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装在套子里的人》 教案、练习
一、字词
1.选出对黑体字注音无误的一项( )
A 胆怯(qiè) 鞭笞(tà) 塑造(sù)
B 难堪(kān) 怂恿(cǒng) 虽然(suī)
C 怔怔(zhēng) 撮合(cuō) 讥诮(qiào)
D 滑稽(jī) 辖制(xiá) 鲜见(xiǎn)
2.选出书写无误的一组词语( )
A 孤陋寡闻 故守成法 廉洁奉公
B 黄梁美梦 合盘托出 碌碌无为
C 忠心耿耿 玲珑剔透 根深蒂固
D 各行其事 戮力同心 雷厉风行
3.选出黑体字意思全不相同的一组( )
A 诚惶诚恐 诚心诚意 诚然 诚恳待人
B 移风易俗 平易近人 交易 轻而易举
C 义不容辞 无情无义 义愤 顾名思义
D 延年益寿 精益求精 利益 多多益善
4.对黑体字词解释有误的一词是( )
A 外强中干(空虚) 陶冶(制造陶器) 迄今(到)
B 安然无恙(病、意外) 讨教(请求) 郁闷(忧愁积聚在心里)
C 与人为善(对、给) 辖制(管束) 过问(迅问)
D 纲举目张(网上绳子) 消遣(消除) 扼杀(用力掐住)
二、语言运用
1.选词填空
A 为了避免我们的谈话被人家误解( )闹出什么乱子起见,我得把我们的谈话内容报告校长。
(以至 以致)
B 这场洪水,冲毁码头四十五处,( )船舶一百二十艘。
(损坏 破坏)
C 作父母的不应( )子女的缺点,毛病。
(庇护、袒护)
D 改革开放以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手头比较( )了
(宽裕 宽绰)
2.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
A 始终保持和发展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盛衰兴亡。
B 他拿过来一看,是一个手写的笔记本,封皮已经褪色了。
C 节日期间在闹市区燃放烟火爆竹,会造成环境污染,人身伤害和火灾。
D 我们要在思想上自觉地抵制不良的坏风气。
3.为下文标号处,选出最恰当的一组标点( )
人人(1)他的同事和同事的太太们(2)开始向别里科夫游说(3)他应当结婚。况且,华连卡长得不坏,招人喜欢(4)她是五等文官的女儿,有田产(5)尤其要紧的,她是第一个待他诚恳而亲热的女人。
(1) (2) (3) (4) (5)
A —— —— : ; ;
B , , —— 。 。
C ( ) : , ,
D , , —— ; ;
4.选出对“要是他听到流言,说是中学的学生闹出了乱子,他总是心慌得很,一个劲儿地说:“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一句理解正确的项( )
A 表现别里科夫的责任心,他唯恐学校出事。
B 表现别里科夫胆怯心虚,害怕任何事情牵连到自己。
C 表现别里科夫整天六神无主,害怕新生事物。
D 表现别里科夫怎样用“套子”去限制、束缚周围的人。
5.小说描写柯瓦连科姐弟的一推、一笑,别里科夫的一滚一死,这样描写的作用是( )
A 表现华连卡的爽朗活泼,柯瓦连科的正直、勇敢。
B 表现套中人的实质虚弱、腐朽,预示新生事物必战胜腐朽势力。
C 讽刺别里科夫的可笑滑稽,表现他外强中干,不堪一击。
D 预示柯瓦连科姐弟所代表的进步思想新生势力的强大。
6.下面一段话①——⑤句最合理的排列顺序是( )
①于是山跟山也对语起来了,②船跟船打了招呼,③对面要是有船,也鸣笛示意,④船一声接一声地响着汽笛,⑤声音辽远而深沉,像是发自大地的肺腑。
A④⑤③②① B④③⑤②①
C④③②①⑤ D③④②①⑤
阅读思考
......余下全文>>
二:有契诃夫《苦恼》的赏析文章或者教案吗
《大学语文》苦恼
契诃夫
1、作者简介:
契诃夫:俄国杰出的小说家,优秀的戏剧家。生于小商人家庭。他反对沙皇专制制度,提倡民主主义思想,创作中伐用现实主义手法,善于塑造“小人物”。作品有《变色龙》、《一个小官员的死》、《套中人》、《万卡》、《草原》、《第六病室》等。在戏剧方面有《三姊妹》、《樱桃园》、《万尼亚舅舅》等。
契诃夫小说的言简意赅,冷峻客观,独树一帜。他与莫泊桑齐名,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有影响的短篇小说家之一。
