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育质量
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一个学校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要有一个先进的教育思想、科学的管理水平、高效的学校领导班子,必须要有一套较为完善科学的管理机制作保障;必须要有一支热爱教育、团结协作、奋发向上的教师队伍。对于一个教师而言,要想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除了应具备渊博的专业知识外,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模式,不断探索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下面是本文对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几点浅见。
一、思想先进、管理科学、工作高效的学校领导班子和热爱教育、团结协作、奋发向上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性因素。
1、思想是行动的航标,学校领导集体的教育思想会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育行为。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启动,国家选拔人才的方式方法势必发生重大改革,应试教育必将真正意义上退出历史的舞台,素质教育将会全面落实。所以,作为新时期的学校领导集体必须认清形势,及时更新教育思想,转变育人观念,调整育人思路,尝试多元评价体系,制定合理的学生评价制度,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从奠定学生终身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尽快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树立全新的教育思想,认真落实素质教育。
2、管理环节是任何一项工作的重要过程,科学的管理机制会产生高效的工作效率。不科学、松散的管理将会导致人力和物力的双重浪费,不但严重影响工作效率,更会挫伤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所以,作为学校领导集体,必须避免官僚作风,经常深入教学一线,及时观察教学状况,悉心听取师生的建议和意见,不断完善学校各项管理机制,以人为本,灵活管理,避免形式主义的机械化操作,力求管理的实效性和激励性。尤其是激励机制,学校要多方面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协调、争取资金,要舍得花钱,舍得花大钱,提高教师福利、加大报酬、奖励标准和力度;努力解决教师职称评定、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长期存在的焦点问题,彻底消除教师思想顾虑,让其安心工作。
3、教师是教育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具备热爱教育、团结协作、奋发向上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学校育人工作的对象不仅仅是培养学生,还要培养教师。师资队伍建设至关重要,一所好的学校离不开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作为学校领导必须以身作则,做好示范引领作用,加强师德教育,对教师面临的来自社会、来自学生、来自个人家庭的思想压力、困惑及时进行引导开通,将学校和社会对人生观、价值观的理解距离有机地进行协调统一,缩小认识差距。引导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逐步理解教书育人这一神圣职业的现实意义,在教学中培养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在工作中通过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培养争优创先的工作热情。集体的智慧是无限的,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汇聚广大教师的集体智慧和力量,才能获得很高的工作效率。
二、渊博的专业知识、先进的教育理念、创新的教学模式,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决定性因素。
1、社会在飞速发展,知识也在不断更新,新课程改革使从事基础教育的广大教师面临新的挑战。课程间的整合、知识面的跨度,都给原有的所谓“专业”带来挑战。新课程需要具有综合型知识结构的教师,所以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重视继续再教育,加强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面,才能胜任新时期教学工作。
2、新课程的实施,全面肯定了素质教育的人才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摈弃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的应试教育思想,要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为目的,因材施教,重视知识的获取过程,重视锻炼学生的动脑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为社会......余下全文>>
二:如何理解作为教师,只有时时加强学习,才能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语文课程标准》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我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熟练掌握教材体系。 教师加强学习,熟练掌握教材体系,是提高教学质量最重要的,也是最好的办法。无论是语文教师还是数学教师都应该加强对教材的通读,加强对教材的理解。自己先去认真地学一遍教材,然后才决定要采取哪种方法去教学。语文教师,要几乎会背所有的课文,知道每篇课文的生字词,每篇课文的重难点、写作方法,等等;数学老师应该掌握每个单元的知识点、教材的连贯性等。 二、作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尤其是备课的质量。 我们要求学生作好充分的课前准备,除了准备学习用品,有些还需要预习,或者开展一些调查研究,这样才能学好;同样道理,教师在课前也应该作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教师的课前准备包括物质上的准备,心理上的准备,体力上的准备,还有内容与方法的准备等等。我们可以对每堂课分别对号入座式地自我检查。 三,要投入地上好课。有了充分地准备,我们才能投入地上课。一堂好课,需要教师首先投入,教师置身于课堂之外,淡乎乎地讲课,学生就会木乎乎地听课,最后大家傻乎乎地下课。我们一定要知道,课堂不仅是你的课堂,更是孩子们的课堂,由于教师的不投入导致学生学习的效果不好,教师是要负首要责任的,如果你要批评学生学得不好,首先要骂自己教得不好。