,以使组织机构适应施工任务的变化。这就是说,要按照弹性和流动性的原则建立组织机构,不能一成不变。要准备调整人员及部门设置,以适应工程任务变动对管理机构流动性的要求。

6、项目组织与企业组织一体化原则:

项目组织是企业组织的有机组成部分,企业是它的母体,归根结底,项目组织是由企业组建的。从管理方面来看,企业是项目管理的外部环境,项目管理的人员全部来自企业,项目管理组织解体后,其人员仍回企业。即使进行组织机构调整,人员也是进出于企业人才市场的。施工项目的组织形式与企业的组织形式有关,不能离开企业的组织形式去谈项目的组织形式。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