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工作改革创新

一:如何推进组织工作改革创新

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思想理念,大力推进组织工作改革创新。    一、把服务科学发展作为组织工作改革创新的根本任务。推进新时期组织工作改革创新,必须把服务科学发展作为根本任务。要把组织工作放在历史的坐标上来审视、置于时代的视野里来谋划、融于发展的格局中来部署,把科学发展观作为谋划组织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求科学发展之真,务科学发展之实,谋科学发展之策。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现第一要又是发展的要求,为推动科学发展选干部、配班子,努力建设一支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高素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为促进科学发展聚人才、用人才,使人才资源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性资源;为服务科学发展抓基层、打基础,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把党的组织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的要求。从满足党员、干部、人才的现实和正当需求入手,激活每一位党员的思想,挖掘每一位干部的潜能,规范每一位领导的行为,发挥每一位人才的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党员、干部、人才队伍谋发展、促发展的积极性。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努力使组织工作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相适应,与党的建设同频共振、同步共向,使组织工作的各项要素有机结合、诸多方面紧密衔接,各项工作制度和措施整体配套、科学运行,实现组织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要求,按照党的十七大对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作出的总体布局,实现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同步展开,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整体推进。    二、把与时俱进作为组织工作改革创新的动力源泉。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组织工作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在思想观念、工作方法、行为模式、价值判断等方面进行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使组织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推进组织工作改革创新,需要不断深化规律性认识,正确把握问题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要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肯定与否定、破旧与立新的辩证关系,坚持宝贵历史经验,总结新的实践经验,研究科学发展规律,推动组织工作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要以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为先导,在组织工作模式上由自我封闭、内部循环向对外公开、整合资源转变。在领导班子建设上要注重考核评价干部工作实绩与是否善于领导科学发展和具备开拓创新能力,在干部选拔任用上由主要体现组织意图向实现组织认定和群众认可相统一转变,在人才队伍建设上由注重人才引进向激发各类人才创业活力和创造热情转变,在党员队伍建设上由行政命令型向指导服务型转变,在基层组织建设格局上由城乡分割向城乡统筹发展转变。要建立健全科学开放、充满活力的组织工作体制机制,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开放的视角、开放的精神,创新选人用人机制,创新人才工作体制,创新党的组织制度,创新组织设置方式,创新工作载体和活动内容等,谋求组织工作服务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良策,不断激发组织工作改革创新的内生活力。    三、把群众满意作为组织工作改革创新的重要检验标准。党的十七大强调,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组织工作必须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和衡量改革创新成效的重要标准,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组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要把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作为重中之重,推荐干部实行二次推荐、两推一述等民主推荐和测评办法,建立重要干部人事工作协商和通报制度,逐步扩大全委会票决干部的范围,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余下全文>>

二:新时期组织工作如何创新

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组织工作作为我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担负着为各条战线、各个领域配置组织资源,为党的政治路线提供组织保证的重大使命。当今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组织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这就迫切需要我们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坚持以创新的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全面推进组织工作的创新发展,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一、以观念创新为先导。组织工作的主体、客体都是人,人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因此,观念创新必须走在前面。观念创新的核心我认为就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组织部门,组工干部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在组织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要强化服务理念,做到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和爱护人。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搭建服务平台,拓展服务渠道,延伸服务触角,提高服务水平,强化组织工作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服务的意识,最大限度地调动党员、干部和各方面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观念创新还体现在要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我们的党有着优良的传统,是我们做好组工工作的取之不尽的源泉和动力,但新时期组织工作任务重、头绪多、涉及面广,要跳出就“组织工作抓组织工作”的传统思维模式,主动适应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以开放的思维、创新的观念谋划和推进组织工作。“打铁先要自身硬”,我们组工干部要注重自身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走在时代前列,不断增强组织工作的创造性,才能完成自己肩负的职责,无愧于党和人民的重托。二、以内容创新为核心。组织工作要紧紧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党的中心任务和党的建设总目标,找准组织工作与党的中心工作的结合点,从一些具体工作环节抓起,研究细化工作程序,不断创新工作措施,通过配好班子、选准干部、建强组织、用活人才,实现组织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党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组织部门要首先加强班子建设,把领导班子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到干事创业、科学发展上来,教育领导干部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把各级领导班子真正建设成为坚定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其次,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选准干部,用好干部。再次是要统筹兼顾,抓好各级人才队伍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组织部门肩负着落实党管人才原则的责任,要不拘一格任用人才,要努力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工作环境,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同时要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贯穿于组织工作的各个领域,通过建设和谐的领导班子、和谐的基层组织、和谐的党员队伍,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夯实组织基础。三、以机制创新为保证。组织工作原则性强、实践性、政治性、政策性、敏感性强,必须要研究和把握组织工作的内在规律、组织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探索科学规范的考核评价办法,形成系统配套、操作性强、适用有效的选拔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把能够贯彻科学发展观、驾驭全局、妥善处理利益关系、务实创新的优秀人才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形成促进科学发展的正确的用人导向。要坚持靠制度管人理事,用制度规范组织工作,解决组织工作中的现实问题。坚持把制度建设融入到每一件工作、每一项措施、每一个环节。组织工作应按照构建社会......余下全文>>

