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分层浇筑

一:大体积混凝土分层浇筑分层浇筑、分段浇筑、斜面分层浇筑,浇筑混凝土时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

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分全面分层、分段分层、斜面分层等三种方式。

全面分层:浇筑混凝土时从短边开始,沿长边方向进行浇筑,要求在逐层浇筑过程中,第二层混凝土要在第一层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完毕。

2.分段分层:分段分层方案适用于结构厚度不大而面积或长度较大的情况。

3.斜面分层:混凝土振捣工作从浇筑层下端开始逐渐上移。斜面分层方案多用于长度较大的结构。

4.大体积混凝土在振动界限以前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粗骨料、水平钢筋下部生成的水分和空隙,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防止因混凝土沉落而出现的裂缝,减少内部微裂,增加混凝土密实度,使混凝土抗压强度提高,从而提高抗裂性。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采取分层浇筑混凝土时,水平施工缝的处理应注意:1)清除浇筑表面的浮浆、软弱混凝土层及松动的石子,并均匀露出粗骨料;2)在上层混凝土浇筑前,应用压力水冲洗混凝土表面的污物,充分湿润,但不得有水;3)对非泵送及低流动度混凝土,在浇筑上层混凝土时,应采取接浆措施。

斜面分层的原则与平面分层基本是一样的,斜面的角度一般取小于或等于45度(视混凝土的坍落度而定),每层厚度按垂直于斜面的距离计算,不大于振动棒的有效振捣深度,一般取500mm左右

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方案的整体分层浇筑和推移式连续浇筑有什么区别,斜面分层推移式浇筑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整体分层浇筑,就是将整个大体积混凝土构件分成厚度不大的若干层,一次浇筑全面的一层,再回头浇筑上面一层,这样做容易形成水平施工缝,适合于厚度较大、面积不大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

推移式连续浇筑,就是浇筑点不断往前移动,浇筑点前面的混凝土自然流淌成斜面,浇筑点后面的混凝土浇筑到设计标高,适合于面积较大、厚度不大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

斜面分层推移式浇筑,就是分成若干层浇筑,但是每一层都不完全浇筑到头,下一层浇筑一部分后,回头浇筑上一层,逐步形成阶梯形浇筑层次(如下图),这种适合于面积和厚度都比较大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

三:混凝土为什么要分层浇筑

主要是针对大体积混凝土而言,防止水泥水化热集中、过大,产生温度裂缝。分层浇筑可以降低水化热高峰,便于散热。

四:浇筑大体积混凝土要采取哪些措施

1、选择水化热低的水泥,并合理控制水泥用量,可以掺适量的粉煤灰; 2、石子应该连续级配,其最大粒径与钢筋工程有关,避免钢筋间的空隙过小不利于混凝土振捣密实; 3、控制初凝时间,考虑运输时间对初凝的影响; 4、如果是地下建筑,塌落度不必太大; 5、配合比完成后,宜进行试块试压,重要的构件必须进行试块试压。 如果您是设计,还应对浇捣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有所要求。

五:大体积混凝土为什么 分层浇筑

因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时间较长,所以分层浇筑来保持混凝土的完整性,避免施工冷缝。

六:大体积浇筑混凝土的注意事项?

《建筑结构混凝土技术规程》(JGJ3-2002)第13.7.11条规定: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与表面温度的差值、混凝土外表面与环境温度差值不应超过25摄氏度;要尽量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混凝土浇筑完后应在12小时内覆盖保湿保温;防水混凝土养护期至少14天;大体积混凝土必须进行二次抹面工作,以减少表面收缩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常采用斜面分层浇筑分层振捣的方法,浇筑时混凝土自然流淌而形成斜面,混凝土振捣时从浇筑层下端开始逐渐上移。分层浇筑时应保证下上层混凝土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完毕。并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振捣棒插入下层5公分,使上下层混凝土之间更好的结合。

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应与预拌搅拌站做好混凝土浇筑的责任分工,配合搅拌站做好混凝土配合比试配工作,同时确定混凝土罐车数量以及运输交通路线等。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主要措施:

1,优选低水化热水泥拌制混凝土,并适当使用缓凝减水剂和微膨胀剂,减少大体积混凝土体积收缩影响,以降低混凝土可开裂供可能性。

2,在保障混凝土设计强度的前提下,适当降低水灰比,掺加适量粉煤灰以降低水泥用量。

3,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当无设计要求时,控制在25摄氏度以内),如降低拌合水温度、骨料用水冲洗降温、避免暴晒等。

4,适当设置后浇带,以减少外应力和温度应力,也有利于散热,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

5,必须二次抹面,以减少表面收缩裂缝,紧接进行保湿覆盖保温养护。

6,可预埋冷水管,通过循环水将混凝土内部热量待带出,进行人工导热。

七: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每层浇注时间间隔不能超过多长时间

和施工气温也有一定的关系,一般不埂过两个小时,2个小时混凝土就会初凝,

温度高的话初凝时间还要短。

要么等一层混凝土浇筑后24小时,凿去表面浮浆,在植一些锚固筋,在继续浇筑一层。

八: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浇筑一般要求有哪些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浇筑一般要求有:

