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创新能力

一:如何提高公务员的创新能力

基层公务员能力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 基层公务员队伍是党的执政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公务员队伍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政府职能运行中,基层公务员的能力决定政府机关的管理能力,直接关系到我党的执政水平,直接影响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直接反映党和政府的形象,只有加强基层公务员队伍能力建设,才能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转化为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它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科学发展观的的实践者。因此,加强基层公务员能力建设,提高基层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已成为政府部门的当务之急。本文拟从目前基层公务员队伍能力建设的现状出发,对当前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主要障碍和相关的对策进行探讨,以期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一些参考性的建议。 一、基层公务员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 基层公务员的能力包括政治鉴别力和抵御腐朽思想的能力、依法行政能力、专业化行政管理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等,而基层公务员能力建设是指通过对人的知识、能力、技能、技术等人本信息结构的合理调整和科学配置,实现人力资源增效,提高组织的整体创新力量,积累人力财富。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我国推行公务员制度以来,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队伍整体素质逐步提高,年龄、知识结构趋向合理,管理体制不断完善。但是,对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对政府管理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我国公务员队伍建设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文化素质依然偏低,创新能力亟待提高。从学历看,夜大、函大等“五大生”多,高学历和正规大学毕业生少。从知识结构看,基础性学科专业的公务员人数较多,高新技术和现代管理学科专业人数则较少,特别是有独特见解与个性、敢拼敢闯的创新型公务员以及复合型干部、多功能型干部,管理专家、国际贸易专家、法律专家等WTO专业型的干部更是极少。最新统计显示,我国公务员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全国541万名公务员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仅占52%。即使是那些已经拥有高学历的公务员,他们也大多只受过单一的专业教育,现代管理知识普遍薄弱,其中从与政府事务管理相关专业毕业的几乎为零。 (二)年龄结构整体偏大,队伍活力有待增强。虽然经过新一轮机构改革和普遍推行竞争上岗,我国基层公务员队伍年龄结构得到较大改善,相当一部分思想活、知识广、能力强的青年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但机关内部仍存在“熬”资历的现象。从近年来公务员身份确认和调查中了解到,部分地区考录制度执行不到位,考进不来而调进来的现象仍很严重,调任的条件中没有最高任职年龄限制。 (三)观念落后,队伍作风建设亟待加强。近年来,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政府管理工作的对象、范围和方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然而仍有少数公务员的思想观念停滞不前,沿袭着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工作方式和行为方式,依法行政意识和主动服务意识比较淡薄。个别地方和部门存在不按制度办事、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还有些机关公务员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仍存在着形式主义、小富即安、小进则满、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追求安逸、不图创新等问题,这些问题将成为影响投资环境改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症结。 (四)考核激励机制和勤政廉政约束机制发挥作用不足。一是现行的公务员考核制度对公务员的德、能、勤、绩等方面进行了定性考核。这种考核制度在实践中暴露出了不少弊端。比如,对德、能、勤、绩四方面仅有定性评价,没有量化标准,没有建立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对个人工作业绩的评......余下全文>>

二:怎样培养公务员创新能力

公务员要掌握创新思维原理

创新思维是指运用发散、直觉、想象等思维方式、方法,对新事物和新目标进行思维,从而产生创新性成果。它不只是依靠现成的表象或有条件地描述,而是要在现成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想象,加以构思,才能解决前人所未解决的问题。公务员要掌握创新思维,需要首先掌握其思维原理:

整合原理:创新是各种心理因素高度的有机整合的结果,是主体心理的、思想的、思维等意识活动的综合表现。

流动原理:创新思维随着人类认识活动的深入而不断运动,表现为按个人自我发展的需要流动、随个人兴趣爱好的变化流动、按思维能力结构层次的变化由低向高流动。

调节原理:随着人类认识活动的变化,根据创新活动的需要,不断调整目标,使之更符合实际。

信息轰击原理:通过努力学习和多接受新信息,以诱发思维的创新性。

群体机智原理:通过争论、辩论、讨论等形式汲取群众的智慧,弥补个人创新力的不足。

压力原理:外在压力迫使自我克服惰性,将压力转化为动力,成为推动创新的巨大力量。

上述前三项原理取决于主体内因,由自身素质与能力的高低来决定;后三个原理取决于社会外因,在外力适度的作用与影响下,主体的创新潜能就会得到激发。内因起决定作用,外因只能提供有利的条件。