三:新时期组织工作如何创新

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组织工作作为我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担负着为各条战线、各个领域配置组织资源,为党的政治路线提供组织保证的重大使命。当今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组织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这就迫切需要我们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坚持以创新的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全面推进组织工作的创新发展,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一、以观念创新为先导。组织工作的主体、客体都是人,人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因此,观念创新必须走在前面。观念创新的核心我认为就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组织部门,组工干部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在组织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要强化服务理念,做到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和爱护人。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搭建服务平台,拓展服务渠道,延伸服务触角,提高服务水平,强化组织工作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服务的意识,最大限度地调动党员、干部和各方面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观念创新还体现在要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我们的党有着优良的传统,是我们做好组工工作的取之不尽的源泉和动力,但新时期组织工作任务重、头绪多、涉及面广,要跳出就“组织工作抓组织工作”的传统思维模式,主动适应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以开放的思维、创新的观念谋划和推进组织工作。“打铁先要自身硬”,我们组工干部要注重自身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走在时代前列,不断增强组织工作的创造性,才能完成自己肩负的职责,无愧于党和人民的重托。二、以内容创新为核心。组织工作要紧紧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党的中心任务和党的建设总目标,找准组织工作与党的中心工作的结合点,从一些具体工作环节抓起,研究细化工作程序,不断创新工作措施,通过配好班子、选准干部、建强组织、用活人才,实现组织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党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组织部门要首先加强班子建设,把领导班子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到干事创业、科学发展上来,教育领导干部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把各级领导班子真正建设成为坚定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其次,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选准干部,用好干部。再次是要统筹兼顾,抓好各级人才队伍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组织部门肩负着落实党管人才原则的责任,要不拘一格任用人才,要努力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工作环境,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同时要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贯穿于组织工作的各个领域,通过建设和谐的领导班子、和谐的基层组织、和谐的党员队伍,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夯实组织基础。三、以机制创新为保证。组织工作原则性强、实践性、政治性、政策性、敏感性强,必须要研究和把握组织工作的内在规律、组织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探索科学规范的考核评价办法,形成系统配套、操作性强、适用有效的选拔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把能够贯彻科学发展观、驾驭全局、妥善处理利益关系、务实创新的优秀人才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形成促进科学发展的正确的用人导向。要坚持靠制度管人理事,用制度规范组织工作,解决组织工作中的现实问题。坚持把制度建设融入到每一件工作、每一项措施、每一个环节。组织工作应按照构建社会......余下全文>>

