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哪些诗是夸默默无闻和无私奉献的人的?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蜂 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5.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6.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埋在地下的树根使树枝产生了果实,却并不要求什么回报.(泰戈尔)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陶行知)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多有贡献.(白求恩)
二:在历史上,有很多默默无闻作出无私奉献的英雄们.说说他们的事迹
默默无闻----如果我们知道了就不是默默无闻了。
雷锋同志,做好事从不留名,而是写在日记里,然后让记者们发现,从而出了大名,年轻的雷锋多次上台演讲,拥有几百张照片(那时普通城市居民平均一年照像不到一次)
现在的好人越来越多了,在小区里,我骑车逆向行驶,面对来车被阻挡,我连声道歉,司机微笑回答:”没事的,早晨锻炼心情好!你是在提醒我,明天也骑车。哈哈“
前几天我捡到了内装千元现金的钱包,通过钱包里的贵宾卡找失主,发个微信在朋友圈里晒过程。朋友们点赞,并询问我找失主的具体过程,就具体环节,对商场贵宾卡个人信息管理的保密与开放制度,普通百姓如何做好小善事等提出具体建议,这些都是“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典范。
先对身边的亲人、邻居、同事,朋友……陌生人报以善意。
然后看住官员,让他们别做坏事。把权力关在笼子里就是我们普通公民应尽的善。
三: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有哪些?
真正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根本没人知道,能说出来的就不是默默无闻
四:默默无闻奉献的人谁是无私奉献的人
珠峰的确切“身高”还要等到今年8月才能公布。
所谓高度,其实都是相对而言的。珠峰的高度是相对于海平面的高度。我国以青岛验潮站测得的黄海平均海水面为海拔零点,因为测绘人员此前已经知道西藏拉孜县相对于这个点的精确高程,所以珠峰的高度只要从拉孜起测就可以了。在测量的前半程仍采用传统而精确的水准测量法,就是每隔几十米竖立一个标杆,通过水准仪测出高差,一站一站地将高差累加起来算出准确数字,这样一直算到珠峰脚下。
从珠峰脚下开始,测绘人员改变了测量方式,他们在海拔5200米到6300米之间选出了六个相对平坦、便于架设仪器,同时又能看到珠峰峰顶的测量点。
登顶队员在峰顶把觇标架设成功后,这六个测量点上的测绘人员就利用激光测距仪向峰顶发出激光,经过峰顶觇标上的三棱镜反射回来后,可以测出测量点与峰顶之间的直线距离和水平仰角,再运用几何学中的“勾股定理”等基本原理,计算出珠峰峰顶相对于这几个点的高度差。这种测量方法叫“三角高程测量法”,我国1975年珠峰测高得出8848.13米的结果,就是采用的这种方法。这是目前国际上采用最广泛的一种。
为了让今年测得的珠峰高度更加精确,在运用这种方法的同时,测量人员还同时采用了现代的GPS卫星测量法。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大地测量部高级工程师陈现军:“GPS天线它通过接受卫星的数据,直接可以把峰顶的坐标测出来。同时这个坐标本身就包含了高程的量,这个精度和经典的办法进行比对,作为新的技术手段来确保我们测量珠峰高程的精度。”
这两种办法都可以算出珠峰峰顶到我国海拔零点的距离,但珠峰峰顶厚厚的积雪可不能算在内。准确测量雪深是这次提高测量精度的重要一环。1975年测高队员是用向雪中插一根杆子来量取冰雪深度的,这种方法容易因力气、角度、冰冻层等原因产生误差。今年我国首次携带雷达探测仪在峰顶测量冰雪深度,得到的数据更准确。
不论采用哪种测量方法,在测量的过程中由于温度、气压、重力等多方面原因,测出的高度总会有误差,需要通过复杂的计算来消除误差。这个计算过程大概需要一个多月,然后数据还要经过审核,所以珠峰的确切“身高”最早要在今年8月才能对外公布。
有关的研究表明,地球最高山峰珠穆朗玛峰,至今仍然充满活力,每年都要向北水平移动数十毫米,向上“长个儿”近10毫米。
1975年中国首次测量珠峰高度活动.得到的是8848.13M.
五:有哪些人具有无私奉献,默默无闻的品质?
