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能源计量管理制度

一:十三五期间企业能源计量工作如何开展

企业加强能源管理的重要意义,企业如何建立能源计量管理及能源计量器具的管理,从依法完善能源计量管理;建立健全能源计量管理系统来加强能源计量管理...

二:如何制定能源管理制度

能源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推进公司能源管理,合理利用能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杜绝浪费现象,降低产品成本,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规定公司能源管理的组织机构,用煤、电、天然气、蒸汽、油及其他本制度所称的能源和耗能工质计量、统计等方面的管理要求,适用于公司各车间部门能源的使用及控制。

3 职责

3.1、能源管理系统实行公司、科室、车间三级能源管理体系,公司设节能管理领导小组,公司总经理任组长,生产部长任副组长,各职能部门领导为小组成员。能源管理工作的常设机构设在生产部。各车间的能源管理机构设在车间办公室,由车间主任负责本车间的能源管理工作。

3.2 节能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3.2.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省有关节能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和规范,根据企业总的经营方针和目标,在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基础上,制定公司能源管理方针。在其基础上,制定年度和长远能源管理目标,且能源管理方针和目标以书面文件颁发,并严格贯彻执行。

3.2.2制定并组织实施节能工作规划、计划和节能技术进步措施,积极采用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逐步淘汰能耗高的落后技术、工艺、设备和材料,按期或提前完成国家和省公布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和高耗能、重污染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2.3建立能源消费统计和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

3.2.4实行能源定额管理制度。按照科学、先进、合理的原则,对各主要耗能产品、工艺、设备和岗位制定能源消耗定额、定期对定额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与奖罚措施相结合。

3.2.5开展能源审计,完成审计报告。通过能源审计,分析现状,查找问题,挖掘潜力,提出切实可行的节能措施。

3.2.6按规定配备能源计量器具,加强计量管理,完善能源统计制度。

3.2.7每年应当在固定资产折旧费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节能技术改造。

3.2.8制定节奖超罚办法,每年安排一定数额的节能奖励资金,对在节能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奖励。

3.2.9组织开展经常性的节能宣传和培训,提高依法用能,节能增效的意识。

3.3 生产管理部的能源管理职责

3.3.1、生产管理部是公司节能管理的主管部门,负责公司日常节能管理工作。

3.3.2负责宣传和贯彻执行国家、省和市有关节能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和规范,制定本公司能源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

3.3.3组织开展能源审计和能源规划。

3.3.4负责本公司节能现场管理和合理用能的监控和检查。

3.3.5督促有关部门建立及完善能源统计、定额、计量、成本、培、购销等制度工作。

3.3.6生产部是能源计量和能源统计的主管部门,负责公司日常能源计量和能源统计工作。

3.3.7根据GB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的要求,完善一级、二级计量器具的配备,以及对生产工序和主要用能设备的三级计量仪表的配备。

3.3.8能源计量仪表、衡器校验由仪表车间、企业管理负责实施,重要计量仪表可委托市、县技术监督局校验。督促各车间、部门管好、用好计量仪表、衡器,确保计量准确可靠,测试手段齐全。

3.3.9制定完善的计量检测运行管理体系,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部门发布的计量法规,负责公司蒸汽、水、电力、煤等计量工作,并监督公司各车间部门执行计量法规和有关规定。

3.3.10建立健全能源消耗统计台帐,按规定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有关能源统计报表。

