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入户走访心得体会

一:急求一篇原创的“万名干部进万 村入万户”走访活动心得体会,不用太长,原创就好,谢谢啦,急求哈~~

关于驻村走访调查的心得体会

按照省委“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文件的要求,我有幸参与此次声势浩大的“三万”活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对于我来说是一次与以往工作截然不同的全新体验,作为一个生于城市、长于城市的“八零后”,起初对这样的活动颇不以为然,潜意识里认为反正农村问题相对城市问题要简单单纯的多,也就是那么回事,然而通过真实体验,通过驻村工作中的看、问、访、谈,内心深处对“三农”问题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会,时间虽短,但收获颇多,现随笔如下,祈求共鸣。

一、初进农村的感受

我驻村的单位是黄陂区李家集镇朝阳寺村,该村共有登记户籍数510户,人口近1800人,耕地面积1700余亩,地势属于丘陵地带。当乘坐车辆初次功村时,我惊讶于该村的落后,进入村辖范围内,虽然简易道路边沿线不时看见宽敞的“一连三间”“独栋独院”房子,但房前散乱堆放的杂草、柴火、随风飘散的塑料袋和纸屑让人在自然风光中俨然产生一种不协调感,随着车辆的深入,入村道路也开始变得曲折、陡斜和破败。路边的耕地也由最初的郁郁葱葱的农作物变为大面积褐黄色龟裂的荒地,鲜有绿色的农作物在这片土地上也显得星罗棋布。“为什么同是一个村,耕地的区别会这么大?”我内心充满了疑惑,但随着的走访入户调查工作的深入,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也渐渐明晰。

1、“九九.三八.六一”现状

在入户调查中,我渐渐发现同大多数农村一样,朝阳寺村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所谓“九九.三八.六一”指的是村里留守人群大多为老人、妇女和儿童,而青壮年大多都入城务工。究其原因,不外乎随着城市规模扩张步伐的不断加快,城乡二元化的结构不但没有改变,而且差异愈加明显,目前城市在经济上与农村断层越来越大,并且在特定人群的年龄结构上也出现了明显的分水岭。

2、基础设施的落后

当稀疏平常的自来水、方便快捷的交通方式、随处可见的商业网点在我过去的生活中习以为常时,驻村后这些生活的基础设施变成了奢望,由于种种原因,该村仅极少数人能用上自来水,我们驻地的村委会距李家集镇9公里,购买各类生活用品必须去镇上,在唯一的入镇道路上,没有公交车和巴士,如果没有自己的交通工具,就只能依靠步行,步行时间最少需要50分钟以上,偶然运气好,有路过的电三轮可以乘坐,但在“电麻木”后座中震耳欲聋轰鸣伴随的起伏不平路面颠簸时,那滋味可想而之,并且这份“运气”是需要支付10元以上费用的,这笔费用对于不需要经常上镇的我来说,尚能承受,但是对于朝阳寺这个贫困村的村民来说,可能这点他们要“斤斤计较”下。

3、当地村民依旧贫困

我感叹当地农民穷困的经济现状。朝阳寺村农民经济以种植业收入和外出务工收入为主,由于种种原因,基本上没有种植和养殖专业大户,据走访数据显示,每户外出务工人员收入和留守人员种植收入平均综合,人均纯收入5000元左右,远低于武汉平均水平,问及许多村民,普遍反映,由于户均耕地在4亩左右,目前种植作物仅以自需要口粮蔬菜为主,少量村民种植经济作物,靠近镇上的耕地地势平坦,灌溉用的塘堰较为完善,相对而言,种植难度和风险可以控制,耕地利用率基本较高,但汪家田、黄武寺、江曲、李家大桥等村弯地势为典型丘陵地带,且塘堰严重缺失或年久失修,农作物的种植生长完全是“靠天收益”,故多数村民仅以自需要口粮蔬菜为主而选择性的种植一点作物,这一点很好解释了开头我疑惑的一幕。在雨水充足年份,亩均农作物产值剔除去种子、化肥等成本后,最大收益也不会高于1200元。大多数家庭通过卖点农产品,打点短工,勉强能应付一年的开支,但就是手头没多少余钱,如果有孩子上大学读书或有......余下全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