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严三实的典型人物有哪些?
一、 严以修身
正面典型:杨善洲,1927-2010,云南保山地委书记。
从事革命工作近40年,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本色,廉洁奉公、全心为民,勤奋工作,为保山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1988年6月退休以后,他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施甸县大亮山兴办林场,一干便是22个春秋,带领大家植树造林5.6万亩,林场林木覆盖率达87%以上。把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今朝生机勃勃的绿色天地,使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两袖清风,清廉履职,忘我工作,一心为民,只为了兑现自己当初“为当地群众做一点实事不要任何报酬”的承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杨善洲同志60年如一日,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时时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自己。
语录1:“我1952年入党,其实当时自己没想到入党,觉得自己条件不够,是组织上看我表现不错,把我确定为重点培养对象。随着思想觉悟的提高,越来越觉得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一种正确的选择。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远大目标是使整个中华民族富裕起来,这正是我一直想做的事情。入党后,我很快找到了人生方向和奋斗目标。”
语录2:“我是共产党员,哪能光想着自己?把自己的家庭搞得富丽堂皇,别人却还过着艰难日子,那么,我们常说的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不是成了骗人的假话吗?无论在什么时候,何种环境中,我们都不能忘记了党的根本宗旨,都应该把坚持党的宗旨作为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 严以用权
正面典型:任长霞,1964-2004,河南省商丘市,登封市公安局长。
事迹:作为一位公安局长,任长霞无疑面临着钱、权、法的考验。自入警以来,她从事的都是有一定权力的工作,总是有人通过直接、间接的关系来靠近她,给她送去金钱、物品,但都被她婉言拒绝。2001年,她了解到,松颖避暑山庄老板王松纠集家族成员、两劳释放人员横行乡里,敲诈勒索,致使上百人受到伤害,7人丧命,民怨极大。她决心挖掉这颗毒瘤。王松手下爪牙因参与作案被抓获,王松企图以钱开路,打通关节,救出这几个弟兄。王松来到任长霞办公室,随手甩出一沓钱放在桌子上说:“手下人捅了漏子,请任局长高抬贵手,网开一面。”任长霞严词拒绝,将王松一举擒获。
三、 严以律己
正面典型:李荒,1916年出生于辽宁营口,1933年考入东北大学。原辽宁省委常务书记,省政协主席。2014年去世,享年99岁。
事迹:当年,他主动从辽宁省委领导岗位全身“裸退”,在省直机关引起反响;他“反对夫人参政”的观点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他关于党内应互称“同志”的文章引起社会共鸣;他为官清正廉洁受到公认,他严格要求身边工作人员和家人,一个儿子当汽车修理工直到退休,一个儿子下岗自谋生路。
李荒99年的人生道路、80年的革命生涯,无论在顺境逆境,李荒始终做到心中有党不忘恩,心中有民不忘本,心中有责不懈怠,心中有戒不妄为。党性炉火纯青,人性熠熠生辉,表现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风范和共产主义战士的忠诚品格。纵观李荒的一生,严以律己,讲政治规矩,遵政治纪律,守道德底线。他顾全大局,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事业殚精竭虑;他作风正派,不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他清正廉洁,公道正派。手中有权,但深怀敬重之心、敬畏之心,既不滥用,更不私用,体现了正确的权利观;他做到自重、自警、自省、自励,保持慎权、慎独、慎行、慎微,几十年如一日,修洁净之身、养浩然之气、成清廉之风,体现了共产党人的高贵品质。
