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放战争时期 重大事件 5分
战争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战争序幕:1945年8月—1946年6月
第二阶段:全面内战:1946年6月—1950年6月
解放战争是1946年6月至1950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援下,为推翻国民党统治而进行的战争,也是二十世纪中叶在中国境内发生的中国共产党军队与中国国民党军队之间的一场长期战争,也是近现代世界历史中规模最大的内战之一。此次战争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推翻了中国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统治,国家最高领导人——毛泽东于1949年10月1日在北平(北京)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而由中国国民党领导的中华民国政府则迁往台湾。
1946年6月至1947年6月,是人民解放军的战略防御阶段。 战争开始时,国民党军有860万人,人民解放军连地方部队在内 解放军只有120万人。国民党军凭借其兵力上和装备上的绝对优势,向晋冀鲁豫、晋察冀、华东、东北、中原等各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人民解放军依靠抗战前后的布
解放南京
局,贯彻中共中央、毛泽东制订的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不以保守地方为主的正确的战略方针,通过前8个月机动防御作战,给了国民党军以沉重打击。1947年3月,国民党军将其全面进攻改变为重点进攻,即集中重兵进攻陕甘宁和山东两解放区,虽曾占领延安,喧嚣一时,但并未达到目的,其自身又遭惨重损失。
从解放战争第二年起,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于1947年6月30日向南强渡黄河,8月挺进大别山;随后,陈赓、谢富治率晋冀鲁豫野战军另一部于8月挺进豫西;陈毅、粟裕率华东野战军主力于9月挺进豫皖苏边区,三路大军在江淮河汉之间地区实施战略展开,形成“品”字阵势,互为策应,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开辟了广大的中原解放区,威胁国民党军后方和腹心地带,与各解放区内线反攻相结合,使国民党军由进攻转入防御,逐步陷入被动。
解放战争第三年
朱宣咸作品《战火》
,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进行了战略决战。济南战役揭开战略决战的序幕,尔后从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连续组织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歼灭了国民党军在东北、华北和华东战场上的主力,解放了东北、华北和长江以北广大地区。人民解放军总数达到400万人,国民党军总数则下降到约200万人。人民解放军虽武器配备不如国民党军,但作战素质高于大部分国民党军,而且在数量上也大大超过国民党军,居于压倒性优势。国民党统治因为内部斗争和政治腐败已成风烛残局。解放战争第四年,人民解放军继1949年4月发起渡江战役、占领南京之后,6月起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对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大追击。1949年10月1日,在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途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宣告成立。到1950年6月,残存在华东、中南、西南、西北战场上的国民党军被全部歼灭,仅有少量逃往台湾。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至此,人民解放军完成了解放全国大陆和近海岛屿的任务,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第二次国共内战胜利。
二:解放战争的主要历史进程及其基本史实。
解放战争,亦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是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援下,为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而进行的战争,期间共歼灭国民激军625万余人,摧毁了国民党各级反动政权,从根本上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aike.baidu.com/view/50582.htm
三:解放战争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能使中国更快的统一,使人民能更好的得到和平,能让中国在国际上赢得一席之地
四:解放战争的胜利有什么历史意义?
1、标志着中国100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的结束,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2、.使中国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代,成为中华民族走向新生的历史转折点
对中国来说,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的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人们期盼已久的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对国际社会而言,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鼓舞了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最后,它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同时是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第一,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由于中国人民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严重压迫,在中国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群众基础是十分广泛的。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坚持和发展革命的政治基础。
第二,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
由于中国没有资产阶级民主,反动统治阶级凭借武装力量对人民实行独裁恐怖统治,革命只能以长时间的武装斗争作为主要形式。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就不能完成任何革命任务。
第三,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在工人阶级人数很少而战斗力很强,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中国,建设一个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党,是极其艰巨的任务。
五:关于历史:问一下,解放战争和国共战争的区别
区别就在于解放战争只是国共战争的一个组成部分。
国共战争,又称国共内战,是19世纪20年代末至50年代初,在中国境内发生的一场长期战争,也是近现代世界历史中规模最大的一场内战。交战的组织共有两方,一方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第一次内战为红军,第二次为解放军),另一方为国民正府及其领导的国民革命军,以及1947年行宪后的中华民国正府与国军。
