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子谓楚王曰

一:战国策~楚策三 评价苏秦和楚王

在《战国策·楚策三》中,有关苏秦与楚王的故事共有二则:

一则:苏子谓楚王

原文内容:

苏子谓楚王曰:“仁人之于民也,爱之以心,事之以善言;孝子之于亲也,爱之以心,事之以财;忠臣之于君也,必进贤人以辅之。今王之大臣父兄,好伤贤以为资,厚赋敛诸臣、百姓,使王见疾于民,非忠臣也;大臣播王之过于百姓,多赂诸侯以王之地,是故退王之所爱,亦非忠臣也,是以国危。臣愿无听群臣之相恶也,慎大臣、父兄,用民之所善,节身之嗜欲,以百姓。人臣莫难于无妒而进贤。为主死易,垂沙之事,死者以千数。为主辱易,自令尹以下,事王者以千数。至于无妒而进贤,未见一人也。故明主之察其臣也,必知其无妒而进贤也。贤之事其主也,亦必无妒而进贤。夫进贤之难者,贤者用,且使己废;贵,且使己贱,故人难之。

原文大意:

苏秦对楚怀王说:“仁德的人对于民众,真心实意地爱护他们,用好言好语事奉他们。孝顺的子女对于双亲,用真心爱护他们,用财物事奉他们。忠臣对于国君,一定推荐贤明的人辅佐他们。如今大王的群臣父兄,喜欢伤害贤明的人作为自己进身的凭借,向贤人和百姓征收厚重的赋税,使大王被民众所憎恨,这些人都不是忠臣。群臣向民众散布大王的过失,又用大王的土地广泛贿赂诸侯,因此使大王所喜欢的臣子退避,这也不是忠臣,所以使国家牌危险之中。臣下倚望您不要听信群臣互相诽谤的话,谨慎地任用大臣和父兄;重用民众喜欢的人,节制自身的嗜好和欲望,以安定百姓。作为大臣来说,没有什么比没有嫉妒而推荐贤人更难的事了。为君主去死容易做到,垂沙战役,战死的数千人。为君主受侮辱容易做到,从令尹以下,忍辱负重事奉大王的数千人。至于没有嫉妒并能推荐贤人的,却没有见过一个人。所以贤明的君主考察他的大臣时,必须了解他有没有嫉妒之心,并且能否推荐贤明的人。贤明的人事奉君主,一定能做到没有嫉妒并推荐贤明的人。推荐人困难的原因,就在任用贤人将使自己无用,贤人尊贵将使自己低贱,所以人们难以做到这种事。”

二则:苏秦之楚三日

原文内容:

苏秦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谈卒,辞而行。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不肯留?愿闻其说。”对曰:“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王曰:“先生就舍,寡人闻命矣。”

原文大意:

苏秦到了楚国,三天才得到被楚王接见的机会。两谈完话,苏秦告辞准备离开楚国。楚王说:“寡人久闻先生大名,如同仰慕古代的贤人一样。如今先生不远千里来会见寡人,竟然不肯停留,希望听到您不肯留下的原因。”苏秦回答说:“楚国的食物比美玉还贵,柴火比桂树还贵,传达的官员像鬼一样难以看见,大王像天帝一样难以拜会。如今您是让我吃美玉烧桂树,通过鬼去见天帝。”楚王说:“先生到客馆安歇,寡人听到您的命令了。”

从上述两则故事苏秦与楚王的各自表现中,可以得到的结论是:苏秦聪明睿智,而楚王高傲自负;苏秦能说会道,而楚王口舌迟顿;苏秦机智善辨,而楚王木讷愚笨。

二:苏子认为贤臣的最高标准是什么?

《苏子谓楚王曰》出自《战国策》

《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是第一部)又称《国策》。是战国时期游说之士的著作。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bǎi hé)的斗争。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约12万字。所记载的历史,上起公元前490年智伯灭范氏,下至公元前221年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战国策》是我国古代记载战国时期政治斗争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它实际上是当时纵横家〔即策士〕游说之辞的汇编,而当时七国的风云变幻,合纵连横,战争绵延,政权更迭,都与谋士献策、智士论辩有关,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常用寓言阐述道理,著名的寓言有“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这部书有文辞之胜,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

《战国策》是我国一部优秀散文集,它文笔恣肆,语言流畅,论事透辟,写人传神,还善于运用寓言故事和新奇的比喻来说明抽象的道理,具有浓厚的艺术魅力和文学趣味。《战国策》对我国两汉以来史传文政论文的发展都产生过积极影响。