雷锋、张海迪、孔繁森、赖宁、白求恩、雷锋、张海迪、焦裕禄
六: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有谁快
张海迪,1955年出生在山东半岛文登县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里。5岁的时候,胸部以下完全失去了知觉,生活不能自理。医生们一致认为,象这种高位截瘫病人,一般很难活过27岁。在死神的威胁下,张海迪意识到自己的生命也许不会长久了,她为没有更多的时间工作而难过,更加珍惜自己的分分秒秒,用勤奋的学习和工作去延长生命。她在日记中写到:“我不能碌碌无为地活着,活着就要学习,就要多为群众做些事情。既然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把一切奉献给人民。”1970年,她随带领知识青年下乡的父母到莘县尚楼大队插队落户,看到当地群众缺医少药带来的痛苦,便萌生了学习医术解除群众病痛的念头。她用自己的零用钱买来了医学书籍、体温表、听诊器、人体模型和药物,努力研读了《针灸学》、《人体解剖学》、《内科学》、《实用儿科学》等书。为了认清内脏,她把小动物的心肺肝肾切开观察,为了熟悉针灸穴位,她在自己身上画上了红红蓝蓝的点儿,在自己的身上练针体会针感。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终于掌握了一定的医术,能够治疗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在十几年中,为群众治病达1万多人次。 后来,她随父母迁到县城居住,一度没有安排工作。她从保尔·柯察金和吴运铎的事迹中受到鼓舞,从高玉宝写书的经历中得到启示,决定走文学创作的路子,用自己的笔去塑造美好的形象,去启迪人们的心灵。她读了许多中外名著,写日记、读小说、背诗歌、抄录华章警句,还在读书写作之余练素描、学写生、临摹名画、学会了识简谱和五线谱,并能用手风琴、琵琶、吉他等乐器弹奏歌曲。现在她已是山东省文联的专业创作人员,她的作品《轮椅上的梦》问世,又一次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认准了目标,不管面前横隔着多少艰难险阻,都要跨越过去,到达成功的彼岸,这便是张海迪的性格。有一次,一位老同志拿来一瓶进口药,请她帮助翻译文字说明,看着这位同志失望地走了,张海迪便决心学习英语,掌握更多的知识。从此,她的墙上、桌上、灯上、镜子上、乃至手上、胳膊上都写上了英语单词,还给自己规定每天晚上不记10个单词就不睡觉。家里来了客人,只要会点英语的,都成了她的老师。经过7、8个年头的努力,她不仅能够阅读英文版的报刊和文学作品,还翻译了英国长篇小说《海边诊所》,当她把这部书的译稿交给某出版社的总编时,这位年过半百的老同志感动得流下了热泪,并热情地为该书写了序言:《路,在一个瘫痪姑娘的脚下延伸》。
以后,张海迪又不断进取,学习了日语、德语和世界语。海迪还尽力帮助周围的青年,鼓励他们热爱生活、珍惜青春,努力学习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为祖国的兴旺发达献出自己的光和热。不少青少年在她的辅导下考取了中学、中专和大学,不少迷惘者在与她的接触中受到启发和教育变得充实和高尚起来。张海迪在轮椅上唱出了高昂激越的生命之歌,这支歌的主旋律是:一个人生命的价值在于为祖国富强、人民幸福而勇敢开拓、无私奉献!
七:中国有哪些人具有默默无闻和无私奉献精神的人
被评选为感动中国的人。如:
201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林俊德事迹
《林俊德:一生奉献给核事业的科学家,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林俊德,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备部某基地研究员林俊德,2012年病逝。
林俊德入伍52年,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倾尽心血,在癌症晚期,仍以超常的意志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林俊德的中学和大学都是靠政府助学金完成的。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从事核试验研究。由于核爆炸具有极大的破坏性,测量仪器研制一直存在很大难度。林俊德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独立创新制作了钟表式压力自记仪,为测量核爆炸冲击波参数提供了完整可靠的数据。在之后40多年的科研旅途中,他先后获得30多项科技成果。
2012年5月4日,他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为了不影响工作,他拒绝手术和化疗。5月26日,因病情突然恶化,他被送进重症监护室。醒来后,他强烈要求转回普通病房,他说:“我是搞核试验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现在最需要的是时间。”
林俊德住院期间,整理移交了一生积累的全部科研试验技术资料;多次打电话到实验室指导科研工作。5月31日上午,已极度虚弱的林俊德,先后9次向家人和医护人员提出要下床工作。于是,病房中便出现了震撼人心的一幕:病危的林俊德,在众人的搀抬下,向数步之外的办公桌,开始了一生最艰难也是最后的冲锋……
5小时后,心电仪上波动的生命曲线,从屏幕上永远地消失了。这位军人,完成了生命中最后的冲锋。
临终前,林俊德交待:把我埋在马兰。马兰,一种在“死亡之海”罗布泊大漠中仍能扎根绽放的野花。坐落在那里的中国核试验基地,就是以这种野花来命名的。