不然就没有资格批评学生。投入到课堂中去,我们才有可能把学生带入课堂,才能让孩子们愉快地学习,投入到课堂中去,我们才能感受到教育真正的含义,体会到课堂教学给我们带来的成就感。 四、当堂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做好辅优补差的工作。 课堂里的东西,要当堂检查掌握的情况,有些是马上可以测出来的,有些是需要通过作业的形式反应出来的,那么,如果我们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多一份用心,多一些纠正的时间,在他们做作业时一个个地当面批改,及时地订正,就不会需要那么多的课堂以外的时间去帮助孩子们解决课堂中的问题,真有的话,那也是个别的问题,而不是需要整班整班地去补课,去重讲或重做。一点一滴的积累,才有一点一滴的进步,四十分钟里能解决的问题决不放到课外。教学质量好与不好,就体现在每堂课中,抓住了课堂,你就抓住了一切,只有量的累积,才会有质的体现。 此外,教师应及时地检查教学质量。自我检查效果最好,有时可以在上课时进行,课后及时记录教学的情况,从学生的作业中检查自己的教学效果,与学生面对面地交流,听取学生对自己的课堂意见,等等,这些,都是非常好的办法。
三:如何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
学校教育过程中,我们在处理遇到的问题时,教师的教育观念不同,会有不同的处理结果。在传统教育观念下,当学生犯了错时,我们一般的做法就是把学生训斥一顿,弄得师生关系紧张;好一些的教师可以自己讲出一种办法,让学生身体力行去做,从内心、情感上去感化他们,让这件事就过去了。但在上述教育情境中,教师眼中的学生是主动的,是愿意学习的、肯专研的,是聪明的、有发展潜力的。在这样的观念下,就有了这样的教育方法,也就有了学生的出乎教师意料却又在教师期望之中的成绩。这里,教师面临着自己教育观念的更新问题。我认为我们教师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去体会:1.教师要有正确的发展观。教师把教育过程不仅看成是传授书本知识的过程,而且看作是发展学生的过程。这个教育情境让我们体验到师生是互相启发的,师生是互动发展、共同发展的。2.教师要有正确的学生观。教师看到了每一个学生都有着巨大的发展潜能,只要创造机会,引导得法,学生就会作出出乎意料的创造。3.教师要有更新的教育观。教师要确立新的教育本质观,要认识到教育除了传授知识外,还有培养创新能力的功能。同时认识到教育应回归生活,在日常的生活中就存在着巨大的潜在的教育资源,有待教师和学生去共同开发,这样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创造兴趣。4.教师要有对学生发展的敏感性,善于创造教育时机,鼓励和引导学生发展。
四:如何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第一,要注重同学生的交往。教学中应有互动、协调的师生关系。教学活动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教学,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的主体,都具有独立人格价值,两者在人格上完全平等,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和表达的最基本的形式和途径是交往。如果师生人际关系中普遍存在着教师中心主义和管理主义,将严重剥夺学生的自主权,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摧残学生的自信心,由此将导致学生对教师的怨恨和抵触情绪,师生关系将经常处于冲突和对立之中。改变师生关系因此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重视。通过交往,重建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让学生体会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个性的张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是一种分享理解。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的转换。
第二,要在教学中改进评价方法,使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都有所提高,学习更有自信心。《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对教学的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班主任教育观念更新,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1、树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观
渴望沟通和交流是人的本性。在教育活动中,要经常有意识的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师生双向交流氛围,和学生交朋友,师生共建“情感热线”,进行心灵的交流。经常与学生讨论怎样做才是一名合格的学生,并时刻提醒他们用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言行。经常用肯定、赞扬、鼓励的方式与学生进行谈话,明确告诉他们“你能行”、“你可以”、“你会”、“老师相信你”……尽量增强学生们的自信心,使学生有成就感。
有些同学智力好,喜欢学数学不喜欢学语文。班主任就要适时抓住他爱好数学这一闪光点,因势利导,给他讲没有语文基础,数学应用题也难以理解的道理。指导他读课外书,给他创造锻炼的机会,来培养他学习语文的兴趣。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这些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都有明显的提高。由于师生共建了这种宽松和谐的人际交往环境,学生的个性爱好与个性品质才得到自由发展,他们才能主动地去探索去创新。
2、构建新型的班级管理观
在班内推行“人人都能当班干部”。从培养每个学生的能力出发,在班中实行学生干部轮换制。把管理学生转变为学生服务,对学生的发展负责,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展示个人才能、实现自我价值的空间和舞台。
在教好课的同时,坚持上好活动课,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例如,在班内开展古诗朗诵比赛、演讲比赛、手抄报展、古诗配画等活动。在针对学生不注意礼仪、损坏校园花草、乱扔废纸等现象,搞些如“你会接待客人吗”、“学生监督员”、“争当规范兵”等活动。经常鼓励学生参加学校举行的各种类型的兴趣活动小组,使每一个人的个性特长能够得以充分发展,使“苗子”长成“大树”,使“潜在”变为“可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3、确立新型的个性发展观
英国教育家洛克曾说:“每个人的心灵就如同他们的脸一样各不相同。正是他们无时无刻不表现自己的个性,才显示出难以想象的创造力和个性魅力。”这就需要我们做班主任的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班主任要用自己的一双“慧眼”去帮助学生发现自我,认识自我,为各种人才的成长打好基础。班主任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既宽松又有利于他们发展的土壤和环境,给予更多的呵护和友爱,使孩子的优点尽可能地发挥到极致。
