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诗的写作技巧?
1、选题新颖
选取别人很少涉及的题材,可能成为写作的一大优势。有时候,同样的旧题材,能够发掘出新的东西,也可以得到这样的结果。2、词语精炼
诗句不要拖拉,不要堆积华丽的词汇。要做到每个意象都发挥用处,每个字都不可删改与替换。3、注意细节
诗歌不同于小说和散文,无法对事物作出全面的描述,因此,诗人要善于观察和把握,抓住最具有代表性的点,以点盖面。4、深化主题
写作中不要完全束缚于题材的限定,加强事物的横向联想,提高诗歌的深度。峰回路转,往往有出人意料的效果。要注意不可离题太远,导致整首诗不知所云。5、保持速度
诗句的推进速度要严格控制在作者的笔下,不可过快,导致内部结构的过于纷乱;也不可过慢,对阅读造成障碍。具体情况,应照诗歌的选题、意象密度、情绪等因素而定。6、提炼标题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一个好的题目,首先就可以吸引读者的目光。同样的题材,好的标题所具有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从诗句中提炼切题的句子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也可以另外拟题,但要注意与内容的对应。7、断句与分行
一首诗,不仅要在内容上追求完美,外在的形式也同样重要。好的断句与分行,可以加强阅读效果,提高诗句的感染度,使阅读更加流畅。8、介入的角度
在诗歌当中,为了强化题材的感染力,作者往往会以各种角度介入诗句的进行。注意不同题材的介入角度,或切身,或旁观,或第二、第三人称,应视具体情况而定。9、注意修改
诗歌的写作不同与其他题材作品的写作,它更注重瞬间的灵感与爆发,很少会在进行中不断推敲和构思。因此,完成后的修改就显得非常重要。反复阅读与修改,有时候,最终的版本会与初稿完全不同。10、编排组诗
把题材相近、写法相似的诗编成组诗,是提高震撼力的好办法。组诗的先后顺序、总标题的选定视个人而定。
二:写好现代诗的技巧!!!!!!!!!
一、 现代诗的定义
现代诗要求诗人以饱和激情的想象创造出赋予典型化的意境,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不讲究格律,诗的分段建行、每行的字数没有固定要求。主要以诗意和语言的内在音乐动感取胜。
二、 现代诗的形式和要求
诗是诗人灵魂的剖白,呈现着诗人的全部心灵感受、内心独白。
就其意识归属分析:有政治的、经济的、伦理的、历史的、哲学的、美学的、人生的……就其情绪状态看:有愉悦的、哀伤的、昂奋的、低调的、爱的、憎的、愤怒的、恬适的、抑郁的……
一首诗的最佳动情点在哪里?从艺术欣赏看:在你的认同里;以创作实践论,在你的体验里。就上面两点,现代诗要求:①使用日常口语,务求准确,扬弃藻饰。②创造新的节奏。③要求绝对自由取材。④推陈意象、摈除含糊的泛论,把握具体的细节。⑤追求诗的坚定与清晰、放逐混淆与笼统。⑥诗的本质要求高度集中。
三、 感知
先谈谈灵感。所谓灵感是诗人、艺术家创作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创作者在丰富的生活实践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作活动时,由于某种事物的启示,思想豁然开朗,捕捉住富有创造性的构思,伴之而来的是创造力和创作激情的爆发。诗人艾青认为:“灵感是诗人对外界事物的一种无比协调、无比欢快的遇合,是诗人对事物的禁闭之门的开启。灵感是诗的受孕。“可见诗的灵感的产生,虽然具有很大的偶尔性,但归根结底是诗人、艺术家长期生活积累和艺术准备的结果。
感知即直接、间接的生活感受与认识,是诗歌写作活动的基础,也是写作过程的起点。没有对生活的感知,绝不可能进入诗歌写作过程和进行诗歌写作活动。即如一个从未见过葡萄尤其是没有吃过葡萄的人,绝不可能向人们道出葡萄的甜美或酸涩。严格地说,一切诗歌写作,成败得失的关键在对于生活感知的广狭、深浅、新旧、精粗。作家赵树理说:“有了生活,就有了主题和人物。”不过那有了生活的“有”就颇值得人们玩味与研究。说透了就是感知生活的广博、深厚、新颖、精神。毫无疑问,感知生活,是诗歌写作的第一道铁门槛。是有志于写作的人必须用心地去跨越的基础。
四、 提炼