四、 谋事要实
正面典型:史来贺,1930-2003,河南省新乡县刘庄村党支部书记。
事迹:几十年来,史来贺正是怀着一颗全心全......余下全文>>
二:《水浒传》中最典型的反面人物是?。
高俅
(?—1126)北宋末年人。初为苏轼小史(书僮),后事枢密都承旨王铣,因善蹴鞠,获宠于端王赵佶 (即徽宗)。徽宗即位后,官至开府仪同三司,在任时宋军政废驰。在施耐庵水浒传中对他有深刻刻画。高俅于靖康初病死。
高俅是《水浒》里的重要人物。值得思索的是,尽管人们对《水浒》的认识一直众说纷纭,唯独在对高俅这个文学形象的评价上,却几乎完全一致。
下面的观点,是比较有代表性的:
阶级压迫是造成农民起义的基本原因。《水浒传》通过人物和事件的描写在客观上深刻地揭示了这条真理。
全书首先出现的重要人物是高俅。作者把高俅发迹的故事安排在全书的开端,确如金圣叹在批语中所说,含有表明“乱自上作”的用意。高俅的身上典型地体现了封建统治阶级的丑恶和腐朽的本质,成为封建统治集团的代表人物。王进亡命延安府,林冲刺配沧州道,杨志流落汴京城,都是由于他的迫害。其后,他又和梁山泊势不两立,是封建王朝中主张和执行征讨最力的一个人。他象一根无形的线,把出现在书里的那些从中央到地方的大大小小的贪官污吏全都串连起来了。①最近,有一些同志认为:《水浒》在塑造高俅这一反面形象时,不同于宋元“话本”和“杂剧”那样“往往把封建时代的社会、政治问题,理解为个别人的好坏问题”,而是“把这样一些个人和个人行为,当做整个的社会、政治问题来处理”,“这就赋予它以强烈的政治社会意义。”②从而深刻地揭露了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
我们认为,上述对高俅的文学形象的政治社会意义的评价是不符合作品实际的。正确认识高俅这一同作品热情讴歌的梁山泊英雄对立的反面典型,对于深入揭示《水浒》的本质,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就来谈一谈我们的一些粗浅看法,以就正于学术界的先辈和同志们。
一.大家知道,《水浒》是以北宋末年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的传说为题材的。但它并不是一部历史小说。在宋朝的“说话”艺术中,有所谓“小说”、“谈经”、“讲史”、“合生”四科的区分。其中“讲史”一科,有点类似历史小说,但也是“历叙史实而杂以虚辞”⑨;至于被列入名“银字儿”的“小说”科的“扑刀杆棒”类的“水浒”故事,就更与史实大相径庭了。但是,《水浒》毕竟是依托历史传说来敷衍故事的,所以考察一下从史籍到小说创作的演变,对于认识高俅的典型意义,是会有所启发的。
在《水浒》中,高俅是与蔡京、童贯、杨戬并列为“变乱天下,坏国,坏家,坏民”的“四个贼臣”的;人们习惯上又把高俅列为“六贼”之一。但是,查一下史书,不论是“四贼”,还是“六贼”,高俅的大名其实都没有列入。
宣和七年十二月,“太学生陈东等上书,数蔡京、童贯,王黼、梁师成,李彦、朱勔罪,谓之六贼,请诛之”。④ “蔡京、王黼方用事,人莫敢指言,独东无所隐讳。……钦宗即位,率其徒伏阙上书,论:‘今日之事,蔡京坏乱于前,梁师成阴谋于后,李彦结怨于西北,朱勔结怨于东南,王黼、童贯又结怨于辽金,创开边隙。宜诛六贼,传首四方,以谢天下。’言极愤切。”⑤ 按《宋史》,“六贼”应是蔡京、童贯、王黼、梁师成、李彦、朱勔,并无高俅、杨戬二人。关于杨戬,因为他已在宣和三年死去,陈东宣和七年上书,自然无须将其列入了。“六贼”加上杨戬,共七人,《宋史》都有专传:蔡京入《奸臣传》,王黼、朱勔入《佞幸传》,童贯、梁师成、杨戬、李彦入《宦者传》。唯独高俅,仅《宋史·徽宗本纪》有两条极为简略的记载:
政和七年春正月,“庚子, 以殿前都指挥使高俅为太尉。”
宣和四年,“五月,壬戌, 以高俅为开府仪同三司。”
除此而外,《宋史》并没有为高俅立传。从他所任太尉等重要职务来推测,高俅纵使是......余下全文>>
三:圣经最名符其实的反面人物是谁
感谢主!要说圣经里反面人物我认为是犹大,你想啊,关键时刻他出卖了我们的主耶稣基督,所以犹大就是敌基督的。
四:莎士比亚塑造了一系列具有文艺复兴时期特色的反面典型人物,试举出两个并简单说说他们各自的典型行为
