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北校区同协周洁审题,顾名思义就是对题目的含义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正确地把握问题,理解题意,明确题目要求,确定答题方式等。审题是合理、正确解题的基础,是获取解题信息,最终达到圆满解题的第一步。学生只有通过读题,才能明确题意,为进一步的思考作准备。解决问题的前提是需要学生理解题意,明确题意,审题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没有审题的能力,就谈不上解决问题,更会影响学生的应试能力的培养。教会学生审题是很关键的。我们在教学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学得很认真,课堂气氛也很好。可做作业却错了一大片;考卷发下起来以后,学生后悔地说:“我都会做,怎么就做错了?”“这么简单的题,当时怎么就做错了?”这种情况,家长、学生和部分老师常常归结为不认真。深入分析,是不是粗心、马虎惹的祸呢?其实,在粗心、马虎的背后暴露的正是学生审题能力的薄弱。从学生看到题目到动笔解题之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这个过程便是审题。审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先导。审题能力是一种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它需要以一定的知识水平为基础,更需要有良好的读题习惯、有效的思考方法为保证。这种能力的获得需要有一个学习、积累、反思、巩固、发展的长期过程。小学生审题能力的高低强弱,直接影响到解题过程的正确与否。我们开始反思,学生的审题能力为何会如此薄弱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除了学生自身的因素,与我们的教学有没有关系呢?我们又该如何去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呢?一.分析学生审题能力薄弱的原因1.教师教学方面的原因。(1)对学生审题习惯培养不够重视。从教学过程看,教师总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或担心教学内容的不完整,急匆匆地把备课时准备的内容讲完,教师把课堂教学看成完成教学任务,而不是考虑学生应该学会些什么?学生学会了多少?(2)包办代替使学生形成依赖。课后练习除了巩固知识、反馈信息外,也有审题能力、分析能力等多种能力培养的功能,教师的包办代替,让学生失去了这种机会,学生等待教师的分析和讲解,有了依赖性。潜移默化中学生失去了思考的积极性和习惯。到了考试暴露问题时,老师自认为自己教得很好,讲得很明白,而学生没学会,就觉得是学生能力不行,其实这都是老师急于求成的后果。2.学生自身的原因。(1)知识储备少小学生识字量有限,在读题中往往会遇到不认识的或者是不理解的字。于是便有了“读半边字”或者索性就跳读的现象,导致弄不清题意;即使能勉强读完的,但或者停顿错误,或者不明白字词意思,也会弄错题意。例:一些学生不认识题目要求中生字,蒙着来,就不能正确地理解题目含义。(2)消极的心理因素学生在审题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心理障碍,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主动地,积极地,有意识地从学生心理倾向中分析出产生审题障碍的主要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开启思维之门,下面结合教学实例,分析一下学生审题中产生障碍的主要表现:①思维定势思维定势也可称为思维惯性,是一种习惯性的思维倾向。是指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形成的自己所惯用的、格式化的思维模式,面对问题,自然地沿着特定的思维路径,对其进行思考与处理。思维定势有利于学生处理单纯的学习问题,但对于新的相对复杂的问题,则往往表现为处理盲目,思考缺乏广度与深度。做题时孩子们往往没把题目看完,或看完了不加思索,按“老印象”办事。学生一看到题目便以为是平时做过的,产生这类错误的原因,主要是“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②懒惰心理懒惰是一种好逸恶劳,不思进取,缺少责任心,缺少时间观念的心理表现。小学生的懒惰表现尤为突出,不仅仅体现在平时的活动中,更深深地影响了思想。有的由于平时的依赖性较强,一遇到需......余下全文>>
二:怎样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每年的考试试卷分析中总有一个话题,就是学生的审题能力薄弱;每学期的期末质量抽测试卷分析,也总少不了学生审题能力欠缺的内容。那么学生的审题能力为什么差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除了学生的因素,我们教师、我们的课堂有没有关系呢?为了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我们教师应该怎么做呢?我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 在目前的数学教学中,大多数的学生都能较好的掌握教学的各知识点,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往往做得不尽如人意,而审题就是最突出的一个方面。审题能力的高低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解题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运算占了相当大比重。而运算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题的正确与否.因此,在小学数学学中,很有必要加强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 反思我们平时的教学我们经常会走进一页自己都不知道的误区: (1)巩固知识、训练技能。