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楚游日记作者是如何描写会仙岩东面的山的 写出了其怎样的特点
有人说旅游是心惊胆颤的,有人说旅游是开心的,而我认为旅游是快乐的,尤其是那次游三峡。 8月2日星期六天气晴 今天,我们去了清江画廊。 我们乘着船,来到了清江画廊。清江画廊有山有水,真是一条天然的逗画廊地,让人有种人在画中行的感觉。这里的山很奇特,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这里有一座山非常特殊,它有一个大洞,下雨的时候,雨水从上面落下来,就会形成一道水帘,就像水帘洞一样,所以这个洞又叫作逗水帘洞地。船开到了一座非常美丽的山下,我们下了船来到山上,近距离地观察着那山,山上的草真青,树真绿,空气真新鲜。我们在山上奔跑着,欢笑着,像一只只无拘无束的小鸟。 这可真是开心的一天! 8月3日星期日天气晴 今天,我要去游三峡大坝了,这真是令人兴奋! 我们坐了一会儿车,就到了三峡大坝那里,由于三峡大坝太大、太高,所以我们是乘电梯上去的,来到上面,我终于看到了三峡大坝的全景,刚好,我们赶上了大坝泄洪的时候。哇!三峡大坝泄洪的时候,可真是壮观,那轰隆的水声简直是惊天动地啊!像一只狮子对着天怒吼,飞溅的水雾萦绕着整个大坝,气势真宏伟! 今天第一次看到了三峡大坝,真开心! 8月4日星期一天气晴 今天,我要去看三峡人家,真是让人兴奋。 我们坐了索道,看了飞来石,一路上美不胜收,来到逗三峡人家地那里,看到一个漂亮的么妹(土家族对女孩的称呼)坐在一个木船上,唱着清脆悦耳的山歌,那歌声回荡在山间,令人遐想无边。么妹木船旁不远处,还有三只大白鹅,它们真贪吃,见哪里有吃的就往哪里游,那脖子一伸一缩真逗! 这里的么妹为了逗游客,会在竹楼里丢绣球,抢到绣球的人还可和么妹举行逗结婚仪式地。于是前来游玩的人都争相去抢她的绣球,就连一些女游客也跑去凑热闹呢,大家的欢呼声飘满了整个竹楼。 这次三峡游可真是快乐呀!
二:衡阳市王船山家族谱属王氏哪一个支系?
衡阳八景(2009-02-24 16点56分05秒)
中国标签:主题
湖南省衡阳市,古老的汉普郡,俗称“野城“。这个古老的城市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风景名胜众多。仅在城市,有严重的皇帝,雁峰回鹅禹王砖,唐窑遗址,石鼓书院其他20多个站点。在北方有45公里“独五山”的南岳说。翡翠佳洁士组在这里;崇高的树木,云朵烧身边,咿呀学语不涸全国各地的许多历史遗迹,流传着许多神话传说,是著名的佛教圣地,它是有一个揽胜,探险,度假,避暑,佛等多功能旅游区。此外,衡阳市和芮人寺,王船山楼,元帅罗荣桓,江口鸟岛等景点故居的管辖区域。
“八”之名,从明清时期得到。著名旅行家徐霞客,冲了十三年(公元1637年)来此游览了一个多月,并写道:“楚游日记”。后来,陈某还写了“八衡阳赋”,王船山也做了很多的衡阳八个字唱歌。八代衡阳编译一个七律,诗曰:
雁峰烟雨真正的国家值得表扬石鼓
花药美丽的中国春溪龙岳屏下雪鸟的爪,现在在一个叫嚣
朱陵洞十万诗草桥头酒
