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颜正华的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他14岁步入岐黄,拜两位名医,背四大经典,是孟河学派第四代传人。20岁悬壶应诊,27岁中县中医状元。“老师,补血方中除了补血药一般还用什么?”学生问。颜正华随口而出:“血不自生,须得生阳气之药,血自旺矣”,此句出自李东垣《脾胃论》,可见颜正华对医经典籍造诣之深。1920年生于江苏省丹阳县的颜正华,14岁拜同邑著名儒医戴雨三学习中医,他是从背诵经典条文开始,步入岐黄的。戴先生要求徒弟必须熟读四大经典。其间,颜正华背诵了《内经》的大部分内容、《伤寒论》全部内容及《金匮要略》中有处方的条文等,因此打下了坚实的中医学理论基础。都说“童子功终身受益”,颜正华少年时代诵读记忆过的四大经典,很多条文烂熟于心中,伴随他一生从医之路,耄耋之年仍能流利背诵。回忆年少时的学医历程,颜正华说:“当时是为了学习一门技术,维持生计,后来便越来越喜爱中医。”谈到对他影响最大的人,颜老说,当数杨博良。“如果我没有跟随杨博良先生学习,在临床经验的积累方面还可能要摸索更长时间,所以直接向名医学习是学习中医的绝佳路径。”颜正华17岁师从江苏省名医杨博良,杨氏为清末“孟河学派”著名国医马培之的再传弟子,名震江、浙、皖数省,门庭若市,求诊者日逾百人。颜正华师从杨博良3年,白天随师侍诊,晚上就住在杨老师家,整理病例、背诵医经、练书法、习古文。颜正华以其颖悟和勤奋,深受杨氏赏识,因此得“孟河学派”真传,成为孟河学派第四代传人。颜正华20岁师满归里,悬壶应诊,誉满丹阳。1947参加丹阳县中医统考,名列榜首。 他开创了两所中医院校的中药学科建设;主编了新中国第一部《中药学》讲义,主持编写了我国中医药高校第一版《中药学》教材,主编了第一部《高等中医院校教学参考丛书·中药学》 。成为中医状元的民间郎中,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大学教授,更没想到会成为我国新中国高等教育中药学学科的创始人和奠基人之一。颜正华回忆,“读大学对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中国人来说可不是一件普通的事,只有很少的人才有幸能进入大学校门。”无疑,颜正华是幸运的。1955年3月,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刚刚成立的南京中医进修学校(南京中医学院前身)师资进修班深造。1956年他在南京中医进修学校毕业后留校任教,担任中药教研组组长。当时,我国刚开始建立中医学院,还没有中药学教材。颜正华昼夜奋战,数月内主编了适合中医本科学习的第一版《中药学讲义》,为南京中医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前身)的建立及开设中医学课程创造了条件。1957年北京中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前身)刚刚成立,颜正华奉卫生部之命,调入北京中医学院任教,当时全校只有4位老师。颜正华一来就开始讲中药学课程,并负责组建中药学教研组,是教研组第一任组长。1958年,颜正华负责组建中药系,该中药系两年后发展成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是我国最早创建的中药高等教育院系之一。颜正华任中药教研室主任;1985年成立了中药研究所,颜正华任中药研究所名誉所长。 颜正华在中药教学中,以药物功效主治为核心,用性味归经等药性理论加以阐明,并结合临床讲授药物的配伍、用量、用法及禁忌等。他带领教师摘录文献卡片、编写中药学讲义、筹建了学校最早的中药标本室;还带领学生上山采药、制作标本。他的教学理念及方法,奠定了北京中医学院中药学科的教学基础。在中药界,有“南凌北颜”之誉,说的是颜正华在上世纪60年代与成都中医药大学凌一揆教授共同构建了我国《中药学》教材的理论框架,拟订了我国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1959年,颜正华和凌一揆等主持编写了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第一版《中药学》教材。1963年颜正华主持修改审定......余下全文>>
二:请问一下为什么中医要将温病学和伤寒论内科学分成三本书呢,是否内科学里包括了伤寒论和温病学
《伤寒论》是作为经典著作,学中医者必读,所以单列。
温病学,因为温病诊断、治疗内容复杂,篇幅较大,而且是作为传染病看待,所以单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