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教案 不错不错
目标:
1.把玩具想象成各种装饰品打扮自己。
2.尝试扣的技能。
3.体验让自己变美的快乐。
准备:
环扣形玩具若干,事先拼扣好的装饰品若干,小筐若干。
过程:
一.教师盛装打扮出场,引起幼儿兴趣。
师:你们看贺老师今天漂亮吗?为什么?
(原来贺老师身上戴了许多东西,有项链、耳环、手链、胸针还有包包等,是这些东西让贺老师变漂亮了。)
师:这些项链,手链是怎么做出来的呢?(请个别幼儿尝试示范扣的技能)
二.设计情节,激发幼儿装饰打扮自己的欲望。
师:小青蛙今天过生日,它想请我们小七班的宝宝去玩,我们要用这些扣环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像贺老师一样,小青蛙说了,谁打扮得最漂亮就跟谁照相。
三.幼儿动手用积木装饰打扮自己,教师巡回指导。
幼儿打扮好后可以去照照镜子,也可与小青蛙合影。
四.在音乐声中与小青蛙共同舞蹈,自然结束。
二:现代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以学生为本一、现代课堂教学设计要体现“以学生为本”是时代发展所赋予的要求
本文所谓的“以学生为本”,简单地说,包括二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以学生的学为本”;第二层含义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其中“以学生的学为本”是基础和前提;“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归宿和目的。众所周知,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知识经济时代是“高频信息”的时代。而信息量的急剧增加则标志着现代学习化社会已悄然而至。
综合当代国际、国内的时代要求,我们不难发现:在现代学习化社会里,我国的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深化教育改革,培养能适应现代学习化社会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人才,需要我们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转变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以课堂教学改革作为突破口,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而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使现代课堂教学在为学生今天的学习(或成长)服务的同时,还要为学生明天的可持续发展奠基,“以学生为本”的现代课堂教学设计是基础和关键。因此,现代课堂教学设计要体现“以学生为本”是时代发展所赋予的要求。
二、“以学生为本”的现代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探析
从本质上讲,教学设计是“一个分析教学问题、设计解决方法、对解决方法进行试行、评价试行结果,并在评价的基础上修改方法的过程。”因此,教学设计(包括课堂教学设计)是一个也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目的是“获得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而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以学生为本”的现代课堂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为了更清晰地把握“以学生为本”的现代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我们先来审视一下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的宏观特征及其相应的弊端。
(一)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的宏观特征及其弊端分析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的教育、教学工作者开始关注国外的教学设计理论,并在引入、介绍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逐步使国外的教学设计理论本土化。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版了有关的研究著作。为此,一些中小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开始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课堂教学设计。但目前仍有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之前做的工作还是传统意义上的“备课”,这可称为传统的 “课堂教学设计”。从宏观上来审视,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通常存在着三种特征及其相应的弊端:
特征一: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以教师的教为本位。学生的学只能围绕教师的教而转。从而使学生只能处于“观众”的席位,丧失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特征二: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以书本知识为本位。忽视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应有的情感交流。从而使学生只能获得僵化的知识,丧失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性和发展性。
特征三: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以静态教案为本位。学生只能被动适应。从而使教师对教材、教案的认知过程代替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知过程,丧失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二)“以学生为本”的现代课堂教学设计的宏观特征探索
从宏观上来看,“以学生为本”的现代课堂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做到:
第一,要由以教师的教为本位的教学观转向以学生的学为本位的教学观。但强调以学生的学为本位的教学观并不否认教师在现代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在现代课堂教学设计中的主体地位,而是要教师明确现代课堂教学设计首先是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服务的。这也是 R.M.加涅所倡导的“为学习设计教学”理念的体现。为此,“以学生为本”的现代课堂教学设计应首先着眼于学生学习的实际的起点才能确......余下全文>>
三:可持续发展教育的ESD双十六字方针
