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试教育

一:为什么中国一直坚持应试教育?

应试教育是指以考试为目的的教育。

中国人重视左脑教育,忽视了右脑教育;考试成了唯一选拔人才的方法;教育要求随考试难度增长,考试难度随教育要求增长;而在学习中都是用的灌输性的学习方法,失去了灵活性:因此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下降了。在21个国家中:中国学生的想象力倒数第一,创造力倒数第五。陪养出来的人都不会创新,5000年都没有没有若贝尔奖;美国100年就有n多若贝尔奖!

都一代骗一代都说学习好呀!都被骗啦!我是没被骗到的。

最主要的是:学的都不是工作方面的,学的都是死的,都是用不上的,学了等于没学,而且高考后学的大部分知识都会忘掉。

二:中国应试教育的弊端

一、片面重视智育,轻视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造成学生的片面发展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五部分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其中,每一育都立足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都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使学生整体素质在其实施中得到升华和提高。舍去任何一方都不能实现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但是,在应试教育思想影响下,五育的辩证统一关系被割裂,出现了片面重视智育,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的现象。从上级领导和教研部门来说,对智育高度重视,措施具体,管理力度大,研究( 这种研究也是为应试教育服务的) 比较深人,并不断总结和推广经验。而对其他几育,则往往停留在一般号召和例行公事的布置上,既缺乏实施和管理措施,也缺乏宏观调控,以致于在不少地方造成了”一手软,一手硬”的局面。这种”一手软,一手硬”的状况在基层学校特别突出。

有的学校就公然提出了”升学率是学校的生命线”的口号! 于是乎,为了提高升学率,这些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就拼命抓智育。为了抓智育,把必要的德育活动给挤掉,连思想品德课也”唯升学是瞻”,紧紧围绕着中考、高考的指挥棒转。为了抓智育,还超出国家规定大量延长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因而,学生视力减退、肺活量下降、神经衰弱等身体素质欠佳的现象已成为突出问题。至于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因其与中考、高考关系不大,许多学校更不重视。没有专门教师,不具备起码的教学条件和设备,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难以开展。这样做的结果必然导致学生道德滑坡,人文精神失落,理想和信念萎缩,身体素质下降,造就出的只能是畸型发展的人。

二、片面重视应考学科,肢解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和完整性,造成学生认知结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残缺不全

国家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主要是通过学校设置一定的课程体系来实现的。学校的教育目标也主要是通过各门学科的教学活动来完成的。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是造就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使学生在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等方面都适应现有社会的要求。而要培养这样的人则需要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为此,在我国中小学普遍设置了与全面发展教育各构成要素相对应的德育学科、智育学科、体育学科、美育学科和劳动技术教育学科。这些学科一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构成了一个科学的完整的课程结构体系,另一方面它们又有各自独特的作用和功能,相互独立而不能彼此替代。

但是,在应试教育思想影响下,人们对中小学开设的这些课程的态度和重视程度却大不一样。中考和高考必考的学科称之为”主科”,在学校里普遍受到重视,在教学条件、课程设置、师资配备、课时安排,甚至在课程表的编排等等方面都优先考虑。而中考、高考不考的科目,则被称为”副科”或”小学科”而惨遭冷遇。一些学校为了应付升学考试,断然取消了音乐课、美术课、艺术欣赏课、劳动技术课等。一些学校迫于会考和上级检查的压力,虽在课程表上安排了这些课程,但实际上却未能予以应有的重视。如对近几年高考中不再考试的地理,教师教起来敷衍了事、会考试题难度降低、考场纪律松弛、学生轻易过关的现象相当普遍。还有一些高中过早地搞文理分科,文科班的物理、化学、生物,理科班的历史、政治,均与地理等学科的境遇相差无几。

除对开设的课程的态度和重视程度大不一样之外,这种对应考学科的重视,其本身偏重的是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学生智力和其它能力的发展只在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中附带地进行,因而大大压抑了学生能力的发展。从以上分析可知,这种重视应考课程,轻视甚至取消非应考课程的做法极大地破坏了中小学课程结构体系的科学......余下全文>>

三:应试教育只有中国有吗

应试教育这种事随处可见,其形式并非中国特色。在学生年代,每个人必须通过的一关就是分数关,这个是全球通用的标准,只是在中国这成了唯一的一关;为了考试而教学十分普遍——从划定范围、应试技巧,到专题复习、模拟考试,只是在中国强度增大了许多。

刚到德国留学的朋友发朋友圈说:“考试不考的就都不讲了,还有脸说中国应试教育。”这位同学经历过高考,在国内上过大学,到了德国以为能摆脱应试教育,却遇到这样似曾相识的论调,不免有些惊讶。

在英国高中上数学课,中国学生看来很简单的问题,英国学生都要琢磨很久。老师基本不敢讲太多的理论,只讲方法的应用。原因也是一样的——因为考试不涉及太多推导,一般只考如何套用公式。

四:中国的应试教育有什么好处?

