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质量事故处理程序

一:质量事故的处理程序

质量事故处理的一般程序如下:

发生事故后:

1. 事故调查 项目负责人及时按法定的时间和程序报告事故,调查结果写成事故调查报告。

2. 事故的原因分析 找出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3. 制定事故处理的方案 确定是否进行处理和怎么样处理

4. 事故处理 包括事故的技术处理和事故的责任处罚,对责任人和责任单位作出处罚

5. 事故处理的鉴定验收 处理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提交事故处理报告。

二:如何把质量管理,控制,验收事故处理与实际联合起来

质量管理发展的历史到今天已经进了第五个阶段。1.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初到30年代以质量检验把关为主,是从半成品或者产品中间挑出废品和次品,是一种事后把关式的管理,它依靠的是检查人员的经验和责任心。2.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之间这个阶段是统计质量控制阶段。适应生产力大发展的要求,利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对生产过程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从而采取处理措施,把质量检验发展到由事后把关变成事前控制。3.第三个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进入了全面质量管理的阶段,开始叫TQC,后来发展到TQM。最主要特点是:抓质量不仅仅是抓生产制造的质量,更是从源头抓起,贯穿于从设计开始一直到售后服务的全过程,要动员全体员工、全体人员来参与这项活动,要以顾客为关注的中心来开展活动。因此全面质量管理意味着是全攻全守型的阶段。4.第四个阶段也是20世纪60年代这同时还是质量保证阶段。就是我们所说的QA,以军工企业为代表,它把企业一切应该做的事情订立成质量手册,通过程序文件以及一系列的质量表格文件来控制,它的观点是想到的就要写到,写到的就要做到。用严密的程序手册来保证过程的进行。一直延续到我国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其中最典型的就是ISO900族系列标准。5.第五个阶段是21世纪以后零缺陷的质量管理,进入质量哲学时代,这是以美国克劳斯比为代表的。他主张抓质量,主要是抓住根本,就是人。人的素质提高了,才能真正使质量获得进步。它的目标是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而且把每次做对作为奋斗方向。回顾质量管理经营的五个阶段,可以看到,我们的企业、国家现在处于一个混合阶段。有很多企业在申报ISO900系列标准,有的在采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手法和法,但是另外一方面却又检验、把关都没有到位。从这个意义上讲,很多企业的质量管理是夹生饭,是混合性的管理。这也说明,我们的工作有很多难点。

三: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方案应有谁出具或签认

你好,应根据质量事故等级决定由谁来出具,一般事故由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安排的事故调查组出具

四:国家对制造业质量事故是怎么规定的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第十三条 生产经营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农业、卫生、质检、商务、工商、紶品等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据各自职责采取措施,纠正违法行为,防止或者减少危害发生,并依照本规定予以处罚:

(二)取得许可证照或者经过认证后,不按照法定条件、要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或者生产、销售不符合法定要求产品的;

(三)生产经营者不再符合法定条件、要求继续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

(四)生产者生产产品不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国家强制性标准使用原料、辅料、添加剂、农业投入品的;

(五)销售者没有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并建立产品进货台账的;

(六)生产企业和销售者发现其生产、销售的产品存在安全隐患,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损害,不履行本规定的义务的;

五:如何写产品质量问题整改报告

1.目的

对不合格和潜在不合格原因采取必要的措施,对不合格的纠正和预防措施进行控制,实现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2.范围

适用于产品形成全过程出现不合格或潜在不合格的原因制定、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并进行验证。

3.职责

3.1办公室是纠正预防措施的归口管理。

3.2各部门负责检查本部门不合格原因及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保证其有效性。

3.3管理者代表负责监督、协调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

4.工作程序

4.1纠正措施

对于存在的不合格应采取纠正措施,以消除不合格原因,防止不合格再发生。

4.1.1识别不合格

对质量管理体系各过程输出的信息进行识别:

a.过程、产品质量出现重大问题时;

b.管理评审发现不合格时;

c.顾客对产品质量投诉时;

d.内审发现不合格时;

e.出现重大环境污染或环境事故;

f.供方产品或服务出现严重不合格;

g.其他不符合质量方针、质量目标或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要求的情况。

4.1.2发现不合格原因

责任部门对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确定产生不合格的主要原因。

4.1.3措施的制定、实施与验证

a.对某个部门的质量问题,由办公室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经管理者代表批准,交责任部门负责改进。

b.对涉及多个部门的质量问题,由办公室请示管理者代表,由管理者代表组织公司有关部门召开质量问题专题分析会,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落实责任部门,由办公室根据专题会议的决定,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发至责任部门处理、改进。

4.2预防措施

公司应识别潜在的不合格,消除潜在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发生,预防措施应与潜在问题的影响程度相适应。

4.2.1识别潜在不合格

办公室要及时分析如下记录:

a.供方供货、服务质量情况;公司对顾客满意程度调查情况;

b.以往的内审报告、管理评审报告;

c.纠正措施执行情况记录等;

d.过程和产品的特性及趋势。

通过以上记录分析,及时了解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过程、服务质量趋势及顾客的要求和期望,负责组织研究确定消除不合格原因应采取的预防措施,特别是应有效处理顾客报怨和产品不合格。

