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质量风险控制

一:采购风险管理与控制是什么?

企业控制风险、如何防范供应风险、质量与成本、质量与市场、完善风险管理、从容你是采购主管以上的啊?怎麼还要做这些,我们看工作效率的~表面说这麼好没啥

二:采购的风险控制点有哪些?应如何防范

通常来说,对于不熟悉的材料、部件、装备、供应商和增加的资金数量而言,风险看起来较高。采购员可以采取一系列的行动去避免、减轻、转嫁、限制或者抵制风险。 1:控制价格,要有成本意思 2:严格按照公司采购流程操作 3:明确自己的采购过程中的角色问题,什么是职责范围,什么是越权处理 4:所有的合同、洽商承诺、招投标文件、公司要求条件什么的,一定需规范,必须公司领导及投标人书面签字确认的文件 5:采购员是个敏感的职位,要和供货商保持距离,特别是在领导眼里 基本上就这些的吧,其他主要是看公司管理得如何了

三:采购风险的规避风险

任何事物都有风险,采购风险归根结底,也是可以通过一定手段和有效措施加以防范和规避的。主要的手段有:作好年度采购预算及策略规划;慎重选择供应商,重视供应商的筛选和评级;严格审查订货合同,尽量完善合同条款;拓宽信息渠道,保持信息流畅顺利;完善风险控制体系,充分运用供应链管理优化供应和需求;加强过程跟踪和控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处理,以减低采购风险。充分利用专业化的信息网站,有助于采购人员更方便、更准确地获取信息,为评判供应商和产品提供依据。同时公司对贡要的供应商可派遣专职驻厂员,或经常对供应商进行质量检查。采购应减少对个别供应商大户的过分依赖,可采用备选方案及备选供应商,以分散采购风险。至于预算,由于采购预算是基于物料成本及销售预测等数据推算出来的,以接单式生产为主的公司应注意一些关键器件能否在要求的时间发货,适当运用MRPⅡ系统以及现货结合的方法以减少风险,在项目开发前充分与所有原材料供应商沟通,使供应商清楚配合的方向及要求。

四:采购质量控制

采购要素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

一、采购过程

采购产品对组织产品是否能符合要求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因此应进行采购控制,以确保采购产品在质量要求、交付和服务等各方面符合规定的采购要求。

?? 采购控制主要包括对采购产品及供方的控制、制订采购要求和验证采购产品。

采购产品指任何影响本组织产品质量的采购品及过程的外包项目。如机械厂采购的钢材、齿轮、模具,炼油厂采购的原油,餐饮店采购的酒类,计算机公司采购的通用软件,旅店的洗衣外包,旅游公司租用旅行车,设计院的设计外包等。

??在确定采购产品对本组织产品影响时,应考虑:

a) 对本组织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影响;

b) 对本组织产品加工过程或服务提供过程等产品实现后续过程的影响;

c) 直接影响(如材料、零部件)或间接影响(如模具、焊条);

d) 影响的重要程度(如是否影响到产品正常使用的关键特性或安全性)。

??对采购产品及其供方的控制程度取决于上述影响。一般可按规定的分等原则划分其影响的重要度级别,对不同级别的采购产品及其供方实施不同的控制。

??根据供方按照组织要求提供产品能力评价和选择供方是组织对采购控制的内容之一。一般需要评价供方产品的符合性、供方提供产品的质量保证能力(包括生产过程、交货期和交付后的服务等),以及认为必要的其他方面(如价格等)。

例如,对新开发的供方主要评价:

a) 供方产品质量状况或来自有关方面的信息(已向其他组织提供同类产品的质量情况);

b) 供方质量管理体系对按要求如期提供稳定质量的产品的保证能力;

c) 供笔的顾客满意度;

d) 产品交付后由供方提供相关的服务和和技术支持能力(如零配件供应、维修服务等);

e) 其他方面(如与履约能力有关的财务状况、价格和交付情况等)。

??对现有供方仍需定期(或不定期)重新评价其按要求提供产品的持续保证能力。当已被选为合格的供方在提供产品或服务中出现问题是,组织应有相应措施以保证采购产品持续符合要求,这些措包括与供方沟通、加严采购的验证或检验、限制或停止供方供货。