四:在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方面有哪些创新

在突破思维定点中谋划组织工作。树立和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新要求,是我们做好新常态下组织工作的根本遵循,昭示我们“理念的创新是工作创新发展的前提”。一要跳出“就组织工作抓组织工作”的思维定势。牢树“大组工”理念,自觉把“党建工作标准化、干部工作规范化、人才工作集聚化、自身建设示范化”作为服务的实干方向,始终做到为决战脱贫攻坚选干部、配班子,为决胜全面小康聚人才、强基础。二要突破“组织工作神秘不可触摸”的思维定势。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保密性与透明性相结合,积极探索组织工作对接“互联网+”崭新格局的有效工作方式,用好用活新媒介平台和组织工作“民意顾问团”、干部监督观察员等载体,进一步扩大党员干部群众对组织工作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三要走出“组织工作具体平凡创新难”的认识误区。敏锐把握组织工作发展新趋势,善于在工作思维理念、工作载体成效中探索创新工作举措。今年我们要坚持把服务脱贫攻坚作为转化组织工作优势的主战场,大力实施“农村党建电商扶贫”计划,全面推行第一书记“双向”管理工作法,分季度举办基层党建+脱贫攻坚“九比九看”流动现场会,并在贫困村党组织书记、第一书记、党员群众、优秀青年农民中培育选塑一批电商骨干,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在攻克新生难点中推进组织工作。面对新常态,我们必须牢记创新创优理念,坚持在解决问题中推进组织工作。一要勇于争先。组织开展组织工作“破难创新”专项攻坚行动,推动组工干部深入基层一线破解工作难题,形成一批具有渠县特色的实践、理论成果。二要敢于创优。着眼把握“思想建党”新要求,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主线,分领域开展“亮身份、当先锋、比贡献”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党员更加主动地正视问题找差距、立足岗位作贡献、奋发有为促发展。着眼彰显“为官有为”新风貌,聚焦全面改革创新和脱贫攻坚两件大事,以提升乡镇领导班子整体功能为重点,扎实抓好乡镇领导班子换届工作,并以换届为契机加强领导班子专业化建设,切实解决不适应、不会为、不善为的问题。三要善于破难。针对“点好面差”、“功能弱化”的现象,要集中打造“三区四路五线”示范带,探索实施“互联网+党建”工程,创新研发村级党群服务“E平台”,试点推广“城乡居民办事不出户APP手机服务”和“微信社区”建设,全面构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一核两委三会”基层治理体系,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人心、推动发展的整体功能。

在把准服务结点中落实组织工作。今年组织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必须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坚定,时时处处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断提升组织工作境界和水平。一要打造“忠诚组工”。把“讲政治”作为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第一要求,强化组织工作优良传统教育,教育引导组工干部重纪律讲规矩、重责任讲担当、重学习讲创新、重作风讲形象。二要打造“效能组工”。开展党性、能力、效率、服务和作风“五大提升行动”,开设“宕渠组工讲坛”,建立“每月学习”、每两周“工作例会”制度,分期分批组织组工干部赴党校、省内外高校学习,强化组工业务、文字口才和多岗实践“三大练兵活动”,喊响“文经我手无差错,事交我办请放心”。三要打造“活力组工”。坚持对组工干部既严格管理、又真情关怀,组建“组工干部志愿者服务队”,建立组工干部基层党建联系点制度,优化常态服务机制,大力推动先进组工文化建设。四要打造“廉洁组工”。坚持思想、作风、行为“三个从严”,组织组工干部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警示教育,着力打造一支“对党忠诚、公道正派、敢于担当、务实创新、廉洁干净”的干部队伍。

五:如何认识和把握组织工作新常态

一是深刻把握“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本质要求。习总书记指出,“集中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期限,加强作风建设无尽期”,“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必须抓常、抓细、抓长,持续努力、久久为功”。过去一年多来,党中央以“八项规定”为统领,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集中整治“四风”问题,先后出台《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关于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的通知》等10多部约束党政机关及其工作的制度规定,从反对“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铺张”,到整治“楼堂馆所的豪华”、“节日期间不正之风”等,作风建设的“紧箍咒”越念越紧,作风建设抓常抓细抓长的常态机制逐步建立。