提炼包含动笔之前的得意、凝意、立意的完整过程。它是继感知之后接踵而来的第二步工作。尽管对于“提炼”这一术语,诗歌界尚无规范性的界定,但基本含义是明确的,它就是把来自直接、间接的生活的意,经过凝炼与加工,使之升华为诗的主旨。写诗最要紧的是立意。立意贯穿在诗人对生活的体验、思索以及命笔行文的全过程中,也反映诗人对生活的加工、改造的匠心与意趣。“意义高低决定诗的社会价值和美学价值,所以许多诗人都熬费苦心地在“意”上下功夫;同时诗的意在诗行中的体现,应是隐蔽而寓于形象中,多运用暗示、曲笔、远距离比喻、没有规定性的象征手法。卞之琳的《断章》是一首优美难懂的诗:“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由于诗中象征意义的正确定性和诗人主观感觉的个体性,给作品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五、组合
写诗除了要认真遣词用语,讲究文辞外,还必须十分讲究字与行、行与行之间的结合方式。诗是内视力特别强的一种艺术形式,要求诗人用高度艺术的语言,抒发他在某种境遇里对某些事物的所见、所感、所思,用诗来袒露自己的心灵,传达自己的心灵信息,以表达对客观事物的深刻感受。而感受是诗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认识活动,是对审美客体的直接把握。所以,我们应该在诗歌写作前,也就是说在诗还正在我们大脑里受孕前就要事先构思好写这首诗应怎样写,包括主题的确定,生活素材的选择、诗体形式的选取、章法层次的安排等。一般来说,构思是在诗人的......余下全文>>
三:现代诗写作的技巧有哪些?
现代诗歌是指“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诗歌。中国近现代诗歌的主体新诗﹐诞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它是适应时代的要求﹐以接近群众的白话语言反映现实生活﹐表现科学民主的革命内容﹐以打破旧体诗格律形式束缚为主要标志的新体诗。“现代诗”名称,开始使用于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确立。
从胡适的《鸽子》开始,现代诗的创作至今已接近一百年,在这一百年间,中国新诗经历了突飞猛进的繁荣,尤其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新诗的流派繁多,如过江之鲫,不可胜数。现代诗的兴起,导致了文言诗逐渐淡出了中国文学创作的舞台,并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了第一个现代诗创作的高潮。但由于现代诗这一文体出现伊始,并没有一个系统的创作理论体系,对于其的审美标准也各不相同,导致许多新诗的创作走向泛滥和随意,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和损害了新诗这一文体的形象。为此,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就当时新诗创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新诗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这一主张在一定程度上为新诗的规范和严谨提供了依据。
之后虽然出现了许多其他的主张,如左联提出的“革命诗歌”、抗战时的“国防诗歌”、延安文艺座谈会提出并在之后逐渐衍化形成的“新民歌运动”等。但是真正为大众所接受,并在艺术的层面形成共识的还是闻一多的“三美”主张。
伴随着时代的进步,外来思潮的影响,以及新时期诗人的摸索,从闻一多的“三美”主张上,又逐渐延伸出了更多更丰富的认知。一些主张被弱化,如建筑美,另一些主张则被强调,如绘画美。而还有一些流派,针对“三美”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诗歌理念,由于这里探讨的是一些基本的内容,故而不做赘言。
一、音乐美——诗歌语言的节奏
