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的本质是智育

一:通过小学教育学分析:为什么说,教学就是智育?

1、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也就是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其中最主要的便是提高学生的智育水平。教学要以完成智育任务为本,这是教育途径中,教学有别于其他途径的主要特点。

2、教学重智育,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智育水平,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的智育,主要是通过教学进行的,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3、但二者也有区别:一方面,教学除了是紶现智育的途径外,还是实现德育、体育、美育等诸育的途径;另一方面,实现智育的途径既有教学,但也有课外活动、竞赛活动等其他途径。

因此把教学等同于智育将阻碍全面发挥教学的作用。

二:教育学中教学的本质是什么?选A对?

选B 这题我做过的~

三:现代教学的5大理论是什么

从19世纪以来,教学论孕育出了众多的流派,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均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促使教学观念正在从传统向现代转变。这里,拟对八种影响比较大的现代教学理论流派进行简要分析介绍。 一、赫尔巴特主义教学论赫尔巴特主义教学理论是一种历史悠久、影响广泛的流派,常被人称为“传统教育”教学理论,创始人主要是赫尔巴特,发展者主要是他的学生齐勒(Ziller, J., 1817-1882)和赖因(Rein,W.,1847-1929),其主要内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教育目的 他们坚持,教育的必要目的是培养道德人,教育的选择目的是培养儿童多方面的兴趣和一切能力的和谐发展。前者的实质是人对现存制度的服从和迎合传统,后者的实质则是为了使儿童的发展与现实和未来社会分工就业匹配起来。(二)关于教育目标 他们认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儿童的德性,较近的目标是培养儿童多方面的兴趣,包括经验的、思辨的、审美的、同情的、社会的和宗教的六种兴趣。这样就在教学层面上,把其提出的有着内在矛盾的教育目的观念统一了起来。(三)关于课程形态 他们建构起来了规范化的“学科”课程与教学形态,追求古典人文学科与现代实科相结合。主要设置有自然(博物)、物理、化学、地理、数学、逻辑、文法、自然哲学、文学、音乐、绘画、雕刻、古典语、现代外语、本国语、历史、政治、法律、神学等19个科目。(四)关于课程横向结构 面对分科导致的知识割裂问题,赫尔巴特主义提出并实践了科目主题中心整合法。赫尔巴特首先提出了统觉心理学的整合原理,齐勒继承了赫尔巴特的衣钵,建构起了以“历史、文学、宗教”为中心和以历史为核心的课程整合法。(五)关于教学方法 赫尔巴特认为,儿童要扩大观念就得依靠经验的积累,并主要地在教学中获得知识。立足于统觉心理学的基础,他将教学分成了四个阶段,后经其弟子引申发展,形成著名的“五段教学法”,长期风行于欧美学校教育理论和实践之中。五段教学法包括:(1)“预备”,即问题的提出,教学目的和目标的说明等;(2)“提示”,即新材料的传授;(3)“比较”,通过新旧知识的比较,使它们实现联合;(4)“总括”,即在比较的基础上,知识还不系统,需要一种静止的审思活动,寻求结论和规律。(5)“应用”。 二、儿童社会活动中心教学论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开始,美国兴起的进步教育运动,对赫尔巴特主义教学论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和超越,进而建立和发展起了儿童社会活动中心教学论。儿童社会活动中心教学论,彻底否定各种以学科主题为中心的传统观点,主张以学生兴趣、爱好、动机、需要等为价值取向,以儿童社会活动为中心来研制课程和组织教学。它的代表人物,最著名的有杜威。其基本观点包括:(一)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儿童发展 杜威批判传统教育目的来自教育之外,是社会强加给教育的。他提出,教育在自身之外,是没有目的的。他主张“教育即发展(education as growth)”,就是说,教育的自身目的是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二)课程的实质是经验 杜威以他的经验自然主义哲学思想作为手术刀,对强调一切从儿童出发的极端“儿童中心”论与强调一切从教学出发的“科目中心”论进行了解剖批判,指出它们均走进了割裂儿童与课程的极端的、片面的误区。他坚持用整体的、变化发展的和联系的观点来看待儿童与课程,这样它们便成了一个整体、具有统一性。他说:“我们认识到,儿童和课程仅仅是构成一个单一的过程的两极。正如两点构成一条直线一样,儿童现在的观点以及构成各种科目的事实和真理,构成了教学。从儿童的现在经验进展到以有组织体系的真理即我们称之为各门科目为代表的东西,是继续改造的过程......余下全文>>

