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年级语文专题训练及答案
一、把下面的句子改成反问句
1.巍巍高山是英雄坚强不屈的精神的象征。
2.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3.听到波涛的轰鸣和狂风怒号,桑娜感到心惊肉跳。
4.我们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就不能参加祖国建设。
5.又烂又软的淤泥承受不了这样笨重的老象。
6.我的心啊,留在祖国的蓝天上。
7.那只可爱的小麻雀是我喂养的。
8.沿着这条小路走,能到金明家。
9.如果下面没有泉水,这么旱的天气,泥土不会这样湿。
10.你用脏手随便抓东西吃,肚子准会长蛔虫。
11.登泰山看日出是我很久以来最大的心愿。
12.四周围黑洞洞的,很容易碰壁。
13.对这种坏人坏事,我们不能放任自流,听之认之。
14.没有比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更重要的事了。
15.我们不会忘记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
16.我们应当把自己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17.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不能离开手术台。
18.任弼时同志不同意搬进新房子,他说,不能以一个人牵动一个机关。
19.这个故事使妈妈感动不已。
20.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
21.这幅画是我们班蔡颖画的。
22.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23.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
24.那奔驰的列车正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
25.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
26.犯了错误就不敢向老师、同学承认,这不是一个少先队员应有的态度。
27.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28.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29.小玲取得的优异成绩正是她勤奋学习的结果。
30.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
二、反问句改陈述句
1.少先队员怎么能向困难低头呢?
2.“难道我不称职吗?难道我是愚蠢的吗?”
4.他哪里知道人家要把他怎么样呢?
5.你的家不是在6单元212号房间吗?
6.凡卡天天挨打挨饿,他怎能不想念乡下的爷爷?
7.小姑娘纯洁的心灵,不正像一个含苞欲放的花蕾吗?
8.又烂又软的淤泥怎么承受住这样重的老象呢?
9.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么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
10.这样的精品,难道不是从山上那根很不显眼、很普通的荆条上采下来的吗?
11.谁没有父母兄弟?谁没有妻子儿女?你们怎么能忍心用枪来打这些受人压迫受人打骂的穷朋友呢?
12.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13.难道我们播下的种子不会在自己学生的身上开花结果吗?
14.老师对我的教导,难道我会忘记吗?
15.海上日出的景象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16.这时候天快黑了,你还过冈,岂不枉送自家性命?
17.我是清河县人,这条景阳冈少说也走过了一二十遭,几时听说有大虫!
18.没有一个人听说过这件事吗?
19.南方的雪灾哪能没有牵动全中国人民的心?
20.光有恒心就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吗?
21.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嫌它不够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22.淮南的柑桔,又大又甜。可是这种桔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积,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
23.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不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吗
24.如果没有人们的辛勤劳动,这里还不是荆棘丛生的荒坡吗?
25.不耕耘怎么有收获?不学习怎会有知识?
26.这位小姑娘天真美好的心灵,不正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吗?
27.难道我们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吗?
28.学习如登山,需要有踏实苦干和坚持不懈......余下全文>>
二:人教版六年级语文综合能力训练答案
推荐你下一个手机软件就行了,能迅速找到这本书的答案,我用过的,只要扫一下书后的条形码,叫互动,作业吧
三:六年级语文知识与能力训练(下)答案第17课 20分
一
2 5 山洞探险
二
1.形容心情的词语:若无其事 悲情难抑 满不在乎 欣喜若狂
2.表示人物动作的词语:无拘无束 落荒而逃 鱼贯而入
3.表示人物性格特点的词语:臭味相投 无拘无束 游手好闲
4.带有批评感情色彩的词语:臭味相投 游手好闲 落荒而逃
三
1 失魂落魄 2 人声鼎沸 3 面无血色 4 自吹自擂
四
三个“小海盗”指的是(汤姆、乔奇和哈克)。
“小海盗”用上引号表(他们不是真正的海盗)。
这段话主要是围绕(他们在密西西比河下的杰克逊岛的快乐时光)来写的,表达了三个“小海盗”(无忧无虑,唬拘无束的快乐心情)。
想法:孩子们的天性是自由,他们天真可爱,他们的世界是干净的,是一片净土。大人们不要太干预孩子的世界,给孩子留意片自由的天空吧。
五
(淘气)的汤姆 (善良)的波莉姨妈 (勇敢)的哈克 (可爱)的贝棋 (公正)的法官撒切尔 (凶悍)的乔埃
六
我最欣赏的是他的正义与勇敢,因为汤姆和哈克去坟场时看到了印江乔杀害了鲁宾逊医生还嫁祸于莫夫波特。之后汤姆用正义战胜了心中的恐惧,在法庭上勇敢的说出了真相。如果是我遇到这种情形我可能不会像汤姆一样说出实情。
手打了这么多,点个好评吧...
四:人教版六年级语文基础训练答案
端午节简介: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端午节由来与传说: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这里仅介绍以下四种: 源于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源于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