??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供方的准则应做出规定。一般考虑评价的内容(如产品质量信息、样品检验、质量管理体系或质量管理状况等)、供方信息调查方式(如现场调查、同行信息、提供证实材料等)、评价方式(指组织内部评价程序)、接受为合格供方的条件(可以分等级接受)、重新评价的时机、内容方式和接受条件等。

这些准则应根据前述采购产品重要程度的不同而有差异。

??评价结果及评价引起的必要的控制措施应予以记录并保持。

证据

?? 采购产品对实现过程及组织产品影响的信息。

?? 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供方的准则。

?? 评价结果和必要措施的记录。

二、采购信息

采购信息应清楚准确地表达拟采购产品的要求,既采购要求。适当时包括:

a) 有关产品的质量要求或外包服务要求;

b) 有关产品提供的程序性要求,如:

——供方提交产品的程序(如样品/试生产/批生产批准程序、见证点设置、放行方式、让步申请等);

——供方生产或服务提供的过程要求(如工艺要求等);

——供方设备方面的要求(如旅行社要求旅店安排房间、机加工要求数控机床等);

c) 有关供方人员资格的要求;

d) 有关供方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在就采购信息与供方沟通前,组织应采取必要的控制手段确保采购要求是充分和适宜的。制定采购要求的信息形式可以是合同、订单、技术协议(含技术文件、图样等)、询价单及采购计划等。在与供方洽谈合同、询价或招标以至发出订单(包括口头订单)前,一般采用评审或由......余下全文>>

五: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存在哪些方面的风险及采取措施

(1)管理组织体系设置不合理很多企业的采购业务没有集中,经常由几个部门进行,多头采购及重复采购现象严重。必然会增加采购成本。同时,不同的采购部门、采购流程及采购凭证很容易出现信息传递的时滞和失真,以及采购的失控并造成库存积压的现象。

(2)企业采购业务内部相互监督不够

大多数生产企业都设立了采购部门,主管采购业务并负责掌握供应商及供货信息等资料。采购部门依据采购计划进行询价,从而确定采购计划及候选供应商名单并提交给上级主管部门审批,申请付款。实质上,上级主管部门、财务部门、质量检验仅限于对已发生的采购业务进行质量、数量、规格及价格等方面的一致性复核,而对采购前期工作如物料供应的市场调研、供应商的选择、供货谈判及订立合同等工作缺乏监督。

(3)预算和价格控制不严格

企业的采购计划都是依据销售计划及生产计划编制的,由于市场瞬息万变,销售计划的经常变动,会引起采购计划的变动也相对频繁。如果在采购业务具体操作时,采购部门与销售部门、生产部门及其他部门缺乏沟通,则必然导致企业虽然编制了采购预算和采购计划,却流于形式。 同时,很多企业也忽视了对采购价格的控制,或者有控制也是弱控制,只见制度不见实际操作之中。借口不外乎是市场变化太快,价格瞬息万变,而企业又急需要用相关原材料,采购人员不得不接受市场提供的价格,所以采购成本比较高。

(4)内部牵制,权限控制及数据管理不严密

1)内部岗位牵制的风险提高自动高效的计算机网络应用,使操作人员的数量大大减少,采购业务中各种审批核算手续完全由计算机统一执行,如今,各类电脑软件的操作人员权限分工是靠口令授权来完成的,而口令存放在计算机系统内,不像手工环境下代表授权的印章锁在箱子里或带在身上那样保险,因此一旦被人破解或窃取便会带来极大的隐患。