我们常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一个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在一个教学内容结束后,教师常常会选择一些练习,以达到巩固知识、训练技能的目的,在这两个片段中,教师把学生的机会剥夺了,教师成了学习的主体;学生失去了巩固练习的机会,成了一个知识的接受器;教师把情景的分析和解题过程包办了,成了一个孤独者;学生等待教师的分析和讲解,成了清闲者。潜移默化中学生失去了思考的积极性和习惯,等待教师的答案;失去了学习的兴趣,等待着教师划定“背”的范围。 (2)教学反馈。练习的作用除巩固知识、训练技能外,还有一个功能是反馈信息,即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教师包办练习的结果,使这一功能得不到体现,教师也无法获取第一手的教学信息,也无法实施教学策略的调整,教学只能按教师预设的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变得死气沉沉。 (3)培养审题能力。我们常说,学生的审题能力很差,题目看得不仔细,回答问题答不到点子上,教师把责任推给学生。练习除了巩固知识、反馈信息外,也有审题能力、分析能力等多种能力培养的功能,教师的包办代替,让学生失去了这种机会,也隐藏了学生这方面能力的欠缺,到了考试暴露问题时,老师认为自己教得很好,讲得很清楚,学生没学会,显然是学生能力不行。好象自己很委屈,其实真正的委屈者是学生。 (4)从教学过程看,教师总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或担心教学内容的不完整,急匆匆地把备课时准备的内容讲完,教师把课堂教学看成完成教学任务,而不是考虑应该学会些什么?学生学会了多少?良好的审题习惯是做对题目的开端,教师必须时刻关注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努力把一些审题中出现的不好的审题习惯扼制住。 具体呢? 审题时要求学生做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拿到题目后,不要盲目的答题,而是要多读,读出感情,读出深意,一边读一边手点过去,把题目的核心或要求划出来;最后是深刻理会题目的涵义。(1)、严格要求,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2)、长期指导和训练,培养学生仔细审题的习惯(3)、联系实际,教给方法,培养学生认真读题、审题的习惯(4)、循循善诱,培养学生独立做作业的习惯(5)、热情鼓励,培养学生勤学善思、质疑问难的习惯(6)、多加引导,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 比如有一道数学题画了12个圆,要学生从左数给第十个圆涂上颜色,又让学生从左数给前面的10个圈起来。一定要让学生认真读题,分清“左”和“右”,还要分清“10个”和“第10个”。关于审题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学生的错题进行分析,以增强学生对审题重要性礌认识,同时帮助学生积累有关审题方面的经验。关于表达能力的培养,一要给学生表达的机会,二对敢于发表自己想法的学生给予充分的肯定,培养表达的兴趣,这点很重要。三对表达得清楚明白的学生,要给与奖励,为其他学生树立怎样进行......余下全文>>
三:如何培养学生的读题审题能力
如何教会学生学会阅读,提高审题能力
1.以“疑”导读。即带着问题读,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设疑要有层次性和启发性,要教会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质疑,养成爱问、好问、会问的好习惯。
2.以“动”带读。即边读边让学生做一做、画一画、写一写。在各年级的应用题教学中,以“动”带读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如低年级可以把题目转化成简单的图形或数字。在中高年级要让学生学会边看题边画线段图、几何图或简单列出条件、问题以帮助解题。
3.以“议”促读。即读读议议,让学生在相互交流阅读中发现的问题,相互协作以解决问题,提高认识。对知识的内容、形式和形成过程,从多个不同的侧面,用不同的角度开展思考、讨论,内化知识、深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多样性和创造性。
4.以“比”引读。即通过比较知识的纵横联系、差别,来掌握课本知识,把知识内化的一种读书方法。边读边比可以在知识形成的初始阶段,把知识进行有层次的、系统的区分和整理,防止概念之间、规律之间、计算方法之间的相互交叉、混淆,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的重点,对知识间的联系和差别系统掌握。
5.转化法。数学语言通常是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表语言的交融。阅读时要灵活转化阅读内容,把抽象表达的问题转化成具体形象的问题;把符号语言、图表语言转化成为语言表述形式;把文字语言表述形式转化成为图表表述形式。
6.补充法。数学语言总是非常简洁的,一些数学概念、数量关系通常是隐藏的、含蓄的。小学生在阅读数学文本时,常用到“加法”方式,要通过自己的教学知识,补足或扩展题目所提供的信息和意义,才能充分理解。如“四年级(1)班有42人,四年级(2)班比四年级(1)班少4人,两班一共有多少人?”解题时首先要理解其中的“比较”关系,即根据“四年级(2)班比四年级(1)班少4人”这一条件,计算出四年级(2)班的人数,然后理解题目中的组合关系:将两个班的人数求和,虽然问题文本中只有两个数字,却包含了比较和组合两层数量关系,在计算过程中,学生列式有42+4=46(人);42-4=38(人)和42+4+42=88(人)。这些学生将其中的比较关系的方向搞反了,从而导致理解错误。因此,我在教学中补充一个问题“四年级(2)班有多少人?”这样,学生就懂得如何解题了。
四:如何培养学生准确读题审题能力
很多时候学生做错题不能光归结为不仔细、不会,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不会审题,没有弄清楚题目的意思就去盲目解题。学习数学,是需要用知识去解决数学问题的,对于普遍存在的审题习惯差的问题,需要去关注与解决。正确的审题习惯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了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才能够获得成功。
