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落体运动板书设计

一:如何设计《自由落体运动》 教学

学生前面已认识描述运动的基本物理量──位移、路程、速度、加速度,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并且通过对以上问题的研究,已体会到物理学研究问题的一些方法,如运用理想模型和数学方法(图象、公式),以及测加速度、处理实验数据等方法。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概括出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渗透物理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科学抽象能力。

2.通过学生的合作实验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领会科学探究方法(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数据、总结交流结论成果),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实质是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3.归纳出自由落体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会判别不同地点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4.运用理想化方法,通过比较重力与空气阻力的大小,将实际问题转化为自由落体问题。

5.会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解决自由落体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热情,增强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的意识。

【教学过程设计】

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科学探究能力,体现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这一特点,具体设计思路流程如右图。虚线框内为探究过程。

二:教师资格证自由落体运动的教案怎么写

首先你要写下这节课你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什么是只有落体,其次你要说明下你将用哪些辅助的教具帮助你来讲解这堂课,最后阐述下,这节课的重点知识,希望大家掌握的重点是什么。

三:自由落体运动有什么规律?

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和规律   师:那么自由落体运动是什么性质的运动呢?  生:(部分)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师:这样说有根据吗?你研究过吗?(反问)  师:伽利略不但用简单明了的科学推理,巧妙地揭示了亚里士多德学说内部的矛盾,他还做了许多的研究工作推断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加速直线运动。他研究了物体沿不同角度的光滑斜面运动的情况,进行了上百次的定量研究,发现从斜面上滚下的小球都做匀加速运动。由此他推想,当斜面增大到900,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时,仍然会做匀加速运动。后来,伽利略的这个推论得到了证实。  现代的文明为我们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提高了更为科学的手段,

请同学们看彩图,彩图1是自由落体的小球的闪光照处按比例的缩小图。(简介闪光照相)照片上相邻的球是相隔l/30秒的时间拍摄的,请大家用刻度尺测相邻的每两个球之间的距离S,在计算出相邻每两段的位移差△s,看△s是否是恒量?  生:(测量、计算)△s是恒量,说明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板书:⑴ 运动性质: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师:由【演示实验3】我们看到,在排除空气的影响之后,羽毛和铁片都只受重力的作用而向下运动,从相同的高度由静止落下,时间相同,下落的位移也是相同的,又由于物体做的匀变速直线运动,a=2s/t2。由此可知:不同物体下落的加速度是相同的。这个加速度称为重力加速度。  板书:(2)自由落体的加速度—重力加速度g    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做自由落体的加速度都相同。  强调:“在同一地点”。就是说,在不同的地点,物体自由落体的加速度不同。 (教师介绍精确实验测定的北极9.832m/s2、北京9.801m/s2、长沙9.791m/s2、赤道9.780m/s2的重力加速度值,总结出:越靠近赤道,重力加速度的值越小;越靠近两极,重力加速度的值越大。并给出一般取值。)  板书:通常计算中,g=9.8米/秒2     方向:竖直向下。  (说明:这个值其实就是重力计算式中的常数g。)  师:由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和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可知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是什么?  板书:(3)规律:        公式: h=eq o(sdo-9(1),sdo0(-),sdo 9(2))gt2    v/m/s19.69.8

0  1  2 t/s          vt=gt           vt2=2gh           eq o(sup 11(—),v)=vt/2=gt/2      特殊规律:v1:v2:v3…=1:2:3…          h1:h2:h3…=1:4:9…          hⅠ:hⅡ:hⅢ…=1:3:5…      速度图象:如图。  (先让学生自己画出,再说明不能随意画。t=1s时,v必须等于9.8m/s。)  师:需要说明的是:这种运动只有在没有空气的空间里才能发生,在有空气的空间里,如果物体下落过程中空气的阻力比重力小得多,可以忽略不计,它的运动也可看作自由落体运动,如:石块在空中自由下落就可以当做自由落体运动。  例题:钢珠从17.7米高的地方落下,落下的时间是1.90秒。求重力加速度。  (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找出条件,确定公式。)  解:由于s=17.7m,t=1.90s,而s= eq o(sdo-9(1),sdo 0(-),sdo 9(2))gt2,有:         g=2s/t2=2×17.7/1......余下全文>>

