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最著名的有丹麦的什么
以下为丹麦著名建筑:
美人鱼铜像
美人鱼(Den Lille havfrue, 英文名叫: The Little Mermaid)位于哥本哈根市中心东北部的长堤海滨。它是一座世界闻名的美人鱼铜像。远望这个人身鱼尾的美人鱼,她恬静娴雅地坐在一块巨大的花岗石上,近观她神情忧郁,若有所思。铜像高约1.5米,基石直径约1.8米。是丹麦雕刻家爱德华.埃利克森根据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铸塑的。这座铜像是由嘉士伯啤酒公司的创始人卡尔.雅可布森出资建造的。美人鱼铜像从1913年在长堤海滨落成至今,已有80多年历史。她吸引了无数的游客。人们流传着这种说法:不看美人鱼,不算到过哥本哈根。美人鱼铜像已成为哥本哈根的标志。但美人鱼也曾先后在1964年和1984年遭受过被“砍头”或“断臂”的破坏。1998年2月再次被“砍头”,不久又被找回。丹麦人称,美人鱼遭到砍头或断臂,多为恶作剧者所为,其主要动机是寻求刺激,引起媒体注意。丹麦人以美人鱼为自豪,制作了水晶美人鱼和美人鱼铜像等纪念品。它如今已经成了哥本哈根的标志性建筑。
安徒生铜像
安徒生于1805年出生在丹麦奥斯丹,一生写过《美人鱼》、《卖火柴的女孩》、《丑小鸭》等150篇不朽童话故事,为世界上千万儿童编织了美丽的童年。这尊以铜打造、约3米高的安徒生塑像,座落在人潮熙攘的大街旁,每天都有不少游客经过他身边,认识他的会抬起头瞻仰大师的面容,或者把手按在他的膝盖头拍照留念。这位把童话作为献给全世界儿童最好礼物的大师,自己始终不曾有过孩子,他几度情场失意,甚至被人传说同性恋。他在15岁那年来到哥本哈根,曾经因失恋在运河边的小房子住过,晚年时相当消沉,70岁时因肝癌在朋友乡间的屋子去世。如今他的塑像,左手拿拐杖,右手握着一本书,还以食指隔开书页,头部朝左微微抬高,仰望着“梦的工厂”蒂沃里游园,脸上有一种“时不我予”的错愕神情。
阿美琳堡宫(Amalienborg Castle)
位于哥本哈根市区东部的厄勒海峡之滨,是王室的主要宫殿。丹麦女王伉俪每年多半时光在这里度过。宫殿由最著名的建筑师尼古拉·伊格维德设计,并要为国王塑制一座骑马铜像。经过紧张施工,四座宫殿在1754年至1760年间相继建成。根据设计,这四座宫殿的前面形成了一个八边形广场。1768年,请法国雕塑家萨利制作的菲特烈五世骑马铜像被安放在广场中央。当时,宝隆洋行还用对华贸易赚取的钱款,为铜像修建了围栏。后来,这四座宫殿曾几易其主,但一直由贵族居住着。1794年,克里斯钦堡宫被大火焚毁,王室决定移驾阿美琳堡四宫殿。自那以后,此处一直是王室所在地。现在,每当女王玛格丽特二世身在王宫时,其所在的建筑物上便会升起丹麦国旗。在
阿美琳堡王宫广场东西轴线的西端是“大理石教堂”。建造这座大教堂的初衷是为了纪念奥尔登堡皇族统治丹麦300周年(1479-1749),然而,这项工程1749年奠基后,因资金不足,拖至一百多年后的1894年才得以竣工。每天,丹麦国家的皇家卫队都会在这里中午时分进行换岗仪式,形成了这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议会大厦又称克里斯钦堡宫(Christiansborg Slot)
最早建于1773-1775年间。当时的克里斯钦六世国王为了享乐,将旧王宫(哥本哈根宫)夷为平地,在此基础上建造了一座显赫、华丽、舒适的新宫。由于此宫是克里斯钦六世国王的寝宫,故名克里斯钦堡宫。克里斯钦堡宫具有欧洲十八世纪洛可可式的建筑风格,其特点是纤巧繁琐,白灰色调。宫内内部的天花板装饰非常豪华,房间采用......余下全文>>
二:丹麦有哪些著名建筑
丹麦
哥本哈根 美人鱼雕像 大理石教堂
西勒洛德 菲特烈堡宫
三:丹麦有哪些标志性建筑
美人鱼雕像、安徒生铜像、阿美琳堡宫、水晶宫等。
四:丹麦cbd著名建筑有哪些?
