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什么意思?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背景:夔的《扬州慢》写于金兵第二次南侵后的第十五年。当时的姜夔才二十一岁,来到扬州,看到曾经素以繁华富丽而著称的江南名城扬州,如今已是断壁残垣,心有所感,于是就写下了这首词,来凭吊扬州荒凉,寄托黍离哀思。姜夔在这首《扬州慢》中一共化入了杜牧的四首诗:《遣怀》,“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赠别》,“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扬州禅智寺》,“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遥遥,秋尽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而诗人来到这里,却和杜牧看到的太不一样了意境:在一个雪后的清晨,正值风华年纪、西风瘦马布衣青衫的姜夔来到扬州,徘徊在竹西亭边,二十四桥下,希望寻找当年杜牧的踪迹,然而望见的却是满眼荒草废墟,因而悲从景生,哀从心起,缓缓行步中,惊叹“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是啊,即使杜牧活到此时,也会被眼前景象惊呆,大诗人再也不会有“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的意兴了。扬州破败了,破败在荒淫无能的南宋小朝庭手中,破败在一大群贪生怕死的文官武将手里,布衣青衫的姜夔来此,为她唱一首挽歌。他没有杜牧的依红偎翠,春眠不晓,他匆匆地来,又匆匆地走了,在斜阳陌巷中,留下了瘦马枯缰的长长身影,留下他这首《扬州慢》。
二:古诗词的波心荡冷月无声的前一句是什么
古诗词的波心荡冷月无声的前一句是什么
供参考:
二十四桥仍在,
波心荡,冷月无声。
三: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作者
1、“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的作者是:南宋诗人【姜夔】。
2、“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出自南宋诗人姜夔的《扬州慢》,全文如下: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3、这首词写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冬至日,词前的小序对写作时间、地点及写作动因均作了交待。姜夔因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悲叹今日的荒凉,追忆昔日的繁华,发为吟咏,以寄托对扬州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山河破的哀思。白石到达扬州之时,离金主完颜亮南犯只有十五年,当时作者只有二十几岁。这首震今烁古的名篇一出,就被他的叔岳萧德藻(即千岩老人)称为有“黍离之悲”。
用今昔对比的反衬手法来写景抒情,是这首词的特色之一。上片用昔日的“名都”来反衬今日的“空城”;以昔日的“春风十里扬州路”(杜牧《赠别》)来反衬今日的一片荒凉景象——“尽荠麦青青”。下片以昔日的“杜郎俊赏”、“豆蔻词工”、“青楼梦好”等风流繁华,来反衬今日的风流云散、对景难排和深情难赋。以昔时“二十四桥明月夜”(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的乐章,反衬今日“波心荡、冷月无声”的哀景。下片写杜牧情事,主要目的不在于评论和怀念杜牧,而是通过“化实为虚”的手法,点明这样一种“情思”:即使杜牧的风流俊赏,“豆蔻词工”,可是如果他而今重到扬州的话,也定然会惊讶河山之异了。借“杜郎”史实,逗出和反衬“难赋”之苦。“波心荡、冷月无声”的艺术描写,是非常精细的特写镜头。二十四桥仍在,明月夜也仍有,但“玉人吹箫”的风月繁华已不复存在了。词人用桥下“波心荡”的动,来映衬“冷月无声”的静。“波心荡”是俯视之景,“冷月无声”本来是仰观之景,但映入水中,又成为俯视之景,与桥下荡漾的水波合成一个画面,从这个画境中,似乎可以看到词人低首沉吟的形象。总之,写昔日的繁华,正是为了表现今日之萧条。
善于化用前人的诗境入词,用虚拟的手法,使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余音缭绕,余味不尽,也是这首词的特色之一。《扬州慢》大量化用杜牧的诗句与诗境(有四处之多),又点出杜郎的风流俊赏,把杜牧的诗境,融入自己的词境。
4、姜夔简介:
姜夔(kuí) (1154-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姜夔词题材广泛,有感时、抒怀、咏物、恋情、写景、记游、节序、交游、酬赠等。他在词中抒发了自己虽然流落江湖,但不忘君国的感时伤世的思想,描写了自己漂泊的羁旅生活,抒发自己不得用世及情场失意的苦闷心情,以及超凡脱俗、飘然不群,有如孤云野鹤般的个性。姜夔晚居西湖,卒葬西马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
四:“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出自哪里﹖