四:弟弟经常欺负哥哥怎么办教案目标

确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深入理解分析教材的安排,还要考虑到分析学生的特点。还要紧密结合他所选用的内容、所选用的课程资源来确定教学目标。比如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教案可以这样设计。:个步骤来实现他的教学目标。第一个步骤是做探究的准备,做课题的引入。在这个步骤里,他引入探究的序曲,就是用有名的千年历史之争–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的争论,引入课题。第二步呢,他设计为探究的起点,主要是观察现象。他通过三个现象的观察,光盘与纸片对比下落,较重的光盘先落地;第二个现象是观察将纸片揉成小纸团和光盘对比下落,较轻的纸团先落地。第三个现象观察是钢球与塑料球对比下落,几乎同时落地。第三个探究步骤是探究开始就是提出问题的过程,他设计了学生可能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在这些问题里面寻找要探究的问题。第四步是探究的方向,确定探究的问题就是在第三步里面,学生提出的可能的探究问题中确定其中做为探究的问题。第五步是探究的深入,验证猜想。在这一步里面对第四步确定的探究问题,通过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第六步是探究的结论,就是由老师和同学共同综合探究的结果。第七步是探究的应用,就是应用探究所获得的知识技能一些结论。那么,理论联系实际地解决实际问题。第八步是探究的思考,关于探究所经历的过程学生的体验以及知识技能的获得等等方面。

通过刚刚展示的这个教学案例的全过程可以看出,他后面的设计和教学的目标还是比较对应的,而且特别看了下面的内容之后,能感觉到他这个教案的设计源于教材,很多教材的资源他都充分地利用了,但是同时又超越教材。比如,在教材中说的是纸团和纸片下落的时候它落地的时间不一样,在这个老师的教学设计里呢,就用光盘和纸片,钢球和塑料球。这样的对比下落,显然和教材对比他的设计更丰富了。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设计站得角度还是高于教材的。在这个过程中当然就涉及到根据他现有的课程资源设计这堂课的问题,比如说他可能用打点计时器来探索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或者他的运动特点或者用频闪照相法,假设学校有这样的条件他可以用频闪照相法来探索自由落体运动的

五:如何让初中物理课堂变得更加鲜活,更加生动

理想中的物理课堂应该是充满吸引力的学习乐园,是师生生命中精彩的篇章,是演绎生命华丽乐章的地方。如何在物理课教学中贯彻新课程的理念,把物理课上得更生动一些、更鲜活一些,使物理课堂充满吸引力呢?笔者认为关键是要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一、创设物理情境,营造探究氛围

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但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师应该少教一些,多给学生研究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贵在善于引导和启迪,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熟悉的事件或故事,创设各种物理情境,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科学探究氛围。

1、利用实验创设物理情境。物理学科是一门实验科学,概念与规律的形成过程中离不开经典而巧妙的实验,通过设置有趣的物理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动能和动能定理》之前,可设置问题:前面已经研究了重力做的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也探究了弹力做的功与弹性势能的关系,那么力对物体做的功与物体的动能又有什么样的关系?进而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启发学生思考:橡皮筋弹力对小车做的功能测量吗?可如何表示?橡皮筋弹力对小车做的功是合力功吗?应如何改进实验?实验中需不需要算出速度的具体数值?如何根据所得数据得出功与速度的关系?引导学生自行探究并借助计算机Excel软件作出W-v图象和W-v2图象。

课堂上,更多的是利用演示实验和课堂小实验创设物理情境,例如在《光的全反射》一节可演示市售的光导纤维、试管、在水中的颜色设置物理情境;在《弹力》一节演示玻璃瓶、桌面的微小形变;在讲共振时演示音叉、单摆的共振等,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营造浓烈的探究氛围。