四:语文学科中美育和智育,德育的区别与联系

在语文教学中,相信大多数教师都注重智力开发,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同时,很多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注重了德育的渗透,但却不自觉地在语文学科中忽视了美育,这是不争的事实,我认为其做法失之偏颇.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明确语文学科中美育和智育、德育在塑造人的灵魂上的区别与联系,特别是对美育这一概念比较模糊,甚至有少数教师把美育和德育等同起来,混为一谈.

王国维说:“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备真美善之德,欲达此理想,于是教育之事起.教育之事亦分为三部:智育、德育(即意志)、美育(即情育)”(王国维《论教育之宗旨》《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下册,第1008页)他指出了美育与智育、德育的基本分工.朱光潜亦认为“真关于知,善关于意,美关于情.”(《谈美感教育》)由此可知,智育追求认知的真,偏重于知识技能的传授和智力的开发,作用于人的知,使之能辨真伪;德育追求伦理的善,侧重思想道德原则对受教者的规范,作用于人的意,使之能趋善避恶;美育追求心灵的美,侧重以审美活动陶冶人的感情,通过培养人的审美素质,达到心灵的完善与和谐.

另外,智育和德育在本质上是诉诸理性的教育,以受教者对知识原理或道德原则的认识为过程,对其清晰理解为终结.其效应则主要培养人的认同意识,即服从自然界与社会的客观规律或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而美育在本质上是诉诸感性的教育,把组织和开展以受教者为主体的审美活动作为基本过程,它注重感觉能力、直觉能力的调动和开发,重视对感情的浸染和打动.

美育能弥补智育、德育之不足,从而使人的感性和理性都得到发展.更重要的是,美育给受教者以情绪的感染和情感的打动,能使其感情得到熏陶与升华.如果说智育和德育侧重于培养人的社会意识,塑造社会人格的话,那么美育侧重于发展人的个性,它弥补了智育、德育欠缺的一面,培养出既有个性又有社会性的健全人格.

最近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八荣八耻”,对荣辱观进行了明确的界定.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些中学生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遭受挫折和失败,于是内心产生了困惑和痛苦,由此一蹶不振、铁刃钝卷,甚至有些学生采取了极端的做法.这就提醒了语文教师必须在教学中重视美育.因为美育主要张扬人的理想,为受教者展现令人陶醉、迷恋和神往的审美佳境,使他们内心感情上升到对美的向往.解决内心世界中感性与理想、个性与社会性、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能够同智育、德育一道,最终实现人类心灵的完善与和谐.