二是勇于担当“从严治党从严治吏”的政治责任。习总书记指出,“从严治党,重在从严管理干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针对干部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松的问题,围绕考核评价、干部选拔任用监督、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领导干部出入境管理、裸官管理、经济责任审计等多个方面,先后下发《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工作的通知》等各类文件通知10多个,全方位从严管理、从严监督干部。去年以来,省委就干部人事和机构编制领域突出问题治理工作严肃了纪律、细化了程序,明确了“五个严禁、六个一律”的具体要求。今年,中央和省委还先后召开干部监督工作专题会议,强调要把敢担当、讲认真作为干部管理的一条重要原则,把“三严三实”要求作为作风建设、从严治党的更高标杆,从中央、省市到县域基层,从严治党治吏的“组合拳”越来越密,给党员干部打预防针、戴紧箍咒已成常态。

三是深刻领会“重视基层、关心基层、支持基层”的执政理念。习总书记强调,要固化强基固本的思想,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今年以来,中央连续下发《关于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制度的意见》、《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关于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等3个文件,着力强化基层、夯实基础。近日,中组部、人社部和国家公务员局联合印发《关于做好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的意见》,降低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公务员考录的门槛,投入向基层倾斜、人才向基层流动、服务向基层延伸的导向进一步树立。

四是严格遵循“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的战略思想。2013年6月,习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从此,“好干部”成为党的建设领域的高频词,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鲜明地将好干部标准写进总则第一条,中共中央办公厅和中组部先后下发的《关于在干部教育培训中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性教育的意见》、《关于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加强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教育的通知》等近10个文件也明确将“好干部”作为选拔培养干部的最终目标。这一重要思想与我们党历来的用人标准一脉相承,既明确了党政领导干部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又明确了选拔任用的基本资格,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用人导向,不仅要成为组织部门选人用人的核心标准,更应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

五是全面彰显“锐意进取、改革创新”的时代特征。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近年来,中央就一直将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紧紧抓在手上,着力破解“四唯”难题、干部能上不能下等重点难点问题。2014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从深化党的组织制度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制度改革、人才......余下全文>>

六:如何推动组织工作科学发展

各级组织部门要牢固树立服务科学发展的理念,坚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穿于服从和服务科学发展之中,切实把组织工作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突出提高干部人才资源的配置效益。充分发挥好组织部门培育、管理、激励、评价党员干部人才的主体作用,实现人力资源配置的最大化。一是增强本领培育人。把思想政治建设作为首要任务,切实把科学发展观内化到领导干部的头脑之中,外化到行动之上。统筹党校及市场培训资源,通过教育培训、上挂下派、实践锻炼等多种形式,抓好各级领导干部、基层党员干部以及后备干部的培训,着力提高引领科学发展的能力。二是加强管理服务人。遵循各类干部人才成长的不同规律,坚持市场配置与组织调配相结合,把有限的干部人才分配到最能够发挥特长和优势、最能够创造价值的地方去,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能。三是营造环境激励人。探索建立以品德、知识、能力和实绩为主要衡量标准的人才评价机制,与人才贡献相适应的分配、激励、保障等机制,为各类人才科研、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的软环境,充分激发人才的创新创业活力。

