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堂好语文课的标准是什么
隆回县教师进修学校 谭奇洪 在推行课程改革、实施新课程标准的今天,就语文教学而言,怎样的一堂课才称得上好课呢?一般地说,应该符合这样几条标准。 一、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一堂好的语文课,教师上课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获得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使他们考试时能得到高分数,考出好成绩,而是要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着眼于他们整体素质的提高。教师教学,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通过创设各种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保证他们每个人都能参与到教学的进程之中去,主动、快乐、有效地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全知全觉的知识拥有者,也不是高高在上的学生学习监督者,而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教材文本之间对话的组织者、引导者,是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参与者;他既是学生的良师,又是益友。在课堂上,教师始终能以平等、亲切、随和的态度对待每个学生,并能以宽厚、包容的心态善待学生对课文独特而多元的反应,使课堂气氛民主、和谐、轻松。 二、表现出强烈的语文课程意识,三维目标得到不同程度的达成 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是所有课程教学都要达成的目标。但不同的课程各有其特点,所以在具体教学中又要注重目标的特殊性。对语文课程来讲,教学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既重视其工具性,又重视其人文性,并把二者很好地统一起来。一方面,教学要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听、说、读、写及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他们热爱祖国语文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他们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判断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还要使他们的个性修养、品德情操、审美趣味等受到有益熏陶,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人格。不可否定,一堂课不可能面面俱到达成所有目标,但必须注意突出一个或几个方面的重点,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渐达成或接近达成全面目标。 三、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能进行创造性学习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语文教学要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本着从学生需要出发的原则,把学习内容的选择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在探究中获得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对于语文课程文本中所蕴涵的丰富的知识、情感、人文精神,教师不要急于把自己所知晓的东西硬塞给学生,而要想方设法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产生浓烈的兴趣与意愿,告诉学习方法,给予充裕时间,引导他们自己去感受、体验、思辨、推理判断,从而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又发现新问题。在学习中,要运用多种方法使学生相互间不断进行讨论、交流、甚至争论,以达到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对学生的提出的不同观点、看法,教师不要轻易作出评判,而要让学生经过思考后自己得出结论;即使学生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最好也不要讲出答案,而应遵循语文教育的原理,让学生自己反复读、议、思、悟,慢慢把握知识真谛。当然,让学生积极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并不等同于实行“牧羊式”教学,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撒手不管、成为旁观者或局外人;相反,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他应始终主导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不但要参与到学生的交流、讨论中去,还要对学生相机点拨、提示,从而发挥“导”、“引”、“助”的作用。 四、课程资源得到充分开发,课堂开放而具有活力 任何课程教学,教师都要重视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要重视课堂但又不局限于课堂。语文教学尤其如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重视对课程文本的学习,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挖掘课程文本所蕴含的价值。......余下全文>>
二: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包括哪些方面
1.学生学习状态评价。这是课堂教学评价的核心
(1)学生的参与状态。
(2)学生的思维状态。
(3)学生的达成状态。
2.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新课程评价并不完全否定原有课堂教学评价,它在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的同时,从更全面的角度关注教师的教,是对原有教学评价的发展与超越。
(1)教师的教学目标是否正确,手段是否充分体现新课程要求的三个维度的目标内容。
(2)教师的权威活动时间是否尽可能压缩,力求讲解精要、恰当,鼓励学生质疑问题,不回避问题,根据学生的情况随时调整教学?
(3)教师是否能够正确地处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审视和探究的目光对待教材,在质疑中探究,在探究中认同或者标新立异?
(4)教师能否提出高质量的思考题?问题是否具有启发性、层次性?是否正确、及时地评价学生的回答?
(5)教师能否及时调控课堂,使课堂气氛活跃?师生间应在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对话,教师要多用商量式的语气向学生提出建议和要求,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6)教师能否对所有学生表现出尊重和赞赏的情感,用富有激情的教态、语言来激发学生内潜的情绪,使学生的学习情感始终处于主动积极、稳定持久的“乐学”状态?