东望湖岛晚上把温暖的桃波白莲花
衡阳市雁峰烟雨八冠,南岳72的第一高峰 - 回雁峰下。早在南北朝时期,从尼姑庵雁峰回维修寺庙,建于唐代的“顺风车到太阳穴,”清末建大雄殿,观音楼,院鄚纡嗯王燕楼。烟雨峰下池,当年不涸,水汽腾雾,俯瞰湘江样带,时隐时现的人观看交融,忘乎所以。雁峰景区四季,植物,古老的石头山,亭台走廊,纪念碑丛林。春天的花,夏天绿树成荫蔽日,河水如果皮带,冬天雪秋观。许明民初著名旅行家谁不远万里来到这里,并写道:“楚游日记”。今天展现在草地广场前,该中心是为大雁的翅膀徽城建筑雕塑。宏伟的峭壁,瀑布,人才,水光潋滟飘渺池。沿石阶登山,“雨花亭”,“晴婷河”,“雁峰寺”,“松涛亭”等顺序进入眼睛,然后登陆“望岳台”,湖南,蒸,雷三水汇合到鹅楚徽塔遥相呼应。环顾四周,“燕画廊”,“鹅”,“碑廊”,“观池”,“听雨轩”,“回燕亭”和花坛,茶馆错落有致的景观,美不胜收。
石鼓整箱耒水国家位于汇合处,绝壁,数架河,蔚为壮观。其名称的由来有所不同。 “水经注”称:。 “山绿圈,作为类的大豆,纯无土山上的石头,从而形成了名为”锦诗则云:“明史含潜在环,雷砍九天。”这个安静的山四面环水。即在初唐合江亭绿净苑的建设。唐宪宗元和年间,李关在这间小屋建学校。宋静年,法院正式成立的学院,赐名“石鼓书院”,因为是四大学院的著名之一。朱熹曾在此讲学。玉,文天祥,范成大,徐发诗文等石鼓详细的风光作了生动的描述。石鼓网站,火苗烧毁了好几次,走了。解放后,修葺一新后,亭台长廊,风景秀丽。
花药花药春溪,又称古越龙山山脉,位于公园市南区岳屏,约100米的高空。有黄色时,东晋的传奇,戈仙炼药在这里花药寺,规模宏大,气势非凡后说。寺春溪井。当春天井水溢出,烟雾获取,她看起来像画,仅夏季比诺,清凉的泉水,饮用和炎热的天气。每当太阳返照,春溪井有长爪,因此,“花药春溪龙现在爪”之称。雪鸟悦悦屏山
林木葱茏,百鸟聚集。春,夏朵春天的喜悦,秋鸟飞翔,直到冬天来了,雪,鸟在觅食岳屏,山鸣鸟,谁是希望能唱,没有这样的抱怨在哭泣,竞争谁乌鸦尖叫,煞是热闹。这是一首诗:岳屏下雪鸟噪音。朱玲石鼓
洞位于东侧。相传,唐天宝年间,东丰县炼金术是在山洞里,因而得名洞。他们通过这个洞南岳北部和水帘洞(也叫朱陵洞)两洞连南岳高僧不得不采取衡岳之间有道圆孔,一片刻即到。里面的墙壁已经离开了福,韩愈,王夫之等古代名人来弥补多达千,使得朱泠突嗯诗被广为人知的阳光。后来因为战争,特别是日本轰炸,碑文刻多大破坏。只留下“朱陵洞后”和“东悬崖”残孔和侧面的孔中......余下全文>>
三:请给我【徐霞客游记】的全文
游天台山日记
天台山,在今浙江天台县北,有华顶、赤城、琼台、桃源、寒岩等名景,其中以石梁飞瀑最为著名。
该记先略叙一路风光美景,再着重记叙登华顶峰,观断桥、珠帘瀑布,对华顶峰景色以及草木异状亦有一定描绘,而对断桥、珠帘之水的描写则尤为细致,对水石交映、潭深水急之势颇有重笔。对明岩石洞之阔大、洞外石壁高耸之奇也写得气势非凡。其后对寒岩、鸣玉涧、琼台等各景也一一描绘。
此为徐霞客初游天台山时所记,时间是公元1613年,在公元1632年他又再次游览并另作一记。
该记基本上反映了天台山的全貌,其语言清新朴素,精练准确,从此篇我们可以看出徐霞客游记的基本风格。
