醛胺缩合机理

一:醛酮缩合反应原理图解 30分

您好:首先要知道什么叫缩合?两个或多个有机分子(含有醛基—CHO 和酮基=O)互作用后以共价键结合成一个大分子,同时失去水或其他比较简单的无机或有机小分子的反应。举个简单的例子:你先看下面的图:注意是α-H(与官能团相连的第一个碳称α碳,α碳上的H叫α-H)与C=O的加成!然后再脱水缩合!得到β-不饱和醛或酮

总之,醛、酮或羧酸衍生物等羰基化合物在羰基旁形成新的碳-碳键,从而把两个分子结合起来的反应。这些反应通常在酸或碱的催化作用下进行。一个羰基化合物在反应中生成烯醇或烯醇负离子后进攻另一个羰基的碳原子,从而生成新的碳-碳键。

二:醛酮与胺怎么反应

伯胺与甲醛的羰基发生亲核加成反应,生成RNHCH2OH,后者酸性条件下脱水便生产亚胺。亚胺一般都不稳定,但碳氮键与芳基相连的亚胺一般都比较稳定,称为席夫碱。亚胺的某些化学性质很像羰基化合物,经还原可以制得胺;亚胺水解时生成醛或酮,水解反应实际是醛、酮与胺缩合的逆反应。因此亚胺,尤其是席夫碱可以作为羰基保护基在合成中使用。一般情况下,都是讨论伯胺的反应,因为仲胺特别是叔胺,不怎么讨论。伯胺和醛酮反应条件都为加热或微波。

三:安息香缩合的实验原理

早期的催化剂是剧毒氰化物,近来改用维生素VB1,价格便宜,操作安全,效果良好。VB1又叫硫胺素,是一种生物辅酶,生化过程是对α-酮酸的脱羧和生成偶姻(α-羟基酮)等三种酶促反应发挥辅酶的作用。VB1分子右边噻唑环上的 S和N之间的氢原子有较大的酸性,在碱的作用下形成碳负离子,进攻苯甲醛的醛基,使羰基碳极性反转,催化苯偶姻的形成。

四:甲胺化反应的机理

甲胺化?是胺甲基化反应吗?那么应该是Eschweiler-Clarke 反应。

伯胺或仲胺,用过量甲酸和甲醛处理,可以得到N-甲基化产物。

机理是这样的,首先胺与甲醛缩合为亚甲基亚胺(羰基化合物-胺缩合反应),亚胺被甲酸质子化为亚胺离子。然后甲酸根离子向亚胺离子转移一个负氢,生成仲胺,同时搐出二氧化碳。 仲胺可与第二分子甲醛再缩合为亚胺离子,并被甲酸根离子还原,生成叔胺,不过这一步较慢。

满意请采纳,谢谢^_^

五:有机化学 羟醛缩合的那个反应是怎么得到的?能写下机理吗

从碳负离子的稳定性解释。Michael加成与烯胺加成生成正好相反的产物。该反应,如果用烯胺与其反应,生成取代基较少的加成产物。考试、考研经常出现这样的题目。这叫做有机合成的选择性。

六:请问如图所示的环己酮与仲胺与醛或酯的反应,反应产物和原理是什么

曼尼希反应(Mannich反应,简称曼氏反应),也称作胺甲基化反应,是含有活泼氢的化合物(通常为羰基化合物)与甲醛和二级胺或氨缩合,生成β-氨基(羰基)化合物的有机化学反应。一般醛亚胺与α-亚甲基羰基化合物的反应也被看做曼尼希反应。反应的产物β-氨基(羰基)化合物称为“曼尼希碱”(Mannich碱),简称曼氏碱。

七:美拉德反应的机理和条件分别是什么

美拉德反应及其机理

美拉德反应(Maillard reaction)是法国化学家L.C.Maillard(1878-1936)于1912年提出。现在认为,所谓Maillard反应,是广泛存在于食品、饲料加工中的一种非酶褐变(Nonenzymic browning),是氨基化合物(如胺、氨基酸、蛋白质等)和羰基化合物(如还原糖、脂质以及由此而来的醛、酮、多酚、抗坏血酸、类固醇等)之间发生的非酶反应,也称为羰氨反应(Amino-carbonyl

reaction)。反应经过复杂的历程,最终生成棕色甚至是黑色的大分子物质类黑精或称拟黑素(Melanoidins)。

美拉德反应机理十分复杂,其反应历程、产物组成及其性质等受多种因素影响,氮基化合物和还原糖的种类、性质、以及它们间的反应比例,反应时的pH值、温度、反应时间、水分活度、缓冲液浓度对反应的速率以及最终产物的组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Hodge在1953年提出的美拉德反应的3条可能的反应途径,至今依然被认为是正确的。包括初级反应阶段:还原糖的羰基与氨基之间进行加成,加成物迅速失去1分子水转变为希夫碱(Shiff base),再经环化形成相应的N-取代的醛基胺,经Amadori重排转成有反应活性的1-氨基-1-脱氧-2-酮糖。高级反应阶段:在氨基酮糖和氨基醛糖等重要的不挥发性香味前驱物形成之后,美拉德反应变得更为复杂,经历还原酮路线、还原型葡糖醛酮和糠醛路线、Strecker降解三条反应路线,产生还原酮、糠醛(HMF)和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等,这些不同的化合物依次反应,开始形成无氮及含氮褐色可溶性化合物。最终反应阶段:高级美拉德反应阶段形成的众多活性中间体,如葡萄糖酮醛、3-脱氧Osulose(3-DG,)、3,4-二脱氧Osulose(3,4-二DG,)、HMF、还原酮类、不饱和醛亚胺等等,又可继续与氨基酸反应,最终都生成类黑精色素—褐色含氮色素,此过程包括醇醛缩合、醛氨聚合、环化合反应等。最终反应阶段的反应途径尚未清楚,生成的色素称为黑色素,无特定的结构,是分子量相当高的含氮、含氧化合物,有着各种各样的构成单位,例如 C18H27O12N、C19H30O16N3、C17H19O9N等构成单位。但是,褐色色素不是由单一构成单位重复构成,而是由不同构成单位构成的非常复杂的结构。1984年,Pongor首次将这类物质命名为糖基化终产物(AGE),AGE多为一些棕黄色荧光化合物,具有高的交联性和低的溶解度。

Hodge1953年提出的反应的网络系统分类图解是美拉德反应机理最简明扼要的描述。

在国际研究领域中,20世纪90年代以来Balabarn和Vaylayan等学者又对美拉德反应机理和历程提出了新的观点,认为Amadori重排产物直接脱水机理可以更好的解释杂环和多聚产物的来源。由于美拉德反应的复杂性,至今对美拉德反应产物的结构和性质了解甚少。

八:烯胺为什么与醛酮反应?机理怎么写?

你说的烯胺是烯丙基胺还是亚胺?

修改一下

氨与醛酮缩水可得亚胺,

亚胺可与醛酮发生Mannich反应,得到β-氨基羰基化合物以及β-内酰胺,酸碱均能催化,机理可搜索Mannich反应机理,不完全相同但类似。

可以参考这里的Mannich反应。

www.organic-chemistry.org/...n.shtm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