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日关系发展趋势
多年来,由于日本推行“借美制华”政策损害了中国核心利益,从而与坚定维护自身核心利益的中国之间产生了尖锐的矛盾。2005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萨缪尔·亨廷顿阐述日美结盟政策时称:“在政治及经济上中国大陆的力量均将强大化,因此美日在对华政策上将拥有共同的利害,亦即美日将会合作来牵制中国。从中长期而言,日本将会摆脱对美国的依赖而追求某种自主性,长期而言,最后日本可能还是不得不追随中国。”
可以认为,萨缪尔·亨廷顿对近期、中长期日本对外政策的预言基本上与事实相符。当前,日本统治者以“日美合作牵制中国”思想为指针的“借美制华”政策,必然与中国对自身核心利益的坚定维护发生不可调和的矛盾。
当前,中国在东海、南海与日本、菲律宾等国之间存在的岛屿主权和海域划分争端与“中国的核心利益”中的“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之间都有联系。坚持以和平的外交手段解决以上争端,将可能对维护核心利益中的“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等均做出正面的贡献,起到促进的作用。反之,如果因为上述争端与相关国家之间形成长期对抗关系甚至爆发武力冲突,则意味着为了核心利益中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与核心利益中的“国家安全”、“国家统一”、“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间形成互为牵制的局面。显然,为了落实中国外交的最大课题——为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我们应致力于做到维护核心利益中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与维护核心利益中的“国家安全”、“国家统一”、“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间形成相互促进的关系而不是相互牵制的关系。
中国是世界上陆地边界线最长的国家,实际管辖领土与俄罗斯、印度等14个国家接壤。与此同时,中国与日本、韩国之间在东海存在着海洋边界划分问题,与日本之间存在着钓鱼岛争端,与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文莱等东南亚各国在南海存在着海洋边界划分与岛屿主权争端。以上问题的总和直接触动了中国核心利益之中的“国家主权”利益和“领土完整”利益,并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其他四项核心利益,特别是影响到“国家安全”利益。至于以上每一项领土争端(例如中日钓鱼岛争端、中菲海域争端)相对于“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这两项核心利益的总体而言,则属于局部利益。
从2012年4月石原慎太郎与美国鹰派政治家共同策划“购岛”、日本政府于同年9月对钓鱼岛实施所谓“国有化”以来,中日围绕钓鱼岛的领土主权争端和东海海域划界争端曾经发展到白热化的地步。显然,这个争端是由日本方面挑起的,而从中国方面看,所谓中日“岛争”也成为中国外交和军事斗争的一个空前突出的热点。虽然钓鱼岛的领土主权争端和东海海域划界争端相对于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总体利益而言,乃至相对于中国六大核心利益的总体利益而言,显然是属于“局部性核心利益”(在一些学术讨论会上,也有学者主张“有争议的领土不宜定位为‘核心利益’”)。但是,事关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某些核心利益的局部性并不意味着它在各种核心利益当中受关注程度和战略优先顺序必然是靠后的,因为它是由于日本方面不断对我挑衅与“激怒”才使这个局部矛盾不断激化,而且上升到中日之间的“战略对峙”,同时钓鱼岛争端问题又与日本的错误历史认识问题存在着密切关系,致使中日“岛争”在一个时期上升为我们维护国家核心利益斗争的“最前线”,中日矛盾从非对抗性矛盾上升到局部的对抗性矛盾,在一定时期我与日方展开坚决的、毫不妥协的斗争是完全必要和正确的。
然而,应该看到中日关系“现在处于一个历史性重构的长进程中,看待中国与周......余下全文>>
二:当前影响中日关系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历史造成的相互之间的不信任,担心中国复仇,这一点造成了中日之间无法弥补的裂痕,虽然有人说过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骇利益,但这种深入骨髓的观念是永远无法消除的;中国强大造成日本的不适应,千方百计,打击中国维护自己在亚太的利益, 话句话说就是,中国日本现在的地位或者在全球中的利益份额不匹配,中国作为新的大国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更大的地位或利益。日本作为传统的大国竭力维护自己的利益和地位,这二者的矛盾不可调和,这是根本原因,中美中欧的矛盾也可以用此来解释
三:中日关系的“问题来源”是什么
中日关系的“问题来源”是什么
作者:加藤嘉一 (作者系日本公派留学生、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者)
30年前,日本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期,在亚洲国家中率先实现现代化。中国则值改革开放之初,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两国于1978年签订和平友好条约,中国明确改革开放方针后,日本政府即向中国提供政府开发援助(ODA)并始终支持中国改革开放,促进两国经贸联系。面对这种"单纯"的经济联系,两国人民反而感受相对踏实、稳定。中日这样走过了30年。
今天,中日两国国力对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两国之间交流也增多了。贸易额、投资额、航班数、友好城市、高层对话、文化交流、军事交流、青年论坛……中国和日本已经从简单的"一衣带水"走向了复杂的"相互依存"。另一方面,摩擦多了,误解也深了。中日关系将走向下一个30年。
站在历史的拐点,面对错综复杂的外交关系,笔者愿意提出近年来中日两国始终无法摆脱的一个问题:中日关系的"问题来源"是什么?
