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全覆盖的概念

一:如何正确理解审计全覆盖

2014年1月,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第26次常务会议上要求“要实现审计全覆盖,凡使用财政资金的单位和项目,都要接受审计监督”。

可以这样理解:审计的不仅仅是会计资料,还有业务资料以及管理资料。这里面不仅包括了单位,也明确提到了个人。举个例子,如果一家民营企业使用了国家淘汰落后产能专项资金,那么,其就必须依法接受审计监督。如果个人使用了国家的科研资金,其也必须依法接受审计。

二:如何做到审计工作全覆盖

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第26次常务会议上的讲话,进一步肯定了审计工作作为公共资金“守护者”在国家治理中的免疫系统作用,提出了审计监督全覆盖的要求,使每名审计干部备感骄傲和备受鼓舞,更深感责任重大。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落实总理讲话精神,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的要求,最大化发挥审计工作作用呢?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有效整合各审计业务领域、各级审计机关的项目资源,促进形成合力。一方面,要以财政审计大格局为平台,继续加大对审计署统一组织开展的各业务领域审计项目的整合力度,特别是要切实避免业务成果的条块分割,从宏观和整体上进行分析,提炼综合成果,确保审计效用最大化。另一方面,要按照审计法关于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审计业务以上级审计机关领导为主的规定,整合全国审计机关的审计项目资源,如在地方审计机关同级预算执行审计中,部署其配合审计署完成一些专项资金审计工作,使全国各级审计机关的审计作用方向一致,形成合力。

二是整合审计人力资源,并适当增加人员编制。与审计领域的广泛性相比,审计机关的人力资源十分有限。以现有人力,在同一年度甚至五年内难以做到对审计对象轮审一遍。因此,要实现审计工作全覆盖,一方面,要在完善内部考核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淡化部门、专业限制,统一调配审计力量,采取大兵团作战、上下左右联动的审计方式,降低审计人力成本,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以最大限度地整合利用现有人力资源。另一方面,要根据各单位工作量和人力资源实际,考虑适当增加人员规模较小单位的编制,有效缓解人力资源紧张与工作任务繁多之间的矛盾。

三是尝试审计业务外包,创新国家审计业务开展方式。在最大限度整合国家审计内部项目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基础上,考虑尝试创新审计业务开展方式,即在建立有效核查机制的前提下,将审计业务外包给社会审计单位,寻求外部力量支持,扩大一定时间内审计监督的作用面。此外,对一些常规内容和特殊业务领域的审计,可充分利用社会审计、内部审计工作成果,提升工作效率,节约审计资源,以使现有人力能最大限度发挥作用,扩大审计监督工作的覆盖面。其中,对专业性强的知识领域,可借助专家团队予以解决;对关乎民生的业务领域,可尝试借助媒体等渠道,通过公告等形式获取线索,提高审计工作的针对性和效率。

四是全面普查审计对象和梳理审计计划,实现审计对象和计划动态管理。对管理、分配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单位进行全面普查并实行动态管理,并结合审计计划的梳理结果,摸清哪些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的管理领域还存在审计监督的监管盲区,并分析审计监督已覆盖领域审计间隔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围绕党中央、国务院的中心工作,合理安排年度审计计划,并尝试建立中期和长期计划。其中,中期计划可根据实际情况在上一年度审计工作情况基础上作滚动调整,以实现审计计划的动态发展,力争实现审计对象几年轮审一遍。

五是创新经济责任审计思路方法,合理解决经济责任审计监督全覆盖问题。对于经济责任审计而言,审计监督的全覆盖应该包括审计对象和审计内容全覆盖两个层面,其中,审计对象全覆盖不存在操作上的困难。但因经济责任审计涉及的被审计单位特别是地方政府财政财务收支规模庞大、涉及事项繁杂,要实现审计内容的全覆盖却存在非常大的难度。对此,可以围绕权力运行轨迹进一步准确界定审计内容,设定并运用科学的评价指标,在做出总体评价的前提下,采用抽查方法开展审计,力争实现经济责任审计监督的全覆盖。

此外,还要进一步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提升业务能力和水平,健全规范审计程序和机制,提高审计......余下全文>>

三:李克强总理在哪个会议上提出审计全覆盖

zongli在听取审计署的年度工作汇报时指出,审计监督是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维护财政经济秩序、提高公共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廉政建设、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保障的重大职责。按照国务院部署,去年审计机关开展了政府性债务等重大审计工作,摸清了“底数”,并向社会如实公布。今年要围绕经济工作重大部署,进一步加强审计监督,敢于碰硬,严肃财经纪律。

四:在十个全覆盖 审计中存在哪些困难

“十个全覆盖”工程包括农村牧区危旧房改造、农村牧区安全饮水、嘎查村街道硬化、村村通电、村村通广播电视、嘎查村配备标准化卫生室、嘎查村建文化室、建设便民连锁超市、农村牧区常住人口养老医疗低保、校舍建设和安全改造。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对广大农牧民的郑重承诺,是自治区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而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是统筹城乡发展、全力改善民生、为农民群众谋福祉的重点工程,同时也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举措。