公务员要善于运用创新思维方法

基本的创新思维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加法思维——组合就是创新

例如:美国的《读者文摘》的诞生来自创始人德惠特?华莱士的一个创意。他“把最佳文章组合精编成袖珍型的非小说刊物”是一个伟大的创意。

加法思维就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学说、技术、产品的一部分或全部进行适当叠加或组合,用以形成新学说、新技术、新产品的创新方法。正如美国创造学家奥斯本所说:“新的发明几乎都是通过对老发明的组合或改进产生的。”

减法思维——简单也是一种创新

例如:我国对计算机简化中得到的VCD和学习机的问世就是减法思维的运用。将计算机中的光驱与解码部分取出来变成了VCD;将计算机的文字录入编辑和游戏功能取出来就成了学习机,造就了一个利润丰厚的产业。

减法思维就是将事物的要素进行缩减或分割,从而达到创新的目的。哲学家奥康说过:“切勿浪费较多的东西去做用较少的东西同样可以做好的事情。”这句话不仅适用于哲学思维,也适用于创新思维。

变换思维——山无常势,水无常形

例如:某西方国家有两个教徒在教堂祈祷时想抽烟,其中一个问牧师:“我在祈祷时可以抽烟吗?”牧师断然拒绝。另一教徒换了一种问法:“我在抽烟的时候可以祈祷吗?”牧师说可以。两个教徒所说事实是一回事,但效果却大不一样。

变换思维是指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采用灵活多样的改变和转化,进而达到创新的目的。孙子兵法有云:“山无常势,水无常形,人因敌变化者胜也。”伽利略曾说过:“科学是在不断改变思维角度的探索中前进的。”

逆向思维——把事物倒回来

例如:司马光砸缸。通过砸破缸,让水离开,达到救人的目的,与常规的从水中救人迥然不同。

逆向思维是指不采用通常思考问题的思路,而是从完全相反的、对立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达到创新的目的。通俗地讲就是“背道而驰”。当我们面对新事物新问题的时候,人们可沿着事物的相反方向,用反向探求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从而提出创新的思想。

类比思维——类比引发发明

例如:鸡蛋固化技术。哈尔滨市道里区榆树乡榆树村农民李德库,他从鸡蛋想到了奶粉,嘀咕着要把鸡蛋“晒干”,经过反复试验,终于成功了。“晒干后的鸡蛋”不但能制成蛋黄粉、蛋黄饮料和罐头等食品,还能提取黄油,市场前景非常看好。

类比思维是指根......余下全文>>

三:公务员创新能力提升的三个有效途径和方法是

一、提高公务员的创新意识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它包括人脑在客观事物的刺激下产生的思想、观点、感觉、动机和欲望。创新意识就是人脑在不断运动变化中自觉产生积极改造客观事物现状的创新意愿和创新欲望。创新意识则是创新动力的推进器,对创新能力起着统御、支配和强化的作用。

创新意识是一种不安于现状的求精意识,是一种好奇心。创新意识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基石。它是创新者适应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科学和准确地把握规律,以正确的方式构建新的思维、新的思想以形成对变化了的世界新的正确的认识。意识是行动的先导,而要创新首要的问题是解放思想,实现意识创新。

创新意识是一种敢为人先、不断进取、求新求异的心理状态和思想意识。创新意识本身就是一种动力,整个创新就是在创新意识的支配下,实现新目标的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有了创新意识,公务员才能主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拓创新;才能及时把握和抓住机遇,审时度势推动创新;才能自觉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运用新思路去思考问题,不断创新;才能自觉地把国家政策和上级指示与本地区本部门具体实际相结合,在“结合”中创新。