4.2.2发现有潜在的不合格事实时,由办公室、生产技术部会同相关部门讨论原因,制定预防措施和确定责任部门,明确责任人和实施进度,予以实施并作好记录。

4.3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控制

4.3.1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过程中,管理者代表负责监督措施实施的过程。

4.3.2办公室负责对纠正预防措施实施效果进行跟踪检查、实施控制,保证有效,并作好记录,由管理者代表负责验证。

4.6对有效果的纠正/预防措施若涉及到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更改,应经审批后纳入

质量体系文件。

4.7对在规定时间内未能完成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办公室应对此进行调查,查明未能完成的原因,向管理者代表报告,责任部门无正当理由,应追究部门负责人的责任。

4.8对重要纠正、预防措施的相关记录及有关信息应提交下次管理评审输入资料之一。

5.相关文件

5.1《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

5.2《内部审核程序》

6.记录

6.1《不合格原因分析报告》

6.2《纠正和预防措施整改单》...余下全文>>

六:生产过程中如何预防出现质量事故

抓好以下几个环节就能预防出现质量事故:1、原材物料的进货检验;2、批量生产的首件检验;3、生产过程中的过程巡检;4、每道工序完工后的完工检验;5、入库前的最终检验;6、发现不合格后的分析纠正措施。

七:企业近三年无质量监督行政处罚记录或发生重大质量事故记录的证明怎么写

证 明

********企业自2009年以来,在我辖区从事******业务,没有被我局处以质量监督行政处罚记录,也未发现企业有发生重大质量事故行为。

特此证明

*****质量技术监督局(盖章)

*年*月*日

证明是个形式,关键是政府部门是否会愿意给你盖章,还有章盖到那一级的政府质监部门。

八:质量事故分析报告

你好,考虑是炎症引起的,最好及时用药的,同时可以多吃蛋黄,奶制品,海产品,豆制品,土豆,南瓜,茄子等含锌丰富的食物,建议定期检查。

九:需求:医疗器械质量事故处理和报告制度 10分

XX医院医疗器械质量事故处理和报告制度

1、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小组负责指导本院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

2、医务人员如发现可能与医疗器械有关的不良事件时,应及时填写医疗器械不良事迹报告单,同时,报告本科室专职监测员。

3、监测网信息员负责本科室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的宣传,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病例的收集,并报告专职监测员。

4、专职监测员发现或接到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应及时到现场查看,协助调查,并填写不良事件报告表,核实后定期提交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小组评价。

5、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小组定期对收集的报告表进行初步的审核讨论后,有专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人员汇总后,统一上报市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中心。

6、发现严重罕见或新的不良事件病例,应在15个工作日内报告,死亡病例需及时报告,必要时可越级上报。

7、未经国家药监管理局公布的不良事件监测资料,不得向国内外机构组织学术团体或个人泄露。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我市医疗器械使用管理,保障人民群众使用医疗器械安全、有效,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武威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武威市医疗器械使用单位在医疗器械的采购、验收、存储、养护、使用、管理中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武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全市医疗器械使用的监督管理工作。各县(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器械使用的监督管理工作。

市、县(区)卫生行政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医疗机构使用医疗器械进行行政管理和业务指导。

第二章机构、制度与人员

第四条使用医疗器械的二级以上(含二级)医疗机构应根据本单位的业务范围和规模设置医疗器械管理部门,全面负责医疗器械的采购、验收、保管等质量管理工作;其它医疗器械使用单位应指定专人负责医疗器械的采购、验收、保管等质量管理工作。临床使用科室不得擅自采购并使用医疗器械。

第五条医疗器械使用单位应针对医疗器械管理的各个环节制定相应的质量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职责与目标,确立采购、验收、储存、校验、维护、使用等程序。

各项制度和程序应全面、具体、操作性强,并分解落实到具体部门和具体岗位。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制度至少应包括:

(一)各级部门和相关人员质量管理制度;

(二)医疗器械采购供货商资质审核制度;

(三)医疗器械采购、质量验收管理制度;

(四)医疗器械存储、养护管理制度;

(五)医疗器械出库复核、领用管理制度;

(六)不合格医疗器械管理制度;

(七)高风险医疗器械风险告知及使用管理制度;

(八)医疗器械质量事故和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九)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使用后销毁制度。

第六条从事医疗器械管理的人员应当是医学、生物医学工程、药学、电子、医学影像等相关专业人员;多人组成医疗器械管理部门时,专业搭配应合理。

第七条担任医疗器械管理部门负责人应具有相应的资格:

(一)三级医疗机构医疗器械管理部门负责人应由具有第六条所述专业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并且具有四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

(二)二级医疗机构医疗器械管理部门负责人应由具有第六条所述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或初级以上职称,并且具有三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

(三)一级医疗机构医疗器械管理部门负责人或专职管理人员应由具有第六条所述专业中专以上学历或初级以上职称。

(四)门诊部、诊所、企事业单位卫生所(室)、医务室、保健室以及其它医疗器械使用单位应有专兼职医疗器械管理人员。

第八条从事医疗器械管理工作的人员均应掌握医疗器械相关法律法规,必须参加相关培训,及时掌握有关法律法规知识和专业知......余下全文>>

十: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的区别?

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的区别?

质量事故:因材料或产品质量、施工质量缺陷引发的事故。如钢筋断裂引发龚事故。

安全事故:因安全防护或制度、安全制度执行缺陷引发的事故。如高空坠落安全网失效,前一段施工电梯坠落等。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