2、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物理情境。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由于多媒体教学能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它能使枯燥的物理问题趣味化,静止的物理问题动态化,复杂的物理问题简单化,能把实验很难观察的现象放大变慢等。所以教师要多花精力学习、制作、共享多媒体教学软件,把精彩的物理情境呈现给学生。笔者运用PowerPoint、Flash软件制作了诸多多媒体教学软件例如《单摆》、《圆周运动》、《电磁感应现象》、《光的直线传播》等。它们以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把学生吸引到物理课堂中来。

3、以学生的真实体验创设物理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提取物理知识,“从生活走向物理”,由于有日常经验的基础,对相关物理知识更容易接受。例如在讲到超重和失重现象时,可让学生回忆站在电梯里随电梯运动时的感觉,让坐过过山车的同学谈谈感受,课堂上让学生站在台秤上蹲下、站起观察台秤指针的变化,使学生充分体验超重和失重现象的存在;在比较v-t图象和x-t图象时只靠教师讲解未免过于枯燥,如比较下列两图时可让学生亲身体验,上台模拟这两个图象中物体的运动,这样,同学的表演引起大家的会心大笑,同学们对两个图象含义的理解也更为深刻了;学生一般都有溜冰的经验,在讲了《牛顿第三定律》之后可设置以下情境:冬天,有个人提着一桶油在冰面走着,冰面很滑,一不小心摔倒在地,油洒了,冰面变得更滑了,这个人无法爬起来,周围一个人影也没有,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再这样......余下全文>>

六:求几份高中物理说课稿,牛顿第二定律,自由落体运动,圆周运动,电磁学经典的。 50分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说课稿荣成市第一中学物理教研组 田颖萃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

(1) 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对力和运动的主要观点和研究方法

(2)伽利略通过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创立了科学的研究方法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从过去的阅读材料,到现在作为独立的一节,看出新教材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教育目标的重视,切不可以过去轻过程重结论的思想来对待本节课的教学。

3、教材的特点

本节课的突出特点是重视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例如用反证法使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自相矛盾,用猜想与假说,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的科学方法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4、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历史知识,初步了解近代实验科学产生的背景,认识实验对物理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2)过程与方法:了解伽利略的实验研究过程,认识伽利略有关实验的科学思想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科学研究过程中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和喜悦,培养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5、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实验和方法

难点:验证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二、教法分析:

采用自学点拨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利用大屏幕给出自学提纲(15分钟)

问题主要包括:

1、物体下落的快慢由什么因素决定。

2、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探究过程。

3、科学研究过程的基本要素。

通过提出的问题,让学生沿着伽利略的研究思路,推翻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体会着伽利略科学研究的困难和非凡的研究思想。

(二)师生共同探究(10分钟)

在学生完成以上自学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与讨论:

1、伽利略推翻亚里士多德的观点,采用的是什么推理方法?从而引出一种常见的推理方法——反证法。

2、伽利略巧妙的利用了数学推理和“冲淡重力”的斜面实验,转换角度的间接证明他的假设,这种方法非常重要,他打破了传统的以思辩性的论战来决定是非的古板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的研究思想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研究会有很大的帮助。

3、让学生根据伽利略的推理思路,导出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的结论,体会他的逻辑推理过程。并让两个学生到黑板上推导,然后对他们作出评价,教师最后用大屏幕给出规范的推导步骤。

(三)反馈练习(5分钟)

1、伽利略研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时遇到那些困难?他是怎样巧妙解决的?

2、给出5分钟让学生阅读课后的阅读材料,体会伽利略一生中对科学和社会的重大贡献。

(四)课堂小结:

教师将本节的学习目标投影到大屏幕上,和学生一起简单的总结。

(五)课后作业

1、利用现代的测量仪器设计出一个研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实验,写出需要的器材和实验过程。

2、请学生再总结出一些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这两个作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的意识和素质。...余下全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