三:《史记》与《战国策-赵策》相同的篇目是哪些??? 10分

第一篇 东周策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

秦攻宜阳

东周欲为稻

周文君免工师籍

温人之周

杜赫欲重景翠于周

宫他亡西周之东周

第二篇 西周策

薛公以齐为韩魏攻楚

秦令樗里疾以车百乘入周

雍氏之役

雍氏之役

司寇布为周最谓周君

秦欲攻周

第三篇 秦策一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

秦惠王谓寒泉子曰

张仪说秦王曰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楚攻魏张仪谓秦王

张仪又恶陈轸于秦王

陈轸去楚之秦

第四篇 秦策二

齐助楚攻秦

楚绝齐齐举兵伐楚

医扁鹊见秦武王

秦武王谓甘茂曰

甘茂亡秦且之齐

秦宣太后爱魏丑夫

第五篇 秦策三

秦客卿造谓穰侯曰

范睢因王稽入秦

范睢至秦

范睢曰臣居山东

天下之士合从相聚于赵

应侯失韩之汝南

秦攻邯郸

蔡泽见逐于赵

第六篇 秦策四

秦昭王谓左右

秦王欲见顿弱

顷襄王二十年

或为六国说秦王

第七篇 秦策五

谓秦王

秦王与中期争论

濮阳人吕不韦

文信侯欲攻赵以广河间

文信侯出走

四国为一

第八篇 齐策一

靖郭君将城薛

靖郭君善齐貌辨

成侯邹忌为齐相

田忌亡齐而楚

邹忌修八尺有余

秦假道韩魏以攻齐

秦伐魏

苏秦为赵合从说齐宣王

张仪为秦连横齐王

第九篇 齐策二

张仪事秦惠王

昭阳为楚伐魏

秦攻赵长平

第十篇 齐策三

楚王死太子在齐质

齐王夫人死

孟尝君将入秦

孟尝君舍人

孟尝君出行五国

齐欲伐魏淳于髡谓齐王

第十一篇 齐策四

齐人有冯谖

齐宣王见颜

先生王斗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齐人见田骈

第十二篇 齐策五

苏秦说齐闵王

第十三篇 齐策六

齐负郭之民有狐?者

燕攻齐取七十余城

燕攻齐齐破

齐闵王之遇杀

齐王建入朝于秦

第十四篇 楚策一

五国约以伐齐

楚宣王问群臣曰

江乙说于安陵君

韩公叔有齐魏

苏秦为赵合从说楚

张仪为秦破从连横说楚

威王问于莫敖子华

第十五篇 楚策二

魏相翟强死

楚怀王拘张仪

楚襄王为太子之时

第十六篇 楚策三

苏子谓楚王曰

苏秦之楚

张仪之楚贫

张仪逐惠施于魏

第十七篇 楚策四

魏王遗楚王美人

庄辛谓楚襄王曰

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

客说春申君曰

天下合纵使魏加

楚考烈王无子

第十八篇 赵策一

知伯从韩魏兵以攻赵

晋毕阳之孙豫让

腹击为室而钜

苏秦说李兑

赵王封孟尝君以武城

第十九篇 赵策二

苏秦从燕之赵始合从

张仪为秦连横说赵王

武灵王平昼闲居

第二十篇 赵策三

赵惠文王三十年

秦围赵之邯郸

郑同北见赵王

第二十一篇 赵策四

齐欲攻宋秦令起贾禁之

五国伐秦无功

客见赵王

赵太后新用事

第二十二篇 魏策一

知伯索地于魏桓子

乐羊为魏将而攻中山

魏武侯与诸大夫浮于西河

苏子为赵合从说魏王

张仪为秦连横说魏王

张仪以秦相魏

公孙衍为魏将

第二十三篇 魏策二

犀首田盼欲得齐魏之兵

魏惠王死

田需贵于魏王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

梁王魏婴觞诸侯于范台

第二十四篇 魏策三

秦败魏于华

齐欲伐魏

齐欲伐魏

第二十五篇 魏策四

献书秦王

魏王问张旄

秦......余下全文>>

四:谁有《战国策》译文?

齐国人攻打燕国,禒获全胜。齐宣王问道:“有人劝我不要占领燕国,有人又劝我占领它。我觉得,以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去攻打一个同样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只用了五十天就打下来了,光凭人力是做不到的呀。如果我们不占领它,一定会遭到天灾吧。占领它,怎么样?”