癸丑(公元1613年)之三月晦每月最末一天为晦 自宁海出西门。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三十里,至梁隍山。闻此於菟即老虎夹道,月伤数十人,遂止宿。
四月初一日 早雨。行十五里,路有岐,马首西向台山,天色渐霁。又十里,抵松门岭,山峻路滑,舍骑步行。自奉化来,虽越岭数重,皆循山麓;至此迂回临陟,俱在山脊。而雨后新霁晴,泉声山色,往复创变,翠丛中山鹃映发,今人攀历忘苦。又十五里,饭于筋竹庵。山顶随处种麦。从筋竹岭南行,则向国清大路。适有国清僧云峰同饭,言此抵石梁,山险路长,行李不便,不若以轻装往,而重担向国清相待。余然同意之,令担夫随云峰往国清,余与莲舟上人上人:对僧人的尊称就石梁道。行五里,过筋竹岭。岭旁多短松,老干屈曲,根叶苍秀,俱吾阊门盆中物也。又三十余里,抵弥陀庵。上下高岭,深山荒寂,恐藏虎,故草木俱焚去。泉轰风动,路绝旅人。庵在万山坳低洼处中,路荒且长,适当其半,可饭可宿。
初二日 饭后,雨始止。遂越潦积水攀岭,溪石渐幽,二十里,暮抵天封寺。卧念晨上峰顶,以朗霁为缘,盖连日晚霁,并无晓晴。及五更梦中,闻明星满天,喜不成寐。
初三日 晨起,果日光烨烨原指火燃极旺,此指日炽,决策向顶。上数里,至华顶庵;又三里,将近顶,为太白堂,俱无可观。闻堂左下有黄经洞,乃从小径。二里,俯见一突石,颇觉秀蔚。至则一发僧结庵于前,恐风自洞来、以石甃塞堆砌填塞其门,大为叹惋。复上至太白,循路登绝顶。荒草靡靡,山高风冽,草上结霜高寸许,而四山回映,琪花玉树,玲珑弥望。岭角山花盛开,顶上反不吐色,盖为高寒所勒限制耳。
仍下华顶庵,过池边小桥,越三岭。溪回山合,木石森丽,一转一奇,殊慊qiè满足所望。二十里,过上方广,至石梁,礼佛昙花亭,不暇细观飞瀑。下至下方广,仰视石梁飞瀑,忽在天际。闻断桥、珠帘尤胜,僧言饭后行犹及往返,遂由仙筏桥向山后。越一岭,沿涧八九里,水瀑从石门泻下,旋转三曲。上层为断桥,两石斜合,水碎迸石间,汇转入潭;中层两石对峙如门,水为门束,势甚怒;下层潭口颇阔,泻处如阈yù门坎,水从坳中斜下。三级俱高数丈,各级神奇,但循级而下,宛转处为曲所遮,不能一望尽收,又里许,为珠帘水,水倾下处甚平阔,其势散缓,滔滔汩汩。余赤足跳草莽中,揉木缘崖意指攀住树枝爬上高岩,莲舟不能从。暝色夜色四下,始返。停足仙筏桥,观石梁卧虹,飞瀑喷雪,几不欲卧。
初四日 天山一碧如黛。不暇晨餐,即循仙筏上昙花亭,石梁即在亭外。梁阔尺余,长三丈,架两山坳间。两飞瀑从亭左来,至桥乃合以下坠,雷轰河颓kùi原意为垮塌,此处指河水奔流迅猛,百丈不止。余从梁上行,下瞰深潭,毛骨俱悚。梁尽,即为大石所隔,不能达前山,乃还。过昙花,入上方广寺。循寺前溪,复至隔山大石上,坐观石梁。为下寺僧促饭,乃去。饭后,十五里,抵万年寺,登藏经阁。阁两重,有南北经两藏。寺前后多古杉,悉三人围,鹤巢于上,传声嘹呖声音响亮而清远,亦山中一清响也......余下全文>>
四:有关于地理手抄报的问题
笑话
A、“南海诸岛”
李先生在上地理课。
李先生:南海诸岛在什么地方,大家看见了?
学生暴笑,齐呼:“看见了,在前排!”
