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三峡的故事
三峡是个好地方,这里除了美妙的秀丽景致之外,也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三峡的传说故事您了解吗?准备去三峡旅游的朋友您可要关注一下三峡的传说故事哦!
相传在五、六千年前,神州大地发生了一次特大的水灾。滔天洪水包围了群山,淹没了平原,大地一片汪洋,人们只好栖身于山洞,或者在树上结巢而居。
当时,正处于原始部落联盟时代,部落联盟的首领尧,派鲧去治理这次洪水。鲧治水9年,他采取水来土挡、堵塞水路的办法,结果水愈堵愈高,堤破决口,洪水再次泛滥,鲧的治水以失败告终。尧终舜继,舜又派鲧的儿子禹继承其父亲未竟的事业,继续治理洪水,还派了契(商族的祖先)、后稷(周族的祖先)、皋陶等人去协助他。
三峡一景
作为传说中的人物,禹是哪里人一直没有定论,有的说他是安徽涂山人,有的说他是四川汶川县石纽人(即今汶川县西)。禹总结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领导人民疏通江河,兴修沟渠,发展农业。后人记载,禹治理水害是从岷江开始的。他首先在汶山县的铁豹岭一带疏导岷江,然后凿开金堂峡口,《尚书·禹贡》说:“岷山导江,东别为沱”,也就是分岷江水入沱江,使其在泸县流入长江,从而减少进入成都平原的洪水。
整治好眠江后,禹又顺江东下到了江州(今重庆市)一带,娶涂山氏为妻,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启。至今,重庆朝天门长江南岸的那块"夫归石"或称"望夫石",还在向人们诉说着许多关于大禹与涂山氏之间的动人故事。
禹从江州东下来到了三峡,便开始疏浚三峡的工程。晋郭璞《江赋》云:“巴东之峡,夏后疏凿《淮南子·修务》说,禹先是"决巫山,令江水得东过”,即凿开了堵塞江水的巫山,使长江之水能够顺畅东流。然后,他又凿开瞿塘峡“以通江”,开西陵峡内的“断江峡口”(见《水经注·江水》),终于使长江顺利通过三峡,向东流注大海,解除了水患对长江中下游的威胁,而上游的四川盆地终成粮仓,号称“天府之国”。
传说,禹在疏浚三峡时,还曾得到神女瑶姬的帮助。人们说,大溪宽谷中的“锁龙柱”和“斩龙台”,即为瑶姬帮助夏禹治水凿峡时锁龙斩姣的地方;巫峡中的“授书台”,是瑶姬向大禹授治水黄绫宝卷的地方,而不愿回天庭的神女也变成了那座令人向往的神女峰;西陵峡内的黄牛峡,就是因神女留下来看守三峡的神牛而得名。
三峡一景
在神女的帮助下,经过禹和各部落人民的共同努力,终于凿通三峡,江河畅通,水流大海,湖泊疏浚,能蓄能耕。禹在治水13年中,非常繁忙,竟至三过家门而不入。由于禹治水有功于人民,舜便推荐禹为自己的继承人,担任部落联盟的首领。后人遂称禹为"大禹"--伟大的禹。
对大禹疏浚三峡的传说,古人大多是相信的。这不仅从各种文献记载上可以得到证明,而且诗人们多以赞颂的诗句予以讴歌。杜甫的《瞿塘怀古》诗曰:“疏凿功虽美,陶钧力大哉。”而任夷陵县令的欧阳修,只相信禹王开山之功,不信神牛凿峡之说,所以他将“黄牛庙”改名“黄陵庙”,庙中祭祀的黄牛神改为祭祀夏禹王。范成大的《初入巫峡》诗,结句以咏叹出之,直抒胸臆,倍有神致:“伟哉神禹迹,疏凿此山川!”
二:与三峡有关的传说故事?
三峡最早的传说不是这些,三峡最早的传说来源于大禹治水,相传很久很久以前,长江之患,大禹治水,有斧开山,三峡之源,顿然破开,长江之所流进大海,全靠此斧破开。此铁乃太上老君之宝,大禹求得,号定海神针铁,又名如意金箍棒,重达一万三千五百斤,定东海龙宫,后来光华闪耀,放奇光异彩,引来天产石猴孙悟空,大闹水晶宫,老龙王惧他,将此宝给他,后来大闹天宫,多借此宝之力,再后来保唐憎西游,最后,成为斗战胜佛。
三:关于三峡的典故
三峡是个好地方,这里除了美妙的秀丽景致之外,也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三峡的传说故事您了解吗?准备去三峡旅游的朋友您可要关注一下三峡的传说故事哦!