通过对“十个全覆盖”工程项目资金的筹集、管理、使用、效益、管护情况进行跟踪审计,调查了解相关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揭露和查处项目管理、工程实施、资金筹集和管理、使用、效益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进一步加强管理、完善制度的建议和意见,推进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顺利实施。

五:如何加强审计监督全覆盖的深度及广度

一是以预算执行审计为主线,实行轮审制,实现对一级预算单位的审计监督全覆盖

。坚持把预算执行审计作为审计的重中之重,形成了预算执行审计“一盘棋”的工作格局,注重从组织方式上进行统一协调,构建了以预算执行审计为主体,各专业审计共同参与,既明确分工,又相互配合的审计组织体系。结合市人大交办的部门决算草案审签,对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实行轮审,每年筛选10个部门作为重点,经过几年来的审计,已覆盖了政府各个组成部门,实现了对部门预算从编制到决算全过程的监督。

二是以经济责任审计为载体,实行离任审计与任中审计相结合,实现对领导干部的审计监督全覆盖

。坚持离任必审、任中轮审。通过制定《厦门市市本级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分类和计划管理暂行办法》,对市管领导干部分为五类实施计划管理,按审计对象重点的主次分别确定必审、轮审和授权区局审计。通过制定《厦门市国有企业董事长和总经理同步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方案》,实现一次进点获取两项审计成果,提高审计效率。

三是以专项审计调查为抓手,实行系统性审计,实现对公共资金和国有资产资源的审计监督全覆盖。

充分发挥专项审计调查审计覆盖面广的特点,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资金、重点项目开展系统性专项审计调查,有效提高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资源的审计监督力度。注重审计延伸,循着资金流向走,从政策要求、预算安排、资金拨付一直追踪到项目、追踪到个人,不断提高审计监督覆盖面。

四是以审计技术创新为手段,实行计算机审计,有力保障审计监督全覆盖

。积极推进审计数字化指挥中心、审计作业云、审计数据综合分析系统、联网审计系统等建设,实现多行业计算机审计及行业间的综合比对分析,提高审计监督的深度和广度。加大电子政务建设和推广运用,提高行政效率。强化加强计算机培训,增强审计人员计算机辅助审计的能力,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

六:如何深入贯彻落实 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 审计全覆盖

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这是指导当前及今后审计工作科学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基层审计机关应结合本地实际,采取有效措施,真正将《意见》精神贯彻落实到位。

一、加大审计力度,实现监督全覆盖

一要强化跟踪审计。要围绕国家重大政策措施和宏观调控部署落实情况,持续组织对保障性住房项目,援疆资金项目,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政策措施的跟踪审计;要围绕重大民生资金及民生项目管理使用情况,定期组织对“三农”、社会保障、教育、文化、医疗、扶贫、救灾的跟踪审计;要围绕重大政府投资建设管理情况,积极组织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地方政府重点投资建设项目的全过程跟踪审计;通过跟踪审计,及时掌握政策落实情况,及早发现和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为,促进政策落地生根,推进项目建设规范有序。

二要强化重点审计。要围绕促进公共资金安全高效使用,积极深化预算执行审计、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对重点部门单位实行每年必审制,对较重要部门单位实行三年轮审制,对其他部门单位实行五年轮审制;要围绕促进权力正确行使规范运用,积极深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将离任审计和任期审计相结合,坚持逢离必审、任内必审原则,实现对党政主要领导、国有企业负责人五年一轮审;要围绕促进改善民生和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实施对民生资金、民生项目、涉农资金、涉农项目、生态资金、生态项目等进行审计,对重点项目实行事中审计与事后审计相结合;通过重点审计,发现国家政策措施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重大违法违纪案件线索,维护财经法纪,促进廉政建设;发现经济社会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风险隐患,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发现经济运行中好的做法、经验和问题,注重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分析原因和提出建议,促进深化改革和创新体制机制。

三要强化全覆盖审计。要加强审计计划的统筹协调,实现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审计监督全覆盖;要针对审计监督的全部对象,根据被审计对象的性质特征,遵循审计运行的客观规律,分类作出计划安排。对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实行定期跟踪审计,对重大投资建设项目实行全程现场跟踪审计,对部门预算执行实行必审制、轮审制,对信息化管理程度较高的部门单位,实行联网审计,实时监测,对下属单位实行“一拖N”的延伸审计,对党政主要领导、国有企业负责人实行必审制、轮审制,对民生资金、生态环保资金、涉农资金等专项资金实行定期审计、跟踪审计、延伸审计、审计调查等多种形式,对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管理使用实行定期审计、审计调查等形式;通过全覆盖审计,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二、强化监督职责,发挥审计作用