原来,班上有个“男孩”叫“朱导”。
提示:南海诸岛(Nánhǎizhūdǎo)≈男孩朱导(nánháiZhūdǎo)
B、“中国的疆域”
李先生:中国的疆域有多大?
某学生:中国的江玉?长江的江玉还是黑龙江的江玉?
李先生:你的地理成绩,可能倒数第一。
某学生:到蜀第一?那我得到四川读书了。
提示:疆域=jiāngyù=江玉;倒数=dàoshǔ=到蜀
C美日在亚洲
李先生:你怎么说美、日都在亚洲?
全求通:我说每日都在亚洲怎么不对?我不是天天都在亚洲吗?
故事
1.牛郎织女与星空图
民间传说,织女下凡与牛郎过着男耕女织的自由生活,王母闻讯后强行将织女带回天宫,牛郎挑选着孩子追上天,狠心的王母又用金钗划出一道天河(银河)把他们隔开。仰望夜空,天琴座的织女星与邻近两颗较暗的恒星组成三角形,很象织布的梭子,天鹰座的牛郎星与两颗暗星组成“一”字状,象是牛郎用扁担挑着两个孩子。银河的走向与牛郎织女星的连线相垂直,就象把他们分隔在“河”两岸。学生听了这个故事再去观察星空,就容易辨认出这两颗恒星和几个星座。
2.火烧葫芦峪与气旋
三国后期,诸葛亮北伐中原、六出祁山。一次将司马懿父子及所率魏军困在葫芦峪。遍山燃起大火,欲将敌方全部烧死。司马父子自度难逃此劫,抱头痛哭等死。不料突然一场大雨浇灭了山火,司马氏得以死里逃生。这场雨其实不是什么“天意”,恰恰是诸葛亮自己制造的。熊熊的大火使此山区的近地面空气受热上升,气压降低。低气压区形成气旋,其中心因空气上升冷却凝结而降雨。就是说,葫芦峪里下了一场气旋雨。诸葛亮虽然通晓天文地理,但毕竟缺乏现代科学知识,不识“气旋”是怎么回事,否则,他可能会用另外的战术来歼灭魏军。
3.借东风与季风
赤壁之战前夕,周瑜调兵遣将,打黄盖。献连环计,为火烧曹军精心准备。突然间,他想起自己竟然疏忽了一件大事,一下子急出病来。诸葛亮借探病之机,挑明周瑜的病根是“只欠东风”,并应允借东风相助。周瑜为什么“欠”东风呢?因为赤壁古战场在我国东部季风区。当时正值隆冬,盛行西北风,极少刮东南风。曹营在江北,东吴在江南,用火攻反会烧了自家。周瑜焦急是有道理的,它符合气候规律性。而所谓“借”东风,其实是诸葛亮预测到冬至前后短时间天气反常现象,故弄玄虚而已。由这则故事能自然地引出季风、气候、天气等概念。
4.德军潜艇与密度流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潜艇经常从地中海出入直布罗陀海峡,在大西洋袭击盟军。盟军吃了几次亏,便派战舰守住海峡,用声纳监听,计划一听到潜艇的马达声便用深水炸弹将其炸毁。监听多日,毫无声响,德军潜艇竟神不知鬼不觉地溜出海峡,出现在大西洋中。原来,直布罗陀海峡表层海水由大西洋流入地中海,底层海水由地中海流入大西洋。德军利用这一点,过直布罗陀海峡时,关闭所有的机器,借助海流而行,盟军守株待兔却让“兔子”在眼皮底下溜了。这股海流属于密度流,究其成因可引入课本要学的内容。
5.寻找石兽与流水侵蚀作用
清代学者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某土地庙前石兽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后重修山门,寻找石兽,它却不在原落水处,也不在下游。一位老兵说,应该在上游寻找,依他的话,果然捞出了石兽。石兽为什么会向上游“跑”呢?原因在于,石兽落水后对水流形成阻力,使周围水速更快,冲刷能力更强,其下面迎水流一侧的泥沙逐渐被水冲走,成为空穴。久之,石兽因重力作用朝着迎水流的方向倾倒,如此再三,便向上游移动了一截。可见老兵的判断是正确的,流水的......余下全文>>
五:徐霞客游记读后感,六百字的打上来。 10分