创新意识是所有创新的前提。事实证明,一切创新活动都是以创新意识为先导,并且伴随着创新意识推动创新实践活动的。创新意识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意识;就是有胆有识、敢闯难关、敢冒风险的意识;就是以创新的观念审时度势,以创新的勇气直面难题,以创新的精神策划未来。

如果缺乏创新意识,公务员就不能站在时代前列和实践前沿,就不能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吸取新的实践经验。

如果缺乏创新意识,公务员就不会有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的勇气和胆识,就不会在复杂的新领域中实现突破。

如果缺乏创新意识,公务员就不能根据变化了的客观情况,创造性地落实执行政府的工作部署,正确地解决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活中的复杂问题。因此,强烈的创新意识是公务员成就事业的重要前提。

创新意识对公务员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具有萌发性、强化性和支持性的作用,公务员必须了解并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从而为创新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进步的动力和源泉,也是衡量公务员的管理水平和能力的关键。

二、公务员培养创新能力的其他途径

(一)学会专注

(二)在学习求知中强化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不是凭空产生的,需要公务员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各种知识。创新灵感是突发的,但它来自长期的思考积淀,是以经验和知识积累为基础的“水到渠成”。知识是产生创新的基础和原料,任何领域的创新活动都要以该领域的已有知识为起点。公务员知识的储备程度和框架结构直接决定了其创新能力所能达到的高度。所以,公务员在平时就要有意识的积累多学科、交叉科学知识,使新鲜的养料得以不断支持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公务员要在平时培养变通性

变通性源于创造的需要。这种素质比智力更重要。他们的思维十分活跃,善于举一反三和提出一些怪异的念头,通常别人想不通,但时间久了就会发现其中的高明之处。当今改革开放的环境对公务员处理问题的变通性的激发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同时要求他们对约定俗成的既成事实的东西,要经过自己的再思索,加深理解,力图重新发现或使其有所发展,培养自己有利于创造性思维进行的良好心态。

(四)公务员要勇于将创新付诸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也是检验和评判创新的标准。一旦公务员在工作中有了新思路,就要努力拿到实践中去发展,去评判。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指出: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余下全文>>

四:如何提高公务员的创新能力

多学习新的知识

活在当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五:公务员的九种能力

政治鉴别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公共服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以及心理调适能力。

六:如何推进公务员创新能力自我开发于提升

1.建设学习型公务员队伍是行政体制改革的需要。 ..2.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包括力争自我超越——实现内心渴望。3.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可以只修炼其中一部分。