主体探究——建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学习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所需要的主体探究精神与能力。综合渗透——以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为核心内容,将相关或所有学科内容综合起来,渗透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科学知识与科学思想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所需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与能力。合作活动——将指导学生开展小组及全班讨论与其他探究性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活动形式。创新发展——通过更新后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科学创新精神与能力,并促进他们的多方面发展。 l 按课堂教学实验原则与操作方法要求设计教案;l 按课堂教学实验原则与操作方法要求实施教案;l 同行评析上课质量;l 按课堂教学实验原则做公开课或研究课;l 专家与同行再评析上课质量;l 做示范课并形成体现课堂教学实验原则要求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主体探究——建构学生在环境、人口健康及可持续发展多方面专题教育活动中的活动主体地位,努力培养学生在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所需要的主体探究精神与能力。关注社会——师生共同关注环保、人口健康及社会可持续发展及其他重要问题,并主动以EPD思想作指导提出解决相关问题的建议。合作体验——指导学生开展学生—学生、教师—学生、家长—学生、社会—学生之间的合作,在共同参与有关部门解决环境、人口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实践与体验中提高相关的认识水平与能力水平。创新发展——通过环境教育与人口健康教育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多方面科学创新精神与能力,并促使他们的多方面发展。 l 按EPD教育指导思想与基本理念指导学生自主选择活动主题;l 按教育活动实验原则与操作方法要求指导学生自主设计活动方案;l 通过教师或专家指导帮助学生了解、掌握相关活动所需专业知识与技能;l 组织学生开展同EPD教育项目相关的环境或人口调查或考察;l 指导学生自主召开与EPD教育项目相关的调查或考察报告交流会或答辩会;l 根据调查或考察结果指导学生自主编写有关保护环境、关注社会的建议。
四:综合实践《走进书世界,书香满校园》教案
进书世界,书香满校园
——“书香校园”活动设计方案
一、指导思想
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采掘不尽的富矿,是经验教训的结晶,是走向未来的基石;读书是人们重要的学习方式,是人生奋斗的航灯,是文化传承的通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在新教育实验的形式下,我校深入学习新教育的丰富内容,营造浓浓的校园书香氛围,推出“建设书香校园”的活动计划。开展各种形式的师生读书活动,力争通过“建设书香校园”的活动,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打造学生的人生底色;努力建设师生的精神家园,全面提升师生的整体素质,从而提高教育质量;也为建设书香社会,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形成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二、工作目标
围绕“建设书香校园”这一主题,有计划、有目的、有指导性地开展全校性读书活动,营造勤奋读书、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培养学生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在校内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
三、活动目标
1、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各学段的阅读目标,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突出学校书香校园特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全面提升学校创新力和竞争力,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2、在校园内营造一种“书声朗朗,书香满校园”的良好氛围,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和生活需要。
3、积极倡导“我与好书同行”的思想,努力践行“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的信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提高读写能力,夯实文化底蕴,陶冶情操。
四、活动主题
走进书世界,书香满校园
五 、活动口号
1.与好书做伴,与经典同行。
2 .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
3.走进书世界,书香满校园。
六、读书活动的总体要求
(一)书香校园的氛围创设
1、加强校园环境建设,突出校园文化氛围。在校园醒目的位置张贴创建“书香校园”的宣传画、警示语等。
2、中队环境建设。每各个中队有自己的书香氛围特点,学习园地、黑板报等主题鲜明、题材新颖、内容有创意,给学生创设宽松、愉悦的阅读环境。
3、完善中队图书角。各中队选一条喜欢的标语口号贴在图书角,充分利用学生的图书资源,围绕班内“阅读主题”充实书柜。
4、创设校园阅读——利用晨读和午读学校全体学生进行阅读,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
(二)对学生的要求
1、加强学生的朗读能力的训练与培养,每天晨读课要让朗朗的读书声充满校园。
2、各中队辅导员组织班级晨读和午间阅读。
3、在读书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育生活实际,每个学生写读书随笔。
八、活动具体安排
1、营造书香班级氛围:通过召开主题少先队活动课、制定相应的制度、各中队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督促、激励学生积极读书,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1)学校提供阅读书目,每天利用晨读和午读的时间组织同学们读书。
2)每个中队把同学们分成各小组,每组轮流写读书随笔,每周每人一篇。
3)每组学生有专一的阅读笔记。在阅读课上,教师要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并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学生每周至少写一篇,语文老师每天检查一次,期末进行学生读书笔记展评活动。每个班每个组的组长每天要收好读书随笔,交给老师及时批阅。
2、开展 “课外阅读比赛”活动,让学生将读书活动中读到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言名句、心得体会等记录下来。
九、活动总结
各中队辅导员进行“走进书世界,书香满校园”的读书活动交流、总结。...余下全文>>
五:为什么说现代教学设计是为学习而设计的一般过程
以学生为本一、现代课堂教学设计要体现“以学生为本”是时代发展所赋予的要求
本文所谓的“以学生为本”,简单地说,包括二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以学生的学为本”;第二层含义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其中“以学生的学为本”是基础和前提;“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归宿和目的。众所周知,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知识经济时代是“高频信息”的时代。而信息量的急剧增加则标志着现代学习化社会已悄然而至。
综合当代国际、国内的时代要求,我们不难发现:在现代学习化社会里,我国的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深化教育改革,培养能适应现代学习化社会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人才,需要我们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转变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以课堂教学改革作为突破口,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而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使现代课堂教学在为学生今天的学习(或成长)服务的同时,还要为学生明天的可持续发展奠基,“以学生为本”的现代课堂教学设计是基础和关键。因此,现代课堂教学设计要体现“以学生为本”是时代发展所赋予的要求。
二、“以学生为本”的现代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探析