由此从评价的机制和评价的方式上,促进教师形成学生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学生发展的观点,激发引导教师优化课堂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三:一节好课应该有什么标准
到底怎样的课才算是一堂好课,或者说评价一堂好课是否有一定的标准。应该说课堂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作为一门科学,就应该有一定的评价标准,而作为一门艺术,贵在创新,就不应该有唯一的评价标准。俗话说:“各有各法,只要得法”。但作为一堂好课,最基本的衡量标准还是可以归纳出来的。 数学教学专家邱学华归纳一堂好课的基本特征是三个字,所以本人想从微观操作层面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氛围七个方面对好课的标准作更深入的探讨。 1、教学目标要明确“三要点” 教学目标“三要点”具体指“知识吸收点、智能开发点、思想教育点”。教师在备课时就要从“三要点”去构建一堂课的教学目标体系。“知识吸收点”是指本学科本堂课中要让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智能开发点”是指智力和能力的开发,智力指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能力就语数而言主要指听、说、读、写、算、操作等。“思想教育点”不仅仅指思想认识的提高,还包括兴趣的激发,习惯态度的形成,感情的陶冶,意志的锻炼等。其中“知识吸收点”是好课的基础,“智能开发点”是好课的关键,“思想教育点”是好课灵魂,在教学中教师应正确处理好三者的关系。 2、教学原则要突出“三为主” 教学原则的“三为主”具体指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其中以“学生为主体”应力求让学生在一堂课上有“三得”:“名有所得、一举多得、自求自得”。“各有所得”是针对学生间的固有差异提出的,要求教师因材施教,不搞一刀切,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一举多得”是根据课堂教学的本质特征提出的。学生学习是知、情、意、行相互作用,协调发展的过程,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过程。“自求自得”是根据学生认知的基本规律提出的。教法是为学法服务的,教师的教归根到底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让学生自己探求知识,自己寻求发展是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 以“教师为主导”必须要求教师做到“三个有”:“心中有本、目中有人、手中有法”。“心中有本”指教师心中要有大纲、有教材,并且要把握大纲精神,吃透教材的重难点。“目中有人”指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教师为学生服务的思想,不能让学生围着教师的提问转,围着教师的板书转。“手中有法”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机智,有针对性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训练为主线”是“教师为主导”与“学生为主体”的动态双向转换过程,是“教”与“学”的完美结合与和谐统一。“训”是指教师的引导、启发、点拔、帮助;“练”是指学生的探究、感悟、交流、提高。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师生双边交流的过程,就是教师“训”与学生“练”交相作用,循环往复的过程。其中,教师要处理好“训”与“练”的关系,教师的“训”要为学生的“练”服务,学生的“练”又为教师更好地“训”提供反馈信息,使教师的“训”更有成效。 课堂上的训练过程必须体现“三性”,即:“目的性、层次性、广泛性。”训练的“目的性”是指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开掘训练点,提高训练的价值和效果。训练点的开掘和设计,最能体现教师的教学观念,文化功底和对教材重难点的把握;训练的“层次性”是指训练过程要有梯度,要铺设台阶,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让学生拾级而上;训练的“广泛性”是指训练的面要广泛,要有代表性,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教师设计的不同层面上都能得到相应的训练。训练的“三性”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没有训练的目的性,就无所谓训练的层次性,没有训练的层次性,就谈不上训练的广泛性。 3、教学过程要展示“三个......余下全文>>
四:一堂好课的标准有哪些?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
1、一堂好课应体现三点:真是的学习过程;科学的学习方式、高超的教学艺术。(实事求是、讲究实效)
2、一堂好课应以学伐的发展来衡量,要求做到知识与能力的同步发展,认知与情感和谐发展。(目标多元、过程生成、内容开放、评价激励、媒体使用恰当)
3、一堂好课应体现在建构性、生成性和多元性的统一。(指向全面发展、内容得当、方法贴切、评价完善)
4、一堂好课应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以考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活动状态为主。(参与、交流、达成)
五:一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1.是否是一节好课,首先要看教师是否落实了三维教学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2.对于一节好课来讲,要恰当的运用各种教学资源。
每个学校的教学资源是不一样的,不在于设计是否花哨,是否有强烈的音响震撼效果,而在于实用性,要就地取材,在这其中能体现讲课教师是否用心在上这一节课。实事求是的讲,我们所举行的很多优质课和教学能手的评选,有很多弄得太花哨了,从头到尾就像在“演戏”,透着一个“假”字。
3.对于一节好课来讲,不能拘泥于教材,要适度的拓展,方能满足生物教学的要求。生物教学有其特殊性,与生活联系密切,如果我们在讲授课本内容时,能联系社会生活实际。那么将引起学生很大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肯定很好。
5.评价一节课,还要看教师讲课过程中的过渡是否自然,是否“水到渠成'"自然流淌”,而不能是教师硬“挤”出来,也不是教师硬“贴”上去的。因为教学是一种艺术,一节好课对于听课的人来讲,也可以说是一种享受。
6.评价一节课,要看学生的课堂反应,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要看这节课学生的“变化”,如果随着课堂的进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越来越高,非常的主动、活跃,那么说明这是一节非常成功的课,如果教师激情四射,而学生漠然处之,只能说明这节课“假”。
我认为好的标准也可分以下层次:
上对:按课标完成任务,没有错误,能讲清楚,学生能听懂。
上好:对原来内容加一点,改一点,使之更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二次开发,需要教师的经验和创造力。
上全:兼顾“三位一体”或学生发展的多种目标,打破原来的时空,拓展学生的视野。
上活:不拘泥于教案,活用教案,体现教学的生成性,教学预设能适当做出调整。
上实:学生主动学习和有效学习的程度高,课堂形成的实际效果好。
总体来讲,对于一节课的评价是多方面的,即要从教师的角度来评价,又要从学生的角度来评价,课程设计要合理,讲解要清晰,逻辑要严谨,特别重要的是要昭显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