2、说明车夫姚纳苦恼的具体内容。
姚纳的苦恼是妻子、儿子都相继去世,生活贫困、孤苦无助,他想向别人倾诉心中的痛苦,然而偌大一个彼得堡竟找不到一个能听他说话的人,最后他只好对着自己的小母马诉说。
3、理解小说用以小见大手法反映社会现实的特色。
这是一件发生在社会底层的微不足道的小事,作者借此提示出社会下层小人物悲惨无援的处境和苦恼孤寂的心态,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与人关系的自私、冷漠,体现了以小见大的特色。
4、说明小说是如何用对话来表现人物性格和心态的。
小说通过对话表现人物性格和心态。姚纳与军人、三个年轻人的对话,不仅简洁生动,而且符合特定环境和场合下人物的身份、地位和性格特征,能恰当地映射出人物此时此地的内在心理活动,具有鲜明的修改特点和很强的表现力。
5、把握小说将人与马相类比的表现方法,联系课文内容作简要分析。
作者运用了将人与马相对应、相类比的暗示手法,马的处境、神态和遭遇,使人联想到车夫姚纳,暗示出社会下层人民的牛马一般的生活境况,充分暴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参考资料:www.hongen.com
三:小熊杂货店教案
凡卡》写于1886年,它反映了沙皇尼古拉三世时,无数破产了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契诃夫家的小杂货店里有两个小学徒,就常受他父亲的虐待。他自小了解学徒生活,也同情小学徒的不幸命运,所以《凡卡》这篇小说写得真实感人,也使我们从中看到旧俄时代穷苦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这篇课文通过凡卡给爷爷写信这件事,反映了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中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当时社会制度的黑暗。文章按写信的过程记叙。开始叙述圣诞节前夜凡卡趁老板、老板娘和伙计们去教堂做礼拜的机会,偷偷地给爷爷写信;接着,通过写信向爷爷倾诉自己在鞋铺当学徒遭受的令人难以忍受的悲惨生活,再三哀求爷爷带他离开这儿,回到乡下去,并回忆了与爷爷在一起时的生活情景;最后交待,凡卡没有把收信人的地址名字写清楚就把信塞进邮筒里,在甜蜜的梦中看见爷爷正在念着他的信。本文表达上的特点主要有两方面。第一,讲凡卡的悲惨遭遇,由作者的叙述、凡卡的信和他在写信过程中的回忆三部分内容……《凡卡》这篇小说由俄国著名作家契珂夫写于1886年,当时正是俄国沙皇统治最黑暗的时期,人民过着苦难的生活,无数破产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契珂夫在父亲的杂货店里,亲眼目睹了父亲对小学徒的虐待,十分同情小学徒的命运。《凡卡》选自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的一篇短篇小说。契诃夫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生活在俄国沙皇统治最黑暗、最残暴的时代。小说写于1886年,它反映了沙皇统治下的那段最黑暗的时代。当时,无数破产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契诃夫通过凡卡给爷爷的信,写出了学徒工的悲惨遭遇,对沙俄的黑暗统治进行了控诉,从一个侧面揭露了沙皇制度的黑暗和当时社会的罪恶。“凡卡”正是千千万万俄国儿童的缩影。契诃夫,19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情趣隽永、文笔犀利的幽默讽刺大师,短篇小说的巨匠,著名剧作家。他以卓越的讽刺幽默才华为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增添了两个不朽的艺术形象。他的名言“简洁是天才的姊妹”也成为后世作家孜孜追求的座右铭。他的小说短小精悍,简练朴素,结构紧凑,情节生动,笔调幽默,语言明快,富于音乐节奏感,寓意深刻。