促使学生勤奋学习,积累知识。对社会发展和公民总体素质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五:中国是应试教育,西方是什么教育?

要搞清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与关系,先说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

可问题来了,不同的素质培养需要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组合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培养一个人各方面素质的主要教育手段主要有三种,一个实践教育,一个是榜样教育,还有一个就是语言文字教育或简称文字教育,这三种教育手段我在此暂且称之为三大手段。

在这三大手段里不管是哪一种手段在教育里都有自己不可替代的作用,当然每一种手段也有自己固有的缺陷性需要另外两种手段来弥补。

比如有些生活道理用这种手段教不会,换成另一种手段马上就学会了,还有一些生活道理需要两种或三种手段共同配合才学会,这一点我可以举个例子,在网上有一段视频,名字叫《美国不良少年在监狱接受“震撼教育》,节目讲的就是美国的一个教育实验,一些美国问题少年平日里作恶不断,家长苦口婆心地劝说怎么都没用,于是决定让他去成人监狱做一次实践教育,结果没多长时间身上的各种恶习都改掉了,比过去家长的劝说教育不知好多少,为什么?就因为这些问题少年平日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天高地厚,而且天多高地多厚的道理不是语言文字和榜样能教会他们的,只有真实的实践教育才能告诉他们。

当然实践教育也有自身局限性,虽然实践能让人看清一些现实的真相,但在生活实践中孩子也会碰到一些自己不知道如何面对的事情,这就需要我们用榜样教育和文字教育来弥补了。比如生活中往往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这些挫折有精神上的也有技术上的,这个时候就需要榜样教育和文字教育来弥补了。

我说的以上这些就是想告诉楼主,要想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这三大手段是缺一不可的,不光如此,还要让三大手段在教育实践中实现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只有符合了以上条件才能叫真正的素质教育。

再来说说什么是应试教育,在三大教育手段里,应试教育其实是一种以文字教育为主要手段的教育,是属于文字教育的一种教育手段,也就是说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并不矛盾,相反是包涵在素质教育里面的,是组成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的教育之所以还停留在应试教育,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的实践教育和榜样教育跟不上,我们很多人就因为这事骂学校骂政府,其实学校和政府在这方面很冤枉,要知道学校本来就是一个相对封闭单位,没有社会的配合,它不可能提供太多的实践教育条件,再者,每个孩子的生活经历是不一样的需要的榜样教育也不尽相同,所以在榜样教育方面老师一般只能做一些大众榜样,至于个体需要的针对性榜样是没有精力的,因此学校教育一般都是以文字教育为主的,不仅中国如此,发达国家也是如此。

所以说实现素质教育本来就不是学校一家的事,也是社会与家庭的事,在三大手段中,文字教育主要是有学校来承担的,而实践教育与榜样教育则主要是由社会和家庭来承担的!说白了,我们的教育之所以跨不出应试教育的坎,原因就在于我们的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跟不上,而这两方面的教育又是政府难以管理的,所以怪政府没有用。

六:中国的教育是应试教育,外国人的教育是什么教育

不同的教育目的、内容和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教育结果。

我们可从不同国教育结果的比较中略见一斑:

一般而言,国外的儿童、少年从小就表现出以下特点:性格倾向积极,遇事镇定沉着,能与人和谐相处,开朗、胆大,有克服困难的毅力,敢想、敢做,具有创新精神;自立能力强,社会活动能力强,有作为社会成员独立存在的信心和勇气,他们18岁开始不依靠家庭,多数打工补贴自身的消费需用;具有适应市场经济的头脑,他们从小就参与“当家理财”,学会一些推销、与顾客沟通的能力等“经营之道”,实践使他们深知钱来之不易,从而养成了精打细算、勤俭度日的习惯。一句话,美国孩子的特点就是非智因素成熟,能力强,能较为顺利地适应社会。

而中国的儿童、少年,乃至大学生,虽然学习成绩不亚于美国孩子,但是往往在性格上表现出消极倾向:做事被动、胆怯,依赖性强,人际交往能力差,缺乏自立意识,不太会“当家理财”,独立生活能力差。一句话,缺乏适应社会的能力。中国孩子的这些个性和特点,恐怕是与我国倾向于“学历教育”有很大关联,父母希望孩子躲在学校这座象牙塔里寒窗苦读,不让孩子在风云变幻的社会里摸爬滚打。

现代社会更能接纳哪一种教育结果呢?社会发展的动因是人的能动性、创造性,要求人性的充分解放。伴随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将越来越关怀人性的发展,人的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所以现代社会需要的是有活力的、全面的人。显然,美国家庭教育更能培养个性张扬、有创造力、生存力的“人”,而中国家庭教育培养的是“守规矩”、“会读书”的所谓的“才”。这是中国家庭与学校“合作”进行“应试教育”的结果,这种教育的结果将严重影响我国青少年的身心素质。

七:中国的教育是应试教育,那么美国呢?