七:公务员如何实现工作创新

对公务员工作创新进行研究和指导,是公务员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创新,作为一项通用性的要求,已经体现在各级组织的各项工作和对各项工作的要求之中。公务员工作创新的切入点从创新理论创始阶段的含义看,创新是一个过程,或是一种有目标、有措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随着创新理论在经营、管理等实践中的运用与演绎,人们对创新的理解多样化了,同时在对创新的认识上也出现了一些偏差。有人把创新作为时髦,言必谈创新。其实,创新既然是一个过程或是一种方法,实施创新就必须有实质性的变革、实质性的发展,停留在精神上、意识上只是对创新的一种“向往”或是“利用”。有人认为创新就是要标新立异,认为只要是新事物、新思路、新措施就是创新。其实,创新必须有相对的目标,必须围绕事物的本质、围绕一个目标的根本要求、一件事物的根本利益进行,否则,无所谓“新”。有人认为创新是一切工作的突破口,对工作不作具体的效益性分析。其实,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有最好的结果,创新理论的根本就是研究经济利润的最大化。不顾具体工作的固有规律,遇事不谈效益和效率不是创新的初衷。有人认为在平凡的工作之中无所谓创新,认为在日常工作岗位上谈论创新只是一种“游戏”而已。其实,创新既相对于目标更偏重于效率与效益,在工作目标基本衡定的情况下,追求效益和效率最大化的方法仍然是可以多样化的,实现这种“最大化”的方法与途径,在本质意义上也就是创新。实事求是,我们绝大多数公务员不在决策岗位,大多在“执行”层面进行常规性的日常工作,要求公务员都有“轰轰烈烈”的创新举动是不现实的。但是,笔者认为,公务员工作中仍有多种创新的可能。(2)公务员的服务对象是相对稳定的,而服务对象在不同时期、不同情景下的要求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这就有分析工作对象的新需求确定新的目标进行工作创新的可能;(3)机关工作的程序、手段或途径是“程式化”的,而社会的进步、本职工作对社会适应程度的提升会与相对不变的“程式”产生一定的距离,这就有研究自身角色差异明确新的目标进行工作创新的可能等等。在某种程度上说,创新的切入点或突破口就存在于自身工作的运行之中。公务员的工作创新,就是在本职工作的运行环境之中,踏实、科学地追求自身工作的最高效率和最大效益。影响公务员工作创新的组织因素公务员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依法行政,其行为必须服从国家、法律和组织的意志,必须对自身的本职工作负责,因此,公务员的工作创新不仅仅是个人的行为。同时,从组织内个体创新的过程看,创新者必须有相对的工作职责与工作目标,创新过程必须有决策者、有组织者,创新的成功与否必须有相应的激励与惩戒措施等等。在这些意义上讲,公务员工作创新的主体应该是组织与个体的结合、互动。从目前公务员管理工作的实际看,一是工作创新的要求比较宽泛,组织内部工作创新的指导思想没有过细的分析和分解,创新的要求提出以后随即就成了一个口号;二是工作创新往往在“培养精神”、“提升能力”等方面形成了抽象性的要求,使一个“寻求措施实现新目标”的工作过程停止在了“理念”上;三是没有在工作创新的组织程度上下功夫,过分强调公务员的个体创新,组织在引导、促进方面没有具体的、相应的得力手段;四是在工作要求上过于简单化,把一切的“新”都作为工作创新来对待,造成了一些误导,没有完全起到应有的工作效果。在组织方面,至少有这样一些因素需考虑:组织环境。一个组织的工作环境是公务员工作创新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公务员工作创新全过程各个环节都受组织的制约与控制。(1)组织对重点工作的创新方案和各分项目标创新的引导程度;(2)组织对工作创新的促进手段;......余下全文>>

八:2015年公务员网上在职培训的如何提升创新能力试题及答案

近三年的真题要做,反复研读,仔细琢磨,熟烂于心,把握命题规律和考查意图。因为真题具有严密、规范的特点,对考生理解考纲和考查要点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模拟题也要做,建议考生每天下午2:00-4:30做一套模拟题,写完后,雨标准答案进行对比。这样可以尽快提高答题水平。

九:如何提升创新能力

国家主要措施:方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 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 ,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 ,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方面——加快建立以为主体,市场。

十:公务员面试:有人说:“没无规矩不成方圆”,也有人说:“强调创新不利于规矩”你怎么看?

您好,华图教育为您服务。

公务员面试资料:

1)“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说的是,凡事物都有其固有的规律。人们要想实现预期的目的,就必须按其规律行事,否则就会遭到惩罚。订立规矩、章程的意义,就在这里。但是,任何规矩章程,又都是一定时间条件下的产物。离开了特定的历史条件,规矩章程同样也会失去应有的意义。对发展变化了的事物,仍死抱旧有的规矩章程,则注定要遭到失败。若依旧说,“日心说”就不能出现;若从旧制,“一国两制”就不会诞生;若遵常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不能得到推行。2)创新需要打破陈规,但不能搞全盘否定,走向虚无主义。俗话说:不破不立。要创新必须善于打破旧的条条框框。但创新又是一个扬弃的过程,只有善于在继承优良传统、汲取好的经海的基础上谋创新,才能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否则就会成为无源之水而枯竭。3)守规矩则应是守对适应发展要求的、经得起检验的好的制度,而不是故步自封、顽固不化。有利于改革开放、发展经济,这样的创新或者守规矩都是可以肯定的。所以创新与守规矩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4)如果我能够成为一名公务员,我会遵纪守法,同时注意对创新能力的培养。

更加详细的信息请关注:htwx.huatu.com/guojia/

如有疑问,欢迎向华图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