相传在五、六千年前,神州大地发生了一次特大的水灾。滔天洪水包围了群山,淹没了平原,大地一片汪洋,人们只好栖身于山洞,或者在树上结巢而居。
当时,正处于原始部落联盟时代,部落联盟的首领尧,派鲧去治理这次洪水。鲧治水9年,他采取水来土挡、堵塞水路的办法,结果水愈堵愈高,堤破决口,洪水再次泛滥,鲧的治水以失败告终。尧终舜继,舜又派鲧的儿子禹继承其父亲未竟的事业,继续治理洪水,还派了契(商族的祖先)、后稷(周族的祖先)、皋陶等人去协助他。
三峡一景
作为传说中的人物,禹是哪里人一直没有定论,有的说他是安徽涂山人,有的说他是四川汶川县石纽人(即今汶川县西)。禹总结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领导人民疏通江河,兴修沟渠,发展农业。后人记载,禹治理水害是从岷江开始的。他首先在汶山县的铁豹岭一带疏导岷江,然后凿开金堂峡口,《尚书·禹贡》说:“岷山导江,东别为沱”,也就是分岷江水入沱江,使其在泸县流入长江,从而减少进入成都平原的洪水。
整治好眠江后,禹又顺江东下到了江州(今重庆市)一带,娶涂山氏为妻,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启。至今,重庆朝天门长江南岸的那块"夫归石"或称"望夫石",还在向人们诉说着许多关于大禹与涂山氏之间的动人故事。
禹从江州东下来到了三峡,便开始疏浚三峡的工程。晋郭璞《江赋》云:“巴东之峡,夏后疏凿《淮南子·修务》说,禹先是"决巫山,令江水得东过”,即凿开了堵塞江水的巫山,使长江之水能够顺畅东流。然后,他又凿开瞿塘峡“以通江”,开西陵峡内的“断江峡口”(见《水经注·江水》),终于使长江顺利通过三峡,向东流注大海,解除了水患对长江中下游的威胁,而上游的四川盆地终成粮仓,号称“天府之国”。
传说,禹在疏浚三峡时,还曾得到神女瑶姬的帮助。人们说,大溪宽谷中的“锁龙柱”和“斩龙台”,即为瑶姬帮助夏禹治水凿峡时锁龙斩姣的地方;巫峡中的“授书台”,是瑶姬向大禹授治水黄绫宝卷的地方,而不愿回天庭的神女也变成了那座令人向往的神女峰;西陵峡内的黄牛峡,就是因神女留下来看守三峡的神牛而得名。
三峡一景
在神女的帮助下,经过禹和各部落人民的共同努力,终于凿通三峡,江河畅通,水流大海,湖泊疏浚,能蓄能耕。禹在治水13年中,非常繁忙,竟至三过家门而不入。由于禹治水有功于人民,舜便推荐禹为自己的继承人,担任部落联盟的首领。后人遂称禹为"大禹"--伟大的禹。
对大禹疏浚三峡的传说,古人大多是相信的。这不仅从各种文献记载上可以得到证明,而且诗人们多以赞颂的诗句予以讴歌。杜甫的《瞿塘怀古》诗曰:“疏凿功虽美,陶钧力大哉。”而任夷陵县令的欧阳修,只相信禹王开山之功,不信神牛凿峡之说,所以他将“黄牛庙”改名“黄陵庙”,庙中祭祀的黄牛神改为祭祀夏禹王。范成大的《初入巫峡》诗,结句以咏叹出之,直抒胸臆,倍有神致:“伟哉神禹迹,疏凿此山川!”
四:三峡及其三峡工程的诗句故事传说的
三峡诗句
《阁夜》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初至犍为作
【唐】岑参
山色轩槛内,滩声枕席间.
草生公府静,花落讼庭闲.
云雨连三峡,风尘接百蛮.
到来能几日,不觉鬓毛斑
巫峡
【唐】杨炯
三峡七百里,唯言巫峡长.重岩窅不极,叠嶂凌苍苍.
绝壁横天险,莓苔烂锦章.入夜分明见,无风波浪狂.
忠信吾所蹈,泛舟亦何伤.可以涉砥柱,可以浮吕梁.
美人今何在,灵芝徒有芳.山空夜猿啸,征客泪沾裳.
三峡闻猿
【唐】贯休
历历数声猿,寥寥渡白烟.
应栖多月树,况是下霜天.
万里客危坐,千山境悄然.
更深仍不住,使我欲移船.
满江红
【宋】何师心
一水飞空,揭起珠帘全幅.
不须人卷,不须人轴.