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通过幽默可笑的情节进行艺术概括,塑造出完整的典型形象,以此来反映当时的俄国社会。其代表作《变色龙》、《套中人》堪称俄国文学史上精湛而完美的艺术珍品,前者成为见风使舵、善于变相、投机钻营者的代名词;后者成为因循守旧、畏首畏尾、害怕变革者的符号象征。\契河夫,(l860~1904)19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情趣隽永、文笔犀利的幽默讽刺大师,短篇小说的巨匠,著名剧作家。契河夫出生于小市民家庭,父亲的杂货铺破产后,他靠当家庭教师读完中学,1879年入莫斯科大学学医,1884年毕业后从医并开始文学创作。他早期作品多是短篇小说,如《胖子和瘦子》(1883)、《小公务员之死》(1883)、《苦恼》(1886)、(万卡)(1886)年,再现了“小人物”的不幸和软弱,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和小市民的庸俗猥琐。而在《变色龙》及《普里希别叶夫中士》(1885)中,作者鞭挞了忠实维护专制暴政的奴才及其专横跋扈、暴戾恣睢的丑恶嘴脸,揭示出黑暗时代的反动精神特征。1890年,他到政治犯人流放地库页岛考察后,创作出表现重大社会课题的作品,如《第六病室》(1892),就是猛烈抨击沙皇专制暴政的作品,该小说使列宁阅读后都受到很大震动。《带阁楼的房子》(1896),揭露了沙俄社会对人的青春......余下全文>>
四:《装在套子里的人》具体都讽刺了些什么人?
《套中人》是契诃夫1898年发表的短篇小说,是作者写作中期的代表作。当时契诃夫的一系列作品,都以讽刺小市民的庸俗生活为主。
《套中人》中的主人公,中学教员别里科夫是保守、顽固的典型,也是旧制度的卫护者,新制度的反对者。
装在套子里的人,害怕现实生活的刺激、老是称赞过去、思想保守,排斥积极新鲜的生活。其胆小、畏缩的性格,既使个人生活受到不必要的约束,也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五:谈谈你对语文汉语修养的感悟
岁月悠悠,沧海桑田。踏过教学的脚印,回眸,却发现,当一切的西方“后现代”改革渲染我们的课堂时,蓦然,教师的专业素养却成了我们面对的高山。
对于语文老师而言,专业素养意味着什么呢?
我以为,语文教师应当成为“语文的化身”。这里的“语文”应是“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语文的方式,不仅仅指语文课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教学方式,更是指用语文的方式来思考、来感悟、来表达,叙事、隐喻、抒情、对话,乃至一声问候、一句评价。那课堂上的分分秒秒,语文老师不仅仅属于自己,他就应当成为语文。是否还可以这样说,如果以前我们说“我是教语文的”,那么,我们今天应说“我是用语文教人的”。若爬过这座山,达到这境界,语文教师的素养必须提高。
有人这样评价我们语文教师:视野不宽——知识贫乏,学识单薄、干瘪,以本为本,拘泥教材,搬教参,对答案,不善举例和比喻,不善联系和联想,不能对课文知识进行有效扩展和深化,教不活,化不开;底蕴不厚——缺乏见解力和创造性,智慧疲软,人云亦云,教学没有深度和厚度;修养不足——育人乏术,责任心似乎挺强,艺术性却很差,貌似很优秀,其实问题多多,自我感觉良好,反思能力低下;情趣不多——教学生活乏味,类似套中人,心灵缺乏阳光,难与学生交往沟通。
君不见,语文教学的原点不在上课的老师形象怎样的迷人、课件怎样的精彩,甚至也不完全靠教案的设计多么精彩、教学布局怎样的巧妙,以上这些都可以靠外在的人力、物力辅助加以弥补。然而,衡量一堂课的好坏,依我看,重要的有两点,一是学科本位的价值获得,二是教育学的含量。这两者恰恰要靠教师的学科专业水准和教育教学能力来引导帮助学生完成,而前者却是前提。
对于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我简单地概括为两句话:第一、解读教材的功夫,第二、课堂教学的功夫。然而如何培养这素养,让教师所受的专业教育和积累下来的专业经验,溶于教师课堂上的言谈举止之间,成为教育的机智和情怀,为学生的成长引路、照明,成为能够在如此纷繁复杂的世界中能够吸引学生热爱语文的强有力的磁场,这或许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深思。