创新组织工作机制,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持久动力。一是健全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坚持以竞争性选拔干部作为突破口,改进和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已有制度和办法,扩大公选范围,延伸公选层次,全面推行竞争上岗,扩大聘任制,积极探索干部工作中扩大民主的有效实现途径,不断增强干部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度。二是完善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突出实绩考核的导向性,坚持把经济增长指标同人文、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指标有机地结合。建立广泛的信息搜集机制和动态的社会评价机制,建立重大项目、重要工作跟踪管理制度,完善民意调查制度,多方位构建了解干部的信息渠道。三是建立干部正常退出机制。把任期制作为干部“下”的首选制度安排,积极探索建立领导干部末位淘汰制,加大对不称职、不胜任现职干部的调整力度,进一步疏通干部“下”的渠道。四是创新党内民主机制。健全党内民主决策机制,完善各级领导班子议事决策制度,不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水平。全面推行党务公开,坚持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党内情况反映制度、党内重大决策征求意见等制度。五是构建城乡党建一体化发展工作机制。着力打破城乡区域界限和体制机制障碍,整合基层党建工作组织、人才、场地、信息等各种资源,让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两新组织等板块与农村党建全方位的对接融合,形成以城带乡、以工补农,机关帮助基层、城市带动农村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加强自身建设,打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模范部门。要继续深化“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树组工干部新形象”活动,切实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提高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要通过加强教育培训,不断提升组工干部的理论水平、业务水平和政策法规水平,尤其是不断补充素质结构中的“经济养分”,提升组织工作的“经济含量”。通过岗位练兵、深入调研、挂职锻炼等途径,着力提高组工干部的实际运用能力。要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大力倡导“一线工作法”和“透明工作法”,让干部到基层、到经济发展、民生工程一线,注重在实践中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要建立健全组织部门管理制度,重点围绕促进组织工作落实,建立责任机制、检查督办机制和组织工作绩效评估机制,真正通过制度和机制的合力,增活力、求发展、出效益、作贡献。

七:如何推进组织创新激发组织活力

思维是开启人们智慧大门的“金钥匙”。记者思维的结晶是新闻作品,新闻佳作是记者创新思维的物化。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对新闻工作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强化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思维的活力,是做好新闻工作的必要条件。因为新闻工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新闻工作的职业特点就是不断探索新情况,研究新问题,传播鲜为人知的新鲜事实和解决问题的新鲜经验,探寻体现事物发展规律的最新趋向。新闻工作者犹如在百花丛中采集花粉的蜜蜂一样,通过精心采撷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素材,经过创造性劳动,“酿造”出精品奉献给受众,以精神产品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新闻工作的创新思维,实际上就是新闻工作者作为实践活动的主体,对自身具有的能动性、创造性的确认。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来看,记者的采访写作活动是报道主体与报道客体之间的矛盾运动。诚然,作为报道的客体的新闻事实是第一性的,报道主体无疑要尊重客观事实,然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它对客体的认识并非是机械模写或刻板复录,而是包涵了对事实的认识、评价和它的发展趋势,回答客观事物是什么、怎么样、今后怎么样等问题。新闻报道不仅要忠实地反映客观实际,而且要力求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使受众获得综观全局和预知事物发展前景的能力。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记者发扬主体意识,激发创新思维的活力。一个创新思维能力强的记者,往往具有强烈的探索精神,能“沉”到事物矛盾的漩涡中解剖问题。当发现有价值的现象后能“跟踪追击”,把自己的思维向纵深推进:既“由表及里”,透过现象探究其本质,又“由此及彼”,联想到与这一现象相关、相似或相反的事物,作深入采访。这种创新思维,使记者在报道中既不重复别人,又不重复过去,因而能出奇制胜,先声夺人。一些“敢为天下先”的独家新闻,一些充满新意、富有创见的新闻佳作,一些视角巧妙、内涵丰富、手法独特的新闻精品,都是记者创新思维的结晶。

现代思维学把人类的思维分为再现性思维与创新思维。

再现性思维是用惯常的方法去研究问题的思维方式。著名科学家卡·鲍尔把这种思维方式比作“水桶式思维”。因为用以思维的“水桶”是规定死的,水桶的容积决定了装进来的都是等量的水,尽管客观事物丰富多彩,但由于注入“水桶式”的思维模式,就陷入了模式化的“套子”。我们常说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三国演义》中司马懿被诸葛亮的“空城计”所愚弄,都是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而造成判断失误。采访写作中的“先入为主”,带着主观色彩强烈的“眼镜”去看待客观事物,用既定的思维去取舍事实,就挖掘不到有价值的新闻。

美国有一个名记者,在他刚开始记者生涯时曾遇到一件事:一天晚上,他被派去采访一个大牌明星的演出,到了剧场门口,广告牌上写着女明星因故停演。这位记者认为无新闻可发,就回家睡大觉了。可到了半夜,编辑部得知许多报纸的头版都将刊登女演员自杀的消息时,夜班编辑火了,把这位记者叫醒训斥了一顿。这位记者为何漏发了重要新闻?恐怕主要是思维定势的影响——不演出就没有新闻可采访。而那些嗅觉灵敏的记者却来了个逆向思维——不演出也有文章可做,从而在广告牌后寻觅到了大新闻。