只有有了对生命的深刻理解,有了对生命的珍爱和重视,班级工作才会焕发出生命力。因此在做班级工作时,班主任必须时刻提醒自己要“心中有学生”,“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努力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得到升华和落实。
六:新教改的更新观念
新的“课程教改”并不是对旧的教学模式的彻底否定。在我们的传统教育中,我们有着很多的优良传统,诸如两千年来中国教育中一直坚持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温故知新”等等,这些都是经过无数代教师的实践,而得出的真知灼见。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在“师说”里所论述的“传道、授业、解惑”,仍然是教育过程中必须遵循的“真理”。但我们同时要看到,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在“知识爆炸”的今天,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用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理念来补充、完善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是社会发展对学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大势所趋,时代使然。比如说,在新的教学方法中,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单位时间里为学生提供传统教育模式所不能达到的大量信息、知识,避免了传统教育模式中的死记硬背;传统教育中经常出现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为灵活多变的多媒体教学所替代。新“教改课程”中大容量的知识信息与现代生活密切相关连的新观念,提供了21世纪学校里,学生对新知识的需求,所有这些都是新“教改课程”的特点。
七: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
在教育改革中,课程的改革是核心.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一、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即促进者,指教师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
八:如何转变教育思想观念
以人为本 育人为本
推进素质教育是对传统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的深刻变革,要求根本转变长期以来形成的旧的思想观念。我国改革开放的经验表明:解放思想,带来了国家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推动了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近年来,在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中,素质教育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影响教育工作者行为模式的新教育观念层出不穷。宣传与学习以下这些好的思想、好的观念以及好的做法,对当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教学,所以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应有之义。实际上,课程方案一旦确定,教学改革就成了课程改革的重头戏了。如果教学观念不更新,教学方式不转变,课程改革就将流于形式,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课程教材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而教学改革将是一场更持久的、更复杂的攻坚战。
21世纪首先是人的世纪,是努力使人的个性全面而和谐发展的世纪。学校教育工作的着眼点,应当聚焦在未来人类社会的生存需要和未来社会创造者的发展需要,而不能仅仅考虑着学生的分数、大学的入门要求,甚至教师的名与利。
教育的根本功能是促进入的成长与发展,素质教育必须以育人为本。要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要认真思考,我们学校的活动,我们教师的行为,是否做到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保护学生,究竟是否遵循着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是否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服务。
教育的一切改革,最终要以促进人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服务为指导思想。"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应当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信念。要把这种为学生终身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贯穿于教育改革的始终。教育不是捧上一张张高一级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而是捧出一个个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教育不是追求百分之多少的优秀率、合格率,而是追求每个学生的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教育不是汇报时的总结、评比时的数据,而是教师与学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
九:班主任教育观念要更新,体现在哪四个方面
课程改革需要教师积极主动的参与,并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式,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一、确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在教师教学的转变中,观念是最关键的,它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作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方式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生发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