一点不容飞燕入,些而未许游鱼宿.
向山头、款步听疏音,清如玉.
三峡水,堪人掬.三汲浪,堪龙浴.
更两边潇洒,数竿修竹.
晓倩碧烟为绳束,夜凭新月为钩曲.
问当年、题品是何人,黄山谷.
故事
1.神女峰的传说:
神女峰,又叫望霞峰。位于巫山县城东约15公里处的大江北岸。一根巨石突兀于青峰云霞之中,宛若一个亭亭玉立、美丽动人的少女,故名神女峰。古人有“峰峦上主云霄,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泰、华、衡、庐皆无此奇”之说。每当云烟缭绕峰顶,那人形石柱,像披上薄纱似的,更显脉脉含情,妩媚动人。每天第一个迎来灿烂的朝霞,又最后一个送走绚丽的晚霞,故名“望霞峰”。
在夏禹治水的年代,瑶池宫里住着西王母的第二十三个女儿,名叫瑶姬。她聪慧美丽,心地善良,活泼开朗,耐不住宫中的寂寞生活。八月十五这一天,她邀了她身边的十一姐妹,腾云驾雾,遨游四方。当她们来到巫山时,只见十二条恶龙兴风作浪,正在治水的大禹也被洪水围困其间。瑶姬敬佩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治水精神,决定助他治水。便送给大禹一本《上清宝经》的治水天书,瑶姬还没有来得及告诉大禹如何破译这部天书,就被西王母派来的天兵捉拿回宫。十二仙女早就厌倦仙宫生活,她们挣脱神链,重返人间,帮助大禹疏通了峡道,解除了水患。从此,瑶姬爱上了三峡,成天奔波在巫山群峰之间,为船民除水妖,为樵夫驱虎豹,为农夫布云雨......姐妹十二忘记了回宫的事,久而久之,她们便化成十二座奇秀绝美的峰峦耸立在巫峡两岸。瑶姬是十二仙女的杰出代表,所立山峰位置最高,每天第一个迎来朝霞,便赢得了“望霞峰”的美名。
2.长江三峡的故事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亚洲第三大河流。在长江中上游,有三座峡谷,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合称三峡。长江三峡全长近两百公里,沿江地貌奇特,风光秀丽,是世界著名的风景区。
在长江三峡的西端,瞿塘峡口,有一处著名的风景区叫“白帝城”。“白帝城”得名于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公孙述。
公元二十五年,中国正处在改朝换代之际。西汉王朝被农民起义军推翻了,新的王朝还没有建立起来。地方军事将领公孙述割据西南,等待时局的变化。
传说有一天,公孙述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人对他说:“你可以当皇帝十二年。”醒来后他感到非常奇异。第二天早晨,公孙述在庭园里散步的时候,看到园子的井里面冒出一股白气,象一条白龙一样腾空而起。公孙述以为这是他登基做皇帝的征兆。于是,公孙述举行仪式,自封为天子,号称白帝,将瞿塘峡口所建的城池命名为“白帝城”,派重兵把守。
公孙述的一个好朋友马援很有才能,他听说了这件事,特地从外地赶来投奔公孙述。没想到公孙述故意摆出皇帝的架子对等老朋友。他命令部下给马援赶制了一套布质的平民服装,然后,在盛大的皇家卫队和文武百......余下全文>>
五:三峡的历史故事
三国时期,刘备攻打东吴失败后,也是以三峡为屏障,退守白帝城。值得让人思索的是,刘备在奉节一住就是几个月。他不仅不急于回成都,而是将这里的鱼复县改名为永安县,追谥甘夫人为皇思夫人。病重期间,把诸葛亮从成都召来,将家事、国事一并托付给他。这就是在史学上颇有影响的"白帝城托孤"。白帝城托孤的人文意义远远超过了事件本身。虽然有的学者对刘备的托孤举动有所非议,但大多数人认为,刘备是真诚的,其"托孤"行为在封建世袭时代难能可贵。在"托孤"事件中,诸葛亮的更让世人敬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形象成为万代楷模。奉节县名的来历也与"托孤"有关。后来,奉节的两道古城门被命名为"依斗门"和"开济门",使奉节县的城市文化意蕴更为深遂和具有靓丽的色彩。
诸葛亮在奉节留下的八阵图遗址也是闪烁中国古代军事艺术的一处重要遗存。八阵图虽然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被运用,但诸葛亮让它与古老的《易经》相结合,闪烁出神秘的光彩。目前,全国的八阵图遗址的地方屈指可数,而奉节县的八阵图不仅最有名气,而且最显得真实可靠和富有传奇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