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做好灾后重建工作
谭浩俊 这次强地震,对汶川等地带来的影响、造成的损失显而易见,房屋、道路、设施等都遭受了极大的破坏。因此,灾后重建工作面临巨大的压力、严峻的挑战。尽管如此,灾后重建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必须抓紧进行,尽快落实各项措施,为灾民重回家园、重新生活提供良好的条件。 首先,要高起点地 做好规划工作。既然灾区的房屋、道路、设施等都已经遭受严重的破坏、严重的损伤,那么,在灾后重建工作中,就必须进行高起点的规划、高标准的建设。一要树立全局一盘棋的思想,对灾区建设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安排、统一实施。从本次地震的实际情况看,由于到处建村、到处建房、到处设点,特别是在一些容易出现山体滑坡、坍塌等地方建房、设屋,在发生地震等灾害时,不仅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给抗震救灾工作带来极大的难处。所以,在灾后重建工作中,一定要防止这种没有布局、没有规划的现象再出现,必须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安排、统一实施,对过去过于分散的村庄进行合并,对建在危险地带的房屋进行强制搬迁。二要按照小康标准,高起点地做好城乡统筹规划。既然重建,就不能搞简单地恢复家园、恢复道路、恢复设施,而必须高起点地进行规划,哪怕慢一点、时间长一点。对城市来说,要按照整齐、优美、合理、科学的原则,进行规划和布局,将一切配套设施建全,将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考虑周到;对农村来说,要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对村镇建设、道路建设、配套设施建设一次规划、一次布局、分步建设,尤其是村镇规划,一定要本着相对集中、有利管理的要求,做好规划和布局工作;对学校、医院等各种社会公共事业来说,要结合山区或平原的特点,按照合理、科学、有效的要求,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布局,切不可为完成重建任务而完成重建任务,出现建设不科学、布局不合理的问题。三是要提高建设标准,保证建设质量。在建设过程中,如果建设资金一时难以跟上,也不可降低建设标准、降低建设质量,宁可少建一点,也要确保质量,不降低建设标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一劳永逸。第二,要实行对口支援。毫无疑问,灾区的重建工作,依靠灾区人民自己是无法完成的,即使能够完成,也会时间拉得很长很长,并给灾区人民的心理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如果完全依靠中央和灾区地方政府投资,也会受财力影响,加大重建的难度,影响重建的进度。因此,灾后重建工作,必须多方出力、全国支持,依靠全国人民的力量,帮助灾区尽快恢复生产、恢复生活。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帮助灾区进行建设呢?笔者认为,按照扶持欠发达地区的经验,在灾区地方政府努力、中央财政支持的同时,通过对口支援,帮助灾区进行重建,可能是比较可行也比较实际的办法。一是从灾区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灾区遭受损失的程度,有针对性地选择对口地区,由对口地区帮助灾区进行重建;二是对口支援可以是资金、物资的支持,也可以是对灾区投资项目、修建道路、完善设施、帮助灾区发展生产等方式进行,具体办法,可根据对口支援和灾区的实际情况而定;三是可以通过帮助灾区培养人才、培养专业技术人员等方式进行。总之,可以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手段帮助灾区尽快恢复生产、恢复正常的生活秩序。 第三,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毫无疑问,灾区重建必须有政策的支持。那么,在灾区重建过程中,应当出台哪些政策呢?一是出台强有力的金融政策支持。在金融政策紧缩的情况下,凡是涉及灾区重建的项目、投资等,都要一路开绿灯,不受任何政策的限制,都要以最大的力度予以支持;二是出台针对性极强的税收政策。对所有灾区重建项目,一律在五年之内实现免税政策,不征收任何税收,全部用于灾区恢复生产、发展经济,必要时,还可放宽时限;三是出台......余下全文>>
二:写一篇关于灾后重建工作的报道 杂写呢。给点提示或范文啊!