丹麦 哥本哈根 美人鱼雕像 大理石教堂 西勒洛德 菲特烈堡宫
五:丹麦建筑风格有什么特点
在建筑方面,北欧有整体的建筑风格,但是丹麦还有他自己的独具建筑风格。
丹麦重视设计的传统可以一直追溯到本世纪20年代。当时欧洲年轻一代的设计师对已经影响欧洲近一个世纪的混乱风格十分反感,他们主张改弦易辙,设计崭新的东西,在这场运动中,丹麦涌现出了一批有作为的设计家,他们反对断然切断历史,抛弃传统,决心从旧传统中发掘出新的东西。
简约而不简单丹麦建筑在于以人为本的建筑理念及艺术与功能的完美结合。它既是地理环境、气候和自然资源相互作用的结果,也与历史、文化和民族传统息息相关。它既多变又统一,既开放又保守,想在较短的篇幅内做全面的总结是不可能的任务。普通丹麦人对一个好建筑的评语相对贴切:简约,不简单。
丹麦建筑是一种基于对于自然的充分考察之后,在个人本位的前提下进行的实事求是的艺术创作。我们欣赏这种建筑风格,更看重这种建筑理念。在商河延续丹麦风格,并不是简单的异域建筑的移植,它更多是基于我们对丹麦建筑精神的把握,这是一种由精神丰盛而直达宁静与简约的生存状态。
1.由于靠近北极,丹麦光照永远不足,因此我们看到丹麦建筑都尽可能大面积使用单色块,尽可能避免复杂的配色。房间内部的家具也尽量用大块的单色,其目的,是为了制造明亮的光感。
2.民族情感使得丹麦建筑师珍视本土元素,他们大多采用本地材料,这直接导致建筑与环境毫不割裂。他们最常说的话,是“仿佛是从它脚下泥土里长出来的。” 接下来,建筑师小心在意建筑与地表接触的方式。他们要专研土地形态与建筑的微妙关系,想尽办法抹平建筑出现在环境中的突兀痕迹,平稳地将室内外的过渡变得平滑,直至最终相映成趣,浑然一体。
六:丹麦式住宅建筑的特点
丹麦潮:看丹麦建筑
(图一)
卜晶玮
6月8日至6月25日,为庆祝中国和丹麦建交50周年,在中国革命博物馆举办的“丹麦潮———丹麦现代设计艺术展”,展出了31项建筑方案和50多件设计作品。这个展览从4月上旬开始在广州、上海分别展出,吸引了很多观众。人们从这些展览的建筑方案和设计中了解了丹麦的文化,也更为心动地发现:艺术与功能完美结合,建筑设计已经逐渐走入了人类的日常生活。
丹麦的建筑和设计独具特色,在其他国家很难见到。这些特点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它们是自然地理环境、气候和自然资源的结果,同样也与历史、文化和传统息息相关。丹麦的建筑与设计既深深植根于个人本位的原则,又充分地体现出开放豁达、实事求是的社区精神。所有这些特点表现在建筑当中,有时彼此重合,有时互相矛盾,在个别场合甚至也许是不相容的。
“丹麦潮”,是一种文化,它在近一个世纪中已经将精雕细做的物质变成了社会所需,不光体现特殊的美学、艺术性原则,而且也成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并不是说一个国家要清除掉所有劣质、难看、功能很差的建筑物。在丹麦,公众意识已经充分认识到功能化的恰当设计是当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健康、教育、福利等同样重要。
本次“丹麦潮———丹麦现代设计艺术展”中的31项建筑方案在最近几年中大抵已经被选用。这些成果都是典型的丹麦式建筑和设计。另一方面,它们又因独到的、纯粹的质量优势而自成一体。更重要的,还是它们具有丹麦建筑与设计文化的传统印记。我们看到的这些建筑代表了丹麦这个北欧小国的文化精华。这些建筑满足了不同阶层人的需求和习俗;在技术工艺方面,精中求细;创新的意识使设计者敢于打破国家与专业的界限,不断创造出新的表现手法和形式;另外地方情感又使设计者注重依据当地环境,决定采光和使用当地材料。鉴于这些显著特点,丹麦社会使个人生活的理想———社区环境的和谐,得到了满足。
融精致于坚固
■独家别墅
这是一栋设计安排十分紧凑的楼房,楼房的窗户是根据不同房间的律动光亮度与楼房正面的清晰度之间的相互影响,来按比例安置的,厨房和起居室在楼下一层,从那儿可直接到深幽的后院。(见图一)
地中海风情
■“坎菲利兹”伍重私人别墅