亲,你好!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出自姜夔《扬州慢》
原文如下:
淳熙丙申至日,余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余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句,是姜夔《扬州慢》中的下阕中的句子。此句通过写桥、写水、写月等景物,表达了作者的压抑心情,写出了扬州城物是人非的情景。“二十四桥仍在”,但心情、感情,已是“冷月无声”,写尽了扬州城的凄冷,同时也隐含了人们被战争摧残的痛苦。
词人用桥下“波心荡”的动,来映衬“冷月无声”的静。“波心荡”是俯视之景,“冷月无声”本来是仰观之景,但映入水中,又成为俯视之景,与桥下荡漾的水波合成一个画面,从这个画境中,似乎可以看到词人低首沉吟的形象。总之,写昔日的繁华,正是为了表现今日之萧条。
五:《人间词话》提到的“隔与不隔”怎样看?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分析“境界”一词时,谈到“隔”与“不隔”的问题。王国维的隔与不隔说是指境界作为第二自然必须具有“自然性”和艺术的直观性,即情、景、辞的高度和谐统一。“隔”则违乎自然蒙于理想,盖失景物、感情之真,故境界不可出。不隔则诗人对景物,对感情所见者真,所知者深,真则不加涂饰,深则直透神理,故境界出。以情为例,情真,就能获得最佳的审美效果,则不隔,反之则隔;以景为例,景真,即追求景物的神理,则不隔,反之则隔。所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曰:“‘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春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写情如此,方为不隔。”此两句不隔,是因为其写情写得非常真切、自然,达到了最佳的审美效果。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又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写景如此,方为不隔。此两句不隔是因为其写景写得自然生动。美成(周邦彦)《青玉案》词“叶上初阴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此得荷之神理也,觉白石(姜夔)《念奴娇》《惜红衣》二词,犹有隔雾看花之恨。”为何王国维认为周词不隔而姜词隔呢?这是因为周词不仅画出了雨后新荷生动的视觉形象,而且让人感受到它的勃勃生机,姜词因为没有把握住荷之神理,所以人感受不到秋荷之美。
关于“隔”,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还谈到,隔在诗词中多表现为搬故实、使代字、矫揉造作,从而在不同程度上破坏诗词境界的直观性和自然性。关于搬故实造成的隔,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分析到“池塘生春草”写景自然、真切、直观,“不隔”,但由此引申的“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因其用典深且典使词缺乏直观性和自然性,故难解其意,此为搬故实造成的“隔”。关于使用代词造成的“隔”,王氏在《人间词话》中也有论述,“美成《解语花》之‘桂花流飞’境界极妙,惜以‘华’代‘月’耳。梦窗以下则代词更多。其所以然者,非意不足,则语不妙也!”因为使用代字不当,即在辞方面有问题而造成诗词缺乏自然性、艺术直观性,导致情、景、辞的非高度统一而产生隔。所以王氏在《人间词话》中主张诗词境界的“不隔”应是情、景、辞的高度融合。
另外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还提出了诗词的境界不以大小论优劣和衡量诗词好坏的标准。王曰:“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宝帘挂小银钩’何遽不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也?”王氏又曰:“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王氏论词之高下,首推境界,把有无境界作为衡量诗词好与否的标准。那么,何谓有境界呢?王氏又曰:“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总之,王国维的一部《人间词话》不过数章,每章不过数语,然字字皆如滚珠落盘,尤以其中关于“境界”的论述为最。王国维关于“境界”的论述吸中外文学理论之精华,开中华文论现代之先河,成为中华文论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及其中关于“境界”的论述在中华文论史上有较高的地位,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其也有偏弊绝端、语意失实之处,如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基本上是唯心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