3.3.11制定能源消耗定额。在生产车间的配合下,分别制定主要耗能工序的能源消耗定额,......余下全文>>

三: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的管理要求

5.1能源计量制度5.1.1用能单位应建立能源计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并保持和持续改进其有效性。5.1.2用能单位应建立、保持和使用文件化的程序来规范能源计量人员行为、能源计量器具管理和能源计量数据的采集、处理和汇总。5.2 能源计量人员5.2.1 用能单位应设专人负责能源计量器具的管理,负责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使用、检定(校准)、维修、报废等管理工作5.2.2 用能单位应设专人负责主要次级用能单位和主要用能设备能源计量器具的管理。5.2.3 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管理人员应通过相关部门的培训考核,持证上岗;用能单位应建立和保存能源计量管理人员的技术档案。5.2.4 能源计量器具检定、校准和维修人员,应具有相应的资质。5.3 能源计t器具5.3. 1 用能单位应备有完整的能源计量器具一览表。表中应列出计量器具的名称、型号规格、准确度等级、测量范围、生产厂家、出厂编号、用能单位管理编号、安装使用地点、状态(指合格、准用、停用等)。aGB 17167-2006主要次级用能单位和主要用能设备应备有独立的能源计量器具一览表分表。5.3.2 用能设备的设计、安装和使用应满足GB/T 6422,GB/丁15316中关于用能设备的能源监测要求。5.3.3 用能单位应建立能源计量器具档案,内容包括:a) 计 量器具使用说明书;b) 计 量器具出厂合格证;c) 计 量 器具最近两个连续周期的检定(测试、校准)证书;d) 计 量器具维修记录;e) 计 量器具其他相关信息。5.3.4 用能单位应备有能源计量器具量值传递或溯源图,其中作为用能单位内部标准计量器具使用的,要明确规定其准确度等级、测量范围、可溯源的上级传递标准。5.3.5 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器具,凡属自行校准且自行确定校准间隔的,应有现行有效的受控文件(即自校计量器具的管理程序和自校规范作为依据5.3.6 能源计量器具应实行定期检定(校准)。凡经检定(校准)不符合要求的或超过检定周期的计量器具一律不准使用。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其检定周期、检定方式应遵守有关计量法律法规的规定。5.3.7 在用的能源计量器具应在明显位置粘贴与能源计量器具一览表编号对应的标签,以备查验和管理5.4 能源计f数据5.4. 1 用能单位应建立能源统计报表制度,能源统计报表数据应能追溯至计量测试记录。5.4.2 能源计量数据记录应采用规范的表格式样,计量测试记录表格应便于数据的汇总与分析,应说明被测量与记录数据之间的转换方法或关系。5.4.3 重点用能单位可根据需要建立能源计量数据中心,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能源计量数据的网络化管理。5.4.4 重点用能单位可根据需要按生产周期(班、日、周)及时统计计算出其单位产品的各种主要能源消耗量.

四: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和管理应达到什么样的规定

可以参考:

GB 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该国家标准为强制性标准,各用能单位作为法规必须遵守和执行。

五:用能单位为什么要建立能源计量管理体系

用能单位建立能源计量管理体系或 能效管理系统可以节约用能,让能源发挥最大效率;