可见,只有突破思维定势,激发创新思维活力,才能透过普通现象抓出有价值的新闻。再现性思维运用在报道工作中,常见的弊病是:趋同从众,人云亦云,刻意模仿;两眼向上,崇上唯书,脱离实际;拘守传统,封闭循环,提不出新问题;非此即彼,非黑即白,好坏被置于两极;因果单一,只讲一点,不及其余,把事物发展归结于单一的动因。

创新思维是一种敢于探索未知领域、敢于直面现实、敢于提出新见解、新问题的进取性的......余下全文>>

八:五大发展理念赋于组织工作的新内涵包括哪几个方面

要把树立“五大发展”理念作为组织工作的切入点。要牢牢把握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深刻领会五大发展理念的重大战略意义,及其精神实质和深刻内涵,不断强化发展理念、凝聚发展共识、增强发展自信,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用新视野、新思维、新举措指导、推动、落实组织工作,不断创新组织工作的理念、思路,使之与五大发展理念融合适应。

要把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作为组织工作的突破点。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事关“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党员领导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守“革命理想大于天”的高尚情怀,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始终保持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气魄,始终保持艰苦创业、埋头苦干的精神。要扎实抓好五中全会精神培训,深化五大发展理念认识,提升党员领导干部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提高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的能力,当好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主力军。

要把发挥“五大发展”理念作用作为组织工作的落脚点。党员干部是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者,“五大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得好不好、到不到位,党员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起到了决定作用。要建立健全工作责任体系,创新党员干部考核办法,充分发挥“关键少数”示范引领核心作用,以上率下,一级抓一级,不断扩大和深化五大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倾力改善民生,增加群众福祉,千方百计落实好各项政策措施,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

具体而言,分为以下几点:

一、抓好教育培训,为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提供驱动力

五大发展理念是关系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干部的思想观念、知识结构、专业能力必须跟上。组织部门要充分发挥干部教育培训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把落实五大发展理念融入当前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之中。

精准设计培训内容。“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落实五大发展理念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中央和省委、市委系列重大部署,深刻领会五大发展理念的时代背景、基本内涵和实践要求。同时,要把能力提升、增强统筹贯彻新的发展理念的水平作为重要培训内容。抓好素质能力专题培训班,围绕五大发展理念一个专题一个专题地培训,瞄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重点任务分层分级地培训,努力锻造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过硬素养和能力,解决好面对新形势不适应、不会为、不善为的问题。

着力抓好关键群体。突出抓好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街道党政正职、重要部门和关键岗位领导干部教育培训。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将五大发展理念纳入培训的主体课程,通过学习研讨、交流发言、撰写调研报告等方式,加深领导干部对五大发展理念的理解和感悟。引导他们树立与时代和实践发展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学会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新的发展实践。在解决发展动力、发展平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内外联动等问题上,全力做好实践探索工作,在破解发展难题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让越来越多的领导干部更加自觉地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落实好推动共享发展的政策措施,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切实提升培训实效。注重培训力量的专业性,邀请政治过硬、政策精通、业务精湛的党政领导干部和各领域专业人才,建立专兼职师资队伍,开展系统培训。突出培训制度的严肃性,认真落实干部脱产培训指标量化、重要岗位干部点名调训、干部能力素养考试测评等制度,推动培训对象全面覆盖、培训成果有效转化。同时,教育培训应与改革发展实践紧密结合,借助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先行区......余下全文>>