雍·伍重(悉尼歌剧院的设计者)。设计时完全使用了当地的材料,全部工程由当地技工施工建筑,设计中特别考虑到了这个地中海岛屿上的手工艺传统。从别墅的露台可以观赏从斜坡到海洋的美景,非常适合怡养性情。轮廓鲜明,富于乡村风情;建筑师告诉我们,做到这些,其实非常简单。(见图二)
太阳是衡量设计的尺度
■住宅开发区
在丹麦阳光照射永远不充足。这33栋楼房是一个研究开发多年的国际项目,目的是设计建造一种新型的基于充分利用太阳能、最低限度消耗能源的民用住宅。建筑方案设计了多种不同几何体和交叉部分,建筑材料和比例使其有整体统一文化的观感。在单间公寓里,普通光和太阳光射入公寓内中央的一个从上到下的两居空间,使其不断地受到普通光线和太阳光的直射。(见图三)
寓变化于统一
■办公楼
这座办公楼表明,出色的建筑能够给一家公司强有力的形象。两座人形建筑环绕着顶部采光的玻璃走廊,四通八达。不规则形的餐厅穿过这个紧凑的结构,环绕在庭院池塘的周围。与墙面完全平齐的窗户与砖石的粗糙形成对比。室内装满精心布置了光与影的变幻,其整体方案,堪称北欧新现代主义的杰作。(见图四)
(图二)
(图三)
(图四)...余下全文>>
七:丹麦什么建筑最有名简笔画图片
这套建筑简笔画,分享给你
jianbihuatupian.yipinhome.com/...%AD%91
八:丹麦建筑风格怎么翻译
the style of danish construction
九:绿色建筑的丹麦绿色建筑启发
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危机引起的油价上涨,令丹麦对能源供应安全产生担忧,其原因之一是丹麦当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能源进口。苏伊士运河危机导致丹麦在1961年的建筑规范中第一次提出了能源效率要求。1970年随着欧佩克油价上涨,丹麦人的担忧进一步加剧,丹麦政府推出了一系列长中短期节能减排措施。长期措施是重新制定一个完整的丹麦能源供应体系;短期和中期措施包括开展节能宣传,征收能源消耗税和提出更严格的建筑节能要求。90年代以来,对全球变暖的担忧和对长期能源供应安全的渴求直接影响到丹麦的政策导向。丹麦政府随后为自己设定的目标是:“到2050年丹麦将成为100%化石能源零依赖的国家”。丹麦节能政策经过几十年的贯彻实施,成果显著。如今,与气候相似的大多数其他国家的一般标准相比,丹麦新建筑的节能效果尤为突出。每年每平方米加热地板的空间允许的最大能源需求远低于瑞典,挪威,英国,美国,德国等国家。事实证明,长期的城市规划是丹麦低能耗建筑发展背后的强大推动力。丹麦有着悠久的城市规划传统,主要分为国家规划、区域规划(尤其是大哥本哈根地区)和地方规划。在丹麦,地方政府是可持续市政计划的主要规划者,他们负责城区独立的单个建筑物或指定区域内节能建筑的全面发展。拥有近384万[9]居民的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大区计划到2025成为世界上首个碳中和城市。2012年8月市议会通过了《哥本哈根2025年气候规划》。当哥本哈根的二氧化碳净排放量为零时,该城市将实现碳中和,即哥本哈根碳排放量减少到最低限度。剩余部分通过外部举措来抵消,包括大规模的对既有建筑物的改造,能源供应和运输模式重组等。丹麦的建筑规范要求是丹麦绿色城市化进程中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这些规范不仅提高了新建筑物的节能性能,而且刺激了创新,从而能够从总体上增加成本效益,促进发展。或许称得上是丹麦独有的建筑规范要求,其针对的是建筑物整体的能源性能,而非单个部件。此外它对建筑围护结构和安装等都有详细的补充规定。这些要求为整体能耗性能水平制定了唯一的最低合法目标,但没有明确规定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这一性能方法刺激了创新,促生了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详尽的要求确保了整个建筑物各个部分的能源性能都被纳入考虑范围之内。