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孔子是怎么死的
病死的。
都说圣人长寿,庄子活了83,孟子活了84,墨子活了92,孔子只有73岁,那是与孔子晚年受到几次打击分不开的。
69岁时,独子孔鲤去世。7浮岁时,得意门生颜回病卒。孔子悲痛至极,哀叹道:“天丧予!天丧予!”这一年,有人在鲁国西部捕获了一只叫麟的怪兽,不久死去。他认为象征仁慈祥瑞的麒麟出现又死去,是天下大乱的不祥之兆,便停止了《春秋》一书的编撰。72岁时,突然得知子仲由在卫死于国难,哀痛不已。次年(前479年)夏历二月,孔子寝疾7日,赍志而殁。
二:孔子是怎么死的?
晚年,孔子的最得意弟子颜回不幸早逝,得意门生子路死于卫国内乱,儿子孔鲤亦早逝,孔子在“道不行”和这一连串的打击之下,笔者猜测孔子的身体健康受到了极大的损害,孔子于公元前479年农历二月十一日73岁时(72周岁)与世长辞。
三:孔子是怎么去死的
人老了,身体越来越差,再加上多遇哀伤事,又有不良心理暗示,身心也就急速衰退,死亡也就加快了脚步,成为必然。
孔子之死就是这样。
孔子本来应该是自信的,满足的,有那么多的学生,那么多的好学生,自己又有那么多的学术建树,足以名垂千古。可是晚年孔子的心中却是一片悲凉。
首先是“吾道不行”。 “克己复礼”、“吾其为东周”的理想彻底破灭,社会不但不见起色,而且比以往更糟。老年孔子饱尝理想破灭的灰心和英雄垂暮的无奈。
再者是儿子孔鲤先己而去,孔子深受老年丧子之痛。
不久,最好的学生颜回死了。“天生颜回是来辅助我的,他死了,这不表明天要亡我吗?”孔子这样想,所以他痛苦到呼天抢地:“天丧予!天丧予!”
更要紧的时,有人在巨野的大泽里狩猎打死了怪兽,人们不认得,以为“不祥”。 孔子看后说:“这是麒麟啊!”这就是“西狩获麟”。这件事对孔子打击很大!麒麟本是太平神兽,只有天下清平,祥瑞才出现,得天而应人。现在麒麟出非其时,自取其亡,孔夫子认为这是老天爷来暗示自己,召唤自己,是自己将殁之证!所以孔子“见麟”后大惊失色,喟然长叹:“吾道穷矣!”
最后,几个月后,翻过年头,也就是孔子七十三岁这最后一年,忠心耿耿的子路又死了。“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予者,其由与!”而今,子路也死了。老先生伤心之极,大病。
这已是孔子在世的最后七天,子贡来了,他是闻讯专程来看望老师的。子贡远远望见老师颤颤巍巍拄着一根拐棍在门前,没等走到跟前,就看到老师两行清泪,哽咽着说:“子贡啊,你怎么来得这么晚呢!……”就再也说不下去了。慢慢地,孔子缓过气来,作歌曰:“泰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哼完,已是泪流满面。他又对子贡说:“天下无道很久了,没人听我的。我昨晚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在正屋的两根大柱子中间祭奠,这是殷人的礼节啊。夏人是在东屋的台阶上祭奠,周人是在西屋的台阶上祭奠,只有殷人是在正屋的两根大柱子中间祭奠,看来我是殷人的后人了!”子贡看着老师老泪纵横地感伤,看着老师风中残烛般衰朽,肝肠寸断……
七天后,孔子离开了人间。
……
孔子之死,死于年老,死于理想的破灭,死于无常悲剧的打击,死于不良的心理暗示。孔子的死是悲剧。死亡本身就是悲剧,哪一个生命的结局从“人”的角度看,都是悲剧。
大幕已落,重启是尾声:
孔子死后,国君鲁哀公来吊唁,并作诔文,说:“老天爷不仁慈啊,不把这样一个善良的老人给我留下,让我一个人呆在这个世上忍受孤独和痛苦。呜呼哀哉!伟大的孔子啊!我可要警戒自己不能什么都自以为是!”子贡在旁边没好气地说:“你这样做不是辱没了鲁国吗?孔子生前曾说过,‘对国家来说,礼正为明,无礼为昏,名正为功,无名为过;对个人来说,实现理想为明,不得志为昏,处其位为功,不处其位为过。’孔子活着的时候你不用他,死了你又这样哀悼他,你这样做是不合乎‘礼’的!你说老天爷只留下‘我一人’受苦,这样讲大概只有周天子才可以吧,你作为诸侯怎么可以这样讲呢?你这样讲也是不合名分的呀!不合‘礼’,不合‘名’,不是‘昏’不是‘过’又是什么呢?”说得鲁哀公脸上白一阵,青一阵,难看极了。