一要严格监督。1.要重点关注国家政策执行情况、法律法规遵守情况、项目申报立项情况、资金管理使用情况、权力运行情况,掌握财政性资金的总体规模和结构分布。2. 要审查项目申报立项的真实合规性,发现虚假申报、违规申报的问题;要审查资金分配管理的合法合规性,发现挤占挪用、截留闲置的问题;要审查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的合法效益性,发现虚报冒领、损失浪费、贪污受贿的问题。3.对于财政资金管理使用中的违纪违规行为,决不姑息,一经发现,一查到底,查深查透。

二要依法处理。针对审计发现的违法违纪违规问题,要按照法律规定,严肃处理。1.对于存在挤占挪用、截留闲置、虚报冒领、损失浪费、违规申报等问题,要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该改正的,责令改正;该调帐的,责令调帐;该归还的,责令归还;该拔付的,责令拔付;该上缴的,责令上缴;该收缴的,进行收缴;该罚款的,进行罚款。2.对于违反党纪党规、法律法规的规定,该追责的,要及时移交纪检监察机关进行......余下全文>>

七:如何切实理清思路,创新方法,努力实现"四个领域"审计监督全覆盖

一是有效整合各审计业务领域、各级审计机关的项目资源,促进形成合力。一方面,要以财政审计大格局为平台,继续加大对审计署统一组织开展的各业务领域审计项目的整合力度,特别是要切实避免业务成果的条块分割,从宏观和整体上进行分析,提炼综合成果,确保审计效用最大化。另一方面,要按照审计法关于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审计业务以上级审计机关领导为主的规定,整合全国审计机关的审计项目资源,如在地方审计机关同级预算执行审计中,部署其配合审计署完成一些专项资金审计工作,使全国各级审计机关的审计作用方向一致,形成合力。

二是整合审计人力资源,并适当增加人员编制。与审计领域的广泛性相比,审计机关的人力资源十分有限。以现有人力,在同一年度甚至五年内难以做到对审计对象轮审一遍。因此,要实现审计 工作全覆盖,一方面,要在完善内部考核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淡化部门、专业限制,统一调配审计力量,采取大兵团作战、上下左右联动的审计方式,降低审计人力成本,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以最大限度地整合利用现有人力资源。另一方面,要根据各单位工作量和人力资源实际,考虑适当增加人员规模较小单位的编制,有效缓解人力资源紧张与工作任务繁多之间的矛盾。

三是尝试审计业务外包,创新国家审计业务开展方式。在最大限度整合国家审计内部项目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基础上,考虑尝试创新审计业务开展方式,即在建立有效核查机制的前提下,将审计业务外包给社会审计单位,寻求外部力量支持,扩大一定时间内审计监督的作用面。此外,对一些常规内容和特殊业务领域的审计,可充分利用社会审计、内部审计工作成果,提升工作效率,节约审计资源,以使现有人力能最大限度发挥作用,扩大审计监督工作的覆盖面。其中,对专业性强的知识领域,可借助专家团队予以解决;对关乎民生的业务领域,可尝试借助媒体等渠道,通过公告等形式获取线索,提高审计工作的针对性和效率。

四是全面普查审计对象和梳理审计计划,实现审计对象和计划动态管理。对管理、分配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单位进行全面普查并实行动态管理,并结合审计计划的梳理结果,摸清哪些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的管理领域还存在审计监督的监管盲区,并分析审计监督已覆盖领域审计间隔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围绕党中央、国务院的中心工作,合理安排年度审计计划,并尝试建立中期和长期计划。其中,中期计划可根据实际情况在上一年度审计工作情况基础上作滚动调整,以实现审计计划的动态发展,力争实现审计对象几年轮审一遍。

五是创新经济责任审计思路方法,合理解决经济责任审计监督全覆盖问题。对于经济责任审计而言,审计监督的全覆盖应该包括审计对象和审计内容全覆盖两个层面,其中,审计对象全覆盖不存在操作上的困难。但因经济责任审计涉及的被审计单位特别是地方政府财政财务收支规模庞大、涉及事项繁杂,要实现审计内容的全覆盖却存在非常大的难度。对此,可以围绕权力运行轨迹进一步准确界定审计内容,设定并运用科学的评价指标,在做出总体评价的前提下,采用抽查方法开展审计,力争实现经济责任审计监督的全覆盖。

此外,还要进一步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提升业务能力和水平,健全规范审计程序和机制,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为实现审计监督的全覆盖提供有力基础保障

八:如何做好十个全覆盖工程跟踪审计

具体可以和当时负责人联系,多沟通,多协商解决问题,积极乐观沟通多思考多努力。

九:审计全覆盖数据提取由审计人员做吗

审计全覆盖数据提取一般是由审计人员做。

十:如何科学有效的解决审计力量不足与审计全覆盖的矛盾

如何科学有效的解决审计力量不足与审计全覆盖的矛盾

有点像伪命题,

如真的能科学地解决这一矛盾,那就不审计力量不足,而是安排有问题。

如果改为《在审计力量不足以全覆盖的条件下,如何提升审计效果》

这样写起来就容易一些:

可以根据当前审计力量的配备,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抓主要矛盾,当前公司、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或重大问题。

二是抓突出风险或高风险业务或环节。

三是抓主要业务或环节,就是占比最大的。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