汶川大地震之后,政府和民间都在考虑灾后重建的问题,但基于什么样的理念去重建和怎样规划、重建,对中华民族的今后影响甚大。
“逝者安息,生者前行”——体现了人类的坚韧品性。不管是在多大的灾难打击之下,都要“前行”。而需要激励自己“前行”,或被劝勉“前行”的,首先在灾难中丧失亲人,在灾难中受到损害的人。是他们需要“前行”,因此,“重建”也首先要考虑他们的利益和意愿,其次,才是帮助他们“重建”的人的基
“重建”实际包含三个层面。第一是按照在明确的发展目标之下整体规划的生存设施(包括生活、生产经营和社会管理)与山河动植物等生态分布和历史文化遗存、传承的人文布局的关系设定,去进行建筑的物质“重建”。
汶川大地震涉及的地域广大,处于十多年来人们一直呼吁要“开发”,而“开发”现状并不令人满意的中国“中西部”中的一个重要地带。民族众多,山川峻险,地质结构复杂,地震之后,一些城镇村落、建筑、公路有可能难以在原址重建,一些农田也可能因地形改变而无法耕种,一些河流水域和周边的关系也可能有所改变。原来由各级政府规划、批准,或由各个产业管理部门、经营机构规划、建设的水电、化工、核工业、矿业等设施,错落杂陈在地震、山体崩塌、泥石流等灾害损毁的公路、水库和壅成的堰塞湖之间——这些,都使我们应该考虑到“重建”的规划布局须有审慎地整体考虑;这种考虑首先是要布局合理而有利于在今后降低灾害(不只是地震)所带来的损害,进一步则要求更方便和更适于在那块土地上生活的人的生存、发展。也就是说,物质的“重建”要“以人为本”,而不是以“部门经济利益”、“政府形象”为本,做到整体上的统筹、协调。
第二是社会的“重建”。受汶川大地震之害的相当地域——在那里分布着数量众多的自然的村落和在历史沉积中形成的集镇——是一种熟人社会,它与属生人社会的城市不同。“重建”中所需要面对的可能是一个个因人逝去而残破的家庭及残破的村落。更何况由于地质的变动,一些人可能还会成为“重建”中的移民。人不是可以像棋子一样被任意摆在什么地方的,人与人之间存在包括家人、亲属、同乡、同学等相互重叠的复杂的关系,正是这种关系构成了人类社会的不同的文明质态。因此,灾后“重建”,也必须考虑到一种人际关系的尽可能修复和重构,以及文化传承的接续。失去了这第二种“重建”,“重建”后的社会就会显现出各种病态,缺乏自组织的能力,缺乏良性运行的基础动力。
第三是精神家园的“重建”。汶川大地震的救灾中显现了一种政府、军队、民间力量和国外援助的真诚合作,彰显了基于人类之爱和社会良知的人道主义于救援中可将利益、主张、信仰、生存方式各不相同的人群联接起来的精神力量,但不要忘记,此前由于文化断裂而致的“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中共中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决定》,2006年)对我们的社会的影响。当灾后紧急的救助时段过后,短暂的“齐心合力”可能过去,不同的声音、意见争执甚至是利益争夺可能出现,如何在现已形成但又有可能很快消失的多方合作的基础上“重建”可以温暖人心、凝聚人心的精神家园,以促成中华民族精神的重塑和公民意识的养成,是灾后“重建”中更具深远意义的命题。针对当今社会的原子化和人际关系的疏离,我们需要促成人们在家人、亲属、同乡、族群、国人、华人、人类不同层面的认同,这种凝聚力应是基于普世的价值和人类之爱。
汶川大地震的灾后“重建”,不但在本质上应不同于30余年前唐山大地震的灾后重建,也应不同于今年初雪灾的灾后重建。注意到中国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段,在“重建”中应接续一种多元的文化传承,安排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重建”后再......余下全文>>
三:如何向领导汇报灾后恢复重建跟踪审计情况报告
汇报情况可分以下部分:审计实施情况(包括起止时间、审计方法、审计对象等),审计结果(工程进度、资金拨付使用情况等),审计发现的问题,审计相关的建议。如果是汇报报告,那就直接将报告撰写过程说一下,把报告初稿提交领导即可。
四:如何做好灾后的重建工作?