孔子死后,别的学生留下来为孔子举丧三年,谓之“心丧”,三年毕,大家哭着相诀而去,只有子贡在孔子墓边筑屋,守丧六年……
四:季路请教孔子什么是死,孔子是怎么回答的
“未知生,焉知死?”原话见于《论语 先进第十一》: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这段对话体现了孔子和儒家学说的精华之一:反对盲目崇拜鬼神,更反对不不把人世间的事情做好而把时间、精力、金钱都花费在敬奉鬼神上面,提倡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精神。其中:“未知生,焉知死?”的意思就是:活人的事情还没有弄清楚,活着的时候应该怎样做人还没有弄懂,哪有时间去研究死人的事情和该为死人做些什么?
类似的反对迷信鬼神的话还见于《论语》中的其它地方,其中最有名的是“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 述而》)
孔子很重视祭祀,特别是祭祀祖先,但那也只是为了“礼治”但需要,因为他并不真的认为有鬼神存在。这样的思想在《论语》中比比皆是,如“敬鬼神而远之”,“敬神如神在”。这最后一句同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即使没有上帝也要造一个出来”真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比伏尔泰却要早出2400年之久。
五:孔子是怎么死的? 要详细!!!
鲁哀公十五年(公元前480年),孔子另一得意门生子路死于卫国内乱,而且还被剁成肉酱。经过这一系列打击后,孔子知道自己时日不多。
鲁哀公十六年二月初四日(公元前479年4月4日),子贡来见孔子,孔子柱杖依于门前遥遥相望。他责问子贡为何那么晚来见自己。于是叹息说泰山将要坍塌了,梁柱将要腐朽折断了,哲人将要如同草木一样枯萎腐烂了。孔子流下了眼泪,讲到天下无道已经很久很久了,没有人肯采纳自己的主张。自己的主张不可能实现了。
鲁哀公十六年二月十一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孔子患病不愈而卒,终年七十三岁,葬于鲁城北泗水岸边。不少弟子为之守墓三年,唯独子贡为孔子守墓六年。弟子及鲁国人从墓而家者上百家,得名孔里。孔子的故居改为庙堂,孔子受到人们的奉祀。
六:孔子是怎么死的
按中国文化来讲,圣人都是要长寿的,庄子活了83岁,孟子活了84岁,墨子活了92岁,为什么孔子才活了73岁呢?
这是因为第一,孔子最喜欢的弟子颜回只活了32岁,在孔子71岁的时候死了,这件事对孔子打击非常大。鲁哀公曾问孔子,你的弟子里面哪一个最好学,孔子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储死矣,今也则无。”因为颜回是传孔子道的人,颜回之死是道之不传也,这是对孔子的第一个大打击,圣人忧道。
第二,孔子晚年“西狩获麟”。有一天,孔子在家里坐着,他的弟子子路风风火火跑来告诉他,鲁国的郊外出现一只麒麟,孔子高兴得手舞足蹈,就跑去看,结果还没到那个地方,又有学生跑来告诉他,麒麟被猎人打死了,孔子一下子从马上跌下来,号啕大哭,七天七夜不省人事。等到睁开眼睛,他第一句话又问麒麟,弟子们不理解这是为什么。孔子解释道,麒麟的出现是天下太平盛世的征兆,天下有太平盛世才有麒麟出现。可是麒麟刚刚出现,就被打死了,太平盛世还没到来就被扼杀在摇篮里了。这一次孔子也受了深深的打击。
圣人为天下苍生忧,这两次打击,缩短了孔子的寿命,他只活了73岁。孔子去世的时候,他的弟子纷纷在他的坟前修茅庐,为他守灵3年。孔子晚年有个最喜欢的弟子叫子贡,为他守灵6年,足见圣贤的师生情谊。
七:孔子的死因