节省成本,减少碳排放,促进可持续发展。

六: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的配备

4. 1能源计量的种类及范围本标准所称能源,指煤炭、原油、天然气、焦炭、煤气、热力、成品油、液化石油气、生物质能和其它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能源的计量范围:a) 输入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的能源及载能工质;b)输出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的能源及载能工质;c) 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使用(消耗)的能源及载能工质;d) 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自产的能源及载能工质;e) 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可回收利用的余能资源。【释义】这里的能源计量种类原则上采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二条关于能源的定义。能源计量范围中的作用对象均为: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作用的主体均为:能源及载能工质,而作用过程分别为:输入作用对象的、输出作用对象、作用对象消耗的、作用对象自产的、作用对象可回收的。这里的作用对象、作用主题和作用过程的选取的特点是明确且有限。1、作用对象有限,不属于次级用能单位的“公共”用能、在次级用能单位或用能设备间的输运损失、个人或家庭的用能等均不是本标准的作用对象。2、载能工质与载体能源是有区别的。载体能源指提供能量的含能物质,如各种燃料、蒸汽等可以直接储存和运输的物质。煤、石油、天然气和电是目前使用最广的载体能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氢和微波会成为重要的载体能源。而载能工质一般是指由于本身状态参数的变化而能够吸收或放出能量的介质,即介质是能量的载体。水和水蒸气是最重要的载能工质。而水是否能又是以其温度决定的,为了体现水作为一种最重要的载能工质的重要性的同时也为了体现水本身作为一种资源的重要性,标准中把水的计量也纳入了能源计量。3、这里的“消耗”是指将某种能源经过转化使用,使其“消耗掉”,亦即转化成无可用价值的低品味能予以排放。“自产”是指将输入的能源转化成有用的另一种或多种形式的能源。“可回收”是指在技术改造前予以排放的、经技术改造予以利用的余压、余热资源等。下面是“作用对象”计量边界框图: 余热利用 生活用能 生产用能 外 销 加工转换 储 存 购 入 4.2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原则4.2.1应满足能源分类计量的要求。【条旨】要对不同种类的能源进行分类计量。【释义】用能单位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指能够直接或经转换而获取某种能量的自然资源;能源即是能量的来源),包括用能单位购入或储存用于用能单位使用的各种一次能源、二次能源或载能工质。用能单位的生产生活所消耗的能源即为用能单位的总消耗。从热物理过程可知,能量的传递形式分为传热和作功两种,而热和功之间的转换又存在着明确的方向和限度。因此能量可以划分三大类:一类是不受限制可以完全转换为功的能量,称为“高级能量”,如电能、机械能、水能、风能等。高级能量全部是可用能,因此,它的数量与质量是统一的。从本质上说高级能量是完全有序运动的能量,所以各种高级能量可以无限地相互转换。另一类是受限制只可以部分(非全部分)转变为功地能量,称为“中级能量”,如热能、化学能、物质的内能、流动体系的总能(焓)等。由于中级能量从本质上说只有部分是有序的,因而只有能够转变为功的那部分才是可用能,其余不能转变为功的部分虽有一定的“量”但其“质”却为零,称这部分能量为“乏能”。所以中级能量的数量与质量是不统一的。最末一类是受自然环境所限不能转变为功的能量,称为“低级能量”,如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介质的内能、焓。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尽管低级能量有相当的数量,但技术上无法转变为功,所以他们是只有数量而无质量的能量,即所谓“乏能”。例如,不同温度下的......余下全文>>

七:节能降耗能源计量法律、法规有哪些啊?

计量法

节约能源法

能源效率标志管理办法

能源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通则》(GB/T17167-2006)

《节能监测技术通则》(GB15316-1994)

《企业能耗计量与测试导则》(GB/T6422-1986)

《天然气计量系统技术要求》(GB/T 18603-2001)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2589-1990)

《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GB/T13234-1991)

《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GB/T15587-1995)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T448-2000)

《用能产品能源效率标识计量检测规则》(JJF1261.1-2010)

八: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的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的基本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企业、事业、行政机关、社会团体等独立核算的用能单位。【条旨】规定了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的基本要求及适用范围。【释义】本标准是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的基本要求。为什么说是基本要求而不在标准中规定更高的、更具体的要求呢?这主要归结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我国幅员辽阔,在我们国家中既有东部这样具有较完善的工业基础、工业技术水平较发达的先进地区(上海、江苏等),亦有西部工业基础较为薄弱,工业技术水平较低的欠发达地区,这就决定了各个地区的要求要有所差别。二是我国有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企业,各行各业对于能源计量的要求千差万别。三是能源计量是一个涵盖范畴广、学科跨度达的综合性领域,在很多情况下,出于生产工艺本身的要求,配备的能源计量器具的技术要求要高于管理所要求的能源计量器具。所以,只能对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和管理提出一个比较通用的、基本的要求,各地区、各行业应当在此基础上制订本地区、本行业的具体要求。由于以上的原因,作为本标准的补充,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将在今后陆续制订冶金、有色金属、石油石化、化工、电力、建筑材料等行业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的相关国家标准。本标准适用于企业、事业、行政机关、社会团体等独立核算的用能单位。1.法人用能单位包括:企业法人用能单位、机关法人用能单位、事业单位法人用能单位和社会团体法人用能单位。2.非法人单位只要独立核算的、与供给单位有贸易交易关系的用能单位亦在本标准的规范范围。3.本标准不涉及城乡居民家庭用能及个人用能。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