灾后的疾病防御,灾民的心理救助、家园的重建、恢复电力、网络、学生重返校园等,需要做的工作很多,这就需要我们共同关注灾区,尽穿们力所能及的力量帮助他们。
五:四川的灾后重建工作进行的怎么样了
灾后重建工作已全面展开 重建规划将完成编制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并波及周边省份,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发生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取得阶段性胜利,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灾后重建工作已经全面展开。 灾区群众已基本实现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汶川地震发生后,民政部及时从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向灾区调运大批救灾帐篷和棉衣、棉被。紧急面向社会采购灾区急需的帐篷、衣被等生活物品。截至7月24日,共安排使用中央救灾资金383.32亿元;向灾区调运帐篷157.97万顶,彩条布3910.76万平方米,篷布646.6万平方米,棉衣被1896万件(床)及大量食品和饮用水等生活物资,以最快的速度保障了灾区群众生活物资急需。 从5月13日至5月27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累计向四川灾区调运抢险机具设备1716台。除配备机具操作维修和安全防护人员外,还抽调了熟悉建筑物拆除、爆破、建筑安全等专业抢险人员。这些设备和人员在搜救被压埋的群众、疏通抢修道路以及清理现场废墟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保证受灾群众饮水安全,住房城乡建设部迅速组织调运应急供水等设备和物资。同时组织了20支411人的供水设施应急抢修队伍开展供水抢险,目前,除北川县城外,灾区设市城市和县城城区已经基本恢复供水,出厂水和管网水水质均达标。 震后不久,国务院即决定3个月对灾区困难群众每人每天补助10元钱和1斤口粮,“三孤”人员每人每月补助600元,目前已救助907.6万人。全国共接收国内外社会各界捐赠款物585.93亿元,实际到账583.05亿元,已向灾区拨付使用221.99亿元。 目前,地震灾区已经基本实现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 100万套过渡房建设过半 据初步统计,地震造成四川、甘肃、陕西等地城镇房屋倒塌约4900万平方米,严重损坏约9600万平方米,部分城镇几乎夷为平地。国务院决定,用3个月时间建造100万套过渡安置房(活动板房),作为灾区群众3—5年内的临时家园。 全国各个对口支援省市立即行动起来,各地财政先行垫付资金,调集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迅速展开板房生产、运输、选址、场平、安装各项工作。前线突击队克服道路交通条件差、生活条件艰苦、余震不断等困难,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大大加快了过渡安置房建设工作进度。许多援建省市不等不靠,主动承担了原本应由灾区承担的道路疏通、场地平整、设施配套等工作,由此投入了大量额外的人力、物力、财力。在建设高峰期,各援建省市共组织投入现场施工人员超过80000人,大型机具2300余台。 另一方面,有关部门采取开设专列、设置专用通道、免收通行费等措施,并协调有关企业加强板房原料生产,努力克服资金不足、原材料价格上涨、供应紧缺、运输困难、燃料不足等突出问题。及时制定《汶川地震灾区过渡安置房验收规定》,指导推动板房的竣工验收和交付施工工作。 截至7月23日,地震灾区过渡安置房(活动板房)已安装564200套。过渡安置区的临时医院、学校和商业网点也在逐步建立。在雨季来临之际,为灾区群众提供了舒适、避风、遮雨、卫生的生活之所,特别是保证了地震灾区高考的顺利进行和中小学校复课的用房急需。 对汶川地震房屋倒塌或严重损坏、无家可归的农户,中央财政安排400亿元,专项用于补助农户重建住房。民政部已经编制完成《四川甘肃陕西三省地震灾区农房倒损恢复重建规划》,计划用1—2年时间,基本完成四川、甘肃、陕西三省农房恢复重建。 为了帮助农村灾民建设安全、抗震、实用的永久性住房,住房和......余下全文>>