六:幽默与艺术这个选修,好过吗,上课怎么样
在教学导入中,常有以下几种幽默处理方法:
一、直观情趣的设置。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各种电化教学进入了课堂,使教学内容的显示更加生动具体,但除此之外,还可多方面地设置直观情趣教学。至今还记得高中时的一堂课——《装在套子里的人》,正当上课铃响,同学们等待语文老师进入课堂时,语文老师身穿黑色长大衣,竖着衣领,头戴黑帽,耳朵上套着耳套,鼻梁上架着墨镜,右手提黑雨伞,左胳膊下夹着一个讲义夹,慢慢走进了教室,口中念念有词:“可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全班哄堂大笑,热烈鼓掌。老师正是抓住了“套中人”别里科夫的外形特征,活生生地再现于学生面前,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接下来的课堂气氛就不难想象了。
二、解析文章标题中的趣味性。文章标题中的趣味性,可以指字体的书写,也可以是朗读上的处理,或标题理解等,抓住这些,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也是教师幽默机智的体现。如《五人墓碑记》的课题朗读停顿,是“五人墓/碑记”呢,还是“五人/墓碑记”?对比性的选择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再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古”字的理解,可以课文内容让学生限定字数找,有“古时、古地、古人”义,理清三者关系,作者的写作目的也就不言而喻了,这犹如探宝游戏,学生很乐意就投入其中。
三、相关知识,挖掘情趣因素。语文学习中,很多知识具有相关性,如学习《守财奴》时,教师的设问:“有谁能说出世界文学宝库中最著名的四大吝啬鬼是谁?”就可以把已学的《威尼斯商人》,课外的相关作品以及本文要学的内容有机起来。学生兴味盎然,急于了解著名的“葛朗台”是怎样的形象,此时教师顺着导入的思路,发动学生圈点批划定能“一呼百应”。当然,导入中设置和谐情境的形式是不一而足的,与课文背景、人物、事件、主题、题材等相关的趣味性因素均可列入导入设计范畴,只要有趣有益,就可收到同样的功效。其次,教学行进中的情趣和谐也同样重要。有的情境设置,在备课时就能设计到,如:
1.善用比喻。比喻能加强表达效果,使被比喻的对象显得生动形象。针对学生写作只注重名言佳句的引用和词语的华丽,而忽略文章整体和谐美的倾向,教师在点评时不妨用比喻幽默一下:“关于人的眼睛,中国传统的审美观是杏仁眼、丹凤眼均为美女的特征,但若有人左眼是丹凤眼、右眼是杏仁眼,这会不会是一个美女呢?”在笑声中,学生对于写作技巧有了新的认识,同时,这样的批评也就易于接受。
2.故设错误。这也是情趣教学常用的一种方式。教师故意在教学时将一些学生易于辨析的东西错位,然后反戈一击,同样有益于产生幽默的效果。如赏析《孔雀东南飞》中“昼夜勤作息”这一句,学生对偏义复词“作息”的理解容易犯错,于是教师根据可能出现的情况,故意译成“兰芝从早到晚辛勤地工作和休息”,不少学生就笑开了。教师马上请学生讲述正确译句,马虎的学生也在笑声中得到提醒,此后同类错误的出现几率明显减少。这就达到了调动气氛,加深印象的目的。
3.口诀顺口溜的采用。口诀顺口溜有易记的特点,符合学生猎奇心理,运用得当,对学习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文言实词教学中,“卒”的四个常用义项就可组成一句“小兵终于仓猝地死了”。如字形字音识记中,“戌戍戊”可抓住三字不同部位读成:“横xu点shu中空wu”。学生读来琅琅上口,这样的识记不仅快,而且容易记忆。
4.运用肢体语言。肢体语言有其直观性优势。在课堂中,由于演示者是大家所熟悉的,演示的内容又是大家关心的,容易激发共鸣。如文言词中“趋、走、行、奔”等词就可请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表演。在形象的表演中,在愉快的笑声里,词义的辨析就显得简单了。?