公元前551年(鲁襄公二十二年)9月8日,孔子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城东南)。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母亲叫颜征在。叔梁纥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建立过两次战功,曾任陬邑大夫。叔梁纥先娶妻施氏,生9女,无子。又娶妾,生一子,取名伯尼,又称孟皮。孟皮脚有毛病,叔梁纥很不喜欢,于是又娶颜征在。当时叔梁纥已66岁,颜征在还不到20岁。史书上记载,孔子是叔梁纥与颜征野合而生。孔子三岁时,叔梁纥卒,孔家成为施氏的天下,施氏为人心狠手毒,孟皮生母已在叔梁纥去世前一年被施氏虐待而死,孔子母子也不为施氏所容,孔母颜征在只好携孔子与孟皮移居曲阜阙里,生活十分艰难。孔子17岁时,孔母颜征在卒。孔子19岁娶宋人亓官氏之女为妻,一年后亓官氏生子,鲁昭公派人送鲤鱼表示祝贺,孔子感到十分荣幸,给儿子取名为鲤,字伯鱼。孔子生在鲁国。鲁国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对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礼乐之邦”之称。鲁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吴公子季札观乐于鲁,叹为观止。鲁昭公二年(前540年)晋大夫韩宣子访鲁,观书后赞叹“周礼尽在鲁矣!”鲁国文化传统与当时学术下移的形势对孔子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另外,孔子的家庭背景对孔子思想的形成影响最大。
孔子有二句话一直被人曲解。第一句是“男尊女卑”。孔父死后,家产尽被施氏所占,孔母为了养活孔子和孟皮,不得不经常外出或帮人打工,留下年幼的孔子和残疾的孟皮在家。孟皮年长孔子几岁,见过孔父祭祀,常常在家与孔子做祭祀的游戏,使年少的孔子从小就对周礼有所了解。后人著作中谓孔子从小就懂周礼,乡人感到惊奇,实不可信。孔子七岁时孔母开始教孔子识字,八岁时教孔子周礼。孔子追问家中周鼎,孔母只好说出实情,孔子不从。孟皮行动不便,孔母只好硬着头皮带着孔子前往施氏家索要。施氏以自己是正室为由要驱赶孔母。子曰:“男尊女卑”。其意是说:只有男丁才能主持祭祀,享受这份尊荣,女人只能为祭祀服务。这也是当时周礼的规矩。施氏虽然为人心术不正,毕竟理亏,望着正气凛然,义正词严的孔子,只好乖乖的交出周鼎。
孔母死后,孔子就成了家中的经济支柱,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年轻时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廪)与“乘田”(管放牧牛羊)。生活贫苦,20岁之前主要是替人相丧(周时替人主持丧礼的一种职业)及祭祀时从事儒术(周时称祭祀时的吹鼓手为儒生)孔子的思想被后人称为儒家,其学生为儒生源出如此。儿子伯鱼出生后,孔子家的生活更是捉襟见肘。孔子兄长孟皮不能从事,全靠孔子周济,孔夫人亓官氏难免心中不悦,常常在孔子面前唠叨,孔子当时年轻气盛,又是个极其孝悌之人,忍不住曰:“惟小人与女子难养也”。这句话原本是句牢骚话。
后世中国男人将这二句话看成是孔子鄙视女子的理论根据,实在有点冤枉。试问一个从小就与母亲相依为命的人又怎么鄙视女人呢?
孔子“三十而立”,并开始授徒讲学。凡带上一点“束修”的,都收为学生。如颜路、曾点、子路、伯牛、冉有、子贡、颜渊等,是较早的一批弟子。孔子是世界上最早开办私学的人,他把受教育的权利赋予广大的平民百姓。他是世界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
二、 孔子思想的变迁
春秋末年,周天子皇权衰微,礼崩乐坏,诸侯之间互相征伐,整个社会动荡不安。孔子凭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创办了儒家学说,提出了复辟周礼,君臣父子的政治主张以期达到“仁义礼智信”的理想社会。可惜,孔子的这些主张让孔子活着时不快乐,到处碰壁,如“丧家之犬”。就是死后也被后人彻底恶化,毒化,伪化,异化。
东汉末年......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