《奥瑟罗》中反面人物:伊阿古,一个人格扭曲的人,他无时不在扭曲着现实,无时不在欺骗这世界,似乎在他的世界里这又看到别互的痛苦才是他最大的喜悦,我看完后,真的是对这个人深恶痛疾,但是又带有些同情,他孤独的内心里,充满着恐惧,充满着邪恶,装不下任何的美好,有的只是恶毒的灵魂,悲哀的肉体。
《李尔王》勃艮第公爵,还有他儿子爱德蒙,一个为了名利不顾一切得人,对他表示理解。他父亲一个没有灵魂,不会思考的空壳
五:水浒传所有反面人物介绍
一般认为是:高俅、蔡京、童贯、杨戬 高俅是《水浒》里的重要人物。值得思索的是,尽管人们对《水浒》的认识一直众说纷纭,唯独在对高俅这个文学形象的评价上,却几乎完全一致。 下面的观点,是比较有代表性的: 阶级压迫是造成农民起义的基本原因。《水浒传》通过人物和事件的描写在客观上深刻地揭示了这条真理。 全书首先出现的重要人物是高俅。作者把高俅发迹的故事安排在全书的开端,确如金圣叹在批语中所说,含有表明“乱自上作”的用意。高俅的身上典型地体现了封建统治阶级的丑恶和腐朽的本质,成为封建统治集团的代表人物。王进亡命延安府,林冲刺配沧州道,杨志流落汴京城,都是由于他的迫害。其后,他又和梁山泊势不两立,是封建王朝中主张和执行征讨最力的一个人。他象一根无形的线,把出现在书里的那些从中央到地方的大大小小的贪官污吏全都串连起来了。①最近,有一些同志认为:《水浒》在塑造高俅这一反面形象时,不同于宋元“话本”和“杂剧”那样“往往把封建时代的社会、政治问题,理解为个别人的好坏问题”,而是“把这样一些个人和个人行为,当做整个的社会、政治问题来处理”,“这就赋予它以强烈的政治社会意义。”②从而深刻地揭露了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 我们认为,上述对高俅的文学形象的政治社会意义的评价是不符合作品实际的。正确认识高俅这一同作品热情讴歌的梁山泊英雄对立的反面典型,对于深入揭示《水浒》的本质,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就来谈一谈我们的一些粗浅看法,以就正于学术界的先辈和同志们。 一.大家知道,《水浒》是以北宋末年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的传说为题材的。但它并不是一部历史小说。在宋朝的“说话”艺术中,有所谓“小说”、“谈经”、“讲史”、“合生”四科的区分。其中“讲史”一科,有点类似历史小说,但也是“历叙史实而杂以虚辞”⑨;至于被列入名“银字儿”的“小说”科的“扑刀杆棒”类的“水浒”故事,就更与史实大相径庭了。但是,《水浒》毕竟是依托历史传说来敷衍故事的,所以考察一下从史籍到小说创作的演变,对于认识高俅的典型意义,是会有所启发的。 在《水浒》中,高俅是与蔡京、童贯、杨戬并列为“变乱天下,坏国,坏家,坏民”的“四个贼臣”的;人们习惯上又把高俅列为“六贼”之一。但是,查一下史书,不论是“四贼”,还是“六贼”,高俅的大名其实都没有列入。 宣和七年十二月,“太学生陈东等上书,数蔡京、童贯,王黼、梁师成,李彦、朱勔罪,谓之六贼,请诛之”。④ “蔡京、王黼方用事,人莫敢指言,独东无所隐讳。……钦宗即位,率其徒伏阙上书,论:‘今日之事,蔡京坏乱于前,梁师成阴谋于后,李彦结怨于西北,朱勔结怨于东南,王黼、童贯又结怨于辽金,创开边隙。宜诛六贼,传首四方,以谢天下。’言极愤切。”⑤ 按《宋史》,“六贼”应是蔡京、童贯、王黼、梁师成、李彦、朱勔,并无高俅、杨戬二人。关于杨戬,因为他已在宣和三年死去,陈东宣和七年上书,自然无须将其列入了。“六贼”加上杨戬,共七人,《宋史》都有专传:蔡京入《奸臣传》,王黼、朱勔入《佞幸传》,童贯、梁师成、杨戬、李彦入《宦者传》。唯独高俅,仅《宋史·徽宗本纪》有两条极为简略的记载: 政和七年春正月,“庚子, 以殿前都指挥使高俅为太尉。” 宣和四年,“五月,壬戌, 以高俅为开府仪同三司。” 除此而外,《宋史》并没有为高俅立传。从他所任太尉等重要职务来推测,高俅纵使是个弄臣,至少也不是劣迹昭著者。 但是,到了《水浒》中,这种情况却颠倒过来了。史书上有详尽记载的“六贼”,都被推到第二位,基本上是面目模糊的概念化人物;而史实最少的高俅,反被塑造成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头号“奸贼”,一个倾注了作者最强烈的仇恨......余下全文>>
六:最近政治上典型的反面人物
最反面的人物貌似在大陆的网站上都打不出名字
七:水浒传中最典型的反面人物是谁?