闻一多提出的音乐美,在当时是针对新诗的韵律问题提出的。在当时,由于对文言文学过于左倾的抵触和颠覆,以至于一概与文言文学有重合的内容都被尽量的回避,如韵脚就被许多的诗歌创作者所忽略。20年代,冰心根据日本绯句而创立的冰心体,在带动小诗风潮的同时,更加把诗歌的音乐感这一问题丢进了历史的灰尘堆里。当时的诗歌,如最初刘半农沈尹默的诗、如郭沫若的《女神》、如湖畔诗社汪静之的《蕙的风》等,皆不在意诗歌的韵律。一方面固然是考虑新文学运动提出的颠覆文言文学,另一方面也因为新文学在创造社、文研会等领导下,倡导人文的回归,诗人们要求打碎一切的枷锁,尤其是限制其创作的格律的限制。
在这里我们要顺便提一下,正如萍姐上期所说,文言诗对于格律的要求很严,几近苛刻,对于新生的白话文学而言,如果要求其平仄对仗,严格按照平水韵,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在新诗创作的初期,诗人们多以破坏格律为荣。到了二三十年代,经过了十年创作热潮的新诗越发随意,几乎是随便说上两句话,就能冠以诗歌的名义。在这种情况下,闻一多提出了“三美”中的音乐美,并以新月社的诗歌创作,严格按照其执行。如他的《死水》,每节皆隔行押韵,节节换韵。与当时的诗歌创作情况相比较,可以说是非常的严谨。
到了今天,尤其是经过了文革之后的诗歌创作热潮,现代诗的创作对于韵脚已经不做要求,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又要回归到20年代那样几乎混乱而随意的诗歌创作状态。相反,我们更应该学习“音乐美”的理论,并在另一个方面将之体现出来,这就是诗歌语言的节奏感。换句话说,就是诗歌语言内部的旋律,也即语脉。
我们看文革后的现代诗佳作,甚至看之前二三十年代现代诗的佳作,即使是在最为混乱的创作时期,优秀的作品依旧是节奏感相当强的作品。如胡适的《鸽子》:
好一片晚秋天气
有一只鸽子
在......余下全文>>
四:诗歌的写作技巧?
<诗歌写作技巧> 诗歌语言 最本色的文学语言,特殊功能: A、抒情,接近于描绘功能小的音乐。B、有机信息系统,一个字,能产生神奇效用。如"朱门酒肉臭"中的"朱门",成了统治阶级的代名词,有很多含义,还有作者和读者的感受。 C、独立审美价值,可以把玩。小说可以抛开语言,复述故事,而诗歌不能离开语言。 D、总的要求是表现个性的心理感受,具体要求有四: 一是多义性,既有表层义,又有深层义。主要用象征手法。如松梅雪竹、长城、百合花等。传统象征过于理性,形成僵化的套路。还有暗示、双关、婉转等。 二是跳跃性,超过任何文体语言。因为表现心理快速活动。不要任何介词、连词等中介质--关联词。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还可以逻辑混乱,任意交错。如时间和空间交错。如《背时的爱情》中诗人与古代的美人谈恋爱。 三是可感性,要有色彩感、立体感和具体感(化抽象为具象)。诗中有画。 四是音乐性,既有内在音乐性即情绪的律动,又有外在音乐性即声音的回环(押韵、节奏和声调)。对原始感情起一种节制作用。 节奏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事物的节奏和人的生理节奏--呼吸的调节及运动感觉的反映,是音组和停顿的有规律的安排。一字一音节,有独立意义的单音节、双音节或多音节构成一个音组,每组后面有或长或短的停顿。古诗:五言&q厂ot;二、二、一"。新诗自由开放,独特创造,变化中有规律。 最早的诗都可以唱,诗歌不分。原始民族的抒情诗,主要的性质是音乐。我国自六朝沈约写出《四声谱》以后,诗从诗歌中开始分化。但是,诗与音乐还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唐诗有不少已被谱曲演唱。 诗歌的音乐性的作用是对原始、粗硬、强烈的感情起一种节制作用,使之转化为一种有规律的运动,加深诗味,唤起读者的审美注意,把一些实用的非诗的想法排开去。 内在音乐性是内心情绪的律动,即高低起伏、长短快慢等。外在音乐性主要表现在声音的回环上,可以说是一种数的比例关系。主要有:押韵是使相关诗句末尾一个音节韵母相同或相似。对待押韵应持开放的态度,尊重诗人的艺术追求;只要完美地传达出内在的情感,可有可无。无韵崐诗可以其它手段显示音乐性,如诗行排列。 首先要选韵。同类的韵形成韵部。现在通行的是十三辙,即十三类:中东、人辰、江阳、言前、发花、怀来、灰堆、遥条、油求、梭波、一七、姑苏、乜斜等。每个韵部发音部位、开口程度不同,音调音域也不一样。有的响度高,昂扬、亢奋,如江阳、发花等。有的响度低,苦闷、沉重,如灰堆、一七等。要因情选韵,因情变韵。 其次是转韵。较长的诗,情绪流动变化,这就要在语音形式上体现出来。如果一韵到底,易于给人单调、疲劳之感。转韵可以使文气一振。如《春江花月夜》,四句一韵,流丽婉转,委婉缠绵。 