5.课外知识渗透。......余下全文>>
七:有关于契诃夫的资料,特别是 《凡卡》以一课的资料!
《凡卡》这篇小说由俄国著名作家契珂夫写于1886年,当时正是俄国沙皇统治最黑暗的时期,人民过着苦难的生活,无数破产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契珂夫在父亲的杂货店里,亲眼目睹了父亲对小学徒的虐待,十分同情小学徒的命运。
《凡卡》选自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的一篇短篇小说。契诃夫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生活在俄国沙皇统治最黑暗、最残暴的时代。小说写于1886年,它反映了沙皇统治下的那段最黑暗的时代。当时,无数破产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契诃夫通过凡卡给爷爷的信,写出了学徒工的悲惨遭遇,对沙俄的黑暗统治进行了控诉,从一个侧面揭露了沙皇制度的黑暗和当时社会的罪恶。“凡卡”正是千千万万俄国儿童的缩影。
契河夫,(l860~1904)
19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情趣隽永、文笔犀利的幽默讽刺大师,短篇小说的巨匠,著名剧作家。
契河夫出生于小市民家庭,父亲的杂货铺破产后,他靠当家庭教师读完中学,1879年入莫斯科大学学医,1884年毕业后从医并开始文学创作。
他早期作品多是短篇小说,如《胖子和瘦子》(1883)、《小公务员之死》(1883)、《苦恼》(1886)、(万卡)(1886)年,再现了“小人物”的不幸和软弱,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和小市民的庸俗猥琐。而在《变色龙》及《普里希别叶夫中士》(1885)中,作者鞭挞了忠实维护专制暴政的奴才及其专横跋扈、暴戾恣睢的丑恶嘴脸,揭示出黑暗时代的反动精神特征。1890年,他到政治犯人流放地库页岛考察后,创作出表现重大社会课题的作品,如《第六病室》(1892),就是猛烈抨击沙皇专制暴政的作品,该小说使列宁阅读后都受到很大震动。《带阁楼的房子》(1896),揭露了沙俄社会对人的青春、才能、幸福的毁灭,讽刺了自由派地方自治会改良主义活动的于事无补。《农民》(1897)极其真实地描述了农民在80、90年代极度贫困的生活现状,表现了他对农民悲惨命运的关心同情,而《在峡谷里》则揭露富农穷凶极恶的剥削,反映了资本主义渗透农村的情况,说明作者把表现俄国社会阶级斗争列入其创作主题,在《新娘》(1903)中,他相信旧制度一定灭亡,新“生活早晚会来!”
契诃夫后期转向戏剧创作,主要作品有《伊凡诺夫》(1887)、《海鸥》(1896)、《万尼亚舅舅》(1896)、《三姊妹》(1901)、樱桃园》(1903),都曲折反映了俄国1905年大革命前夕一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苦闷和追求。其剧作含有浓郁的抒情味和丰富的潜台词,令人回味无穷,剧本故事虽取材于日常生活,情节朴素,进展平稳,但却富有深刻象征意义。
他的小说短小精悍,简练朴素,结构紧凑,情节生动,笔调幽默,语言明快,富于音乐节奏感,寓意深刻。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通过幽默可笑的情节进行艺术概括,塑造出完整的典型形象,以此来反映当时的俄国社会。其代表作《变色龙》、《套中人》堪称俄国文学史上精湛而完美的艺术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