哈哈,其实他们并不是我们想象般轻松。我问过美国朋友,他们的生活是否真如American P弧e中描写的一样,他们都毫不犹豫地给与否认,因为他们的社会竞争非常激烈。

给楼主一个网页,介绍了美国的教育制度。如果想知道对美国教育的客观评价,可以找英美国家概况看看

参考资料:www.yesthere.com/....shtml

八:中国为什么不废除应试教育?

应试教育是中国的一个教育现象,虽然现如今应试教育被很多国家和学生所批判,但是很可惜应试教育是中国目前唯一可行的教育模式。

应试教育的好处是它可以在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传授知识,坏处是它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个人思想。那么,为什么外界不被看好的应试教育却是中国目前唯一可行的教育模式呢?

中国很大,很多地方太穷。加之中国近代长期受封建思想束缚,人们思想愚昧落后。近代大量的战争将中国的经济打到了极低点,从而导致了中国整体的落后。即使不说以前,就说现在,中国有些山区至今仍然不通铁路,不通公路,甚至没有电和水,完全与世隔绝。2008年四川地震后,媒体曝出有一个落后的山村,那里的居民在见到汽车后竟然慌忙逃跑,因为他们从来没有见过汽车!这就是中国的现实,21世纪了竟然还有地方这么穷。

中国教育严重不足,并且地区分配不均。有些地方资源丰富,有些地方连教师都请不起。50年代的时候,中国超过一半的人是文盲;一直到90年代的时候情况才有所好转。中国为了能在短时间内快速扫盲,因此采取了应试教育的模式,所以中国能在短短50多年的时间内将文盲率缩至5%左右。

中国人多,不可能个个教育都是平均的,因此中国采用了优胜劣汰的制度,创立了高考,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初期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应试教育能在最短时间内快速培养一批知识型人才,这些人为中国早期基础建设和工业化做出了巨大贡献,这是不可否认的。直到现在为止,应试教育依然是选拔人才的主要标准。

九:中国为什么要实行应试教育,为什么不改变?

朋友,这是国家政治层面的事情,你的确有些提古人担忧了。应试教育在我国发展的时间很久,要改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国家需要考虑如果进行改革,会带来什麽样的负面影响,又应该如何面对。所以,应试教育暂时是不会改革的。 希望采纳

十:中国要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是不是毁了中国?

用一种足以淘汰大多数人的金字塔类教育制度,来分配社会等级和分工。这种教育制度看起来很不合理,但是还是非常符合当前中国国情的。首先中国是一个以廉价劳动力创收和建设的国家,上层建筑并不能支撑中国的发展,所以中国不需要太多所谓的人才,于是不需要一个合理的教育制度来选拔人才。相对的帮助美国创造财富的是美国的人才,所以西方用合理的教育制度来择取人才。

教育的根本其实都是实行社会分工,本身中国不是金融中心,要MBA没用,少有科研实验室和经费要太多科学家也没用,当然没文化确实真要命,但是跟应试教育无关,这是一个整体社会文化问题。美国在二战以后实行人才划分20%的社会精英,20%的类型人才,40%服务大众,剩下20%放弃。而中国只能做到3%-5%的社会精英,并且不能保证高薪、高福利。在美国当社会精英是一件非常爽的事儿,但是考试制度也及其严格,医学、律法、工程、商务是精英聚集区,三年20万美金的硕士学费不算,淘汰率非常高。所以美国虽然不是应试教育,但选拔人才也依然非常严格。当然美国精英人均将近10万美金的年薪是确实很爽,几乎可以买到这个世界上你想要的一切,奥迪Q7美国才7.2万。

为什么美国高中升大学那么松呢,其实“人才”这东西就是天生的,他们就是想要点聪明的孩子,然后到大学严格教育一下就完了,他缺那个东西。2020年美国将提供1.2亿个高薪、高福利的岗位,美国本土只能提供不到7000万。就跟中国黑工厂永远招不满人,美国赚钱的几个行业也永远招不满人,现在硅谷起薪8万美金招程序员都招不到人,有的丧心病狂的医院还给医学院毕业的学生介绍对象,医生岗位每年6万人空缺,很多人埋怨美国值班医生少,不是差钱,年薪十万美金招不到一个值班的医生。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国的应试制度是自古就有的,家长也本来就那么“变态”,老师无知也只能怪上一代人,我们无知就怪老师。应试制度其实还是没多大问题的,这种畸形的制度其实让部分人感到满意,并且让部分人甘愿臣服。因为大家都无知,也很少有人说出他到底哪不好,更别提找一些人能将制度改变了。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