2)数据管理的缺陷数据管理的缺陷通常存在以下三方面的数据操作问题:数据输入不规范,同一部门不同的成员有不同的数据输入格式,造成数据不一致;数据操作权限混乱,数据来源过多,同一业务在不同部门的赋值不同;企业本身一些业务不规范,没有及时形成业务数据,导致在系统中的数

六:采购风险对企业有什么影响

企业物资采购存在的主要风险

(一)价格风险

一是由于供应商与相关业务人员在投标前相互串通,透露标底,使企业采购蒙受损失。二是当采购人员对价格预测失误而进行批量采购,造成价格风险。

(二)采购质量风险。

一方面由于供应商提供的物资质量不符合要求,而导致企业不能正常生产,给用户造成经济、技术、人身安全、企业声誉等方面的损害。另一方面供应商提供的物资以次充好.直接影响到企业产品的整体质量、制造加工与交货期,降低企业信誉和产品竞争力。

(三)计划风险

因市场需求发生变动,影响到采购计划的准确性;采购计划编制不适当或不科学,与目标发生较大偏离,导致采购中计划风险。

(四)合同风险

一是合同条款模糊不清,盲目签约;违约责任约束简化,口头协议,君子协定;签证、公证合同比例过低等等。二是合同行为不正当。卖方为了改变在市场竞争中的不利地位。往往采取一系列不正当手段,如对采购人员行贿,套取企业采购标底;给予虚假优惠,以某些好处为诱饵公开兜售假冒伪劣产品。而有些采购人员则贪求蝇头小利,牺牲企业利益,不能严格按规定签约。三是合同日常管理混乱。

(五)验收风险

在数量上缺斤少两;在质量上鱼目混珠,以次充好;在品种规格上货不对路,不合规定要求等等。

(六)存量风险

一是采购量不能及时满足生产之需要,生产中断造成损失而引发的风险。二是盲目进货,造成积压,大量资金沉淀于库存中,降低了资金周转率,形成存储风险。

企业物资采购防范措施

(一)建立完善物资采购管理流程

要从建立完善物资需求提出,到采购计划、合同签订(采购方式、采购渠道、采购价格)、货物运输、产品验收入库等环节的管理制度入手,完善《物资采购管理办法》,通过强化采购策略研究,采取科学、理性的采购方式,加大过程控制等管理措施,实现物资的“安全、及时、经济”供应,堵塞各种漏洞。重点做到三个明确:明确采购目的。采购的物资必须是企业所需要的,采购部门在采购过程中不应一味的追求价格最低化,应对所要采购的物资的质量和效用进行通盘考虑,在为企业节约资金的同时,保证采购质量。明确供应商资格。订立采购合同前,须对参加投标的所有供应商进行资格审查,包括资格预审、资格复审和资格后审,以便在采购初期就能把由供应商方面的不确定因素带来的采购风险控制在最小。明确保证金制度。设立投标保证金,防止投标方在开标后撤回其投标,设立履约保证金,防止供应商不能履行合同而给企业带来损失等。另外,还要建立和完善采购信息公开制度和程序公开制度,方便供应商及时了解情况。

(二)切实加强物资采购的管理监督

防范物资采购风险,重点要强化管理和监督。首先,建立物资采购人员绩效考核办法,完善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修订完善《物资采购业务监督办法》,采取定期开展工作检查、专业化分工、岗位轮换等有效措施,强化对采购人员的管理,增强企业内部的风险防范能力。其次,加强对物资采购招标和签约监督。检查采购招标是否按照程序进行,是否存在违反规定的行为;是否每年对供应商进行一次复审评定;合同条款是否有悖于政策、法律。合同条款是否齐全、权利义务是否正确、手续是否具备等。其三,对物资采购全过程、全方位的审计。重点加强对物料需求计划、物资采购计划、合同签证、合同台账、合同汇总、合同执行及信息反馈的审计。依据审查程序和要求,了解采购工作是否规范、措施是否到位、是否存在偏离实际等情况,通过审计鉴定,及时发现和纠正在物资采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采购过程有序高效运行。