读题是培养审题能力的第一步,通过读题,学生能明白题目大意,从而找出条件和问题,为进一步思考做准备。为了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习惯,我要求学生必须逐字逐句默读题,划出关键词或句。通过读题,弄清题中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间的关系。另外,让学生根据题意在草稿纸上画简单的示意图,也可以帮助其进一步理清题意。还有善于思考是审题的关键。《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数学学习的本质,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在教学简便计算时,要让学生分析题中的数值特征和运算间的联系,再联想到有关的运算定律、运算性质,然后进行运算。
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这要通过长时间的训练。需要老师、家长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五: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试卷中有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其中选择填空题跟解答题的本质区别是它们是不需要写出解答过程的,其实命题人已经暗示了我们,选择填空题只要你把答案做
六:如何提高学生审题能力
教学中,发现中年级学生审题能力很差。题目要求很清楚,学生还是稀里糊涂。某中类型题目已经练习多次,学生还是对书写格式还要问老师。分析原因:一则可能是低年级考试都是有老师读题,不清楚的老师不厌其烦地反复讲解,造成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二则个别学生习惯不好,解题时怕动脑筋,对自己缺少自信。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运算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而运算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题的正确与否。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审题能力显得十分重要,很有必要加强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
一、应用题
(一)、“划”
划就是划出题中关键的字、词、句,删除次要信息。它要求学生准确理解题意,找准数量关系。因此,审题教学要像语文教学一样,让学生理解应用题中每个字、词、句的意义,培养学生书面语言的阅读能力和缩句能力。
学生要对应用题中揭示数量关系的关键句要反复推敲,理解它的真实含义,为正确解题铺平道路。
(二)、“读”
读,就是认真读题,初步了解题意。读题是了解题目内容的第一步,是培养审题能力的开始。要培养学生反复、仔细、边读边想的读题习惯。一年级教师要进行范读、领读。读题时要训练学生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不读断句。二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独立朗读、逐步过渡到轻声读、默读,养成自觉通过默读理解题意的习惯。
(三)、“拟”
拟,就是模拟情景,展示数量关系,有些题目可通过指导学生列表、画图甚至表演等方法模拟应用题的情景,使应用题的情节、数量关系直观全面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进而扫除理解题意的障碍。
此外,在教给审题方法的基础上,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的审题训练,以培养他们认真审题的习惯和提高审题的能力。
(四)、“复述”
述,就是复述题意,进入情境,用自己的话复述题意,能促进学生进一步分析清楚应用题的情节,使题目内容转化为鲜明的表象,让学生真正进入角色。
复述题意能准确地反映出学生对题意的理解程度,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审题能力。二、计算题
四则混合运算是计算教学中的难点内容,也是学生出错率最高的题型之一。因此,四则混合运算的审题教学,要求学生必须做到:一、“看”
二、“画”“画””
三、“想”“想”,就是分析题中的数值特征和运算间的联系,联想到有关运算定律、运算性质,然后进行运算。
计算题的审题教学,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习惯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对计算题算得正确、迅速。
计算题教学还要注意对题目要求的辨别。是口算还是竖式计算,竖式计算是否要求验算。
审题能力是小学生必须形成的一项能力,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个问题。
七: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审题能力和习惯
我认为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可以采用以下的培养策略。
(一)、阅读习惯——审题的前提
实践表明,构成一些学生学习数学感到困难的因素之一是他们的阅读能力差,在阅读和理解数学内涵方面特别无能。的确,许多学生读题时一目十行,在未加充分思考的情况下就盲目的按已知条件去碰数,影响了解题能力的形成。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重视数学阅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读准。读题是解题的起步,是培养审题能力的开始。通过读题,使学生明确题意,为进一步思考做准备。教学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对读题的形式和要求应做出明确的规定,如大声读、轻声读、默读、读通句子、不漏字、不添字,弄清题目情节,分离条件与问题,理清题目结构。因为数学题目中多读一字或少读一字,意思可能会大相径庭。如:本学期我上的示范课“求一个数上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这节课,在讲例题时:“华龙商场共有电视机65台,已卖出25台,卖出的是总台数的几分之几?”
