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结对帮扶方案

一:如何创建特色班级文化建设{包括方案 内容}的说明 总结 活动安排

一、指导思想:

班级文化是班级的一种风尚、一种文化传统,一种行为方式,它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一定的形式融会到班级集体同学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中,形成一种良好的自觉的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行为。我将以精神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营造浓厚的班级人文气氛,努力创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既能体现时代精神的,又能育新人的班级文化体系,建设富有特色的和谐班级。

二、总体目标

让班级充满青春活力,充满人情味,充满昂扬向上、形成健康、积极进取的文化氛围,让班级成为每一个学生温暖的家是我们班一个努力方向。

三、工作措施:

幽雅的班级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包括桌椅的摆放,墙面的布置,黑板的利用等,实际上就是一种静态文化。学生触景生情,因美生爱,提高班级凝聚力。建设健康高雅的班级文化,可以增强学生对班级生活的兴趣,从而热爱生活、热爱文化学习,从而形成健康向上的班风。

主要措施:

①布置好教室卫生角与图书角。要求:用具归类摆放,整齐,垃圾分类存放,贴环保标语;图书角挂有积极健康向上的书籍供学生阅读。

②用好 “张贴栏”,主要用于规范张贴学生操行统计表、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及班内各项工作安排表、制度等内容。

③清理学生课桌,尽量做到统一、整齐、整洁,清除课桌文化(指在课桌上乱刻画)。

④可以在课桌右边统一张贴上“目标文化”,学生的书籍摆放要整齐,讲桌桌面耿里面的清洁卫生。

⑤教室前黑板上方张贴(悬挂)国旗,两侧或下面贴班训。要求能够体现班级特色、个性。

⑥教室后面黑板的一边设置一个板块是: “智慧人生”,每天一位学生写上三两句名言或自己的人生心得或是 “班级寄语”,每天一位学生写上自己对班级同学最想说的一句话,加强学生间的了解交流。内容要求学生每周摘录,有专人负责对内容定期检查。

⑦后门与窗户之间的墙壁可贴学生的书法、美术作品或优秀的文章等,鼓励学生,也能增添班级文化气息。

二:怎样评价帮扶结对教研活动的成效

学习身边老师的宝贵经验、生生之间的感情。(4)做好课后辅导工作,老师与学生之间相处得愉快。同时还要在班上开展自我教育,才能更好地进行班级管理。(3)做好课后反思。继续贯彻赏识教育,树立新的理念,掌握教育规律,自己教育自己:不断提升精神追求,从而不断进步在教育教学方面。通过赏识学生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在今后的工作中:(1)加强学习,学生的活动方式,以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我们要抓紧点滴时间学习、学习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3)多琢磨,自己超越自己,教学目标的确定以及教学内容选择进行反思。只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相处得很融洽。同时还要多琢磨班级管理的办法,注意分层教学。(2)多反思。(2)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提高教学质量。要让读书,教学后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使学生能够自己管理自己。(1)多学习。在个人自身素质方面,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自己约束自己,增强职业道德。使自己通过教学反思才能从“经验型”教师转向“科研型”教师,学习专业知识。自我反思是提高业务素质的基本途径,拓展学科知识,努力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从而增进师生

三:学校"留守儿童"帮扶方式有哪些

帮扶具体措施 :

1、摸底造册,建立留守儿童特别档案。学校德育组成员和班主任对留守儿童的情况深入了解,随时关注留守儿童的动态。

2、任课教师要了解学生在家中学习、生活的实际情况,发现潜在的问题,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与学习上的困难。主动、真诚地关心、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来自老师的温暖。

3、在班级开展“手拉手、结对子”活动,让留守儿童与班级同学成为“手拉手”小伙伴,一起学习,一起游戏,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来自小伙伴的关怀与温暖。组成帮扶小组。

4、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成果。每个留守儿童由教师牵头确定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5、实施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四:结对帮扶对年轻教师有哪些要求?

在教育教学方面:

(1)加强学习,树立新的理念。

(2)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提高教学质量。

(3)做好课后反思。

(4)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

在个人自身素质方面:

不断提升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1)多学习。我们要抓紧点滴时间学习,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身边老师的宝贵经验,学习专业知识。要让读书、学习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2)多反思。自我反思是提高业务素质的基本途径。在今后的工作中,教学后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学生的活动方式,教学目标的确定以及教学内容选择进行反思。使自己通过教学反思才能从“经验型”教师转向“科研型”教师。

(3)多琢磨。继续贯彻赏识教育,以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通过赏识学生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从而增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感情。只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相处得很融洽,老师与学生之间相处得愉快,才能更好地进行班级管理。同时还要多琢磨班级管理的办法,努力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同时还要在班上开展自我教育,使学生能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约束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己超越自己,从而不断进步。

五:学困生帮扶计划 10分

采取多种助困形式。学校建立起了由国家资助、社会爱心捐助、学生贷款、学生校内助学金、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资助生活困难学生的机制与体制。用好国家和省政府提供的奖助学金,仅2007-2008学年度,我校就为541名生活困难学生办理了国家励志奖学金,计270.5万元;为2537名生活困难学生办理了国家助学金,计472.2万元;为4137名生活困难学生发放了临时补助,计8.274万元。我校在实施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困难时刻,积极寻求多种途径,加强同银行的协调沟通,落实国家助学贷款业务。仅2007-2008学年度,我校共有475名生活困难学生获国家助学贷款,计247.59万元。与此同时,我校还加强同社会各界的联系,寻求社会对生活困难学生的资助,2007-2008学年度,从徐州市民政局福彩助学金筹措资金4万元,资助了40名生活困难学生;从新加坡助学金筹措资金4万元,资助了15名孤儿;从徐州慈善会基金筹措资金0.4万元,资助了2名生活困难学生。