高俅
(?—1126)北宋末年人。初为苏轼小史(书僮),后事枢密都承旨王铣,因善蹴鞠,获宠于端王赵佶 (即徽宗)。徽宗即位后,官至开府仪同三司,在任时宋军政废驰。在施耐庵水浒传中对他有深刻刻画。高俅于靖康初病死。
高俅是《水浒》里的重要人物。值得思索的是,尽管人们对《水浒》的认识一直众说纷纭,唯独在对高俅这个文学形象的评价上,却几乎完全一致。
下面的观点,是比较有代表性的:
阶级压迫是造成农民起义的基本原因。《水浒传》通过人物和事件的描写在客观上深刻地揭示了这条真理。
全书首先出现的重要人物是高俅。作者把高俅发迹的故事安排在全书的开端,确如金圣叹在批语中所说,含有表明“乱自上作”的用意。高俅的身上典型地体现了封建统治阶级的丑恶和腐朽的本质,成为封建统治集团的代表人物。王进亡命延安府,林冲刺配沧州道,杨志流落汴京城,都是由于他的迫害。其后,他又和梁山泊势不两立,是封建王朝中主张和执行征讨最力的一个人。他象一根无形的线,把出现在书里的那些从中央到地方的大大小小的贪官污吏全都串连起来了。①最近,有一些同志认为:《水浒》在塑造高俅这一反面形象时,不同于宋元“话本”和“杂剧”那样“往往把封建时代的社会、政治问题,理解为个别人的好坏问题”,而是“把这样一些个人和个人行为,当做整个的社会、政治问题来处理”,“这就赋予它以强烈的政治社会意义。”②从而深刻地揭露了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
我们认为,上述对高俅的文学形象的政治社会意义的评价是不符合作品实际的。正确认识高俅这一同作品热情讴歌的梁山泊英雄对立的反面典型,对于深入揭示《水浒》的本质,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就来谈一谈我们的一些粗浅看法,以就正于学术界的先辈和同志们。
一.大家知道,《水浒》是以北宋末年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的传说为题材的。但它并不是一部历史小说。在宋朝的“说话”艺术中,有所谓“小说”、“谈经”、“讲史”、“合生”四科的区分。其中“讲史”一科,有点类似历史小说,但也是“历叙史实而杂以虚辞”⑨;至于被列入名“银字儿”的“小说”科的“扑刀杆棒”类的“水浒”故事,就更与史实大相径庭了。但是,《水浒》毕竟是依托历史传说来敷衍故事的,所以考察一下从史籍到小说创作的演变,对于认识高俅的典型意义,是会有所启发的。
在《水浒》中,高俅是与蔡京、童贯、杨戬并列为“变乱天下,坏国,坏家,坏民”的“四个贼臣”的;人们习惯上又把高俅列为“六贼”之一。但是,查一下史书,不论是“四贼”,还是“六贼”,高俅的大名其实都没有列入。
宣和七年十二月,“太学生陈东等上书,数蔡京、童贯,王黼、梁师成,李彦、朱勔罪,谓之六贼,请诛之”。④ “蔡京、王黼方用事,人莫敢指言,独东无所隐讳。……钦宗即位,率其徒伏阙上书,论:‘今日之事,蔡京坏乱于前,梁师成阴谋于后,李彦结怨于西北,朱勔结怨于东南,王黼、童贯又结怨于辽金,创开边隙。宜诛六贼,传首四方,以谢天下。’言极愤切。”⑤ 按《宋史》,“六贼”应是蔡京、童贯、王黼、梁师成、李彦、朱勔,并无高俅、杨戬二人。关于杨戬,因为他已在宣和三年死去,陈东宣和七年上书,自然无须将其列入了。“六贼”加上杨戬,共七人,《宋史》都有专传:蔡京入《奸臣传》,王黼、朱勔入《佞幸传》,童贯、梁师成、杨戬、李彦入《宦者传》。唯独高俅,仅《宋史·徽宗本纪》有两条极为简略的记载:
政和七年春正月,“庚子, 以殿前都指挥使高俅为太尉。”
宣和四年,“五月,壬戌, 以高俅为开府仪同三司。”
除此而外,《宋史》并没有为高俅立传。从他所任太尉等重要职务来推测,高俅纵使是......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