(三)加强现......余下全文>>

七:政府采购业务管理制度控制什么问题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适应政府职能转变和构建现代财政制度需要,落实政府采购法律法规要求,执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2012〕21号)和《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5〕24号)相关规定,落实《关于加强政府采购活动内部控制管理的指导意见》(财库〔2016〕99号)及《财政部关于在政府采购活动中查询及使用信用记录有关问题的通知》(财库〔2016〕125号),坚持底线思维和问题导向,创新政府采购管理手段,切实加强政府采购活动中的权力运行监督,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升政府采购活动的组织管理水平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提高政府采购公信力。

(二)基本原则。

在政府采购领域内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是推动政府采购工作有序进行的重要力量,是加强政府采购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国家政府采购法律法规的必要补充。在实际操作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合法性原则。政府采购必须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及相关制度的规定,依法办事是首要原则,因此,政府采购领域内加强内部控制管理也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等法律的规定。

2.适应性原则。加强内部控制管理的强度应当符合我市政府采购的情况和要求,不能因应付完成工作而脱离实际,不能生搬硬套,必须从我市实际出发,才能由此推动我市政府采购领域事业的蓬勃发展,适应新形势。

3.规范性原则。一是全面性,内部控制的领域应涵盖政府采购的每个过程、部门、环节,包括采购人内部相互牵制、采购人与招标公司、采购人与招标公司之间的相互牵制;二是控制的内容,不仅要对具体业务活动进行控制及监管,还要把控制环境,控制的效果应纳入年终考核范畴;三是控制的时间,不仅要在事中控制,还要实施事前和事后控制。

4.对等性原则。《关于加强政府采购活动内部控制管理的指导意见》(财库〔2016〕99号)中提出要权责对等与依法惩处并行。在政府采购执行与监管过程中贯彻权责一致原则,因权定责、权责对应。严格执行法律法规的问责条款,有错必究、失责必惩。

(三)主要目标。

1.明确政府采购活动中的风险点,对风险点进行识别、控制和防范,对部门和岗位人员的责任进行确认和追究。

2.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对政府采购活动进行有效的自我控制与管理,发挥内部机构之间,相关业务、环节和岗位之间的相互监督和制约作用。

3.相关的内控制度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并得到有效贯彻执行,各项政府采购活动依法依规。

二、主要任务

(一)落实主体责任。

采购人应当做好政府采购业务的内部归口管理和所属单位管理,明确内部工作机制,重点加强对采购需求、政策落实、信息公开、履约验收、结果评价等的管理。

采购代理机构应当做好流程控制,围绕委托代理、编制采购文件和拟订合同文本、执行采购程序、代理采购绩效等政府采购活动的重点内容和环节加强管理。

监管部门应当强化依法行政意识 ,重点完善采购方式审批、采购进口产品审核、投诉处理、监督检查等内部管理制度和工作规程。

评审专家应当着力于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更新知识储备,与多元化的政府采购需求相适应。

(二)明确重点任务。

1.严防廉政风险。牢固树立廉洁是政府采购生命线的根本理念,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针对政府采购岗位设置、流程设计、主体责任、与市场主体交往等重点问题,细化廉政规范、明确纪律规矩,形成严密、有效的约束......余下全文>>

八:采购质量控制

所谓采购质量管理,是指对采购质量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通过对供应商质量评估和认证,从而建立采购管理质量保证体系,保证企业的物资供应活动。

采购质量管理的内容

1.采购部门的质量管理

(1)物料采购的质量管理;

(2)物料采购的组织工作;

(3)物料采购供应的协调工作;

(4)物料采购供应的控制工作。

2.供应商评估与认证,以及产品的验收把关等工作

(1)评估供货商;

(2)建立采购认证体系;

