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伯夷列传读后感

一:《史记:伯夷列传第一》赏析有吗?

《伯夷列传》顾名思义,是以伯夷的故事为主题的,以孔子等人的言论为线索,用许由、务光等的事迹作陪衬,简略地记叙伯夷、叔齐兄弟俩在父亲死后都不继承王位、劝阻周武王伐纣和不吃周王室的粮食、隐居首阳山、直至饿死等事迹。

初读《伯夷列传》,是有很多疑惑的。

其一,作为汉武帝“蹴罢百家,独尊儒术”时期,孔子的言论、书籍是当时学术界的权威。本文中太史公没有摇旗呐喊、高唱赞歌,而是抛出了疑问“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余以所闻由、光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意思是”孔子依次论到古代的仁人圣人贤人,像吴太伯、伯夷一类人,都很详细。我所听到的许由、务光的德行是最高尚的了,有关他们的文辞却没有稍稍看到一点点,是什么原因呢?”太史公对孔子的“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求仁得仁,又何怨乎?”提出了反问“由此观之,怨邪?非邪?”“从伯夷、叔齐所作诗歌中,我们能感受到那种悲凉,他们真的没有怨恨吗?”

其二,对“天道”的怀疑。常言道“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文中说到伯夷、叔齐饿死收场,就连孔子最好的学生颜回由于食不果腹早早夭折,那“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的盗拓“竟以寿终”。难怪太史公会有这样的疑惑了“余甚惑焉,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文章到了这里,作为史记列传开篇之作,写的不是歌功颂德,不是 “正能量”,而是举出大量例证来说明“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的荒谬。作者是想以质疑孔子,来质疑那个让他受辱的时代?还是以质疑“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来发泄心中的怨气?

非也。本篇后半段,作者表露了他的“真心”。

孔子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在《报任安书》中,太史公谈到了自己的志向,“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那个时代,拥有如此宏大的志向,又有几人可以言说呢?

贾谊说“贪财的人为财而死,有志功业的人为名献身,热衷权势的人为权势丧命,平民百姓为生存奋斗。”所以对于他人的不理解,对于时代的不理解,太史公并没过自怨自艾,只是人各有志罢了。“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举世混浊,清士乃见”,作者犹如冬天里的松柏,淤泥中的白莲,孤独、脆弱却坚韧着。

那作者对孔子又报以何态度呢?文中说到“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而行益显。”意思是伯夷、叔齐、颜渊都是品德很高尚的人,但都是通过孔老夫子您的推介声名才得以凸显的啊。文章末尾还提到“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太史公的意思是,像我这样的闾巷之人,想实现自己的志向,想声名远播,只能依附于像孔子这样的青云之士啊。虽然不知本句是太史公自谦说法,还是真心话,这已经表明了他对孔老夫子的态度了,是推崇而尊敬的。

太史公是以文明志,是通过“文刀”这把武器来实践自己的人生理想。他敢于对自己推崇的学术权威提出质疑,也通过严谨的行文,表达了自己的历史见解以及社会政治理想。通读全文,我在想,该怎样生活才能对得起自己的人生,我们的社会又是怎样的社会,历来的宣传教育是不是就那样真实可信呢?…

二:史记伯夷列传通过哪些 事情表现 伯夷叔齐的清士品质

他们先是拒绝接受王位,让国出逃;武王伐纣的时候,又以仁义叩马而谏;等到天下宗周之后,又耻食周粟,采薇而食,作歌明志,于是饿死在首阳山上。

三:史记伯夷列传为什么放在列传的第一篇

具体原因司马迁没有记载,但是根据后人解读原因有以下几点。

1、时间。从时间上看,伯夷叔齐年代最久远,固放在第一。

2、褒扬君子。两人宁死不食周粟,这点契合了儒家的君子气节。

3、暗喻作者自身。伯夷叔齐可谓有坚持,有气节的君子,但是结局却是饿死山中,司马迁为写史记,宁愿放弃遭受腐刑,他认为自己也是有坚持的君子,这一点倒是和伯夷叔齐类似。所以在这一篇列传之中,司马迁多次发出了疑问,为什么好人不被天佑,坏人却能善终,这难道是天道。以此来抒发自己心中的愤懑,发出属于自己的“天问”。