从本质上讲,教学设计是“一个分析教学问题、设计解决方法、对解决方法进行试行、评价试行结果,并在评价的基础上修改方法的过程。”因此,教学设计(包括课堂教学设计)是一个也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目的是“获得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而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以学生为本”的现代课堂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为了更清晰地把握“以学生为本”的现代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我们先来审视一下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的宏观特征及其相应的弊端。
(一)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的宏观特征及其弊端分析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的教育、教学工作者开始关注国外的教学设计理论,并在引入、介绍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逐步使国外的教学设计理论本土化。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版了有关的研究著作。为此,一些中小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开始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课堂教学设计。但目前仍有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之前做的工作还是传统意义上的“备课”,这可称为传统的 “课堂教学设计”。从宏观上来审视,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通常存在着三种特征及其相应的弊端:
特征一: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以教师的教为本位。学生的学只能围绕教师的教而转。从而使学生只能处于“观众”的席位,丧失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特征二: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以书本知识为本位。忽视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应有的情感交流。从而使学生只能获得僵化的知识,丧失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性和发展性。
特征三: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以静态教案为本位。学生只能被动适应。从而使教师对教材、教案的认知过程代替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知过程,丧失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二)“以学生为本”的现代课堂教学设计的宏观特征探索
从宏观上来看,“以学生为本”的现代课堂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做到:
第一,要由以教师的教为本位的教学观转向以学生的学为本位的教学观。但强调以学生的学为本位的教学观并不否认教师在现代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在现代课堂教学设计中的主体地位,而是要教师明确现代课堂教学设计首先是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服务的。这也是 R.M.加涅所倡导的“为学习设计教学”理念的体现。为此,“以学生为本”的现代课堂教学设计应首先着眼于学生学习的实际的起点才能确......余下全文>>
六:如何根据学生需求进行教学设计的
学习过程是学生自我感知的过程.这种体验式的过程具有不可替代性,只能在学生自主感受中生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有预设性,不仅给学生提供、设计这样的契机,还要关注学生在自我感知过程中的动态反应,要根据学生的共性需求和个体需求适度调整教学。在数学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设计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使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在数学设计中,教师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让设计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在实践体验、实际生活中尝试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即数学来自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可见,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该要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方可更好的设计好一节课,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需求主要包括学生的认知、兴趣、知识与经验的背景、学习方式等方面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应尊重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及时地对教学进度、难度进行调控,才能保证学生掌握知识的有效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随时关注学生的反应。学生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皱一下眉头,都能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状况。而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反应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才能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我们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按照自己教的思路进行教学,而应按照学生学的规律进行教学。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多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比如:学生已经学过哪些知识?这些知识的掌握程度怎样?复习哪些知识有利于对本课的知识建构?怎样设计教学过程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总之,设计的导学案(讲学稿)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并根据这一情况来确定课堂教法。例如,怎样引出新知识,怎样用同学们熟悉的生活现象去解释一个概念,怎样创造情景,怎样归纳学过的知识点等等,都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才能起到高效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设计中,经常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原有知识发生矛盾,以激发学生的强烈的求知欲。如在教江苏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认识比》时,我问学生:你们知道人身上哪些器官存在着有趣的比吗?如你买双袜子,只要将袜底在拳头翻一周,它的长与脚的长的比大约是1:1的缘故。这时学生的好奇心被调动起来,急想着知道人身上还有哪些比。