(3)物料的验收工作

3.采购质量管理保证体系

质量保证是指质量控制所采用的方法和程序,也就是系统的检查产品的功能、产品的生产过程以保证产 品质量满足要求。

采购质量管理的作用

1.有利于提高企业产品质量

2.有利于保证企业生产有节奏、持续进行

3.有利于保证企业产品生产和使用环节的安全

采购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

1、适当的地点;

2、适当的质量;

3、适当的时间;

4、适当的价格;  5、适当的数量;

加强采购质量管理的措施

采购质量管理应采取以下综合措施:

①强化采购职能机构,明确职责和权限,实行物资 归口管理,集中统一采购;

②建立一支精干、得力、高素质的采购员队伍,作好采购员的选拔、聘用、培训、考核 等项工作;

③制定科学的采购计划并认真执行,必要时可进行调整;

④对供货厂商进行合格评定,保证全部向合格供方采购产品,并建立合格供方档案;

⑤准备齐全、正确的采购资料,经主管人员审批后送达供货厂商;

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的要求与供方签订采购合同,并切实履行;

⑦安排好采购品的验证和进货检验;

⑧对大批量、重要物资的采购可采用招标采购等。

采购质量管理的方法

一、制定联合质量计划

采购现代商品,不仅购买商品本身,而且还要购买供应商在产品设计、制造工艺、质量控制、技术帮助等方面的服务。要有效地购买供应商的这种服务,需要把供需双方的能力对等协调起来,协调的办法就是制定联合质量计划。联合质量计划中一般要包括经济、技术、管理等三个方面。

二、向供应商派常驻代表

为直接掌握供应商商品质量状况,可由采购方向供应商派出常驻代表,其主要职责是向供应商提出具体的商品质量要求,了解该供应商质量管理的有关情况,如质量管理机构的设置,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制,质量体系的建立与实施,产品设计、生产、包装、检验等情况,特别是对出厂前的最终检验和试验要进行监督,对供应商出具的质量证明材料要核实并确认,起到在供应商内进行质量把关的作用。

三、定期或不定期监督检查

采购方可根据实际情况派技术人员或专家对供应商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通过监督检查,有利于全面把握供应商的综合能力,及时发现其薄弱环节并要求其改善,从而从体系上保证了供货质量。主要监督检查双方买卖合同的执行情况,重点监督检查拟购商品的质量情况。如在生产前主要是监督检查原材料和外购件的质量状况;在生产中主要是监督检查各工序半成品的质量状况;在生产后主要是监督检查产成品的检验、试验及包装情况。需要注意的是,对关键工序或特殊工序必须作为重点进行监督检查。

四、及时掌握供应商生产状况的变化

由于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供应商的生产状况必然也会随之变化。采购方应及时掌握其变化的情况,对生产发生的一些重大变化,应要求供应商及时向采购方报告。如产品设计或结构上的重大变化、制造工艺上的重大变化、检验和试验设备及规程方面的重大变化等,供应商都应......余下全文>>

九:如何加强采购物料质量控制

1、对供应商进行信誉度调查;

2、签订合同有质量保证;3、物料入库验收有制度、有监督;

4、物料使用有质量反馈;

5、出现质量问题能及时处理。

十:如何控制和防范采购过程的风险

1、采购标的物的验收风险:每个标的物必须有验收标准,这样可以避免出现“货不对板”、浪费资金,有了标准才可以让采购员进行3家比价询价,采购到适合公司的标的物。

2、公司资质的风险把控:与供应商初步接触,需先审核对方的资质,具备有交货资质的公司才与对方进行交易。

3、采购资金的风险把控:与供应商沟通付款条款,尽量少给订(定)金,尽量避免出现全款支付,等供应商发货。

4、对于设备或工程类的采购风险把控:必须签订工程或设备的质量保证金,在限定保值期完结后,视情况再评估支付的款项。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