四:《史记 伯夷列传》翻译

【原文】夫学者载籍极博①,犹考信于《六艺》②。《诗》、《书》虽缺③,然虞、夏之文可知也④。尧将逊位⑤,让于虞舜。舜禹之间,岳牧咸荐⑥,乃试之于位,典职数十年⑦,功用既兴⑧,然后授政。示天下重器⑨,王者大统⑩,传天下若斯之难也。而说者曰(11):“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耻之,逃隐。及夏之时,有卞随、务光者。此何以称焉(12)?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13)。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余以所闻由、光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14),何哉?

【注释】①载籍:书籍。②《六艺》:即《六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③《诗》、《书》虽缺:相传孔子曾经删定《诗经》、《尚书》,经秦始皇楚书后,多有缺亡。④虞、夏之文:指《尚书》中的《尧典》、《舜典》、《大禹谟》,其中详细记载了虞夏禅让的经过。⑤逊位:这里指让位。逊,让,退位。⑥咸:全,都。⑦典职:任职。此指代理职务。典,主持。⑧功用:业绩,成就。⑨重器:宝器。此处用以象征国家政权。⑩大统:帝位。(11)说者:指诸子杂记。(12)这一句的意思是说,许由、卞随、务光虽见于诸子杂说,而《六经》中未曾言及,又根据什么称说呢?称,赞许,表扬。(13)冢:坟墓。(14)其文辞:指《诗》、《书》里记载的文字。少:稍微,略微。概:梗概。

译文:学者们涉猎的书籍虽然很多,但是还要从《六经》里考察真实可信的记载。《诗经》、《尚书》虽然残缺不全,但是还可以从记载虞、夏两代的文字中考察清楚。唐尧将要退位时,把帝位让给虞舜;虞舜把帝位让给夏禹之际,四方诸侯和州牧都来推荐,这才把他放在帝王位置上加以考察试用。主持国政几十年,功绩卓著以后,才把政权交给他。这表示天下是极贵重的宝器,帝王是极重要的统绪,所以传授政权是如此地郑重审慎啊!可是诸子杂记里说:唐尧想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不仅不接受,反而以此为耻辱,于是逃走隐居起来。到了夏朝,又出现了不接受商汤让位的卞随、务光。这又如何颂扬他们呢?太史公说:我登上箕山,说是山上可能有许由的坟墓。孔子依次论列古代的仁人、圣人、贤人,如吴太伯、伯夷这些人,都非常详细。我认为所听到的许由、务光的德行是最高尚的,但是经书里连一点大略的文字记载也见不到,这是为什么呢?

【原文】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①。”“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②,睹轶诗可异焉③。其传曰④: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⑤。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⑥。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⑦,号为文王⑧,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⑨:“父死不葬,爰及干戈⑩,可谓孝乎?以臣弑君(11),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12)。太户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13),而伯夷、叔齐耻之(14),义不食周粟(15),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16)。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17),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18)?于嗟徂兮(19),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由此观之,怨邪非邪?

【注释】①怨是用希:即“怨用是希”。意思是怨恨因此就少了。用,因。是,此。希,同“稀”。稀少。②悲:此处引申为悲怜、叹服、同情。轶诗:指下文《采薇》诗,该诗未收入《诗经》,所以称之为轶诗。轶,通“逸”、“佚”,散失。可异焉:着实奇怪。因为前文《论语•述而》说过“求仁得仁,又何怨乎?”而歌辞中又......余下全文>>

五:司马迁为什么把伯夷列传放在史记第一篇

伯夷列传是《史记》七十列传的第一篇,也是十分特别的一篇。它有别于其后的大部分列传,也有别于其前的大部分本纪、世家。因为其他的篇目,大部分是以叙事为主,议论为辅。而本篇列传,虽名义上是说伯夷、叔齐的故事,但明显叙事过于简短,而议论却多得过头。那么,司马迁在这七十列传之首篇,到底想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呢?