趁着学生兴趣盎然,接着我又讲两臂平伸与身高的比大约也是1:1,脚长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7,手腕周长与颈周长的比约是1:2,颈周长与腰的比也约是1:2。学生越听越惊奇,急想验证是否正确。当学生验证之后,我又说:知道这些有什么用呢?如警察发现了犯罪嫌疑人的脚印,就可以利用比的知识推算出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等等。精心设置问题,引起悬念,使学生产生疑问。这样就能激起内部已知和不知的矛盾,激起认识兴趣促使学生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未知的问题,引发了学生探索知识的强烈求知欲,从而获取了新知识,促进了思维发展。教学设计分析:教师在这个教学案例中,尽力做到数学课程生活化。也就是在数学课程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将数学课程变为学生认识生活,认识数学的活动课,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其最终目的是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新课标强调数学课程生活化,这不仅需要体现课程内容的生活化......余下全文>>
七:传统教案与基于课程标准的教案有什么区别
一、传统教案与现代教学设计概念分析
在传统教学中,教案是实施课堂教学的方案,设计的依据是教学大纲,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目前教案的形式主要是:教案必须有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准备、课时安排、教案正文、教后感想。正文中又包括导入、每一部分的详细教法、过渡语、小结、总结等。这样的教案,从导入新课到布置作业,从一般内容到重点难点,从教师引导到学生活动,从提出问题到可能出现的答,大到总体结构,小到一句话,一句也不能少。众所周知,教案中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是原文照抄教师参考书。既然参考书上已有,教师读了心中有数即可,为何还要再抄写一遍呢,这真是典型的“现代八股文”。教学的过程包括五个环节:组织教学、复习、新授、练习巩固、布置作业,一直使用了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模式。
教学设计是以获得优化的教学过程为目的,以系统理论、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育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的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修改方案的一个过程。当前比较权威的教学设计概念的定义是: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该定义与张祖忻、史密斯、雷根、皮连生、何克抗等专家所提出教学设计概念的观点大体一致,即他们都强调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包括如何编写目标、如何进行任务分析、如何选择教学策略与教学媒体、如何编制标准参照测试等。教学设计是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
一般来说,可以从学习理论的角度将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划分成三代: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第一代教学设计(简称ID1)、基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第二代教学设计(简称ID2)和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第三代教学设计(简称ID3)。在具体的教学设计实践中,应当对各种理论和方法取长补短,还要考虑教学系统外部环境的变化,特别是教育理念的改变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当然不能什么都建构主义,过度地强调建构主义,忽视传统教学中的精华,同样会带来不少问题。现代教学技术就是这三代教育技术优化组合。
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是:1)前期分析,包括学习背景分析、学习需要分析、学习者分析和学习任务分析;2)制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实施教学的依据,也是教学评价的依据;3)制定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解决怎么样实施教学的整体方案,具体包括教学内容的安排顺序、教学模式、学习方式、教学方法等内容;4)教学媒体的选择、组织和设计;5)制定具体的教学设计方案;6)试行教学设计方案,并对方案进行评价,对方案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完善。
二、传统教案与现代教学设计差异分析
1、教案设计与教学设计的理念不同。传统教学观念认为:知识是客观的,可以传递给学生;学生只是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学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过程。而现代教学观念认为:知识不是纯客观的,是学生与外在环境交互过程中建构起来的;学生是有生命意识、社会意识、有潜力和独立个性的人;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2、教案与教学设计对教学目标要求不一样。传统教案用“教学目的”表达教学目标,而教学目的是由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大纲规定了教学任务的上限,教学中不能超纲偏纲,教师没有创造发挥的余地;教学目的的表述也较笼统,操作性不强,教师较难把握;教学目的以教师为阐述主体,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即所谓“双基”。
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来表达目标,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制定,课程标准设定教学任务的下限,教师具有较......余下全文>>
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教学设计及案例
教材简析
本框题“钢铁是这样炼成的”是全国统编教材《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本框题的内容着重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共涉及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我的意志品质”。在初中阶段,无论是调节情绪,把握学习节奏,还是拒绝身边的诱惑、自尊自立等,都要求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没有坚强的意志品质,其他的心理品质的培养和提高,生活习惯的养成与保持就失去了基础和动力。第二个问题是“磨砺意志,学会坚强”。教材从学生成长经历中的意志现象入手,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意志品质,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使学生逐渐认识到有无坚强意志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认识和发展自己意志品质的特点,使学生对自己所具有的意志品质形成一个感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大量的事实和材料讲应如何磨砺意志,学会坚强。
学情分析
初中生的心理发展很不成熟,表现在意志方面也是如此。他们缺乏耐力,行动盲目,易受暗示,犹豫不决,组织纪律性差,自我控制能力差等特点都是他们意志薄弱的表现。这些表现会使他们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养成受到极大的干扰,妨碍正常的学习生活,影响同学之间的团结,甚至会违反校规校纪或国家的法律。因此,对初中生加强意志品质的培养和锻炼是健全其心理、完善其人格的重要方面。
