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课文教案

一:小学课文白杨教案西部条件很艰苦

教学目的:

1、 理解课文内容,能体会边疆建设者哪儿需要就在哪儿扎根做贡献的高贵品质。(知识目标)

2、 能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知识目标)

3、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知识目标)

4、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会借物喻人的方法。(情感目标)

5、培养学生理解能力、阅读能力、朗读能力、背诵能力、运用词语能力。(能力目标)

教学重点:

体会爸爸借白杨表白自己的心迹的有关句子。通过朗读体会爸爸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爸爸的心愿。

教学难点:

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边疆建设者无私奉献的好品质。

教学准备:

教师:幻灯

学生:了解白杨树的特点;了解西部大开发的背景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白杨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出示彩图,揭示课题:白杨(板书)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请你用一个词形容一下你心中的白杨。

(高大挺秀、坚强不屈、无私奉献、意志坚定、不畏艰难)

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作者袁鹰,再一次品位他笔下的白杨。

齐读课题

现在不仅你们在谈论白杨,一位父亲和他的两个孩子也在谈论白杨呢,我们一起听听他们在谈论什么?

二、 解读课文:

分角色朗读4-13自然段

思考:爸爸在和他的两个孩子谈论白杨树什么?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这么高大。哪儿需要它,它就很快地在哪儿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遭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1、“从来”换成其它词

谈话:(白杨树不论现在过去还是将来,在漫长的岁月里,任何时候都是那么直,那么高大。)

读这句话体会

2、“哪儿”换成具体环境

(山川、河流、堤岸、路旁、哨所、荒漠、高原)

生: 河边需要它,它就在河边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生:高山需要它,它就在高山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生:草原需要它,它就在草原很快地生根地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生:沙漠需要它,它就在沙漠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生:戈壁需要它,它就在戈壁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本文中白杨生活在哪里?(戈壁)

找出相关的语句 ,读第一自然段

看戈壁的幻灯图片,用一个词形容戈壁的样子(不毛之地、荒无人烟)谈话:(当时新疆的戈壁冬季异常寒冷,夏季白天高温难耐;茫茫一片,没有水,很容易迷路而渴死;大风起时,飞沙走石,遮天蔽日,连大沙丘也会移动位置……而在这样恶劣和自然环境里,沿铁路线却有成行“高大挺秀”的白杨树,这些白杨树不畏烈日严寒,抵挡着风沙,守卫着千里钢铁运输线,这是多么坚强的“卫士”啊!)

师:这说明它适应性强。

读: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体会

3、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填空:

在风沙面前,它( );

在雨雪面前,它( );

在干旱面前,它( );

在洪水面前,它( )。

3、

生:风沙四起,白杨挺起坚实的胸膛,挡住飞来的风沙。

生:大雪纷飞,白杨挺直腰杆,承受生生的雪压。

生:数月干旱,白杨的根深深地扎进泥土里,顽强地生长。

生:洪水浸泡,白杨任凭风吹浪打,毫不动摇。

师:你体会白杨有哪些特点以及可贵的品质?

生:我体会到白杨能适应各种环境,哪里需要它,它就出现在哪里。

生:我体会到白杨生命力强,无论条件多恶劣,都能......余下全文>>

二:白杨教案

教材简析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在通往新疆大戈壁的列车上,一位父亲与他的孩子们的对话,父亲望着窗外的白杨,借助白杨,热情讴歌了祖国边疆的建设者们,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服从祖国的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具有无私的奉献精神。这篇文章首先从孩子们对白杨树的争论开始,引出爸爸对白杨树特点的介绍,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然后爸爸借助白杨表明自己扎根边疆的志向,同时也希望他的孩子们能够成为祖国边疆的建设者。

选编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继续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二是体会课文是怎样借物喻人,赞颂边疆建设者的;三是进一步加深对西部的了解。

设计理念

整篇文章清新流畅自然,行文之中人物描写非常传神,语言描写及神态的刻画,符合人物的特点,在心理描写上则非常含蓄,没有过多直接的叙述,而是以神传情,意境深远,通过神态的变化来体现感情的波澜。教学中,在把握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同时,体会在作者的描写和叙述中的特点。并理解托物言志、借物抒情、意寓含蓄、心境悠远的人物展现方法。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戈壁、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大伞、抚摸、介绍、边疆、陷入”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

3.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

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

通过白杨树的外在特点感悟其内在品质。

教学难点

1.体会文章的写法,感悟白杨树的某些特点与人的某些品质之间的相通相似之处。

2.体会父亲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情怀。

教学准备

1.课前要求同学们搜集有关边疆建设者的资料:如屯垦戍边的生产建设兵团战士、支边人员以及参加新疆建设的其他人员等等。

2.教师为同学们准备一些相关的影视资料、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激趣引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大戈壁吗?(蒙古语意为难生草木的土地,是一种粗沙、砾石覆盖在硬土层上的荒漠地形。)然而,在这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的荒凉大戈壁上,却生长着一棵棵高大的身影,你知道他们是什么吗?它们就是挺拔的白杨。今天我们就随着作者,到这荒凉的戈壁滩看一看。教师板书:白杨

【学生带着对戈壁的好奇之心,进入课文,产生激情,收到引情激趣的效果】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自学生字生词

1.师此时你一定在想,荒凉的戈壁究竟是什么样的?白杨为什么会在那里生长呢?在这里生长的白杨树会有有什么特点呢?现在,就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生字新词,然后和你的同座交流一下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自学,可以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2.教师检查学生自学结果:

(1)对一些词语的理解。

浑黄一体:都是浑浊的黄色,分不清界限。文中指戈壁自然环境恶劣,没山没水没人烟,只有漫天黄沙,,连天和地的界限也无法分清。

高大挺拔:高大笔直,挺拔秀丽超出一般。文中用来形容茫茫戈壁上的白杨树,在那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仍能够长的如此高大,令人赞叹。

(2)提醒学生注意一些生字的字形。如,“疆”字不要丢“土”,与“僵”在字形字义上进行区别;“互”字右下的笔顺是撇、竖、横、横折、横、横。

(3) 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文章主要写了在通往新疆的列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窗外的白杨,展开议论的事。

(4) 把握作者的行文线索:在西行的列车上,爸爸和他的孩子看见窗外的白杨讨论白杨的特点,爸爸表明心迹。

......余下全文>>

三:小学五年级下册第3课白杨的教案怎么写

1.使学生了解课文借爸爸向子女介绍白杨的特点,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学习边疆建设者无私奉献的精神。

2.理解重点词语与句子,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体会边疆建设者的无私奉献精神。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一段:爸爸看见几棵小白杨迎着风沙成长起来,嘴角浮起微笑,实际上是为建设边疆后继有人而感到欣慰。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投影仪、胶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引入课文

当代著名作家杨朔曾写过一篇非常著名的散文《白杨礼赞》,文中赞美了白杨力争上游的品格,并借白杨歌颂了有着白杨一样品格的北方人民。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位当代作家袁鹰的文章《白杨》。(板书课题)。大家打开书预习内容,看插图,认识白杨树。

二、范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三、学生自学课文

1.借助字典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通读课文:①联系课文中语句,想想大戈壁是什么样子的;②把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话划下来,想想这些话的意思。

四、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清晰介绍新疆

注意:读准字音,记清字形,结合课文理解词义。字音易错的:清晰(x9),不读(x@);字形易错的:新疆。“疆”字不要丢“土”,与“僵”区别。

2.读课后题4“读读写写”中的词语,并对词义加以理解。

3.指名朗读课文,纠正读音,标点自然段。

4.默读课文,回答思考题。

①把书上内容与自己已有知识相结合,说说大戈壁是什么样子的?

②读一读你刚才所画的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话,想想其中的含义。

五、练习读熟课文,朗读课文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全文并练习背诵。

第二课时

一、课前谈话,引发兴趣

杨朔的《白杨礼赞》赞美了白杨力争上游的品格和具有白杨一样品格的北方人民,那么袁鹰的《白杨》要歌颂白杨的什么品格呢?下面我们就学习《白杨》这篇文章,(板书课题:白杨)

二、指名朗读全文

1.思考:从爸爸介绍白杨树的话中,可以看出白杨有哪些特点?

2.讨论得出答案,老师板书:(①外表:挺直、粗壮;②内在:哪里需要就在哪里扎根,坚强、不软弱、不动摇。)

3.结合课文前后内容谈谈你对白杨的特点的理解。

4.朗读这段话,体会白杨的品格。(有感情地朗读)

5.练习背诵此自然段。

三、细读课文,理解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1.默读课文,自学。(投影出示)

读句子,联系上下文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卫士”是什么意思?本课指的是什么?这位旅客为什么“出神”?)[讨论后板书:边疆建设者]

(2)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表白了自己的心。(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爸爸“在表白着自己的心”?他表白了自己什么样的心愿?)[讨论后板书:扎根边疆、建设边疆]

(3)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课文第一处讲到“沉思”,爸爸在沉思什么?这里爸爸又在沉思什么?)...余下全文>>

四:赞美白杨树的文学片段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呢,通常是丈把高,象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呢,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象是加以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无横斜逸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的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来粗细罢,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二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丽,——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横斜逸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却是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觉得树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象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参考资料:白杨礼赞

五:白杨树中班音乐教案

活动准备

幼儿事先了解了风的特性、学习包。

重点难点

熟悉歌曲旋律,理解并记忆记忆歌词。

初步学会用自然轻柔的声音歌唱,感受三拍子"强弱弱"的节奏特点。

活动目标

熟悉歌曲旋律,理解并记忆记忆歌词,初步学会用自然轻柔的声音歌唱。

感受三拍子"强弱弱"的节奏特点。

活动过程

1.以猜谜的形式引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师:"老师请大家猜个谜语,认真听,猜猜是什么。"谜语: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

六:家乡的白杨美术教案

教材分析 由于这是一节“综合·探索”课,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地放手让学生大胆实践、大胆尝试、大胆表现。 课本的第一幅画,选用了法国画家莫奈的《白杨树》组画中的一幅,其目的是向学生介绍这幅绘画及白杨树的特点,渗透任何一幅成功之作,都需要画家进行深入的观察,付出巨大的努力。 第35页选用了四幅学生美术作品,启发学生绘画内容可以是一种树,也可以是几种不同的树;可以用一种颜色的线来表现,也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线来表现;对树冠和树皮上的花纹,可以.

七:读了《白杨》这个题目我知道课文是写什么?

《白杨》写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车窗外高大挺秀的大白杨展开了讨论。在讨论中,两个孩子知道了,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作者通过对白杨的赞美来歌颂这些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建设者,歌颂他们无论在怎样艰苦的条件下都能像白杨那样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的崇高品格。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