全文的第一段实际上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就是第一句“夫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艺》。”这是一句点睛之笔,指出《六艺》在当时的学术界的地位已远远的高于其他载籍。即使其他载籍写的再多,再详细,再客观,再分明。还是要考信于《六艺》。

第二部分:摘录如下:

“《诗》、《书》虽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尧将逊位,让于虞舜。舜禹之间,岳牧咸荐,乃试之于位,典职数十年,功用既兴,然后授政。示天下重器,王者大统,传天下若斯之难也。”

这一部分,着重的讲述了古代帝王禅让这件至高仁义的事情之所以为大众所熟知,所称颂,所敬仰,是基于《诗》、《书》的记载。并且,即使《诗》、《书》有缺失,但是只要从存在的细枝末节中,找到有关的记述,即使寥寥数语,亦能为当世所学习,所推崇,奉为真理。

第三部分:也就是本段的剩余部分,摘录如下:

“而说者曰:“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耻之,逃隐。及夏之时,有卞随、务光者。此何以称焉?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余以所闻由、光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

这一部分,引出了司马迁认为和古代帝王同样具备仁义的“许由”等人物。但是奇怪之处在于,如此仁义的“许由”等,竟然在孔子的著作中只字未提,因此,这些人物,也就无法成为当代学者学习讨论的对象了。司马迁对此感到疑惑,同时,司马迁还发现:孔子在增删并重新排序“古之仁圣贤人”之后,对吴太伯、伯夷等人的记载颇为详细。

孔子在第二段中对伯夷、叔齐有如下的一段总结:“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依照孔子的意思:伯夷、叔齐 心中无怨。

事实果真如此吗?司马迁可不这么认为,司马迁找来了没有被孔子收录到诗经中的《采薇》,并对伯夷、叔齐的人生做了简短的描述:两人在受命继承王位方面的确是至仁,叔齐虽然为父亲指定,但是他是老三,按照礼法不可以,所以他跑了,伯夷是老大,但是伯夷认为应该听从父命,所以他也跑了。撇开迂腐这个词,单就表达孔子的思想来说,这段已经足够了。接下来伯夷和叔齐去投靠了西伯昌,但是正值西伯昌死了,他的儿子武王继位。按照古代礼法,父亲死了,应该先下葬并守孝然后才能做其他事情,干戈是万万不行的。但是武王直接将西伯昌的木制牌位放在了车子上,就出征打仗去了。伯夷、叔齐以此为谏,同时提出武王的行为是臣弑君,是不仁义的,希望武王能放弃出征。武王的左右竟然打算杀死伯夷、叔齐,好在有太公望的帮忙,他们两位才死里逃生。然后天下宗周,伯夷、叔齐认为周武王得天下不是仁义之举,因此逃到了首阳山上,采薇而食,并做诗如下:“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这首诗就是被孔子删除在三百零五首诗经之外的诗,内容至少说明孔子所谓:“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求仁得仁,又何怨乎”是完全不正确的,他们非但未得仁,而且怨念还十分之深。最终,双双饿死在首阳山上。

在这第二段中,司马迁很尖锐的指出了一个真理:所谓的六艺未必完全值得考信,所谓的六艺甚至有删改事实以求为他的宗旨服务的事实发生。而作为一个立志成为优秀史学家的人来说,能够独立思考,有怀疑......余下全文>>

六:司马迁为什么把伯夷列传放在史记第一篇

一是伯夷生活的年代早,在商末周初;而是崇尚他的道德操守。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