教学目标
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 “磨砺意志,学会坚强”的学习,理解一个人能否踏进成功的大门,关键要看他是否具有坚强的意志,从而努力磨砺自己的意志。
2. 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概括分析的能力;通过制定明确的培养意志力的目标,增强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3. 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 “我的意志品质”的现状,懂得坚强的意志是能够通过实践锻炼养成的。
教学资源
教学工具:制作的多媒体课景音乐。
教学建议
选用适当的事例是搞好本课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备课的首要任务。事例的选择标准要以贴近学生的生活为主,与学生的日常学习、工作密切相关的事例,容易为学生所接受。收集事例不只是教师的事,还可以动员学生围绕着教材去收集,选择。要采用各种教学方式,丰富课堂内容,多进行适当的课外活动。
对于课后的教学效果训练的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适当开展对学生的意志品质的测验和调查。
教学设计理念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即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搞好四个调整,即调整教学目标,调整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调整课堂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调整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
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
“磨砺意志,学会坚强”是教学重点。要磨砺自己的意志,就要提供磨砺坚强意志的具体方法,以指导学生的行动。如果不把知识化为行动,再多的理论也毫无意义。
2. 教学难点:
“我的意志品质”是教学难点。要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意志现状,正视自己的意志品质,是学生思想认识上的难点。
教学流程
导课:
师:大家想一想,在现实生活中,你认为是钢硬还是铁硬?
学生回答:略。
师:那好,我们实际操作一下。
活动一:学生上前动手操作,比较钢丝与铁丝的硬度。
师:通过实际检验,大家知道是钢硬。钢是如何炼成的呢?
学生回答:略。
(录像展示)
师:通过录像我们知道,钢是人类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把铁经过高温、煅烧,上百次的锤打,最终才炼成的,这也是我们经常说的“百炼才能成钢”。其实把铁炼成钢是十分艰难的,而人要想成才,想有所成就,就像铁炼成钢一样,也不是轻而易举的,它需要我们......余下全文>>
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和谐教案
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对和谐社会的追求就成为一种重要的价值取向。在中国,和谐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明遵循的核心价值理念。在西方,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在
18世纪就提出了建立“和谐社会”的构想。马克思主义批判地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中的合理成分,科学地描绘了未来理想社会的蓝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正是实现这一价值目标的伟大实践。
(一)追求和谐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中国共产党的一贯诉求
为什么要把和谐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呢?因为和谐是万事万物存在方式的一种本质体现,追求和谐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一贯诉求。
1.和谐是世界万物存在的根据和发展的动因
和谐是世界万物存在的一种方式。唯物辩证法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和谐是矛盾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在承认事物多样性、差异性存在的前提下,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协调发展的状态。
和谐作为世界的一种本质,构成事物存在的根据和发展的动因。这在东西方哲学思想史上都有深刻论述。在古希腊,著名哲学家和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就认为,“整个天就是一个和谐”。同时,他还提出,“万物皆数”,“数是万物的本质”,是“存在由之构成的原则”。在他看来,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体现的都是数及其关系的和谐。
在古代中国,和谐同样被视为万事万物存在的根据和发展的动因。据《国语·郑语》载,西周末年,著名思想家史伯就说过:“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和”即不同、差异,是万物生存、发展的基础,“同”即简单的同一,不能产生任何新的东西。所以,《荀子》说:“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可见,“和”既是万物“生”的根据,也是万物“成”的“达道”。
2.追求和谐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它贯穿于个人修为、国家治理、社会建构等各个层面。在个人层面,和谐是一种重要的修养目标。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儒家认为,若要有君子之修,必须善于兼听各种不同的声音,协调各种不同的关系。道家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认为天地万物与我之间是一种共生共存的关系,即物我相通,和谐如一。
在治国理政方面,和谐也是一种价值追求。《论语》曾言,为政之道,在于“近者悦,远者来。”《周礼》中有“建邦治国”的“六典”之说,其中“三曰礼典”,就是要“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左传》说:“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还是构建理想社会的价值根据。《礼运·大同篇》描绘了古人心中梦想的“大同之世”:“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是谓大同。”很明显,大同社会就是一个完美调节老幼、男女等自然差别和贤愚、公私等社会区分的和谐世界。
3.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一贯诉求
今天,中国共产党人正带领中国人民行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一方面,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们经济建设取得重大发展,社会变革日新月异。另一方面,我们也面临诸多社会矛盾,城乡、贫富、区域差距拉大,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矛盾突出,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等等。这些问题,迫切要求我们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
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明......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