孟子回答说:“占领它而使燕国的老百姓高兴,那就占领它。古人有这样做的,周武王便是。占领它而使燕国的老百姓不高兴,那就不要占领它。古人有这样做的,周文王便是。以齐国这样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去攻打燕国这样一个同样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燕国的老百姓却用饭筐装着饭,用酒壶盛着酒浆来欢迎大王您的军队,难道有别的什么原因吗?不过是想摆脱他们那水深火热的日子罢了。如果您让他们的水更深,火更热,那他们也就会转而去求其他的出路了。”

五:如何看待中国的孝道文化或孝道对中国现代社会的影响?论文1500~2000字噢 5分

孝是社会稳定的原动力

王军宝

一、孝的渊源

1、古人说“孝”字:《说文》“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尔雅·释训》“善父母为孝。”《书·君陈》“惟孝友于兄弟,克施有政。”《书·文侯之命》“追孝于前文人”《孔传》“继先祖这志为孝。”《说文》、《尔雅》释“孝”字,都是把上部看成老人。《书经》之“孝”字,是从政治方面讲的,是治理社会的含义。孔子与《书经》意同,

2、从“孝”字的字形演变究“孝”字本义

如上图:“姬鼎”(西周中晚期)上的“孝”字和“丁卣”(yǒu西周早期酒器)上面的“孝”字上面是一稞老草之形,下面是子字。为什么释草不释树呢,概“草”之生也一秋而已,常可见有籽而亡,明年复生草,循环往复,生生不已,故有“孝”字,孝乃传承之意也。后来把这种意思用到其它植物引申到动物再到人。意思没有多大改变,到后期人文思想的发展和成熟,赋予了“孝”更多的意义,尤其是人文意义,所以才有了善事父母的解释。人类“儿子”的“子”也是从“草种子”的“子”借来的。因此,孝的本义应是“传承”。如不能生出“子”则生物绝种矣,因此,不论是人或是动物植物都要产“子”。才能有后世。不然何可见物种之丰富。

师麻簋( guǐ西周中晚期)上的“孝”字,后人据形臆测为衰毛老人,下是“子”字,如少年将掖之状,因训为“子承老也,善父母为孝”。但如果训为老草叶子,岂不更形象。

陈侯午錞(duì)

从“孝”字演变看,上部多有变化,然不离老草之形,下部都离不开“子”字。这说明,孝的本义和“子”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从“姬鼎”(西周中晚期)看“孝”字,上部就是一蓬老草。卣(yǒu)西周早期酒器。只有师麻簋上的“孝”字可看出像老人。当然也可以不看作老人,毕竟那几根毛说成是老人还是很牵强的。说成草就好的多了。秋风中的老草多形象。它走向衰微,产下了草籽,可以死亡了。

从商晚期到西周中期整个时段内,“孝”字的形状都是草老结籽的会意。之所以不把“孝”字上部训为老人,还有一证据就是:“人”字的赋形从来没有用“胡须”来表示年龄的。看发展,“孝”字上部,在西周金文时期,如果可以说像老人能勉强的话,它的发展到小篆以后就再也没有“人”味了。请看:

这些无一长须形者,可见“孝”上部亦不该训为长须老人。

二、孝的传承意义有多广

西周实行分封制以来,社会得到长达500年之久的稳定,这里边有一个内驱力,就是传承。一个封国的稳定看国君的品德和执政能力,更靠国有储君。如果一个国家,国君无嗣则无需国君老死,其国即被灭。所以继承人是国家稳定的关健,因之孟子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之论。一个国君的破灭,不是一场简单的疆域重划,必将经过流血大暴乱,民不得安生。而一个储君的教育标准就是未来国君的道德和能力标准,因此周代称君子,即国君之子,而国君之了的教育要求就是全国的道德模范,将来成为国君才会得到百姓之拥戴,反之必走向灭亡。

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大学》修身在于心正、心正在于意诚

二、古代论孝典籍

1、《诗经》之论孝的篇章很多

⑴《诗·大雅·既醉》:“孝子不匮,永锡尔类。”朱熹集传:“类善也……孝子之孝诚而不竭,则宜永锡尔以善矣。”(周代王侯祭祀祖先的歌。)

意思为:孝顺的子子孙孙层出不穷,上天会恩赐福祉给孝顺的人。

⑵《诗经·小雅·楚茨》:“孝孙有庆,报以介福,万寿无疆。”

今译:孝子孝孙的善行,会得到大福和长寿的报偿。(周王秋冬祭祀祖先的乐歌。)

⑶《诗·大雅·下武》:“永言孝思,孝思维则。”

今译:牢记孝道,孝道就......余下全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