国共战争共分为两次,中国共产党称第一次战争为“土地革命战争”即“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称第二次战争为“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即“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国国民党则将其总称为“剿匪战争”、“抗共卫国勘乱战争”。
六:我国解放战争历史上著名的三大战役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七:有没有介绍解放战争史的比较详细的书籍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争史简介book.kongfz.com/1937/78859720/书籍作者:教研室
图书出版社:教研室
图书品相:9成品相
库 存 量:1 本
图书售价:10.00元
图书类别:历史
图书标签:解放军 中国人民 战争史 简介 教研室
上书时间:2010-01-04
出版时间:1985 印刷时间:1985
开本:16开 页数:30页
装订:平装
八:在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分别是什么在历史上它们有什么意义
分开的话: 辽沈:辽沈战役的意义在于:解放了东北全境,使全国的军事形势出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从此,人民解放军不仅在质上占了优势,而且在数量上也占了优势,辽沈战役的胜利,使得人民解放军拥有了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为后面两大战役的胜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平津:华北基本上获得解放,并使华北、东北这两大解放区完全连成一片。我军在付出较小代价的情况下极大减少了国民党军的力量,同时对国民党的士气是沉重打击。 淮海: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的地区。国民党统治的心脏地带京、沪一带完全暴露于人民解放军的攻击之下。 三大战役的胜利,使人民群众胜利地完成了与敌主力的战略决战。三大战役共进行了142天,歼灭敌人173个师,共计154万多人。连同在此期间其他地区的作战,人民解放军共计歼敌182万人。这意味着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已被消灭殆尽。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巩固基础。 辽沈战役是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之间进行的。第一阶段东北野战军主力南下,于10月15日打下锦州,歼敌10余万,俘敌东北“剿匪”总司令部副总司令范汉杰。截断了北宁线,封闭了东北与华北的陆上通道。长春守敌动摇,一部起义,一部投诚,长春顺利解放。第二阶段从10月20日开始至28日,进行了辽西会战,东北野战军全歼了妄图重占锦州,夺路南逃的廖耀湘兵团10万余人。第三阶段从10月29日至11月2日,东北野战军解放了沈阳和营口,东北全境得以解放。辽沈战役共歼敌47万人,解放了东北全境,连同其他战场的胜利,人民解放军上升为300万人,国民党军队则下降为290万人。全国军事形势出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从此,人民解放军不仅在质上占了优势,而且在数量上也占了优势。辽沈战役的胜利,使得人民解放军拥有了一个巩固的具有一定工业基础的战略后方,并拥有了东北野战军这支近百万的战略预备队,为以后解放平津与华北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这是中国革命的成功和中国和平的实现已经迫近的标志。” 淮海战役从1948年11月6日发起,至1949年1月10日结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1月6日至22日。华东野战军主力在徐州以东碾庄地区,围歼敌人黄伯韬兵团,击毙敌兵团司令黄伯韬。敌第三绥靖区副司令官、中共地下党员何基沣、张克侠率部23000人在贾汪、台儿庄地区起义。从11月23日至12月15日,是淮海战役的第二阶段。主要作战目标是歼灭由豫南赶来增援而孤军突击的黄维兵团。中原野战军在华东野战军一部的配合下,全歼敌第十二兵团于双堆集地区,生俘兵团司令黄维。在此期间,国民党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率领邱清泉、李弥、孙元良三个兵团撤离徐州,被华东野战军主力合围在陈官庄一带,孙元良兵团被歼灭。第三阶段从12月16日至1949年1月10日。人民解放军发起总攻,全歼邱清泉、李弥两个兵团,击毙兵团司令邱清泉,生俘副总司令杜聿明。至此,淮海战役胜利结束。这次战役共计歼敌55.5万人,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的地区。国民党统治的心脏地带京、沪一带完全暴露于人民解放军的攻击之下。 平津战役是1948年11月29日至1949年1月31日之间进行的。平津战役第一阶段从1948年11月29日至12月21日,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确定的对平、津、张实行围而不打或割而不围的作战方针,人民解放军完成了对平、津、张的战略包围和战役分割任务,使敌人失去南逃或西窜的可能,造成了解放军从容歼敌的态势。第二阶段从12月21日至1949年1月15日,人民解放军按照先打两头、后取中间的作战方针,先歼灭新保安......余下全文>>
九:解放战争结束后到新中国成立是什么历史时期
解放战争也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国民党方面称为“动员戡乱”,是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而进行的战争。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国共两党为接收日本投降后的占领区内战愈趋激烈。蒋介石三次去电延安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共商“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中国共产党派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为代表前往重庆。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订了《双十协定》,1946年1月10日签订了《停战协定》。
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以30万军队围攻中原解放区,向解放区发动了全面进攻。全国解放战争由此正式开始。1946年6月至1947年6月,解放军处于战略防御阶段,战争主要在解放区进行。
1947年7月,解放军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接着连续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主力。1949年4月,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南京,基本宣告了国民党统治的覆灭。
在解放军向全国进军途中,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宣告成立。到1950年6月,残存在华东、中南、西南、西北战场上的国民党军被全部歼灭,仅有少量逃往台湾。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至此,解放军完成了解放全国大陆和近海岛屿的任务,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内战胜利,统一了中国大陆。
解放战争确定了国民党统治覆灭,全国虽然没有完全统一,时势要求必须要有一个领导层领导全国人民走向独立自强,新中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人民站了起来。所以说这一时期没有其他什么什么时期称谓。
十:如何看待中国历史上的解放战争
一个民族内埂的矛盾积累到一定时候的必然结果
腐败与反腐败的斗争最高形式
一个阶级统领各阶级的对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