五:什么才是最好的教育

教育是国计,教育是民生。不同的发展阶段,人们对教育会有不同的价值追求。在教育呼唤均衡化、优质化、多样化的今天,我认为好教育应该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价值追求—— 追求更加公平的教育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人生公平的起点。好教育追求的公平应该是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 一要坚持有教无类,保障机会公平 机会公平是教育公平的关键,其责任主要由教育行政部门来承担。《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教育公平作为国家教育基本政策,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薄弱学校倾斜。作为教育行政部门,一定要把教育公平奉为天条,公平配置资源,努力统筹师资、生源、设备、经费等教育资源,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当然,促进教育机会公平,也并不是对教育资源进行平均分配,更不是削峰填谷,教育均衡是扬峰填谷、整体提升、动态发展。 二要坚持因材施教,保障过程公平 促进教育过程公平应该成为每位校长、教师的良知和天职。对一所学校而言,校长只关注几个重点班,教师只关注几个尖子生,这是对其他大部分学生的不公平。同样,只关注到了后20%学生,而忽视了特别有天赋、有个性的优秀学生,也是一种不公平。教育的过程公平有赖于校长、教师去合理配置时间、课程、师资等资源,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都实现最优的发展,成为最好的自己。要警醒的是,虽然追求过程公平,但是要注意摒弃平庸发展、统一发展的错误观念,因为学生是生动活泼的个体,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孩子,过程公平就要体现在让每个孩子获得最适合的教育,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三要坚持人尽其才,保障结果公平 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教育不能苛求他们整齐划一地达到我们的要求,而应该区别对待。教育应因人而异,因势利导,人尽其才。更何况社会本身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我们必须树立人人可以成才和才尽其用的理念,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身心健康、能力作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要打破各种束缚,努力形成不拘一格培养人才的局面。 追求更有质量的教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获得优质教育是一项人权。没有公平的质量不是真正的质量,没有质量的公平也不是真正的公平。好教育追求的质量内涵是丰富而全面的。 一要人人发展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在教育工作中,百分之一的不合格都不能有。”当前,一些学校仍旧在追求“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以分数作为给学生划分优劣的唯一依据。甚至一些学校,为了几个能考上重点高中、重点大学的学生,从初三、高三甚至初二、高二开始就放弃了其他学生,让多数人为少数人陪读。这种将少数人的所谓成功建立在多数人的失败上,是没有质量的教育,也是没有良知的教育。要是这样早早地放弃学生,那儿童时期留给老师的印象是“淘气、愚笨、好动”的爱迪生,“懒惰、迟钝,九岁才会说话”的爱因斯坦,又如何能成为杰出的科学家?因此,面向全体,促进人人发展,不“放弃”每一个孩子,是追求有质量教育的一条基本底线。 二要全面发展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本质内涵之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坚持全面发展。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振东先生认为,德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智育没有德育做基础,智育就是犯罪的帮凶;体育没有德育做基础,......余下全文>>

六:为什么学校教育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教学是教和学相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作为这个活动的中心并贯穿于这个活动的始终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用人类积累起来的知识财富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从而获得认识和形成能力。教学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居于中心的地位。学校要卓有成效地实施培养目标、造就合格人才,就必须以教学为主,并围绕教学这个中心安排其它工作,建立学 校的正常秩序。教学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途的形式,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具体体现在: 1.教学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途的形式 教学是一种专门组织起来进行传授知识的活动,因而通过教学能较简捷地将人类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转化为学生个人的精神财富,有力地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使青少年学生的个体发展能在较短时期内达到人类发展的一般水平,从而促进社会的延续和发展。 2.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教学能够有目的、有计划地将教育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智育、德育、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的基本知识传授给学生,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按预期的要求发展,因而教学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为合格人才的基本途径。