六:汶川县某领导在灾后重建工作总结会上,如数家珍般介绍了当地连年发生的较大地震灾害的情况。 5分
肯定不行,如数家珍内涵是:自己十分清楚明白,但也有骄傲、得意的一层意思。
七:8·3鲁甸地震的灾后重建
2014年8月14日,鲁甸6.5级地震抗震救灾指挥部信息,鲁甸6.5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编制,将在深入调查研究、专项评估、政策研究等工作的基础上,组织编制鲁甸6.5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前期工作组按照省、市、县三级联动和条块结合的要求,广泛听取灾区群众意见、深入了解灾情,收集灾损资料和恢复重建项目,待灾损报告确定后,在国家工作组的领导和指导下,配合开展恢复重建规划编制前期研究的基础工作。下一步,国家工作组调研后将着手组织恢复重建规划编制的各项研究工作,待国家编制完成并获批准后组织实施。 截至8月29日18时,共完成震区231所学校板房搭建100541平方米(含捐赠12864平方米)。至此,震区教育系统所需转移安置校舍板房已全部搭建完毕,于昨日正式交付投入使用。另有200张高低床和150套桌椅运进学校,以保证全校12个班的学生能顺利开学。
八:描写灾后重建的成语
不破不立
九: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工作做的怎么样?
汶川大地震震中映秀镇将建成著名旅游景区
中新社映秀四月五日电 (记者林永传)一场毁灭性的大地震让中国四川西部本不知名的小镇映秀因遭受灭顶之灾为世界所瞩目。在灾后重建的规划中,该镇将巨大的灾难化为巨大的机遇,将建成吸引中国乃至世界各地游客的著名旅游景区。
本社记者清明节期间专程赴此间采访时看到,灾区民众重建更加美好家园的各项工作正快速、有序推进,各路援建大军也正日夜奋战在施工工地上,灾区高水平重建的美丽图景正一笔笔绘就。
作为该场大地震震中的映秀,可谓遭受灭顶之灾,只有一万二千多人的镇区死亡数千人,几乎所有的房屋都倒塌,其惨状引起全世界的关注。时间已过去近一年,该镇的各项基础设施正快速恢复建设,灾区民众都满怀信心地进行家园的重建。
在镇区所在的渔子溪村党支部书记蒋永福临时搭盖的家里,几个村干部正在商讨着村民房屋重建划桩的事。该村二百六十九户人家的房屋仅一户没有倒塌。但在地震发生时,全村民众同心抗震救灾,被中共中央组织部授予“震不垮的战斗保垒”。
灾后重建,该村也不落人后。蒋永福用他地震后刚学会的电脑操作技术向记者演视了天津大学规划设计院为该村所做的灾后重建规划。未来一两年内,该村将建成地震遇难者公墓、地震遗址公园、地震遗址观景平台、地震纪念馆、地震纪念广场。
为配合势必来临的“地震遗址游”的热潮,该村将建成一系列的旅游配套设施,包括川西文化住宿区、川西特色步行街、藏族文化居住区、藏族商业风情街、民俗文化展览馆、旅游接待中心等。
蒋永福称,现在渔子溪村的灾民对重建的前景充满信心,村里在加快家园重建的同时,也开始着手提高村民素质的提高,以迎接旅游热潮的到来,他本人就在简易的临时搭盖房里办起了全村第一家“农家乐”,“四月六日就要开张,待村民的房子都盖起来了,全村将家家‘农家乐’”。
蒋永福的乐观自信也预示着渔子溪村、映秀镇重建的美好前景。记者在规划图上看到的,则是一个配套设施齐全、令人向往的现代化旅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