丹麦是绿化能源系统领域的先驱,其持久和积极的政策表明,在维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使用和依赖是完全可能的。对未来建筑的能效标准进行归类 - 丹麦的2015级和2020级方案 – 是一个重要的政治信息,它为投资者和承包商提供了长期投资的视野,并且激励创新,发展出更好、更符合成本效益的低能耗建筑技术和材料。这是向着实现2050年丹麦成为零化石燃料社会的目标所迈出的关键一步。丹麦奥胡斯建筑学院已与中国清华大学联合开展绿色可持续发展建筑联合教学,中国一直跟踪学习发达国家建筑节能的先进理念、技术和经验。丹麦是世界上较早开展建筑节能和城市供热节能并取得显著成就的国家之一,也是较早进入中国传播建筑节能和供热计量的理念、技术和经验的国家,为中国推动建筑节能、供热计量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中国愿继续与丹麦等发达国家积极开展国际科技合作,进一步提高建筑节能与低碳生态城市技术水平,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更大贡献。
十:丹麦建筑师琼·伍重简介
简介
约翰・伍重(Jorn Utzon)出生于1918年出生于丹麦,曾经是一名优秀的水手。直到18岁,他还考虑去当一名海军的军官。
1942年毕业于一个高等艺术专科学校。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逃往瑞典,在那里的建筑工作室当小职员。
后来去了芬兰,与阿尔瓦"阿尔托一起工作。
在紧接着的十年时间里,他游历了很多地方,中国,日本,墨西哥,美国,印度,澳大利亚等。他去的最后这个地方成为影响他一生的主要因素。
悉尼歌剧院的传奇开始于1957年,38岁的伍重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建筑师,只在丹麦有过一次实践。他加入了一场匿名的竞赛:一块小土地上的歌剧院。他的方案在来自30多个国家的230位参赛者中被大赛评委选中,当时的媒体称之为“用白瓷片覆盖的三组贝壳形的混凝土拱顶”。这座建筑规模庞大,包括了音乐会大厅、歌剧大厅、剧场、排演厅和众多的展览场地设施。建筑面积8000平米。
这座建筑直到1973年才建成,历经14年之久,耗资1.2亿美元。它的结构设计有着前所未有的难度,其间经过无数设计师的设计,最后用混凝土先做成球形,再进行修改削减而成,杰作才得以诞生。
伍重同赖特一样,欣赏GUNNAR ASPLUND的思想,他认为阿尔托、GUNNAR和赖特对世界最有影响力。
普利策奖的评语
约翰・伍重是一位建筑师。他扎根于历史,触角遍及马亚、中国、日本、伊斯兰的文化,以及其他很多的背景,包括他自己的斯坎德纳亚人的遗传。他把那些古代的传统与自己和谐的修养相结合,形成了一种艺术化的建筑感觉,以及和场所状况相联系的有机建筑的自然本能。
他总是领先于他的时代,当之无愧的成为将过去的这个世纪和永恒不朽的建筑物塑造在一起的少数几个现代主义者之一。
约翰·伍重(JornUtzon)作品选
悉尼歌剧院(1957-1973)
位於澳洲悉尼,是20世纪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表演艺术中心,已成为悉尼市的标志性建筑。该歌剧院1973年正式落成,2007年6月28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该剧院设计者为丹麦设计师约恩·乌松。悉尼歌剧院坐落在悉尼港的便利朗角(Bennelong Point),其特有的帆造型,加上悉尼港湾大桥,与周围景物相映成趣。
巴格斯韦德教堂(1967)
位于哥本哈根北郊,被认为是“中国式的教堂”。弗兰姆普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