再次是押韵方式。主要有连句韵--每行都押、隔句韵--古代就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要求、随韵--两句一换如信天游、交韵--第一行和第三行押韵、第二行和第三行押韵等。其它还有抱韵,第一行与第四行押韵,第二行和第三行押韵。这是西方十四行诗的正宗韵格。 声调 发音过程中音高和音长的变化。沈约《四声谱》最早研究这个问题。新诗只能注意而已。特别是在朗诵诗歌需要时。 节奏 本是音乐术语,是诗歌外在音乐性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在大自然和生活中,任何事物都有节奏。诗歌的节奏是事物的节奏和人的生理节奏--呼吸的调节及运动感觉的反映。 诗歌节奏是音组和停顿的有规律的安排。在汉语中,一个字一般是一个音节,有独立意义的单......余下全文>>
五:诗歌创作绝对实用技巧
我先不谈什么技巧。
我先来个建议。我用最简单的话语让你明白本末。
对于你的要求其实很好满足,你可以从最简单的散文诗着手,这样不会觉得很麻烦。
我也算半个作家,我来个你讲讲吧。
为了技巧写文章而写文章,只会让你的情感变得干瘪、空虚。技巧不是唯一。只要你能写出,平淡的写出你的真实感受,我想你会因为你这份情感而欣慰、感怀。而不是因为自己会用这些那些的技巧,并且用得非常成功而开怀一笑。那么你的看法是后者的话,恕我直言,我会笑。不要为了形式而忽略了内容。高三哲学常识里面讲到:内容和形式要统一。这个我想你知道吧。意思就是说,要在内容饱满、真实的情况下去追求形式上的完美、技巧上的渲染。你看席慕容的《一棵开花的树》整首诗文字简单朴实,但是它所包含的情感岂是形式能掩盖得了的?不会的。
诗作原文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这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化做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 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 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那是我凋零的心。
用现在得话来说就是“口水话”,但是因为这个内容的饱满,这个“口水话”也就那么的情思飞扬。所以,形式、技巧只是辅助,内容才是感人的重头戏。注意这里面的推词炼句,这里面少了一个字都不行。都不能将那种痴缠的情感表达出来。细细揣摩每一篇名家名作,你肯定会有所收获。
但是没有形式和技巧是不行的,要写出一篇好的文字,内容和形式都得要,技巧也是其中的一个部分,缺一不可。练习一些技巧,可以写一些片段做专门的训练。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要急躁,要戒骄戒躁。慢慢的来,欲速则不达。
网站上有很多的写作技巧,其实那些文学大家们,他的成名作里,用到的技巧,用得好的技巧又有多少呢?你可以去网站上找一些技巧、和怎样谋篇布局的讲解,自己慢慢的练习。但是我推荐你先注重内容,谢谢小的散文诗。或者是小诗,就那么几句。我的博客里有一些诗歌,你可以去看看。www.blog.sina.com.cn/xuyanzx 。
我不多说了,难得有你这么好学的。50分的悬赏对我来说没什么用,但是可以看出你的心。别着急慢慢来,不懂的地方可以来我的博客留言提问,我会帮你的。
我再修改一下我的回答:
我谈一下我走上这条路的过程。
我从小就喜欢写写动动,但是都是那么的简单的几句。直到上高中的时候才写过一篇完整的文章,作文从来都不会超过250个字,并且从来都是作文题材所不允许的诗歌体裁,所以初中的作文几乎都在20分以下。为了某一件事的圆满完成,而又违背自己的实力的话,勉强的去拼凑,写出来的作品只配扔进垃圾箱,作为废纸。我得20分以下不是因为我写得不好,而是我违反了作文的规定。我不爱背古诗名句,那些经典的东西,会自然而然的刻在我的脑子里。那些我认为不够经典的诗句,我记不住,以致填写古诗上下句的时候,我经常自己现场作文,接上对仗工整的下句或者上句。我也不爱读文章,我喜欢选取一些短小的文章来读,来感受,感受那一份情意绵绵、汹涌澎湃、铁血豪情。送你一句话“真水无香”你......余下全文>>
六:大家来列举一下男人的缺点
如果你太帅了,男人妒忌你,如果你不帅,女人讨厌你.