七:教育功能的本质联系

教育功能是教育满足主体需要的呈现形式;教育本质是教育功能的客观基础。对教育功能的认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从教育、人、社会三者关系中理解教育传递文化培养人的本质。教育、人、社会三者关系可以简约地概括如下:教育受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制约,又通过社会文化传递积极影响作用于社会和人的发展。由此,我们对教育本质也可表述为:教育是根据一定社会要求和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通过传递人类文化,对人的身心发展施加影响,促使其社会化,进而又反作用于一定社会的实践活动。教育本质的这一表述,概括了教育与人、社会的关系,也包括了教育两方面功能:对人的发展功能,对社会发展的功能,两方面功能是内在的统一的。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传递人类文化,促进人的社会化,因而呈现出人的发展功能或育人功能:促使人先天遗传素质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为现实;把人类文化转化为个体的精神财富;按一定社会要求造就一定式样的社会成员。教育具有多种社会属性,也呈现出多种社会功能。在阶级社会里产教育具有阶级性,其特有的功能体现在教育适应并维护一定阶级的根本利益,维护国家政权统治及其政治关系。在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是使受教育者逐步实现一定社会政治、经济要求的过程。因此,不同的社会形态就有不同性质的教育。教育的生产性表明教育具有经济功能,教育既产生于生产力的发展,又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进入大机器生产以后,教育在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生产力水平、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更突出。教育的文化性表现在教育具有保存、活化、选择、整理、更新、创造文化的功能。教育的文化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是教育的基本社会功能。其他如科学技术功能、人口和生态功能等是这些基本功能派生或演化出来的,多种功能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整体。教育的文化性是教育的更为重要的属性,教育与社会生产、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的关系,通过文化的中转发生作用。教育的文化功能是其他方面功能得以形成、释放的基础。 从19世纪40年代起,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许多著作就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初步原理(比如《资本论》第1卷,第13章;《德意志意识形态》第1卷,第1部分;《哥达纲领批判》第4部分;《共产主义基本原理》)。正是在这一基础上逐步形成了较系统的教育理论。十月革命及其对马克思主义教育实践的需要,大大推动了这一理论的发展(列宁、克鲁普斯卡娅、勃朗斯基、马卡连柯)。实际上,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理论基本是一种实践的理论。对此作出贡献的一些重要人物有倍倍尔、饶勒斯、蔡特金、李卜克内西、葛兰西、郎之万、瓦伦、塞夫。许多研究者当前正致力于进一步发展这一理论。该理论的主要组成部分有以下几点:(1)对所有儿童一律实行义务免费公共教育,以确保消灭文化或知识的垄断,消灭教育的种种特权。在最初的表述中,这只能是一种由各种公共机构所办的教育。当时所以这样提,是防止工人阶级恶劣的生活条件阻碍儿童的全面发展。后来,明确地提出了其它目标,比如必须削弱家庭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必须根据平等的条件来培养儿童,必须利用社会化的群体力量。无疑,最成功的革命教育实验,从马卡连柯学校到古巴的学校,都是按照社会的方案来进行的。(2)教育与物质生产相结合(或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把智育、体育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这里所包括的目标,既不是进行较好的职业训练,也不是反复灌输职业道德,而是通过确保人人充分了解生产过程来消灭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之间、观念与实践之间的历史形成的差距。这一原则在理论上的正确性虽然为人们所广泛承认,但其实际运用却提出了许多问题(许多半途夭折的或只是部分获得成功的试验就证明了这一点),这在科学技术迅速变革的条件下......余下全文>>

八: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题,求权威专业人士作答,谢谢.

1\A,2\D,3\B,鸡\D,5\D,6\C,7\A,8\A,9\A,10\D,11\A,12\B,13\D,14\A,15\B,16\B,17\D,18\B,19\C,20\D

九:教育规律一般包括哪些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教育现象和问题,以及教育的一般规律。

教育是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中的社会现象,是有目的地培养社会人的活动。为了有效地进行教育活动,必须对其进行研究,经过长期积累而成为教育学特定的研究对象。特别是现代社会的发展,现代教育实践的发展,对于教育学研究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有人们深入研究的教育问题很多,例如教育本质问题,教育、社会、人三者关系问题,教育目的、内容、教育实施的途径、方法、形式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问题,教育过程问题,教育主体问题,教育制度、教育管理问题,以及反映中国特色的各种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问题等。教育学是通过对各种教育现象和问题的研究揭示教育的一般规律。

教育规律是教育、社会、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关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如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生产、经济、文化、人口之间的关系,教育活动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教育内部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大学教育之间的关系,中学教育中教育目标与教学、课外教育之间的关系,教育、教学活动中智育与德、体、美、劳诸育之间的关系,智育中教育者的施教与受教育者的受教之间的关系,学生学习活动中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等等都存在着规律性联系。教育学的任务就是要探讨、揭示种种教育的规律,阐明各种教育问题,建立教育学理论体系。

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望采纳谢谢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