设立专项助困基金与岗位。在做好国家资助、社会爱心捐助、银行助学贷款救助困难学生的同时,我校还专门设立了校内助学金,仅2007-2008学年度,学校共为996名生活困难学生发放校内助学金计29.88万元。积极创造条件,为生活困难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目前设助学岗位115个,每月为334名生活困难学生提供5万元勤工助学资助。并向126名生活困难学生发放定向助学金12.6万元;向202名生活困难学生发放济困助学金13.33万元;向2008年因受冰雪致灾家庭的63名学生资助1.975万元;向四川籍因地震受灾家庭的16名学生资助7.2万元,并免除学费11.27万元。寒假期间,走访慰问了4名贫困学生,资助0.2万元的物品。

心理援助+爱心呵护,确保“心理困惑学生”身心健康,使橙色预警机制有效。

由于大学生在校期间,会因为家庭生活困难、学习困难而产生心理问题,我校高度重视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大了大学生心理援助工作的力度,建立了“心理援助+爱心呵护的‘心理困惑学生’身心健康橙色预警机制”,构建了以大学生健康教育中心为主体、各二级学院学生管理部门为纽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确保了心理困惑学生的身心健康。

营造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以“构建良好人际关系与和谐校园,确保大学生身心健康”为目标,确立了“一个核心、三个载体”的服务措施(即以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为核心,以日常大学生心理咨询、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讲座、大学生心理社团活动为载体,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促进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在校园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在全校组织开展学习“省教育厅颁发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手册”,组织二级学院定期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定期更新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内容,每月举办一期心理健康知识黑板报,每季度举办一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画报。充分发挥校报、校园网、广播台、宣传栏等阵地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作用,在校园内营造了人人关心心理健康,人人参与心理健康宣传,人人都做爱心使者的浓厚氛围。近五年来,我校没有一起因心理问题而导致不良后果的现象发生。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档案。我校每年都为新入学的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全校目前已建立了校、院、系、班级四级心理健康档案信息网络。注重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软件的技术效用,科学地分析与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分门别类地、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档案梳理,为科学实施心理呵护与心理援助提供依据。

三是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活动。在每年新生入校......余下全文>>

六:创建和谐校园,班级的金点子

① 组织“金点子”征集活动。团委将向各班下发《“金点子”征集表》,向全校同学征集能够促进学校工作,有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氛围、有利于创建“和谐校园”的意见和建议,并对提出好建议的班级和学生进行奖励。

② 结合学校开展的“创建和谐校园”活动,各班要开展激建“和谐班级”活动,要制定出详细的活动方案,包括班级的设计布置、清洁卫生、班规班约、结对子帮扶对象等,努力建设优良班风,带动良好学风形成。

③ 各班以“文明、和谐”为主题办一期墙报,要求内容充实,版面设计灵活,由团委和学生会组织检查。

④继续开展“推普”活动,与校章佩带、仪容仪表等情况一同列入“文明班级”的评比活动中。

⑤举办学生篮球运动会和校园歌手大赛,组织教职员工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丰富广大师生课余文化生活,活跃校园文化氛围。

对布置的每一项活动,政教处和团委都将认真地进行评比、总结,并及时通报。对完成较好的班级给予奖励,对敷衍了事的班级进行通报批评。

七:对班里工作方面?

仅供参考啊:

题记:带XX级的这段时间里,发现班委出现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就是不能认识班级工作的全貌,把组织活动当成班级工作的全部,提醒后偶有改观,但成效不大。近日在和部分班委的约谈中总结出了关于班级工作的几个层面,整理于此。

班级工作无论如何出新、如何求变,都必须以班级同学的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学院提出的学生工作“满足学生成长需求,服务学生成长需要”的指导思想也是此意,这是每位班委都必须谨记于心的。

班级工作又绝不仅仅是有些同学理解的组织班级活动,在我看来,它至少应有三个层面。最高层面是班级工作的理念和价值追求,即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班集体,我们要形成什么样的班级文化。这个问题对于大一的同学而言似乎有点抽象,但是,这个问题解决不好,达不成共识,班级活动开展得再多,充其量还是一盘散沙,就是牛书记经常说的“有道无气”。当然,工作理念和价值追求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有的,它需要在班级建设的过程中去凝练。

我理解的第二个层面是班级工作的支撑,即班级文化和价值追求的实现形式,这恐怕是我们的班委通常关注最多的、并认为是整个班级工作的那一部分内容。理论学习、科研实践、文娱体育等活动,QQ群、班级博客、班级刊物等交流平台,兴趣小组、爱心基金、结对帮扶等创新形式,都应该是在班级文化的指导下进行的,是托起班级精气神的有力支撑。

第三个层面是作为班级主体的全体同学。每位同学都是班级不可或缺的一份子,每位同学都有权利在属于自己的班集体中健康成长并获得幸福感。班级组织的种种活动都应当在一定理念指导下、以班级同学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如何增进同学的沟通、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如何拓宽班级活动的平台,如何帮助同学解决学习、生活、心理方面的困难,学习经验交流会有没有必要搞,科研班会通过什么方式组织,春游去什么地方等等问题,都应该建立在对班级同学的基本情况和实际需求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背离了班级同学的成长需求,所有的活动都成了无源之水,诸多的努力都将付之东流。

以上三个层面是互相联系、循环互动的有机整体,是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往复过程。如果用图形表示应该是一个正金字塔形,位于最下端作为基石的是班级同学,中间由无数班级活动像柱子一样做以支撑,顶端则是班级工作理念和文化,它虽然“高高在上”,但却应当渗透在班级活动中,内化到每位同学的观念和行动中的。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