七:诗歌的写作和技巧!
首先是多看
是喜欢古诗还是现代诗又或是后现盯诗?
先找到自己喜欢的诗人或风格流派
以模仿开始
在生活中积累灵感与词藻
每天坚持写一首或以上
无论好坏
然后……祝你成功
八:诗歌写作要点
诗歌语言 最本色的文学语言,特殊功能: A、抒情,接近于描绘功能小的音乐。B、有机信息系统,一个字,能产生神奇效用。如"朱门酒肉臭"中的"朱门",成了统治阶级的代名词,有很多含义,还有作者和读者的感受。 C、独立审美价值,可以把玩。小说可以抛开语言,复述故事,而诗歌不能离开语言。 D、总的要求是表现个性的心理感受,具体要求有四: 一是多义性,既有表层义,又有深层义。主要用象征手法。如松梅雪竹、长城、百合花等。传统象征过于理性,形成僵化的套路。还有暗示、双关、婉转等。 二是跳跃性,超过任何文体语言。因为表现心理快速活动。不要任何介词、连词等中介质--关联词。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还可以逻辑混乱,任意交错。如时间和空间交错。如《背时的爱情》中诗人与古代的美人谈恋爱。 三是可感性,要有色彩感、立体感和具体感(化抽象为具象)。诗中有画。 四是音乐性,既有内在音乐性即情绪的律动,又有外在音乐性即声音的回环(押韵、节奏和声调)。对原始感情起一种节制作用。 节奏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事物的节奏和人的生理节奏--呼吸的调节及运动感觉的反映,是音组和停顿的有规律的安排。一字一音节,有独立意义的单音节、双音节或多音节构成一个音组,每组后面有或长或短的停顿。古诗:五言"二、二、一"。新诗自由开放,独特创造,变化中有规律。 最早的诗都可以唱,诗歌不分。原始民族的抒情诗,主要的性质是音乐。我国自六朝沈约写出《四声谱》以后,诗从诗歌中开始分化。但是,诗与音乐还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唐诗有不少已被谱曲演唱。 诗歌的音乐性的作用是对原始、粗硬、强烈的感情起一种节制作用,使之转化为一种有规律的运动,加深诗味,唤起读者的审美注意,把一些实用的非诗的想法排开去。 内在音乐性是内心情绪的律动,即高低起伏、长短快慢等。外在音乐性主要表现在声音的回环上,可以说是一种数的比例关系。主要有:押韵是使相关诗句末尾一个音节韵母相同或相似。对待押韵应持开放的态度,尊重诗人的艺术追求;只要完美地传达出内在的情感,可有可无。无韵崐诗可以其它手段显示音乐性,如诗行排列。 首先要选韵。同类的韵形成韵部。现在通行的是十三辙,即十三类:中东、人辰、江阳、言前、发花、怀来、灰堆、遥条、油求、梭波、一七、姑苏、乜斜等。每个韵部发音部位、开口程度不同,音调音域也不一样。有的响度高,昂扬、亢奋,如江阳、发花等。有的响度低,苦闷、沉重,如灰堆、一七等。要因情选韵,因情变韵。 其次是转韵。较长的诗,情绪流动变化,这就要在语音形式上体现出来。如果一韵到底,易于给人单调、疲劳之感。转韵可以使文气一振。如《春江花月夜》,四句一韵,流丽婉转,委婉缠绵。 再次是押韵方式。主要有连句韵--每行都押、隔句韵--古代就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要求、随韵--两句一换如信天游、交韵--第一行和第三行押韵、第二行和第三行押韵等。其它还有抱韵,第一行与第四行押韵,第二行和第三行押韵。这是西方十四行诗的正宗韵格。 声调 发音过程中音高和音长的变化。沈约《四声谱》最早研究这个问题。新诗只能注意而已。特别是在朗诵诗歌需要时。 节奏 本是音乐术语,是诗歌外在音乐性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在大自然和生活中,任何事物都有节奏。诗歌的节奏是事物的节奏和人的生理节奏--呼吸的调节及运动感觉的反映。 诗歌节奏是音组和停顿的有规律的安排。在汉语中,一个字一般是一个音节,有独立意义的单音节、双音节或多音节构成一个音......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