(1)大体积混凝土基础的整体性要求高,一般要求混凝土连续浇筑,一气呵成。施工工艺上应做到分层浇筑、分层捣实,但又必须保证上下层混凝土在初凝之前结合好,不致形成施工缝。在特殊的情况下可以留有基础后浇带。即在大体积混凝土基础中预留有一条后浇的施工缝,将整块大体积混凝土分成两块或若干块浇筑,待所浇筑的混凝土经一段时间的养护干缩后,再在预留的后浇带中浇筑补偿收缩混凝土,使分块的混凝土连成一个整体。

基础后浇带的浇筑,考虑到补偿收缩混凝土的膨胀效应,当后浇带的直径长度大于50m时,混凝土要分两次浇筑,时间间隔为5~7d。要求混凝土振捣密实,防止漏振,也避免过振。混凝土浇筑后,在硬化前1~2h,应抹压,以防沉降裂缝的产生。

(2)浇筑方案应根据整体性要求、结构大小、钢筋疏密、混凝土供应等具体情况,选用如下三种方式:

1)全面分层:在整个基础内全面分层浇筑混凝土,要做到第一层全面浇筑完毕回来浇筑第二层时,第一层浇筑的混凝土还未初凝,如此逐层进行,直至浇筑好。这种方案适用于结构的平面尺寸不太大,施工时从短边开始,沿长边进行较适宜。必要时亦可分为两段,从中间向两端或从两端向中间同时进行。

2)分段分层:适宜于厚度不太大而面积或长度较大的结构。混凝土从底层开始浇筑,进行一定距离后回来浇筑第二层,如此依次向前浇筑以上各分层。

3)斜面分层:适用于结构的长度超过厚度的三倍。振捣工作应从浇筑层的下端开始,逐渐上移,以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

分层的厚度决定于振动器的棒长和振动力的大小,也要考虑混凝土的供应量大小和可能浇筑量的多少,一般为20~750px。

(3)浇筑混凝土所采用的方法,应使混凝土在浇筑时不发生离析现象。

混凝土自高处自由倾落高度超过2m时,应沿串筒、溜槽、溜管等下落,以保证混凝土不致发生离析现象。

串筒布置应适应浇筑面积、浇筑速度和摊平混凝土堆的能力,但其间距不得大于3m,布置方式为交错式或行列式。

(4)浇筑大体积基础混凝土时,由于凝结过程中水泥会散发出大量的水化热,因而形成内外温度差较大,易使混凝土产生裂缝。因此,必须采取措施。

(5)浇筑设备基础时,对一些特殊部分,要引起注意,以确保工程质量。例如:

1)地脚螺栓:地脚螺栓一般利用木横梁固定在模板上口,浇筑时要注意控制混凝土的上升速度,使两边均匀上升,不使模板上口位移,以免造成螺栓位置偏差。地脚螺栓的丝扣部分应预先涂好黄油,用塑料布包好,防止在浇筑过程中沾上水泥浆或碰坏。

当螺栓固定在细长的钢筋骨架上,并要求不下沉变位时,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对钢筋骨架进行核算,其是否能承受螺栓锚板自重和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与冲压力。如钢筋骨架不能满足以上要求时,则应另加钢板支承。

对锚板下混凝土要振捣密实。一般在浇筑这部位混凝土时,板外侧混凝土应略加高些,再细心振捣使混凝土压向板底,直至板边缝周围有混凝土浆冒出为止。如锚板面积较大,则可在板中间钻一小孔,通过小孔观察,看到混凝土浆冒出,证明这部位混凝土已密实,否则易造成空隙。

2)预留栓孔:预留栓孔一般采用楔形木塞或模壳板留孔,由于一端固定,一端悬空,在浇筑时应注意保证其位置垂直正确。木塞宜涂以油脂以易于脱模。浇筑后,应在混凝土初凝时及时将木塞取出,否则将会造成难拔并可能损坏预留孔附近的混凝土。

3)预埋管道:浇筑有预埋大型管道的混凝土时,常会出现蜂窝。为此,在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粗骨料颗粒不宜太大,稠度应适宜,先振捣管道的底和两侧,待有浆冒出时,再浇筑盖面混凝土。

(6)承受动力作用的设备基础的上表面与设备基座底部之间,用混凝土(或砂......余下全文>>

九:大体积混凝土有几种浇筑方案?

有三种,每种浇筑方法适合不同的体型。

第一种是全面分层法适合长方形体型的砼体,易沿长边浇筑;

第二种是分段分层法适合近似正方形体型的砼体;

第三种是斜面分层法适合长宽比较大的长方形砼体,如条形基础和截面较大长度较长的梁。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经单位技术负责人组织技术、质量等部门审核同意签署意见并报总监签字后,才能进行施工。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