九:如何推进新时期组织工作创新

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组织工作作为我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担负着为各条战线、各个领域配置组织资源,为党的政治路线提供组织保证的重大使命。当今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组织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这就迫切需要我们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坚持以创新的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全面推进组织工作的创新发展,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一、以观念创新为先导。组织工作的主体、客体都是人,人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因此,观念创新必须走在前面。观念创新的核心我认为就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组织部门,组工干部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在组织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要强化服务理念,做到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和爱护人。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搭建服务平台,拓展服务渠道,延伸服务触角,提高服务水平,强化组织工作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服务的意识,最大限度地调动党员、干部和各方面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观念创新还体现在要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我们的党有着优良的传统,是我们做好组工工作的取之不尽的源泉和动力,但新时期组织工作任务重、头绪多、涉及面广,要跳出就“组织工作抓组织工作”的传统思维模式,主动适应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以开放的思维、创新的观念谋划和推进组织工作。“打铁先要自身硬”,我们组工干部要注重自身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走在时代前列,不断增强组织工作的创造性,才能完成自己肩负的职责,无愧于党和人民的重托。

二、以内容创新为核心。组织工作要紧紧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党的中心任务和党的建设总目标,找准组织工作与党的中心工作的结合点,从一些具体工作环节抓起,研究细化工作程序,不断创新工作措施,通过配好班子、选准干部、建强组织、用活人才,实现组织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党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组织部门要首先加强班子建设,把领导班子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到干事创业、科学发展上来,教育领导干部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把各级领导班子真正建设成为坚定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其次,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选准干部,用好干部。再次是要统筹兼顾,抓好各级人才队伍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组织部门肩负着落实党管人才原则的责任,要不拘一格任用人才,要努力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工作环境,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同时要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贯穿于组织工作的各个领域,通过建设和谐的领导班子、和谐的基层组织、和谐的党员队伍,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夯实组织基础。

三、以机制创新为保证。组织工作原则性强、实践性、政治性、政策性、敏感性强,必须要研究和把握组织工作的内在规律、组织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探索科学规范的考核评价办法,形成系统配套、操作性强、适用有效的选拔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把能够贯彻科学发展观、驾驭全局、妥善处理利益关系、务实创新的优秀人才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形成促进科学发展的正确的用人导向。要坚持靠制度管人理事,用制度规范组织工作,解决组织工作中的现实问题。坚持把制度建设融入到每一件工作、每一项措施、每一个环节。组织工作应按照构建社会......余下全文>>

十:如何做好组织工作

组织员要做好工作,光有工作热情是不够的,还必须掌握和运用科学的工作方法。毛泽东同志曾作过形象的比喻:“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和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毛泽东同志用过河要有桥和船这一比喻,生动而深刻地说明了方法对于解决问题,做好工作,完成任务的重要性。

无数事实说明,工作方法是否科学合理,工作效果就大不一样。因此,组织员对工作方法问题一定要从思想上重视起来,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研究工作方法,探索创新工作方法,积累工作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水平。因此,组织员要结合工作,有意识地学习研究工作方法,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要打好理论基础。实践证明,要掌握和运用好科学的工作方法,必须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因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为此,组织员就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掌握其精神实质。要通过学习,打牢理论基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为掌握和运用科学的工作方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2)要在实践中总结,在实践中提高。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要掌握和运用好工作方法,除学好理论外,更重要的还是要积极投身于工作实践,在工作实践中锻炼提高。另外,还要注意总结,善于总结。在解决各种不同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运用科学方法的技巧和本领。应该说组织员在这方面有着独到的优势,发展的党员一人一种情况,党员管理工作面对的对象也千差万别,从这些丰富多彩的工作对象中汲取营养。锻炼提高自己,这是其他一些工作岗位所不能比的。组织员应该珍惜这种学习锻炼的机会。

(3)要善于学习和借鉴,不断创新。见贤思齐,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组织员在工作中也应发扬这种优良传统。要加强与兄弟单位和同行之间的工作交流,虚心学习他们的好经验、好方法。

组织员不能思想僵化,固步自封,用老眼光看问题,凭老经验判断形势,用老办法处理事情。当然,有些行之有效的好传统、好做法还是要坚持的。当前,我们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我们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是空前的,这就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一定要解放思想,从实际出发,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摸索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办法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实践中提高,不断丰富和完善工作方法的宝库。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