我出示例题后,我紧接着出示“审题能力”的(1)读准:(读题时可以大声读、轻声读或默读,读题时不添字、不漏字、更不能读错字,应把句子读通顺)
让学生根据要求读题,再指名学生展示读题,看学生读的是否规范、标准。读的好的应给于表扬。
2、标记。为了促使学生在读的同时加强感知,可指导学生在关键的、重要的字词下面做标记,养成认真读题的习惯,以便让他们排除一些无意注意的干扰,在解题时提高自己的注意力。例如有的题目中提到的“多”、“少”、“除”、“除以”等比较容易忽视或容易混淆的字词可加着重号,可为正确解题打下良好的基础。如:进行完读准后又出示(2)标记:(要求找出题目中的重点字、词、句子,并做标记)
让学生找重点字、词、句子,并做标记。
指名学生汇报。
3、表达。学生“数学语言”的特点及掌握数学术语的水平,是其智力发展和接受能力的重要指标,数学语言发展水平低的学生理解能力差,理解问题常常发生困难和错误。因此,在学生读题后要重视数学的表达,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题目的情节、问题、条件逐一表述出来,把题目内容转化为鲜明的表象,通过有声言语活动,使学生对题目的结构意义达到正确完整的理解。如:最后出示(3)表达:(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概括题意)
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概括题意。概括好的给予肯定和表扬。让学生表达出:“25台是65台的几分之几”。
巩固练习时也按照“审题能力”的三个步骤进行练习。本节课学生学得很好,都能按照此方法来认真审题并能正确解答此类题目。
(二)、分析综合——审题的核心
综合是指从条件推出问题,即从因到果;分析是指从问题追溯到条件,即问果索因。随着学生思维自觉性的增强,在审题时,不仅读懂题意,而且在头脑中通过分析综合建立已知和未知的桥梁,沟通两者之间的联系,这是审题的核心,也是解题思维过程的核心环节。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审题过程中的分析综合能力。
(三)、图中会意——审题的突破
应用题呈现的问题情境总是精炼、概括、抽象的数学语言,像工程问题、相遇问题等工农业生产中的一些专用词语或内容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学生缺乏一定的知识经验储备,给题意的理解带来困难。这就要求依靠再造假象,将题目包含的信息转化成一定的直观形象(如线段图、表格等),依靠对直观的感知来支持抽象思维,使审题有所突破,起推波助澜的作用。有了图这一具体形象的中介力量,能直观地揭示题目中各种数量关系,有些学困生也能理清其中的关系了,审题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审题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数学能力,抓好审题能力的培养这一环节,学生的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余下全文>>
八:如何培养一年级孩子的读题审题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运算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而运算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题的正确与否。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有必要加强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而低年级是打基础的阶段,培养初步的审题能力尤为重要。 一、学会读懂题目要求。 做题首先要明确题目的要求,从一年级开始我就着力指导学生学会读懂每道题的要求,做到读——想、画——做。“读”就是认真读题,初步了解题意。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小不认识的字很多,读题有一定的困难,可以先由老师范读,让学生跟读,逐步放手有学生自己读题。“想、画”每次学生读完题后,我都会让学生想一想:这道题让我们做几件事?是哪几件事?标画出来。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最后是做,即按照题目的要求一件事、一件事的完成。 二、学会看图。 由于低年级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非常缺乏,还须凭借具体事物或图象来进行逻辑推理。因此在教材上出现了图画应用题、表格应用题和图文结合的应用题,这就需要我们指导学生学会看懂图意,理解图的内容。 三、读懂应用题。 1、“读"就是认真读题,初步了解题意。读题是了解题目内容的第一步,是培养审题能力的开始。要培养学生反复、仔细、边读边想的读题习惯。读题时要训练学生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不读断句。可以采取指名读、轻声读、默读等方式,养成自觉通过默读理解题意的习惯。 2、“画"即找出数学信息,标出已知条件、问题、单位名称即重点句。其中重点句是指如相差问题中“几比几多(少)多少?”倍数问题中“谁是谁的几倍?”等句子。 3、“想” 仔细推敲字、词、句,准确理解题意,语言文字是应用题各种关系的纽带,也是解题的拦路虎。因此,审题教学要像语文教学一样,让学生理解应用题中每个字、词、句的意义,培养学生书面语言的阅读能力。 4“述”就是复述题意,进入情境,用自己的话复述题意,能促进学生进一步分析清楚应用题的情节,使题目内容转化为鲜明的表象,让学生真正进入角色。这样不仅对学生完整地理解题意大有帮助、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审题能力。 5、“摆、画” 就是模拟情景,展示数量关系,有些题目可通过指导学生摆一摆、列表、画图等方法模拟应用题的情景,使应用题的情节、数量关系直观全面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进而扫除理解题意的障碍。 最后是列式计算,检验答题。 实践证明,这些做法对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大有帮助,但还需要使学生意识的审题的重要性,坚持不解按照步骤进行审题、分析,特别是要关注那些学习上还有困难的学生,更要手把手,传帮带,逐渐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为将来的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九:如何培养学生的审题解题能力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经常会碰到学生解题速度慢,错写,漏写答案的情况。针对这一现象,就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分析:扎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