《徐霞客游记》是我国明代伟大的地理学家和旅行家徐霞客的一部名著,是他以毕生的精力从事游览和地理考察的真实纪录,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受到国内外学者和读者的高度赞赏。可惜这部伟大的科学著作,未能全部保存下来,因为徐霞客在世的时候,他的游记还未来得及整理,就身患重病离开了人间,留下的只是一些没有编订成册的手稿。当时正值明末社会变乱之际,手稿几遭波折,散失较为严重,虽经其后代及亲友们的搜集整理,才使这部《徐霞客游记》得以免于堙灭,但是,已经是一个残本了。加之辗转传抄的结果,讹误删改较多,目前流传下来的《徐霞客游记》,是与原稿有较大出入的,这就给我们研究徐霞客及其成就,带来一定的困难。
《徐霞客西游记》是徐霞客所写游记中的主要部分,最近才被复旦大学历史系历史地理研究室吴应寿先生在北京图书馆发现,尽管不全,却是极其珍贵的历史资料。
关于《徐霞客游记》的科学价值和文学成就,已有不少人进行过论述,这里只就这两部著作的来源和相互关系,以及《徐霞客西游记》在学术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谈点浅见,就教于同志们。
一
《徐霞客游记》得以成书和流传至今,是非常不容易的事,它经过了一系列曲折坎坷的道路,许多人为了这部书的流传和出版,作出了可贵的贡献,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徐霞客去世后不久,其生前友好钱谦益(牧斋)写信给徐霞客的族兄仲昭说:“霞客先生游览诸记,此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不当令泯灭不传,仁兄当急为编次,谋得好事者授梓,不惟霞客精神不磨,天壤间亦不可无此书也。”后来钱氏又写信给刻书家毛子晋,希望他将游记“仅存数本”刻印出版,广为流通。①由此可见,徐霞客的旅游日记,一开始就受到他同时代人的重视和珍惜。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徐霞客游记》大约有下面几个主要版本,曾流传于世。最早的第一个本子是“季本”(即季梦良本)。明朝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徐霞客的姻亲季梦良(会明)受霞客生前的委托,和友人王忠纫,对游记手稿共同进行整理,为之分其卷次,订其前后,装订成册。然而不幸的是,清朝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清兵南下,徐霞客的家乡江阴被屠,霞客长子屺遇难,游记原稿全部被焚于火,季梦良的整理本亦遭散失。事后虽经季氏再为搜集,但仍缺滇游记一册及游太华颜洞和盘江考诸记。
今天被吴先生发现的《徐霞客西游记》,据考当为季本的残存部分。全书共五册,仅记载崇祯九年(公元一六三六年)九月十九日至崇祯十一年(公元一六三八年)三月二十七日的游历,即浙游日记、江右游记、楚游日记和粤西游记等部分。虽名为西游记,但缺黔游日记和滇游日记。首册中有初编者季梦良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的题识,并每册皆注明:“友弟季梦良会明甫校录”。关于它的来源,吴应寿先生有过详细考证,他认为《徐霞客西游记》就是明末著名藏书家钱谦益推荐给刻书家毛子晋刻印的“仅存数本”,时间大约在顺治八年底至十六年间。根据书中钤有的朱文印,此书曾为汲古阁、莫友芝、刘嘉业堂等藏书家、刻书家和学者先后收藏过。解放后,才由刘嘉业堂将此书转给了北京图书馆。②这个分析是很有道理的。至于毛氏未能将游记刻印出版,我们认为有两个原因:第一,由于当时社会动乱不定,出版困难;第二,因为书中有不少关于政局、阶级斗争、人民生活的记载,对统治阶级不利,不敢出版。后者又是最主要的原因。
《徐霞客游记》的第二个本子是“李本”。
原来顺治二年以后,季梦良再次收集整理游记残稿时,曾经指出:“今全集唯义兴曹骏甫有之。初骏甫亦好游,慕霞客之高,闻其死,诣
六:徐霞客游记的读后感500
一篇:
徐霞客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地理学家之一,也是有名的旅游家。徐霞客名弘(hong)祖(或作宏祖),字振之,霞客是他的别号,万历十四年(1587年)出一在南直求江阴县(今江苏江阴市)。徐霞客的家乡在当时属于“东南财赋地”的经济发达地区。徐霞客出身什宦世家、书香门第,他的曾祖和祖父曾经挂过虚名,但到了他的父亲那一代,徐家已经家道中落了。徐霞客的父亲徐有勉,是个淡泊名利的人,他对仕途没有多大兴趣,也小大欢喜和官场中的人结交,宁愿平静悠闲地在乡间一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年幼的徐霞客有所影响。
年轻的徐霞客终于告别书斋生活活,挣脱了什途功名的束缚,开始实现儿时的梦想。他22岁就开始外出旅游,历经34年,直到生命结束为。他先后游历了大半个中国,足迹遍于华东、华北、中南、西南,等16个省遍及北京、天津、上海3市。踏遍泰山、普陀、天台、雁荡、九华、黄山、武夷、庐山、华山、武当、罗浮、盘山、五台、阻山、衡山、九异等名山。在漫长的旅途当中,徐霞客为了考察得准确、细致,大都步行前进。披星戴月、风餐露宿,对于所遇的险阻,他都以顽强的斗志去克服,而且无论身体多么疲惫、条件多么恶劣,他都侮天坚持作日记,这此旅游日记记录了他的旅途经历、考察的情况以及心得体会,给后人留下了的宝贵的地理材料。
二篇:
《徐霞客游记》的编辑整理和流传,除了徐霞客家的塾师季梦良幼子李介立(徐霞客的小儿子,为徐霞客侍妾周氏所生。)作出了很大贡献外,民间藏书家的珍藏、校订、增补,也是《游记》得以保存和流传的一个重要因素。
看了这篇游记,很有感触,我们要向徐霞客学习,学习他献身科学、拼搏进取、不断创新的精神。
《徐霞客游记》是我国明代伟大的地理学家和旅行家徐霞客的一部名著,是他以毕生的精力从事游览和地理考察的真实纪录,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受到国内外学者和读者的高度赞赏。可惜这部伟大的科学著作,未能全部保存下来,因为徐霞客在世的时候,他的游记还未来得及整理,就身患重病离开了人间,留下的只是一些没有编订成册的手稿。当时正值明末社会变乱之际,手稿几遭波折,散失较为严重,虽经其后代及亲友们的搜集整理,才使这部《徐霞客游记》得以免于堙灭,但是,已经是一个残本了。加之辗转传抄的结果,讹误删改较多,目前流传下来的《徐霞客游记》,是与原稿有较大出入的,这就给我们研究徐霞客及其成就,带来一定的困难。
《徐霞客西游记》是徐霞客所写游记中的主要部分,最近才被复旦大学历史系历史地理研究室吴应寿先生在北京图书馆发现,尽管不全,却是极其珍贵的历史资料。
关于《徐霞客游记》的科学价值和文学成就,已有不少人进行过论述,这里只就这两部著作的来源和相互关系,以及《徐霞客西游记》在学术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谈点浅见,就教于同志们。
一
《徐霞客游记》得以成书和流传至今,是非常不容易的事,它经过了一系列曲折坎坷的道路,许多人为了这部书的流传和出版,作出了可贵的贡献,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徐霞客去世后不久,其生前友好钱谦益(牧斋)写信给徐霞客的族兄仲昭说:“霞客先生游览诸记,此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不当令泯灭不传,仁兄当急为编次,谋得好事者授梓,不惟霞客精神不磨,天壤间亦不可无此书也。”后来钱氏又写信给刻书家毛子晋,希望他将游记“仅存数本”刻印出版,广为流通。①由此可见,徐霞客的旅游日记,一开始就受到他同时代人的重视和珍惜。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徐霞客游记》大约有下面几个主要版本,曾流传于世。最早的第一个本子是“季本”(即季梦良本)。明朝崇祯十五年(公元16......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