笔者认为,问题的根源与其说是两国对外关系存在问题,不如说是两国间内政冲突的不断深化。"外交是内政的延伸",问题是,内政究竟如何延伸到外交?中日内政与外交呈现出什么样的关系?假如两者的关系不健全,又应该如何应付?
内政冲突的两个层面
中日内政的冲突确实影响着良性的外交关系。两者绝不是"单纯延伸",而是"复杂互动",有时甚至陷入"恶性循环"。中日内政的冲突存在于两个层面:
一、制度层面。"日本首相经常更换"令中国感到日本政治不值得信任、"不靠谱"。笔者曾在中国多种场合听到类似"因为日本老换首相,所以中方没法制订比较长期的对日战略政策"的说法。日本的这些"怪象"到底从何而来?选举制度、国际形势、舆论压力、国民对政治的不信任、人才不足等是直接而深远的原因。如何在健全竞争的选举环境下,培养能够承担国家未来的人才,日本政治恐怕还有一段路要走。
笔者也曾在日本多种场合听到类似"因为中国体制不透明,所以日方没法制订长期的对华战略"的说法。中国高层始终努力推动民主政治建设,在民间层面,围绕"要不要民主"也展开讨论,"民主是个好东西"正逐渐深入民心。尽管如此,由于国家的发展阶段、历史传统以及复杂国情等原因,中国的改革恐怕也还有一段路要走。
二、历史认识层面。许多中国人认为"日本人总不反省历史,不懂历史",不少日本人认为"中国人老提出历史问题,总有话说"。两国在历史问题上还有不少未解决的问题。
"制度"与"历史认识"的差异是两国内政冲突的两大来源,这使两国时有"互不信任"的情况出现,不利于中日关系长期健康的发展。两国间某个领域遇到问题,双方都把问题归结于制度,解决不了问题就把原因归结于历史认识。今天中日关系的信任机制在某些方面还是空白。
我们还需要外交吗
那么,我们还需要外交吗?今天是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全球化时代,而中国、日本是地区大国,需要为整个东亚地区的和平与繁荣担负责任,没有以武力解决争端的选择。
我们还需要外交官吗?"炒作-反炒作"的媒体报道以及"作用-反作用&qu......余下全文>>
四:中日关系未来趋势
多年来,由于日本推行“借美制华”政策损害了中国核心利益,从而与坚定维护自身核心利益的中国之间产生了尖锐的矛盾。2005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萨缪尔·亨廷顿阐述日美结盟政策时称:“在政治及经济上中国大陆的力量均将强大化,因此美日在对华政策上将拥有共同的利害,亦即美日将会合作来牵制中国。从中长期而言,日本将会摆脱对美国的依赖而追求某种自主性,长期而言,最后日本可能还是不得不追随中国。”
可以认为,萨缪尔·亨廷顿对近期、中长期日本对外政策的预言基本上与事实相符。当前,日本统治者以“日美合作牵制中国”思想为指针的“借美制华”政策,必然与中国对自身核心利益的坚定维护发生不可调和的矛盾。
当前,中国在东海、南海与日本、菲律宾等国之间存在的岛屿主权和海域划分争端与“中国的核心利益”中的“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之间都有联系。坚持以和平的外交手段解决以上争端,将可能对维护核心利益中的“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等均做出正面的贡献,起到促进的作用。反之,如果因为上述争端与相关国家之间形成长期对抗关系甚至爆发武力冲突,则意味着为了核心利益中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与核心利益中的“国家安全”、“国家统一”、“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间形成互为牵制的局面。显然,为了落实中国外交的最大课题——为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我们应致力于做到维护核心利益中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与维护核心利益中的“国家安全”、“国家统一”、“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间形成相互促进的关系而不是相互牵制的关系。
中国是世界上陆地边界线最长的国家,实际管辖领土与俄罗斯、印度等14个国家接壤。与此同时,中国与日本、韩国之间在东海存在着海洋边界划分问题,与日本之间存在着钓鱼岛争端,与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文莱等东南亚各国在南海存在着海洋边界划分与岛屿主权争端。以上问题的总和直接触动了中国核心利益之中的“国家主权”利益和“领土完整”利益,并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其他四项核心利益,特别是影响到“国家安全”利益。至于以上每一项领土争端(例如中日钓鱼岛争端、中菲海域争端)相对于“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这两项核心利益的总体而言,则属于局部利益。
