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府经济学名词解释地方税
地方税,中央税的对称。由一国地方政府征收、管理和支配的一类税收。是依据税收的征收管理权及收入支配权进行的分类。地方税即属于地方固定财政收入,由地方管理和使用的税种。
地方税包括下列税种:
1、缴交营业税的地方企业所得税(不含上述地方银行和外资银行及非银行金融企业所得税),
2、个人所得税,
3、城镇土地使用税,
4、资源税,
5、城市维护建设税(不含铁道部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集中交纳的部分),
6、房产税,
7、车船税,
8、印花税,
9、屠宰税,(2006年2月17日起废止地方税书籍)
10、农牧业税,
11、对农业特产收入征收的农业税(简称农业特产税),
12、耕地占用税,
13、契税,
14、筵席税,(已失效)
15、土地增值税。
16.地方教育附加税。
17.营业税(不含铁道部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集中交纳的营业税)
地方税的职能:
1、贯彻执行国家的税收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和上级机关制定
的各项税收制度和办法,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有关地方税收管理具体实施办法。
2、地方税收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
3、组织实施地方税征收管理;编报地方税年度计划;对税收法律法规进行过程中的一般性问题进行解释;在规定的范围内,组织办理地方税收减免报批等具体事项。
4、负责系统税务信息化工作的规划和实施。
5、负责党风廉政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负责税务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
6、负责系统干部队伍的教育培训、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组织税法宣传和税收理论研究。
7、承办市地方税务局和区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政府 名词解释
政府,即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政府是维护国家安全、消除社会隐患、促进科学技术进步、提高国民生产能力、优化社会结构,研究社会现象的特殊机构。国家公共行政权力的象征、承载体和实际行为体。政府发布的行政命令、行政决策、行政法规、行政司法、行政裁决、行政惩处、行政监察等等,都应符合宪法和有关法律的原则和精神,都对其规定的所有适用对象产生效力,并以国家武装力量为后盾的强制执行。
广义的政府是指国家的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等公共机关的总合,代表着社会公共权力。政府可以被看成是一种制定和实施公共决策,实现有序统治的机构,它泛指各类国家公共权力机关,包括一切依法享有制订法律、执行和贯彻法律,以及解释和应用法律的公共权力机构,即通常所谓的立法机构、行政机构和司法机构。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就是国家的权威性的表现形式”。
中文名
政府
外文名
government
拉丁文名
government
法文名
gouvernement
俄文名
правительство
德文名
Regierung
定 义
国家行政机关
名称来源
“政事堂”和“二府”两名之合称
三:《政府经济学》国有资产 名词解释
国有资产是法律上确定为国家所有并能为国家提供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和。就是属于国家所有的一切财产和财产权利的总称。具体来讲,是指国家以各种形式投资及其收受益、拨款、接受馈赠、凭借国家权力取得或者依据法律认定的各类财产或财产权利。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国有资产”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不同理解。
广义的国有资产:即国有财产,指属于国家所有的各种财产、物资、债权和其他权益,
包括:
1.依据国家法律取得的应属于国家所有的财产;
2.基于国家行政权力行使而取得的应属于国家所有的财产;
3.国家以各种方式投资形成的各项资产;
4.由于接受各种馈赠所形成的应属于国家的财产;
5.由于国家已有资产的收益所形成的应属于国家所有的财产。
狭义的国有资产:
法律上确定为国家所有的并能为国家提供未来效益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和。
经营性国有资产,指国家作为出资者在企业中依法拥有的资本及其权益。
经营性资产包括:
企业国有资产;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非经营性资产通过各种形式为获取利润转作经营
的资产;国有资源中投入生产经营过程的部分。
四:经济基础的名词解释
1、经济基础是指一定社会发展阶段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即所有制形式、交换形式、分配形式)的总和,只有社会主义经济(它包括全民所有制和劳动人民的集体所有制)才是过渡时期的经济基础。2.经济基础是指在一个时期全社会的经济总量规模、结构关系及政府调度资源并投入建设的经济可行性由此可以测度社会的经济能力与政府的经济能力3.市场经济的基础按照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经济基础主要是指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生产的基本状态,即人们衣食住行的状况。4.经济基础是指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传统解释在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上实现了由“对立论”、“补充论”向“共同发展论”的转变5.在对经济基础的理解中,有人认为经济基础只是生产关系,这是片面的,经济基础是指社会的基础或人的基本活动,不可能仅由生产关系来构成。与经济基础相对的上层建筑,它的主要形式是政治和法律,是在经济基础上形成的,同时又为经济基础服务。6.经济基础是指什么,第一,经济基础是指生产力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也就是说,经济基础和生产关系实际上是一个东西,只是对生产力来说,叫作生产关系.对于上层建筑来说,叫作经济基础。7.一般在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教科书中,经济基础是指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基础,文化观念同样是占统治地位的文化观念。由此就引出一系列问题:一是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基础变了,不占统治地位的文化观念是否会变,会如何变。8.网络与上层建筑的革新同一定生产力状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称为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具有决定性作用,经济基础的变化必然带来上层建筑的变革。网络技术通过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的作用,也在影响着上层建筑的变革。9.认为这两种经济基础的定义都有片面性,本文的经济基础定义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是与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具有非对抗矛盾的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或系统)10.“经济基础是指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经济基础是社会的某一发展阶段上的经济制度即生产关系的总和。11.经济基础是指: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总和,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里,生产关系就是经济关系,经济关系就是利益关系,三者是同义语。12.有些同学只答“生产关系的总和”,大致的意思是知道的,但认真推敲,这里的生产关系不是指任何一种生产关系,而是在一定历史阶段上占统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才可称为经济基础。13.这一概念强调任何法律的本质属性是它的阶级性,而这种阶级性的具体内容是由该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也称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14.经济基础“是指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经济基础和生产关系是“同物异名”,相对于生产力而言,叫作生产关系。相对于上层建筑而言,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被称为经济基础15.社会经济结构直接决定社会政治结构和社会文化结构构成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的现实基础故又称为经济基础.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是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因此又称为政治的上层建筑和观念的上层建筑。16.我们把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赶上和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邓小平提产关系的各方面的总和称为经济基础,而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现在,第一把其他生产关系称为“经济基础现象”。17.正是在这种意义上.马克思又把作为生产关系总和的社会经济结构称为经济基础。”根据以上论证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经济制度、经济结构、经济基础这三个概念的内在联系了。
五:名词解释政府职能
政府经济学
也被称为公共经济学、公共部门经济学。所谓公共部门是指政府及其附属物,公共部门的行为,集中体现和代表了
政府的行为。
政府经济学就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解释、分析和规范政府的职能和作用的经济学。
六:名词解释 经济管制
经济管制政府颁布的各种法律,为各种不同目的的管制行为。目的可以是中央规划经济,纠正市场失灵,丰富连接良好的公司,或使政治家受益。它没有考虑到包括自愿管制,可能是在私人领域实现。
七:经济环境名词解释
经济环境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制度、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劳动力结构、物资资源状况、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及国际经济发展动态等。还用通货膨胀率 汇率 银行利率 各国政府货币/财政顶策 税率 失业率 一般的经济环境(稳定,增长,衰退,衰退) 企业的经济环境是指企业面临的社会经济条件及其运行状况、发展趋势、产业结构、交通运输、资源等情况。是制约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