从2012年4月石原慎太郎与美国鹰派政治家共同策划“购岛”、日本政府于同年9月对钓鱼岛实施所谓“国有化”以来,中日围绕钓鱼岛的领土主权争端和东海海域划界争端曾经发展到白热化的地步。显然,这个争端是由日本方面挑起的,而从中国方面看,所谓中日“岛争”也成为中国外交和军事斗争的一个空前突出的热点。虽然钓鱼岛的领土主权争端和东海海域划界争端相对于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总体利益而言,乃至相对于中国六大核心利益的总体利益而言,显然是属于“局部性核心利益”(在一些学术讨论会上,也有学者主张“有争议的领土不宜定位为‘核心利益’”)。但是,事关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某些核心利益的局部性并不意味着它在各种核心利益当中受关注程度和战略优先顺序必然是靠后的,因为它是由于日本方面不断对我挑衅与“激怒”才使这个局部矛盾不断激化,而且上升到中日之间的“战略对峙”,同时钓鱼岛争端问题又与日本的错误历史认识问题存在着密切关系,致使中日“岛争”在一个时期上升为我们维护国家核心利益斗争的“最前线”,中日矛盾从非对抗性矛盾上升到局部的对抗性矛盾,在一定时期我与日方展开坚决的、毫不妥协的斗争是完全必要和正确的。
五:当前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社会的热点问题有哪些
国际主要是叙利激问题、钓鱼岛及中日关系、朝鲜半岛问题。
国内主要是一些地方人权维权事件(大部分被和谐)、省部级官员腐败惩治事件、如薄的问题,明年10月上旬或中旬召开的三中全会、西藏问题。
六:目前国际形势热点有哪些
(一)、国际局势保持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但局部性的战争、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
当前,大国关系继续以合作为主调并保持相对稳定。美欧、美俄之间因伊拉克战争出现的矛盾有所缓和,虽然双方之间深层次的矛盾和分歧并未消除;中美关系在台湾问题、经贸问题等方面面临新的考验,但双方的合作领域与共同利益仍在扩大,双边关系中的相互依存性进一步加强;中俄、中欧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巩固,合作关系继续加深;中日政治关系虽因日政界对二战态度、双方领土争端等问题而受到较大干扰,但双方经贸合作、文化交流和民间往来仍然高潮迭起,足见中日友好与合作基础深厚,日趋成熟;中印政治与经济关系均保持积极态势。相对稳定的大国关系,反映和平与发展作为当今世界的主流不可逆转。
然而,当前国际形势亦有相当严峻的一面。地区性的战争和暴力冲突此起彼伏,局部性的战乱、动荡与紧张已从三个方面对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带来严重冲击。其一,不同程度地破坏甚至摧毁了有关地区的和平与发展环境。其二,间接影响了整个世界的发展环境。其三,增添了大国关系中的隐患,从而威胁整个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二)、霸权主义仍是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
美霸权主义在伊拉克虽遭受挫折,但元气未伤,其谋求单极世界霸权的势头仍将延续相当一段时期;当今世界多数热点问题,如伊拉克战争的各种后遗症、巴以冲突的持续和升级、朝鲜半岛形势的紧张,虽涉及各种复杂因素,但从根本上说都与霸权主义干预密切相关
(三)、国际恐怖主义反弹强烈,国际反恐斗争形势严峻。
冷战结束后,恐怖主义活动愈演愈烈,已成为国际社会一大公害。近年以来,国际反恐形势出现若干新动向。首先,恐怖主义活动出现新的反弹,打击恐怖主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更加突出。恐怖主义袭击频率增加,活动范围、袭击规模扩大。西班牙、俄罗斯等地先后遭受严重恐怖主义袭击,举世震惊。
(四)、全球性军事战略深入调整。
当前,世界上一些军事大国正在进行二战以来最广泛、最深刻的军事战略调整。其主要目的就是增强军事实力,强化军事力量在维护和扩展国家利益中的职能作用,谋求在世界多极化进程中占据优势地位,争夺在二十一世纪国际社会中的战略主动权。
七:既时事政治,最近人们谈论的热点话题,
即时时事政治,最近人们谈论的热点话题有:
宏观上的,中日韩首脑峰会、习大大新加坡访问,两岸领导人会面、十八届五中全会、十三五规划。
微观上,二孩政策等。
八:如何看待当前中日关系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也都是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国家,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既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也是亚太地区和世界和平与繁荣的需要。两国政府及各界人士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都应从这个基本立场出发,在《中日联合声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中日联合宣言》三个政治文件的基础上,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致力于稳定、改善和发展中日关系。
日本是中国的近邻,彼此间有着充分的利益交融,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这一趋势将进一步发展。友好相处,合作双赢,是符合中日两国根本利益的唯一正确选择。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继续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实现中日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对中日两国都具有重要意义。
30多年来,中日经贸关系持续快速发展,双方已互为重要合作伙伴,相互依存日益加深。2004年中日贸易额达1678亿美元,与中美贸易、中欧贸易呈三足鼎立之势。同时,截至2004年底,日本累计对华投资协议金额达666亿美元,成为中国最主要的外资来源。中日两国在推进东亚区域合作,和平解决朝核问题等地区和国际事务中也保持了协调与合作。作为中日关系得以恢复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动力,民间友好往来是中日关系独特的传统优势。两国年人员往来已由邦交正常化之初的不足1万人次发展到435万人次。两国间的友好城市已发展到226对。每周飞行于两国之间的各种航班多达500架次。
但是,随着近年来日本大国意识的膨胀,右翼政治势力愈加活跃,日方在历史、台湾等问题上大开倒车,不仅一再刺激中国人民的感情,而且失信于中国人民,致使中日关系出现当前复杂局面,这样的结果不利于日本,也不利于中国。
日本在战后未能彻底清算军国主义者所犯下的侵略罪行,也没有对年轻一代进行正确、全面的历史教育。因此,日本国内一直存在否认和美化侵略历史的社会土壤,右翼势力不时跳出来否认侵略历史,美化侵略战争,而日本政府则以种种借口,采取包庇纵容的态度。随着近年来日本社会思潮的右倾化,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消极倾向更趋突出。最近再次发生的历史教科书问题的实质就在于日本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历史,不能以正确的历史观教育年轻一代。日本政府的这种倒行逆施只能破坏包括中日关系在内的它与亚洲邻国的关系,有损它在亚洲及世界各国人民心中的形象。
早在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时,周恩来总理就曾明确指出,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因此,中日两国都应采取向前看的态度,积极发展中日友好事业,致力于维护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
在中日两国两千多年的交往史中,既有密切的现实联系,又有历史的恩怨,两国关系中的曲折变迁对各自国运兴衰都产生过重要影响,也都证明了中日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两伤”这一亘古不变的道理。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我认为要全面地去看代日本!大和民族的日本军国主义曾经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而且现在的极右翼势力十分顽固拒不承认战争罪行也令我们非常愤慨。但我们也不应只看到日本的这一方面,虽然在我心中一样地瞧不起或者愤恨这个死不认错的民族,但全面地看日本人也不是一无是处。
日本人能够从其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带来的灾害中迅速崛起成为亚洲四小龙,自然有其民族的可贵之处,他们一样有其艰难困苦和勤劳善良的一面,也有其忍辱负重改革自新的一面。随着其社会经济科技的进步,他们虽说自以为何等地优越或者何等地自负,但从来没有放弃向先进的科技、先进的文化学习,而且日本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比较团结注重集体荣誉感。
这些说多了也许让人觉得我如何崇拜日......余下全文>>
九:如何看待当前的中美关系或中日关系?
中美中日关系,是三个经济大国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既合作又斗争,各有自身利益需要维护!
美国离不开中国大市场,离不开中国在朝鲜半岛、中东地区的协调作用;但又怕中国的发展会超级美国的霸主地位,所以想尽一切办法围堵中国,建立了第一第二岛链,牵制中国的崛起!
日本也同样离不开中国市场,对中国的资源垂涎欲滴,但日本与中国的历史问题是一个过不去的坎,钓鱼岛是谁也不会让步的必争、核心利益,关系也总是和而不紧、斗而不破、明争暗斗、唇枪舌剑,没完没了!
美国利用日本,拉拢日本但不信任日本,时紧时松、时拉时打、警告日本你不要出我的圈;日本仰仗美国撑腰,甘心做奴役,看美国脸色做事,完全一副哈巴狗角色,既不敢走在主子前面,也不敢被掉队,离主子太远!
美日关系并非铁板一块;中美关系亦非完全对立;中日双方都有改善关系诉求。所以三者关系不是绝对的僵化的一成不变的,还是可以改变、能够改善、具有合作共赢空间的,成事在天谋事在人,有礼有节,不卑不吭,静观其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